《荒漠甘泉》4月9日
“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創世記四十二章三16節)。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章28節)。
許多信徒都在求能力。能力是怎樣産生的呢?上次我們參觀電機廠,聽見無數的機輪發出軋軋的機聲來,我們就問裏邊的人說:“電力究竟是如何産生的呢?”他說:“輪與輪轉動,就生摩擦。摩擦就生電力。”
當神要給你更多的能力時,他就給你更多的難處給你起摩擦。可惜許多人不喜歡摩擦,反要逃避摩擦,因此失去了得能力的機會。
凡事都有正有反,正與反乃是平衡力量的要素。向心力和離心力互相對峙的緣故,遂能使行星在軌道上行動。一個推進,一個拉回,才會不使他越出軌道,而能繞著太陽安全運行。
神也這樣管理我們的生命。只有前進的力是不够的——我們還需要一個拉回的力,所以神給我們一些試驗,一些反對我們的重壓;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幫助我們前進的。
讓我們感謝他;讓我們歡迎他給我們的重壓,像歡迎他給我們的翅膀一樣;讓我們用信心和忍耐來前進。甚麽地方有摩擦,甚麽地方就有能力。——信宣(A.B. Simpson)
《曠野的筵席》4月9日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來11:17-18)
當神要求亞伯拉罕獻上以撒時,我們可以估量到亞伯拉罕會說的話。他可能爭辯說,驅逐以實馬利那個命令,雖然明瞭,但這項新的吩咐,不只要求逐出以撒,更要將他殺死,那就確實難以理解了。因為以實馬利是亞伯拉罕自己錯誤努力的結果,所以能夠尊重神的決定,將他趕出家門。但是以撒,那就迥然不同了,以撒是完全從神而來的。神將以撒賜給亞伯拉罕不單是滿足他那渴慕子嗣的心,更是為成全神向亞伯拉罕所應許的心意。如果以撒也要放棄,神又怎樣做事呢?
但亞伯拉罕已經學會了不跟神講理由,他完全沒有絲毫的抗議。他甚至連獻祭也不提,他只是說要往摩利亞山上敬拜,而真實的敬拜也就是這樣——將神賜給我們的所有恩賜,並我們一切豐富的經歷,以及我們在祂裏面的全部盼望,都奉還給祂,結果是從神自己,獲得至大無盡的喜樂。
《竭誠為主》 4月9日
我見過他麼?
這事以後,門徒中間有兩個人……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可十六12)
得救與看見耶穌,是兩回事。許多人在神的恩上有分,卻從未見過耶穌。但若見了耶穌,你就完全改觀了,其他事物再不像往日那樣吸引你。要時常分辨清楚,你看見的是耶穌本身,還是他為你成就的事。如果你只知道他為你做的事,那麼你的神還未夠偉大;要是你真看見耶穌本身,那麼,縱使經歷千變萬化,你仍能堅定不移,[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那生來瞎眼的人,並不認識耶穌是誰,直等到主出現,又向他顯示,他才恍然大悟。耶穌為誰行事,就為誰顯現;只是我們不能規定他什麼時候顯現。他任何時刻都可能驀然出現;[如今我看見他!]
耶穌不但向你顯現,也向你的朋友顯現:別人不能藉著你的眼睛看見耶穌。一個人看見主,另一個沒看見,隔膜就從此形成,除非神領你的朋友到他面前來。你見過耶穌麼?要是見過,你一定盼望別人也看見他。[他們就去告訴其餘的門徒,其餘的門徒也是不信。]即使他們不信,你仍要去傳。
[啊,但願我能告訴你,你一定會相信的!
啊,但願我能說出我所見的!
我怎樣說才好?你怎樣才接納?
怎麼樣?除非他帶你去嘗受我所經歷的。]
祈禱◆噢,主啊,讓我今天聽見你榮耀的聲音。噢,對我說話,以你振興的大能,在我的心靈、思想和言語中,創造屬你的安寧。
《靈命日糧》 4月9日
採牡蠣的人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金句: 「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 神,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章7節)
在約翰‧衛斯理那個年代,主日崇拜有時是由教育程度不高的非專業傳道人主講。有這麼一名傳道人,在講道時引用了路加福音19章21節:「我原是怕你,因為你是嚴厲的人」,但他不明白英文嚴厲(austere)這字的意思,以為它是牡蠣(oyster)。因此,他以為這段經文是在講「採牡蠣的人」。
於是這名傳道人向會眾解釋,說潛水夫是如何在陰暗冰冷的水中摸索,以尋找牡蠣。在搜尋的過程中,他的手被尖銳的牡蠣殼割破。等找到之後,他就浮出水面,用「那雙血跡斑斑的手」緊抓著牡蠣。這名傳道人繼續說:「基督從榮耀天堂下到罪惡滿盈的人間,就是為了找人,將他們帶回到天堂的榮耀裡。祂那雙血跡斑斑的手,正象徵著祂為尋回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聚會結束後,有12個人接受了耶穌。當晚,有人對衛斯理牧師抱怨說,這些未受教育的傳道人是多麼無知,竟連自己所傳講的經文都不瞭解。對此,畢業於牛津大學的衛斯理回答說:「別在意這一點,今晚主耶穌已經得到一打牡蠣了。」
有時我們竭盡全力,卻未必能達到別人的標準。但 神會使用我們的不足和謙卑的努力來榮耀祂自己。
主能使用你所獻,
哪怕人看極渺小;
主藉兒女來作工,
獻你一切為祂用。
無論才能大和小,竭誠為主就是好。
《聖經研讀》 4月9日
路 12:41 彼得說、主阿、這比喻是為我們說的呢、還是為眾人呢。
路 12:42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路 12:43 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
路 12:44 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路 12:45 那僕人若心裏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僕人和使女、並且喫喝醉酒.
路 12:46 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
路 12:47 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豫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
路 12:48 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路 12:49 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㶭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麼。
路 12:50 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路 12:51 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
路 12:52 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分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
路 12:53 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
路 12:54 耶穌又對眾人說、你們看見西邊起了雲彩、就說、要下一陣雨.果然就有。
路 12:55 起了南風、就說、將要燥熱.也就有了。
路 12:56 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色.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時候呢.
路 12:57 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甚麼是合理的呢。
路 12:58 你同告你的對頭去見官、還在路上、務要盡力的和他了結.恐怕他拉你到官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監裏。
路 12:59 我告訴你、若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二﹚忠心管家按時分糧
1. 彼得說、主阿、這比喻是為我們說的呢、還是為眾人呢
2.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3. 主人來到、看見僕人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
4. 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管家的質素:(一) 對神—忠心;(二) 對人—良善;(三) 對事—見識。)
(管家的職責:(一) 為主人所派;(二) 管理家裏的人;(三) 按時分糧-供應基督。)
﹙三﹚主人來時公平的審判
1. 那僕人若心裏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僕人和使女、並且喫喝醉酒
2. 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把他腰斬〕
―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同得其分)
3. 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豫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那僕人必多受責打
4. 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
―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主所求於僕人的,第一,要「知道祂的意思」;第二,要「順祂的意思行」。)
四、基督生命的釋放與顯出 (12:49-59)
﹙一﹚主必須經過十架的死,才能在復活裏將自己如同火焰丟在地上
1. 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㶭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麼
2. 我有當受的洗(浸).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十架對主乃是由困迫得釋放)
(主必須先要經過當受的洗(乃指著十架的死),才能在復活裏將自己如同火焰丟在地上。)
約 12:24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二﹚主來產生不同生命的相爭
1. 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
2. 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分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
3. 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
―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這是不同生命的相爭)
(神的生命一釋放出去,這生命就叫人分爭,信的和不信的爭,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爭,有火燒的和沒有火燒的爭。這生命所到之處,那裏就不太平,就有分爭。)
﹙三﹚要辨別並面臨基督生命的偉大時代
1. 耶穌又對眾人說、你們看見西邊起了雲彩、就說、要下一陣雨.果然就有
2. 起了南風、就說、將要燥熱.也就有了
3. 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色.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時候呢
4. 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甚麼是合理的呢
(前一段經文是對門徒說的,現在救主轉向眾人。祂提到他們預測天氣的知識,卻看不出重要的時候已臨到人類歷史。神的兒子已來到地上,正站在他們中間。)
﹙四﹚要與人和睦,不要帶著虧欠去見主
1. 你同告你的對頭去見官、還在路上、務要盡力的和他了結
―恐怕他拉你到官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監裏
2. 我告訴你、若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
(我們當知道現今是「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的日子,趁著現今還有機會時候,去追求得著主,脫去一切的虧欠,等候在喜樂的榮耀中去見神的面,不是帶著半文錢的虧欠而落在神的審判定罪中。)
H442 祂看顧麻雀
為何灰心常怨歎?為何黑影瀰漫?
為何心靈覺孤單,甚至欲脫塵寰?
耶穌是我的永分,是我良友恩深。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你心裡不要憂愁!」祂柔聲來勸誘;
在祂愛中我安息,不再懼怕、憂疑;
雖我只見前一步,祂正引領無誤。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每當試探來引誘,烏雲密佈四周;
每當歎息勝歌唱,心中滿了絕望;
我就向祂更靠近,讓祂解我憂心。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副歌:我唱,因我得自由,我唱,因我無憂;
我救主既看顧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1904年,馬姍薇(Mrs. Civilla D. Martin, 1869~1948,見p.10)在紐約的愛夢蕾(Elmira)隨她丈夫馬丁牧師主領一個奮興會。 有人告訴她,有一對曾任教會執事老年的夫婦,如今妻子得絕症臥病在床,希望她能去探訪他們。她聽到他們過去在教會、社區熱心事奉,如今他們面臨病痛死亡,不知如何去安慰鼓勵他們,因此一再拖延。她又聽到他們也經常為她和馬丁牧師的事工代禱,最後她覺得不得不去探訪。 馬姍薇以為她去的是一個昏暗充滿死亡氣息的家。 令她出乎意外,她進入了一個漾溢著歡樂生命的屋子。 女主人躺在起居室窗旁的小床上,窗和窗簾都打開著,鮮花的芬芳隨著一縷陽光潛入室內。她雖被病魔蹂躪,臉色蒼白,但眼神並無怨尤之色,從她的微笑中,馬姍薇嗅到了生命。兩人在床旁交通,馬姍薇發覺她旺盛的靈命使她忘卻了肉身的痛苦。馬姍薇問她:「你怎能在痛苦中,有這歡愉的心情?」她以顫抖的手,指向窗外。馬姍薇環視窗外,祗見樹木、草地,野花和三、二隻麻雀,因此面露困惑之色。 那婦人對她說:「孩子,是麻雀。當我想到祂看顧小麻雀也看顧我時,我就得安慰和振奮。」 馬姍薇離去時,身心都受到激勵。 她不再感到繁忙工作的壓力,她感到從未如此地被釋放過。 她去愛夢蕾領奮興會,自己卻得到復興。她自路加12:6和馬太10:29經文中,寫下了這首「祂既看顧小麻雀」寄給作曲家蓋博爾(Charles H. Gabriel,見 p.16)譜曲。
由於旋律的特色與一般聖詩不同,這首詩歌並不適合會眾齊唱,或詩班獻唱。這是一首獨唱曲。四十年代名歌星華伊漱(EthelWaters)時常在教會,夜總會唱福音詩歌。有一次年輕的佈道家葛理翰聽到她唱此歌,深受感動,邀她為佈道團獻唱。1971年,年邁的華伊漱應邀白宮演唱,尼克森總統特請她唱這首歌。一如往昔,她對這首歌的詮釋,使聽眾流下感人肺腑的眼淚。
作者的女兒在六歲時,曾被掉下的日光燈擊中頭部,雙眼盡是玻璃碎片,在不能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當她躺在手術檯上時,她反覆地唱著:「祂既看顧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神珍貴孩童的信心,使她雙眼安然無恙,這個飛來橫禍卻奠定了一個六歲小孩的信心基礎。
H442 祂看顧麻雀 |
HIS EYE IS ON THE SPARROW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