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4月16日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爲業的地方去”(希伯來書十一章八節)。
他往哪里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神和他同去,這就够他放心了。他對于所得的應許,雖然不頂清楚,但是他對于賜應許的應許者,已够清楚了。他不看前面的難處,只看那全能,全智,公義,信實,永遠活著的神。這樣的一位神既安排了他的路程,當然不會和他兒戲的。哦,這是榮耀的信心!你也可以做得到的。當他打發你出去的時候,雖然路綫還未顯明,但是你僅可信任那打發者——天地之主,宇宙之神。起來吧,放下自己的一切,跟從主,因爲地上頂好的還不堪與天上頂壞的一比。——梅而(F.B.Meyer)
光是歡歡喜喜地和主一同出發。冒信心的險,還不足够;還當把你自己所計劃的路程表撕得粉碎。
沒有一件事會照你所意料的實現。
你的嚮導知道怎樣引領你前進。他將領你走一條你所夢想不到的路徑。他不知道懼怕,他也希望你因著他的同在不知懼怕。——選
《曠野的筵席》4月16日
「我們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林後4:1)
我們從哪一方面來辨別神最高的目的——是恩賜的事奉,或是生命的事奉呢?為著使教會獲致短暫時間的造就,有些人就借著神奇的恩賜來服事。但在這段經文裏,保羅向我們指出,那最有價值的,不是恩賜的服事,乃是從基督死而復活之生命來的服事。問題不在乎恩賜,乃在乎十字架的工作——這是對一個人屬靈身量的測量方法。
為著造就年幼的教會和拯救靈魂,屬靈恩賜有時會有特別顯著的作用,但它們不是成熟的標記,更不是一些值得誇耀的東西。只有愚昧人才會因神所賜給他的話語而驕傲。事實上神豈不是已經顯示,如果有需要的話,祂可以借著一隻驢來說話麼?
《竭誠為主》 4月16日
信從這光
你們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約十二36)
我們都有躊躇滿志的時刻,那時便會說:[我覺得萬事都能勝任,巴不得經常如此。]神的旨意並不要我們如此。那些時刻,是深入體驗的時候,藉著這種體驗,要在平淡的日子裏把真理活出來。若沒有那高超的時刻,許多人就在日常生活的輪子上,頹廢無用。我們應該把日常生活提升到靈程高處所體驗的水平。
切勿讓在高處所獲的感受如煙雲消散,也不要安於自逸的說:[如此的心境多麼美妙啊!]要立即行動,進入事奉。你若不甘心地做,就更該去做。若在禱告中會見神,他叫你做什麼,要立即去做。別說:[我會去做。]振作起來,把你與生俱來的惰性甩掉。懶惰的人總渴望想得意的時刻,總愛談怎樣攀上高峰。但是,我們要學習照著山上所見的,行在灰暗的生活中。
你一次迷惑,不必氣餒,重頭再來吧。要燒絕棧道,義不回顧,心甘情願地站在神面前,而且決不朝秦暮楚。你要認清所決志的,是根據在高山上所見的亮光。
祈禱◆噢,主啊,但願我的一切思想、情感和言語都帶著愛——對你完全的愛,並且透過這愛去接觸人。
《靈命日糧》 4月16日
關鍵時刻
讀經: 創世記50章15-21節
金句: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創世記50章20節)
一年前,在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校園中,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槍擊事件,造成32人喪生。當時有一名學生身受重傷但僥倖存活,他的母親在事發之後表示,她希望這個事件不會讓她兒子的一生蒙上陰影,反而能成為「他生命中一個帶有積極意義、值得歡欣鼓舞的事件」。
有時在一些令人意外的事件發生時,我們似乎很難相信情感上的創傷會有癒合的一天。但約瑟的一生卻是個強而有力的例證,說明 神有改變生命的大能(創世記37-50章)。將約瑟賣為奴隸的哥哥們認為約瑟一定會報複(50章15-17節),然而約瑟卻對他們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20節)。
只要我們將報復的慾望放在 神手中,就能實踐保羅所說的話:「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生命中的關鍵時刻,不是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惡事來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以 神的恩典與大能來回應這樣的事件。
日復一日路坎坷,
悲傷雙眼淚滿眶;
唯有選擇靠基督,
提升我靈息恐慌。
讓險境驅使你投靠耶穌。
《聖經研讀》4月16日
路 17:1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
路 17:1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
路 17: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罷。
路 17: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路 17:15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 神.
路 17:16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路 17:17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裏呢。
路 17:18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 神麼。
路 17:19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罷.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 17:20 法利賽人問 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 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
路 17: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心裏或作中間〕
路 17:22 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
路 17:23 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裏.看哪、在這裏.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
路 17:24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
路 17:25 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
路 17:26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
路 17:27 那時候的人又喫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路 17:28 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喫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
路 17:29 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路 17:30 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
路 17:31 當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裏、不要下來拿.人在田裏、也不要回家。
路 17:32 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
路 17:33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路 17:34 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𢚘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路 17:35 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有古卷在此有〕
路 17:36 〔兩個人在田裏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路 17:37 門徒說、主阿、在那裏有這事呢.耶穌說、屍首在那裏、鷹也必聚在那裏。
二、存感恩的心歸榮耀與神 (17:11-19)
﹙一﹚十個長大痲瘋的得醫治
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
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罷
3.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
―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不是得了醫治才去, 乃是從信心和順服的行動得醫治)
﹙二﹚有一個回來感謝歸榮耀與神
1.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 神
2.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三﹚那九個在那裏呢
1.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裏呢
2.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 神麼
3.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罷.你的信救了你了
(十個人都得著了外面的祝福,但是只有這一個回來感恩的人得著了更大的福份-主的自己。)
三、奧秘的國度與主公開的再來 (17:20-37)
﹙一﹚奧秘國度的來到-在人心裏
1.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
2.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中間〕
(主復活之後在聖靈裏回來,國度就建立在人心裏。這是奧秘的國度。神的國度是屬靈的,不是眼所能見的。神的國度是基督在世人中間,也是主在信徒裏面。)
﹙二﹚人子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
1. 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
2. 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裏.看哪、在這裏.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
(閃電耀眼且疾速,照遍天際,形容人子降臨時,宇宙充滿主榮耀,全球的人都會同時看見祂。)
3. 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在祂榮耀再臨之前,必須先受苦並受死)
﹙三﹚人子顯現的日子-審判來到
1.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
―那時候的人又喫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挪亞的日子的特點:(1)世人敗壞邪惡;(2)照常吃喝嫁娶;(3)不以為洪水會突然臨到;(4)不信從方舟的救法。本節表示主要在人們不知不覺時突然降臨,施行審判。創7:6-23)
2. 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喫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創19:15-29)
―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當日所多瑪城罪惡甚重,神定意毀滅全城,但因亞伯拉罕的代禱蒙神記念,乃差遣天使引領羅得全家逃離城外,然後從天上降火與硫磺,毀滅所多瑪城。在想不到的時候,神的審判突然臨到。)
3. 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主來時的情勢同樣急迫,不容許任何遲延,要立刻逃跑)
―當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裏、不要下來拿.人在田裏、也不要回家
4. 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羅得的妻子離開了所多瑪,但仍回顧所多瑪,變成一根鹽柱)
﹙四﹚被提的應許和被提的警告
1.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生命-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魂經十字架治死而得救,這樣的人一定有分於被提。)
2. 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𢚘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3. 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人在田裏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親密如夫妻,關係如同工,被提時沒有一個可以沾另一個的光,乃是「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4. 門徒說、主阿、在那裏有這事呢.耶穌說、屍首在那裏、鷹也必聚在那裏
(看見聖經所豫言的末世各種異常景象,就知道主再來的日子近了。)
H503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
一 日日先滿憂傷重擔,心中苦悶孤單;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耶穌何等親近。
(副)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加略山,加略山;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耶穌何等親近。
二 今向主交託你重擔—一切恐懼、愁煩;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耶穌何等親近。
三 主看見你一切艱難—眼淚、苦痛、悲歎;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耶穌何等親近。
憂愁是神的犁頭,掘我們心靈的深處,使我們省察、痛悔、認識自己。神常用憂愁去訓練祂的僕人,如大衛和保羅都經歷過不少憂愁。 主耶穌也為我們的緣故而憂愁,經上稱祂是「憂患之子」。
許多被神重用的人,都經過憂愁,憂愁緩衝急燥,使人進深思考。 當我們走出憂愁的心境時,必有喜樂相隨。
「重擔都解脫在加略山」的詞曲都是加拿大多倫多浸信會牧師穆約翰(John M. Moore, 1925- )所作。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對穆約翰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故事,他說:
「1952年我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的海員教會任助理。一日接到當地一家大航運公司秘書來電,請我去當地醫院探訪一位病危的年輕水手。
獲醫院許可後,我和這位青年交談片刻,隨手自手提包中取了一張單張給他。這是一張天路歷程的傳單,上面印著天路客背負重擔來就十架的圖片。
我對這年輕人簡述了這故事,又見證了我自己的經驗,告訴他,當我走向基督的十架,卸下了我的重擔時,神也清除了我心中的罪咎感。
我問他:「你今天是否也有重擔在肩頭?」於是我們一起禱告。 我永不會忘記他禱告後臉上的笑容,重擔已解脫後的平安和釋放。 當晚我坐在火爐旁,心中難忘日間的境遇,就寫下了這首詩歌。」
彼前5: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H503 重擔可解脫在加略山 |
BURDENS ARE LIFTED AT CALVARY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