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4月14日
“因爲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6-17節)。
“清早,天還黑的時候”(約翰福音二十章1節),主耶穌從死裏復活了。沒有太陽,只有晨星發光照在那挪開的墳墓上。黑夜還沒有退去,耶路撒冷的市民還沒有睡醒。他起來了,幷不驚醒沉睡的人們。照樣,在“清早,天還黑的時候”,只有晨星發光照耀的時候,教會這基督的身體也要起來。他的聖徒們也要起來,他們起來的時候,也像他們的主一樣,幷不驚醒沉睡的人們。世界聽不見呼召他們的聲音,就像主耶穌悄悄地使他們各自安息,好像孩子躺在母親的懷中一樣;當時候來到,他也要悄悄地用溫柔的聲音叫醒他們。爲他們有喚醒的聲音說:“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歌唱”。(以賽亞書二十六章19節)破曉的陽光射入在門徒們中間,他們沐浴著晨曦,其時東方的雲彩淡淡一抹,只露出極微薄的日出迹象。那輕輕的芳香,平和的寧靜,振奮的清新,甜蜜的沉靜,樸素的純淨;一切莊嚴肅穆,同時又充滿了希望,這一切都是他們的了。
哦,這一切和他們所經過的黑夜,是如何鮮明的對照;這一切和他們剛才脫離的墳墓,又是如何鮮明的對照!他們抖掉蓋在身上的塵土撇開死神,以蒙受尊榮的形體上升,去和主在空中相會,其實,他們由晨星的光所燭照和引導,沿著無人踏過的路徑上升,那顆晨星就像耶穌降生時的伯利恒之星,帶領他們到萬王之王的面前。“你可能整夜哭泣,歡樂却在早晨來臨”。——布納
一位兵士說:“當我死在我墳墓上不要吹熄燈,和就寢的號角,要吹催促我起床的晨號。”
《曠野的筵席》 4月14日
「理當用繩索把祭牲拴住,牽到壇角那裏。」(詩118:27)
燔祭放在耶和華的壇上焚燒,這有何目的呢?那就是要完整的藉焚燒奉獻給神。根據奉獻者的力量,所獻上的可能是一隻公牛,一隻羔羊,或是一隻鴿子,但都有一個不變的要求,就是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燔祭。因為神不接納一個殘缺的奉獻。今日祭壇所表示的,不是我們為神所做的是什麼,乃是我們為神而活出的所是是什麼。神所要求的,不是我們的工作,乃是我們的自己。舊約的獻祭,是以犧牲作終結,但新約的獻祭,卻與舊約不同,因新約所要求的,乃是一個「活祭」(羅12:1)。這祭壇的意思,是將我們一生全獻給神。雖是不斷的焚燒著,卻仍活著,雖是活著,卻又是不斷的焚燒著。
《竭誠為主》4月14日
誓不屈撓
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太十一29)
[主所愛的他必管教。]我們為何常發怨言!主帶我們到一個地步,叫我們與他相交,我們卻唏噓悲歎的說:[主啊,讓我像別人一樣吧!]耶穌要我們擔著軛的一頭——[我的軛是容易的,來我這邊,我們一起挑吧。]你對主耶穌是否認同?若然,你會為他所加給你的壓力而感激神。
[軟弱的,他加力量。]神一來,就把我們從感情的枷鎖中釋放出來,使我們的怨聲化為頌讚。而唯一能認識神能力的,就是負主的軛,學他的樣式。
[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他們的力量。]聖徒的喜樂從何而來?我們若不認識某些聖徒,我們會以為:[哈,他(她)什麼重擔也沒有。]若把面紗揭開,神的平安、喜樂赫然在他身上,就足以證明擔子也在那裏。
神所加給的擔子,會把葡萄壓榨成酒;但人多半只看見所榨出來的酒。天上地下沒有任何權勢,足以征服住在人心靈裏的聖靈。因那是內心的得勝者。你裏面若有怨歎,要不留情地把它踢走。在神的能力上軟弱,簡直是一種罪行。
祈禱◆噢,主啊,在你面前,我就像一個具有人形,內裏卻是醜陋而不毛的曠野;然而,讚美你的名,因你能夠使[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又像玫瑰花開。]
《靈命日糧》4月14日
疑惑時刻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1-6節
金句: 「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馬太福音11章3節)
施洗約翰在監獄中日漸憔悴,開始懷疑他的信仰。那時他心裡可能在想:耶穌是彌賽亞嗎?祂說的話是真的嗎?我所相信和為主努力的一切是否只是徒勞?難道這幽暗之地就是我回應 神呼召所得的最後獎賞?
或許有無數的疑問也這樣浮現在你的腦海:耶穌真是救主嗎?我的罪真的得到赦免了嗎?我該相信聖經嗎?我能從死裡復活嗎?我能上天堂嗎?我所相信的一切會不會只是個可悲的幻影?
絕大部分的人有時也會問類似的問題。特別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遭遇憂傷和痛苦絕望時,或是在人生看似等不到幸福結局時,我也會這麼想。
這些疑問並不代表失去了信心,而是信心的考驗,我們可以用施洗約翰的方式來解決它們,就是將疑惑帶到耶穌面前。祂會在所定的時間、以祂滿有智慧的方式,重新建立起我們所渴望擁有的信心。
耶穌並沒有棄約翰於困惑之中而不顧。祂差人將所行的神蹟及祂所傳講的希望之語都告訴了約翰(馬太福音11章4-6節)。正如喬治‧麥當勞所說, 神的信實「就像一個母親,不可能將她的嬰孩撇下,任由他在黑暗中呻吟哭泣。」
黑暗中我心奇妙蒙恩,
雖有陰暗,我靈卻得安息,
黑夜中無論身在何處,
痛苦靈魂,神從高天臨近。
莫因黑夜降臨而懷疑 神在白晝啟示的一切。
《聖經研讀》4月14日
路 16:1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
路 16:2 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路 16:3 那管家心裏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甚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
路 16:4 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裏去。
路 16:5 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的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
路 16:6 他說、一百簍油.〔每簍約五十斤〕管家說、拿你的賬快坐下寫五十。
路 16:7 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賬寫八十。
路 16:8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路 16:9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
路 16: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路 16:11 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
路 16:12 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路 16:13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
路 16:14 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
路 16:15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 神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 神看為可憎惡的。
路 16:16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 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路 16:17 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
路 16:18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
路加福音第十六章
內容綱要:
在小事上忠心的日子
一、不義管家的比喻(16:1-12)
﹙一﹚不義管家的不忠心─失去經管的託付
1.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
2. 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
―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二﹚不義管家的聰明─抓住最後機會
1. 那管家心裏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甚麼.
―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
2. 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裏去
3. 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的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
―他說、一百簍油.〔每簍約五十斤〕管家說、拿你的賬快坐下寫五十
4. 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賬寫八十
﹙三﹚要抓住今生機會善用錢財
1.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
―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這裏不是誇獎管家不義的行為,乃是 誇獎他的精明。屬世的人為他們在這世界上的將來作預備時,所顯示的智慧比真信徒積存財寶在天上時智慧更多。)
2.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
―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
(主的教訓是叫人用他的錢財,去作救靈魂的用處,叫人們因著我們的捐助而得救。如此,當我們死時,就有我們的朋友,就是因我們精明的使用錢財而得利益的人,來迎接我們進入永遠的帳幕。)
﹙四﹚忠心是承受託付的依據
1.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2. 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
3. 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二、努力進神的國(16:13-18)
﹙一﹚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1.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
―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
(神與錢財是站在對立的地位上。瑪門要得人的敬拜就像神要得人的敬拜一樣。)
2. 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這一切話、就嗤笑耶穌
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神卻知道
―因為人所尊貴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
提前 6:10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二﹚神的話永不落空
1.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 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強暴)要進去
2. 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律法最小的要求都不會廢去)
3.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太19:9加「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
―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若婦人未犯姦淫而被休,則神前的合一還在)
(法利賽人只顧律法的字句,卻曲解律法,違反神的心意。主在此以他們隨意休妻為例。)
H489 我常居住天愛中
一 我常居住天愛中,不怕改變一點;
如此把握不落空,在此沒有改變。
也許狂風四面起,也許無多希望;
但神四面來護庇,我怎能夠徬徨?
二 窮困難迫我回頭,任主領我何方;
我不至有何不夠,我的牧人在旁。
祂的慧心常清醒,祂的明眼不昧;
祂知祂行的路徑,我要始終跟隨。
三 青草地場尚在前,是我從所未見;
再過就是晴朗天,今雖稠雲綿綿。
我的希望真久長,我的途徑光明;
救主掌握我寶藏,祂要和我同行。
四 或許明朝天未曉,我靈不及等待,
就脫肉體全不要,主,就與你同在。
安息!睡眠!何寶貴,有你保護照顧;
或許你忽榮耀歸,召我座前相晤!
五 那時看見你自己,被眾選民擁擠;
又是榮耀,又美麗,又是歌唱無已。
奇妙應許的日期,我們能夠同你
永遠享受神安息,永遠喜樂滿意。
韋靈(Anna Laetitia Waring)於1820年出生在英國南威爾士,早期她是在貴格會成長,1842年她在聖公會聚會。她十幾歲就開始寫詩歌,1863年完成了39首,並藉由杭廷頓牧師轉介到美國。
韋靈是個敬虔的人,她為了研讀舊約聖經,學會希伯來語。她有一個溫柔而快樂的靈,為“釋囚(再生人)”援助會“,做有益的社會福利工作。在她90年的生活中,她成為接觸她或是唱她詩歌的人莫大的祝福。
作曲者為凌波特 (Edward Francis Rimbault)
1816年6月13日出生在英國倫敦,是一名英國學者。自幼接受風琴訓練,是撒姆耳‧衛斯理的學生。16歲的時候,便擔任倫敦蘇活區瑞士教會的風琴師,並且在長老教會兼職。
1840年,凌波特成立了音樂蒐古學會,他演講、收集、編輯、撰寫有關英語系統的早期音樂,他的研究激發了珀西(Percy)、莫特(Motett)、韓德爾(Handel)等音樂協會對古早樂理的探索,也豐富了維多利亞合唱團的劇目,他還以風琴和鋼琴的演奏著書立說,譜寫輕歌劇,通俗歌曲和宗教音樂。ㄧ度接受哈佛學院音樂教授的聘用,但因染上不治之症,於1876年病逝。
H489 我常居住天愛中 |
IN HEAVENLY LOVE ABIDING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