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4月 15 日
““我倚靠你的話”(詩篇一百十九篇42節)。
我們信神的話有多少,就是我們的信心有多少。信心與感覺,影像,可能性,眼見,無關。如果我們把它們與信心幷列,我們就是不信神的話;因爲信心用不著這種東西。信心單信神的話。當我們憑他的話抓住他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得到了安息。
神樂意鍛煉我們的信心,爲著我們個人的益處,教會的益處,世人的益處。但是這種鍛煉,我們非但不歡迎,反常躲避。當試煉臨到我們的時候,我們應當這樣說:“我的天父把這試煉的杯放在我手中,爲要叫我將來享受甘甜。”
試煉是信心的糧食。讓我們把我們自己交在我們天父的手中吧!因爲他樂意賜好處給他的孩子。
不只試煉和困難能鍛煉,加增我們的信心;讀經亦然。讀經使我們熟識神,與神成爲至交,因爲神在聖經中顯露,啓示他的自己。
你能否說,神是可愛的神呢?如果你還不能,讓我用摯誠的心來勸你趕快求神給你造出讀經的嗜好來,好使你知道他的溫柔,仁愛;好使你能說:神是多好!神的心何等歡喜善待他的兒女!
我們越進入這種地步,我們越願意把我們自己交托在神手中,越滿意他對于我們的一切處置。這樣,當試煉來到的時候,我們就會這樣說:“我要等待,看神這一次將要給我什麽好處。無論如何,他必叫我得益。”如此,我們就能在世人面前做美好的見證,同時也能堅固別的信徒的信心。——莫勒(George
Mueller)
《曠野的筵席》4月15日
「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弗5:27)
基督有一天,要把一個榮耀的教會獻給自己,在這一句話裏,神聖的恩典顯出了神永遠的計劃。我們可以見到,由於教會現在因人的墮落受汙損,所以需要生命的水藉著道來潔淨,以達到預備整齊的地步,可以在榮耀中獻給祂。今日我們仍然站在墮落後的人類蒙救贖的歷史裏,仍有許多缺欠需要補救。也有許多傷痕需要醫治。然而,聖靈描述教會的話是多麼充滿了恩典,「毫無玷污」——就是說所有罪的痕跡,她已往墮落的歷史,現在已經全被忘記了。「毫無皺紋」——時間和年代的記號都消失了,因為現在一切都是妝飾過的,一切都是更新過的。「毫無等類的病」,因此不論撒但鬼魔或世人,再不能找到任何藉口去譴責她了。神在祂的思想中,超越了人類的全部歷史,來看祂在榮耀中的教會,祂不提人的墮落,而只彰顯祂那位已得榮耀之兒子的形像。
《竭誠為主》4月15日
在專誠上散漫
只是邱壇還沒有從以色列中廢去,然而亞撒的心一生誠實。(代下十五17)
亞撒外在的順服並不完全——他大體上是對的,但並不完全。若說[不大要緊]的事,要特別當心。對你不大要緊的,對神可能十分要緊。對神的兒女來說,沒有一件事是小的。我們阻止神來教導我們到底要多久呢?但神不會失去耐性。你說:[我知道自己對得起神。]可是邱壇猶在,你仍有未順服的事。你是否一面堅稱自己對得起神,一面在生活上仍有些東西令你猶豫不決?一有猶豫,要立即放手,不管這是什麼。沒有什麼事是無關重要的。
在你身體上、思想上,有沒有任何東西,叫你不能專心的?你大致上沒有問題了,但卻很隨便馬虎;那就是在專心的事上出了岔子。你的心臟不能[告假],停止跳動,同樣的,你屬靈的專一也不能[告假],稍有鬆懈。你德行的操練若放假一天,你的道德就墮落了;你的靈若放假一天,你就不再屬靈。神要你完全屬他,這就是說,你要警醒自守,保持最佳狀態。這實在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有些人卻以為兩三分鐘就可以一飛沖天!
祈禱◆噢,主啊,願你的光穿透我。將你滿意的笑容和福祉賜給我,使我整個人都屬於你。
《靈命日糧》
4月15日
夠用就好
讀經: 馬可福音12章12-17節,41-44節
金句: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章8節)
作家卡文‧崔林的妻子艾莉絲,對於所得稅有獨到的見解。她認為「收入達到某一程度之後,政府應徵收所有財物。」她覺得應該規定每個人可以為自己保留多少金錢。為此,崔林在《紐約客》一文中,稱他妻子的原則是「夠用就好」。
在馬可福音12章中,耶穌告訴那些在向祂提問時設下圈套的人:「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 神的物當歸給 神」(17節)。後來祂觀看人們如何向聖殿的銀庫奉獻,有一個女人,別人可能認為她笨得不知節約,祂卻大加讚揚說:「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裏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43-44節)
在耶穌看來,全心愛 神,遠比全然關心自己的物質所需更重要。祂之所以對金錢和財產能處之泰然,是因祂相信天父必供應每日生活所需。「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馬太福音6章8節)
夠用就好,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觀念!DCM
祂打扮百合,餵養飛鳥,
對你的關心,難道會少?
你一切所需,祂會供給;
當心存平安,虔誠祈禱。
滿足不是得到想要的,而是滿意所擁有的。
《聖經研讀》4月15日
路 16:19 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路 16:20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路 16:21 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並且狗來餂他的瘡。
路 16:22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
路 16:23 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
路 16:24 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罷、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
路 16:25 亞伯拉罕說、兒阿、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路 16:26 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
路 16:27 財主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路 16:28 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路 16:29 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
路 16:30 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到他們那裏去的、他們必要悔改。
路 16:31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路 17:1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路 17:2 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裏的一個絆倒了。
路 17:3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
路 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路 17:5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
路 17:6 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裏、他也必聽從你們。
路 17:7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裏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喫飯呢.
路 17:8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豫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纔可以喫喝麼。
路 17:9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
路 17:10 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三、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16:19-31)
﹙一﹚財主和拉撒路在地上生活的對比
1. 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2.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並且狗來餂他的瘡
﹙二﹚財主和拉撒路在死後光景的對比
1.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和亞伯拉罕在樂園裏同享福分)
2. 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3. 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
―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罷(拉撒路曾被放在財主門口,提醒財主)
―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
4. 亞伯拉罕說、兒阿、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
―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財主生前享福是短暫的,死後受的痛苦是永遠的)
5. 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彼此隔絕卻能彼此看見交談)
―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
(陰間裏有兩部分:樂園的部分為著得救的人;痛苦的部分為著沒有得救的人,中間有深淵相隔。)
﹙三﹚要在今生聽神的話
1. 財主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這是從陰間發出悔恨的呼籲)
―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2. 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
3. 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
―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到他們那裏去的、他們必要悔改
4.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
―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主耶穌自己從死裏復活,猶太人還是不相信)
(財主的沉淪是因他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拉撒路的得救是因他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內容綱要:
國度生命的顯出與主的再來
一、門徒生活的原則 (17:1-10)
﹙一﹚絆倒人的有禍了
1.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2. 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裏、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裏的一個絆倒了
﹙二﹚總要饒恕懊悔的弟兄
1.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指出他的錯來)
―他若懊悔(知罪、認罪並悔改)、就饒恕他(不留住forgive and forget)
2.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三﹚像一粒芥菜種的信心
1.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擴大信心的度量)
2. 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百種中最小的)
―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裏、他也必聽從你們
(信心是從神來,從聖靈來。一個活的信心,有位格的信心,就不在乎大小,只在乎是不是真實。)
﹙四﹚僕人應分的服事
1.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裏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喫飯呢
2.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豫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纔可以喫喝麼
3.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
4. 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真正的信心是人去作主所吩咐的)、只當說、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服事當讓主先滿足,然後我們才滿足。我們向著主無論作了多少,乃是我們應該盡的本分。)
H498有日都要領會
一 不在此時,許在將來,不在這裏,許在美地,
我們纔能完全領會歎息、眼淚所有意義。
(副)你當一生,信靠救主,
不必懼怕,主在攙扶;
路雖陰暗,仍當讚美,
有日,有日都要領會。
二 中斷線索,都將接上,一生經過,必有路軌;
天能解釋各樣祕藏,那日,那日都必領會。
三 何故厚雲遮蔽太陽?何故寂寞代替安慰?
何故嘆息多過歌唱?有日,我們就要領會。
四 何以祈求未見答應?何以將成終又不遂?
何以盼望終成泡影?那日,那裏,我必領會。
五 神知我路,手拿它鑰,祂的帶領充滿智慧;
有日我眼看見一切,就在那日,我必領會。
許多時我們都不明白為什麼有此遭遇? 為什麼 神不及早援手? 但有一天,我們會知道 神的時間永遠恰當,不會過早或太遲。 我們一切的遭遇,也都是於我們有益的操練。這首詩的副歌告訴我們:「一生一世只管靠主;不用懼怕!主不誤事;雖有多事還不甚明,可以安心,後必知清。」
這首詩的正歌是柯尼利(Maxwell N. Cornelius, 1842-1893)所作。 他出生在美國賓州的農家,原是木匠,後成建築營造商。 有一次在監工時不慎跌傷大腿,醫生診斷必須截肢。他在動手術前,要求家人取來他的提琴,讓他奏出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曲。琴聲淒宛動人,不但他和家人悲痛欲絕,周遭的醫生和護士也為之黯然淚下。 手術成功,他不久恢復健康,但終身殘廢。
柯尼利深感主恩,決志獻身,乃就讀神學院。1871年畢業,在賓州長老會牧會。1885年赴加州帕沙迪拿(Pasadena),整頓一間管理不善,信徒泠淡的長老會。柯尼利先從培養教友靈性著手,五年間,會友由一百人增加到一千人,教會財產由五千元增加到十萬元,打破當時全國教會的記錄。教友因教堂陳舊狹窄,擬擴大重建,不意忽逢經濟蕭條,許多認捐奉獻的教友無法交付,此時他妻子又罹重病,不久去世。柯尼利在這時寫下了這首他唯一的詩,他在主持妻子安息禮拜時,以此詩為結束,全詩共五節。
數月後本詩被刊於報上,名佈道家韋特少校(Major Daniel W. Whittle,見p. 82)閱後深受感動,加上副歌寄給好友麥格翰(James McGranahan, 見p.
83)請他譜曲。這首詩歌被刊印在孫基的「福音聖詩」(GospelHymns)歌名是「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13:7)
H498 有日都要領會 |
SOME TIME WE’LL UNDERSTAND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