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413

 “耶和華的手在那裏降在我身上,他對我說:你起來往平原去,我要在那裏和你說話”(以西結書三章22節)。

  使徒保羅在亞拉伯的沙漠中,歷時三年,在那時期中,他心中被傳福音的火充溢。故自古以來,我們常常可以從任何一位被基督所重用的僕人看見,他們自己的計劃往往整個地被推翻,且經過了一段特殊的等待時間。
  你瞻望著到了叙利亞之後,再懂得信靠耶穌,現在他說:“我要你無需等到敘利亞,就表示信靠我是什麽意思。”
  我的等待情形,遠不及保羅那樣嚴重,原則却有相通的道理,當我以爲職業之門已給我打開,歡迎我投入文學工作時,却被阻擋了,有一位先進直截了當地表示:“絕對不行,她必須在寫作和謀生之間作一選擇,兩者不能兼得。”
  那是主曆一八六零年,到了一八六九年,我的“歌之使命”問世,瞭解了在韜光隱晦中,等待了九年,確有主明智的道理。神的愛是不變的,當我們看不見或覺不到他的愛時,他還是一樣的愛我們。他的愛和他的能力,是對等而交相爲用的,他阻止我們享樂,不要我們自以爲進步,因爲我們究竟是否真正成熟,以及如何策勵我們,他知道得最清楚。——海弗格
  神給我們準備了工作的界限,和休息的所在,因此我們在極其疲乏時,他帶領我們到路旁的井邊,你當該休息,幷將讚美歸給主。

 

 

《曠野的筵席》413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裏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

    「當看」是什麼意思呢?我確實的告訴你,那不是一種假裝!希臘文「當看」的意思是做會計或簿記。會計是我們人類在世上所能做得最準確的一件事。畫家能如同照相機那樣準確的描繪風景嗎?歷史家能保證他所記錄的絕對正確嗎?繪地圖的人能擔保他所繪制的都能達到完全精密的程度嗎?他們最多也只能做到相近的地步。那麼,人所能做到完全可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數學!在數學的範圍內,是不容許有錯誤的。一張椅子加上另一張椅子等於兩張椅子。在倫敦是如此,在角城是如此,在紐約是如此,在星加坡也是如此,全世界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一加一都是等於二。

    神的斷言是否會不夠真實呢?祂會不會叫我將一些不確實的數字記錄在我的賬簿上呢?當然不會的,既然如此,祂叫我們當看自己向罪是死的,這根據乃是:在基督裏,我們向罪死了是事實,而且是一件永遠可靠的事實。

 

 

竭誠為主 413

擔子沉重,如何是好?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詩五十五22

    我們必須分辨什麼是我們所當負的擔子,又什麼是我們不當背負的。我們千萬不要背負罪與疑惑的擔子,但有些擔子卻是神放在我們身上的。神之所以不把擔子挪開,是要我們這些擔子卸給他。[把他放在你身上的卸給他。]如果我們為神承擔一份工作,卻與他失去聯絡,那責任感會壓得你透不過氣來;但我們若懂得把神放在我們身上的,轉回給他,有他的同在,那責任感的擔子就得以卸下。

    不少工人憑著一腔熱血,鼓起勇氣出去,卻與耶穌基督沒有親密的相交,所以不消多久,就受壓難當。他們不知如何應付重擔,結果便產生了厭倦。人們會說:[好一個開頭,落得如何淒涼的收場!]

    [把重擔卸給神]——你一向自負重擔,現在要把擔子的一端放在神的肩頭上。[政權必擔在他肩頭上。]把神給你的委付與神;不是把它丟掉,而是把它連自己一起交給他,與神同工,擔子便變得輕省了。切勿讓自己與擔子分開。

祈禱◆主啊,求你呼喚我的名字,讓我因那奇妙的呼喚而振奮!你一次的呼喚、一次的接觸,將會帶來何等大的改變,我們都會在狂喜之中!噢,為何你不是經常這樣做呢?

 

 

 

靈命日糧 413

互相激勵

讀經: 希伯來書1019-25

金句: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24節)

     在倫敦舉行的馬拉松賽,距終點線一哩之處的路邊,有數千名觀眾高舉著標語。只要他們一看到自己的親友跑過來,便會大喊那人的名字、揮舞雙手,並高聲為他加油打氣:「只剩一小段了!加油!快到了!」許多參賽者在跑了25哩之後,幾乎都跑不動了,甚至想要放棄。但是,只要一看到熟悉的面孔或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這些筋疲力盡的選手就會重振精神、加快步伐,這真是令人激動人心的一幕。

    鼓勵!我們都需要鼓勵,特別是在奔走信仰路程時,希伯來書就告訴我們要常常彼此激勵。「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1024-25節)。

    新約中隨處可見基督快要再來的明確宣告:「主已經近了」(腓立比書45節),「主來的日子近了」(雅各書58節),「看哪,我必快來!」(啟示錄2212節)

    既然知道「那日子臨近」,讓我們也能在信仰的路上彼此勉勵:「加油!快到了!已經看到終點線了!」DCM

求主今日幫助我,

言談鼓舞堅固人;

我要堅定不動搖,

奔跑人生長路程。

即使你一無所有,也能給人鼓勵。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413

15:1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15:2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

15:3      耶穌就用比喻、說、

15:4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15:5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裏。

15:6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15:7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15:8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

15:9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15:10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15: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5:1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5:1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裏任意放蕩、浪費貲財。

15: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15: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

15: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喫的豆莢充饑.也沒有人給他。

15:17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麼.

15:18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5:19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15: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15:2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15: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𥴠上.

15: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喫喝快樂.

15: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15:25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裏.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15: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

15:27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15:28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15:29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15: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15:31    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15: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

內容綱要:                  偉大的救恩故事三一神傑出的工作

一、子神尋回迷羊的喜樂(15:1-7)

﹙一﹚罪人就近耶穌-自義的人議論耶穌

   1.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2. 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

﹙二﹚子神的工作和恢復的生命

   1. 耶穌就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

      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2.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裏(豫表神的家)

(主從天鄉而來尋找我們;祂歷經艱苦道路來尋找我們;祂在各各他捨命來尋找我們;祂還要在我們迷失在罪中、流蕩在世界中時,來尋回我們。把我們放在祂大能肩膀上,天天背負著我們往前。)

   3. 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4.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轉過身來)、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

      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法利賽自以為義,不覺得需要悔改。惟有失喪的罪人悔改,能給主帶來滿足的喜樂。)

二、靈神尋著失錢的喜樂(15:8-10)

﹙一﹚靈神的工作和恢復的功用

   1.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生命功用和價值失落在黑暗中)

      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麼

(照亮→打掃→尋找,這是聖靈一個工作的三步驟。靈神勞苦而忍耐的工作,直到找著工作完成。)

   2. 找著了、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

      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

   3.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聖靈是與父和子一同工作來尋找罪人,以成全福音的工作。子來為罪人死,父要接受罪人回家,而聖靈的工作就是在人心裹光照,給人看見他自己實在的地位是在那裏。)

三、父神得回浪子的喜樂(15:11-32)

﹙一﹚小兒子迷失離開父的家

   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

      在那裏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向神獨立並遠離神的結果)

   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

   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在猶太人的眼中是骯髒不潔的)

      他恨不得拿豬所喫的豆莢充饑.也沒有人給他

﹙二﹚迷失的小兒子醒悟回父的家

   1.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裏餓死麼

   2.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

 (罪人所想的得救法,是我把你所當得的給你,你把我所當得的給我。我給你作工,你給我工錢。我給你作多少,你給我錢多少,不是兒子,乃是雇工。他仍然不明白父親,不明白兒子的名份。)

   3.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裏去

﹙三﹚慈父愛的行動

1. 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有了憐憫)、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父親要兒子的心,永遠超過兒子要父親的心。我們親近神,神就必定親近我們。)

   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父親打斷兒子的話,用行動來回答)

      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基督的義」成了我們的遮蓋)

      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聖靈在我們身上作印記)

      把鞋穿在他腳上(和一切屬地事物完全斷開,走屬天的道路)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豐滿的基督和祂釘十架的偉大生命)

   3. 我們可以喫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死而復活,是兒子個人所得的;失而又得,是父親方面所得的。兒子從遠方到回家,表明經過十架的經歷,成為復活的兒子,滿足了父親的心,與父親一同享受,一同快樂。)

﹙四﹚迷失的大兒子自義而不體會父的心

   1.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裏.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甚麼事

   2.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3.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4.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

      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5.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大兒子是一個迷失在工作而且遠離家的人,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父親,為了他兄弟回來而不悅。他代表了自義的法利賽人,他們寧可見到罪人被毀滅,也不願見到他們得救。)

﹙五﹚父神的工作和恢復的兒子

   1. 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加福音十五章的三個比喻,羊失去,錢失去,兒子失去。失去一羊的是牧人,失去一元的是那婦人,失一子的乃是父親,表明是三而一的神為我們受苦、受虧損。我們每次到神面前來,再一次將自己獻給神;再一次肯放下自己,叫神有所得著,就叫神的心有所樂了。)

 

 Hymnary

 H376主阿,照祢旨意

 

   主阿,照你旨意,願我能以順服!

在你愛的手裏,凡事我都聽主;

歷憂或是歷樂,領我沒有歎聲,

助我仍能來歌主;你旨意得成。

 

  主阿,照你旨意,莫容我的望星

因被淚眼所迷,失蹤或是失明!

你既在世痛苦,也曾流淚傷心;

若須與你同哭,主,你旨意得成。

 

  主阿,照你旨意,一切都是美好;

每一變化境地,歡然交你引導。

方寸純全無障,向前直趨天城;

或生或死常唱﹕主,你旨意得成。

 

 

耶穌在被釘十架前,獨自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當祂清楚神的旨意後,叫彼得不要傷害捉拿祂的人,對他說:「我父所給我那杯,我豈可不喝呢?」。許多時候我們也不願意接受神賜給我們的杯。

 

這首詩的原作者席慕渴(Benjamin Schmolck, 1672-1737)是德國有名的牧師、詩人、及聖詩作家。 他的父親是一位信義會的牧師。 席慕渴是天才兒童,從私人教師學古代的語文,他在他父親的感化下,也決志獻身。 當他十五歲,正要就讀大學時,有一次他在父親的教會講道,會眾及教會的領袖覺得他有講道的恩賜,予他神學院全額獎學金。 他畢業後,就被按牧,助他年邁的父親牧會。  1702年,他於婚後被調往他地為牧師。

 

當年有許多反宗教改革的規定,信義會處處受限制,困難重重,很難發展教務,城內祇容許設一座禮拜堂,席慕渴領導同工向鄉間發展,成立了三十六所佈道所,他自己四出佈道、寫詩歌教人誦唱、不計辛勞。 席慕渴因操勞過度,晚年中風,半身不遂,而二子也相繼死亡,又遭火災,可是在他坎坷的餘生中,他仍寫了不少感人的聖詩流傳迄今。

 

這首詩歌寫於1704年,是席慕渴在苦難煎熬下的作品,感人至深。 出於神的旨意都是美好的。這首詩有許多英譯,但以編印入信義會聖詩集中卜薇珂(Jane L. Borthwick, 1813-18971854年的譯文最為切實。

 

本歌的曲調是1862年,何柏樂(Joseph P. Holbrook, 1822-1888)將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在1820年所完成的歌劇「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的前奏曲改編而成。 韋伯花了三年的時間作此歌劇,他在離世前曾說:「讓我回到自己的家,然後願神的旨意成就。」和這首歌歌詞不謀而合。

 

 

H376 主阿,照祢旨意

 MY JESUS, AS THOU WILT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