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4月19日
“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出十四:13)
這節經文對那些遭遇大患難,淪入四面楚歌的聖徒們,正當他左右爲難,進退維谷,不知怎樣辦的時候,就是神給他一個明確的指示。
神所給的指示是 “只管站住”。在這種情形之下,只有聽神的話才能得救,否則魔鬼及其他的建議,將紛至沓來。 “絕望”小聲對你說:“放弃一切,躺下來等死吧!”但神要我們鼓起勇氣,滿了樂觀與希望,即使在最患難的時候,也要因他的仁慈和信實而歡欣。
“懦弱”對你說:“向後退却,退回到你原來的世俗辦法中去,你不配作基督徒,這真是太難做了,放弃你的信仰吧!”
假若你真是神的子民,無論魔鬼如何催促你采取世俗的途徑,你决不會信從。神命令你努力,再努力,向前進,你就該遵行,前途無論是死亡或地獄,都不能更變你前進的方向。神吩咐你站立一會兒,只是要你添增新的力量,以備在適當的時候奔向更遠的前程。
“急躁”也向你誘惑,它說:“行動要積極,方稱有所作爲,站住等待全是無聊與浪費”。我們心中就想必須立刻有所作爲,我們必須下手行動,于是不再去仰望神了。殊不知他要你站住,不但有所作爲,而且還作一切勝利臨到的準備。
“傲慢”對你誇口說:“假若海洋擋在你面前,沖過去,要求奇迹的出現!”但是信心對于傲慢,絕望,懦弱,和急躁等等的話,一概不聽,只聽神的吩咐,“只管站住”,屹立不動,有如磐石。
“只管站住”,以昂然直立的姿態,準備行動,期待以後的吩咐,愉快而謹慎地等候神的指引。不久神就會對你說,像摩西對以色列人民那樣清晰地說:“往前走”。——司布真
在沒有把握的時候,你要等待。心中任何疑惑的時候,也要等待。不要勉强作任何行動。假若你的心靈如受約束,就該等待到一切澄清,不要故意違抗。
《曠野的筵席》 4月
19日
「耶穌對它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太4:7)
試探神,和試驗神,這兩件事確有天淵之別。前者是神所禁止的,後者是神所歡迎的。這兩件事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相同的,但實際卻大不然。它們的分別就在乎如何借著神的話來認識神的旨意。以色列人和埃及人,提供了這方面的例證。二者在探足入紅海這件事上,同樣是冒大險。但這一個冒險是把以色列民帶到榮耀的拯救中,卻使埃及人陷於羞辱和死亡,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兩班人中,只有以色列民是依著神的話而行動,他們就是把神的話,付諸得勝試驗的實施中。
或者我們再看看保羅和他的年青同工提摩太。保羅雖然身體軟弱,但他在一生年日中所完成的工作,卻比十個強壯的人所做者更多!他無視理智,勞苦的做工下去,並證實了神能力的充足。然而他沒有勸導要提摩太這樣的效法他,他還實在警告提摩太要特別注重健康。如果提摩太沒有神的命令,而試著去效法保羅那樣的勞苦,那就是試探神了。但保羅遵從神的命令,結果就是證明神的信實可靠。
《竭誠為主》4月19日
絕不可能嗎?
約押雖然沒有歸從押沙龍,卻歸從了亞多尼雅。(王上二28)
約押在大考驗中站得住,始終對大衛絕對效忠,沒有隨從那野心勃勃、欺世惑眾的押沙龍。但到了晚年,卻跟隨了貪鄙的亞多尼雅。所以要常常提高警覺;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倒退,眾人都有這倒退的可能(林前十13)。你過了大難關嗎?現在就要在最小的事上留心。那最不為人注意的小事,要懂得留心。
我們會很隨意的說:[既然經過這樣大的考驗,就不會再回到世俗中去,留戀世事了。]不要自以為知道試探的來源;最不可能發生的事,往往是最致命的。在一次重大的屬靈轉變過後,那隱而不露的試探就開始出現了;這不會很昭彰明顯,卻潛藏在那裏,若不警覺,就必把你絆倒。你在烈火的考驗下曾經持守純正,向神忠貞,如今卻要當心暗潮。但不必無病呻吟,內省自疚,對前途恐懼不前,只要保持警覺,在神面前有一種清晰能力。沒有防衛看守,力量就會變弱,那暗潮便會湧入,叫防守崩陷。聖經人物很多都在優點上失敗,而不是在弱點上。
[蒙神能力保守]——這是唯一安全之方。
祈禱◆主啊,今天我要奉你的名講道;求你使它藉著你的能力而發放。使我的靈魂確實認識你,讓我在所有深入和終極的意義上只專注於你。
《靈命日糧》 4月19日
假裝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6-19節
金句: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哥林多前書13章11節)
我孫子今年4歲,很喜歡跟奶奶玩「假裝」的遊戲。他每個星期到我們家,都要阿嬤(他是這麼喊的)帶他上超級市場,帶他去逛植物園,去餵魚、餵烏龜,帶他坐地鐵──其實祖孫倆根本沒踏出家門!他喜歡這個「假裝」的遊戲,只有奶奶可以跟他玩,別人誰都不能參加──甚至有一天我們坐上真的地鐵時,他還要問:「為什麼別人在我們的火車上?」
4歲小孩假裝起來很自然;但有些人長大後去教會,也把假裝的習慣帶了進來。他們在教會裡的舉止,和平日的言行毫不相干。星期日,他們盡情地敬拜 神;但過了星期日,他們卻變了另一個人。你再也不能從言行中看見他們在教會裡的虔誠模樣。
主耶穌基督知道我們很容易掉進這樣的陷阱裡,所以祂向天父禱告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翰福音17章15節)
神讓我們活在世上,是要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祂既保守我們脫離惡者的詭計,也希望我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持守同樣的標準,而不是只在禮拜天而已!
表裡如一,何等要緊!
謹慎自守,步步為營,
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直到見主,始終如一!
有些人嘴裡講天堂,心裡想的卻是世界。
《聖經研讀》4月19日
路 19:1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
路 19:2 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
路 19:3 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路 19:4 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裏經過。
路 19:5 耶穌到了那裏、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
路 19:6 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
路 19:7 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
路 19:8 撒該站著、對主說、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路 19:9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路 19:10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路 19:11 眾人正在聽見這些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 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喻說、
路 19:12 有一個貴胄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
路 19:13 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錠原文作彌拿一彌拿約銀十兩〕說、你們去作生意、直等我回來。
路 19:14 他本國的人卻恨他、打發使者隨後去說、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
路 19:15 他既得國回來、就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作生意賺了多少。
路 19:16 頭一個上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
路 19:17 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
路 19:18 第二個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
路 19:19 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路 19:20 又有一個來說、主阿、看哪、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裏、我把他包在手巾裏存著.
路 19:21 我原是怕你、因為你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路 19:22 主人對他說、你這惡僕、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路 19:23 為甚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等我來的時候、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呢。
路 19:24 就對旁邊站著的人說、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
路 19:25 他們說、主阿、他已經有十錠了。
路 19:26 主人說、我告訴你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路 19:27 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們拉來、在我面前殺了罷。
路 19:28 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路加福音第十九章
內容綱要:
國度的事奉和國度的君王
一、人子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19:1-10)
﹙一﹚撒該要看耶穌
1.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
2. 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
3. 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裏經過
(稅吏是迎奉羅馬政權而欺凌壓榨本國子民的人,在當時是最為人所憎惡的。撒該的財富沒有使他快樂,他看見了自己裡面的需要,因此不管任何困難要去看耶穌,要讓主解決他生命上的困苦。)
﹙二﹚耶穌看見撒該
1. 耶穌到了那裏、抬頭一看(撒該原想「看」耶穌,不意耶穌早就「看」到了他)、對他說、
―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主樂意與人同住)
2. 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撒該蒙福的態度)
3. 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
﹙三﹚蒙恩罪人以實際行動表示他的改變
1. 撒該站著、對主說、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當驚人的救恩臨到撒該,撒該就立刻有個驚人的改變,他賠償人的數目,遠超過律法所規定的。)
出 22:1 人若偷牛、或羊、無論是宰了、是賣了、他就要以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
2.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主自己就是榮耀的救恩)、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3.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the lost)
(人的失落是在他離開了神;他被尋獲是他再度回到本來的地方,作天父家中順服的兒女。)
二、十錠銀子與十個僕人的比喻(19:11-27)
﹙一﹚主得著國度前是我們全心事奉的時代
1. 眾人正在聽見這些話的時候、(主將要在耶路撒冷釘十字架)
―耶穌因為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喻說:
2. 有一個貴胄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表徵主死而復活之後離世升天,然後要帶著國度回來)
3. 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錠原文作彌拿一彌拿約銀十兩〕說、
―你們去作生意、直等我回來(每僕人一錠銀子相當於一般人百日的工資)
(主要我們在君王的事業(King's Business)上要像一個聰明的生意人一樣細心、殷勤、打算,能使賺的銀子增多。這是全心事奉的時代,主盼望我們慘淡經營,晝夜儆醒,一直為主買賣直到主來。)
4. 他本國的人(猶太人)卻恨他、打發使者隨後去說、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
﹙二﹚良善僕人用銀子賺銀子
1. 他既得國回來、就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作生意賺了多少
2. 頭一個上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
―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
(這「小事」是今日聖靈的事,是今世在主裏的工作;「管十座城」是主來後國度中的大事。)
3. 第二個來說、主阿、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
―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三﹚惡僕人不經營反責怪主人
1. 又有一個來說、主阿、看哪、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裏、我把他包在手巾裏存著
2. 我原是怕你、因為你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惡僕人存著惡心反責怪主人:要求嚴格;沒有放款給人,還要去收取利息;沒有付出,卻想有所得。)
3. 主人對他說、你這惡僕、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
―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
4. 為甚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等我來的時候、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呢
(銀行乃指著教會,參加教會的配搭事奉,就有人會帶著你作,幫你發揮一錠銀子的用處。)
﹙四﹚國度賞罰的原則-凡有的還要加給他
1. 就對旁邊站著的人說、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
2. 他們說、主阿、他已經有十錠了
3. 主人說、我告訴你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那些熱切地愛祂、事奉祂的僕人,會不斷得著更多的機會。若不能把握所有機會,就會失去所有機會。我們若不扣住豐滿的基督,樂意供應給別人,結果卻叫自己更加豐富。)
4. 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們拉來、在我面前殺了罷
H575 主,我願更親近祢
一 我本軟弱主剛強,求主保守離罪網;
心靈滿足無憂傷,當我走,求領我近你旁。
(副)主,我願更親近你,與主相親樂無比;
每日同行更親密,親愛主,求你,懇求你。
二 經勞苦罪網世界,若我跌倒誰關懷?
若有重擔誰分負?親愛主,惟有你,我救主。
三 當我脆弱今生完,走盡時間入永遠,
在那光明黃金岸,親愛主,我要近你身邊。
初信的人都有一顆火熱追求的心,然後隨著年月漸漸地泠淡下來。 求主讓我們更親近祢,勿容心靈的饑荒來吞食初熟時的豐碩果實。
近半世紀來,這首聖詩被數百位歌唱家灌成唱碟,無論在宗教音樂或流行歌曲中,它都是一首熱門的詩歌。 幾十年來不斷有人在查考它的典故,迄今無法查得準確的資料。
一度有人以為這是陶賽(Thomas A. Dorsey見五月廿一日)的作品,因其風格與「親愛主,牽我手」類似,但是陶賽寫作福音詩歌以前,這首詩歌早已存在,祗因未付印,乏人知曉。
這是一首黑人靈歌(Negro Spiritual),原調取自傳統民謠,後由班笙(John T. Benson)改編。 這首聖詩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才崛起,但根據非裔美人的歷史記載,這首歌在十九世紀美國南北戰爭前已有,南方的黑奴經常在田間工作時唱此歌。事實上有許多福音詩歌,追溯其歷史背景,都出自非裔。
這首聖詩在黑人教會世代相傳,幾乎是黑人教會的會歌。直到 1940年,福音詩歌的先驅毛理斯(Kenneth Morris)將它加上副歌付印,於是有許多男聲四重唱在電台播唱。二次大戰結朿時,這首歌在白人教會也風靡一時,成為本世紀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這是一首祈求與訴願的詩歌,代表黑奴們在壓迫下的呼籲,使徒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訴求,基督徒遭遇到苦難時的心聲。作者知道我們會有疑難與痛苦,但他在詩中也充滿了信心。
一般西方的音樂重音調, 但黑人靈歌則重節拍,且具搖擺感(Swing),而歌詞多疊句或重複呼應,如「主啊,我要做個信徒」(Lord, I Want to Be a Christian)(可在聖樂分享的『願主賜福保護你 』CD上(第九首)聆聽此歌),「你在那裏?」(Were You There?)(可在聖樂分享的『敬拜主 』CD上(第六首)聆聽此歌),「這世界非我家」(This World Is Not My Home),「有人在你心外叩門」(Somebody's Knocking at Your Door),「基列的乳香」(Balm in Gilead)(可在聖樂分享的『與主同行 』CD上(第廿四首)聆聽此歌)等等。 多數黑人靈歌的作者姓名都已失佚,但它們在聖詩史上佔重要的一席。 黑人靈歌如以男聲四重無伴奏清唱,尤撼人心弦。
H575 主,我願更親近祢 |
O CHRIST, WHAT BURDENS BOWED
THY HEAD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