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421

“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羅馬書四章21節)。

  亞伯拉罕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還是不失望,因爲他不看自己,只看全能的神。
  他對于神的應許沒有絲毫疑惑,他直立在神的恩典之下,一點也不氣餒;他的信心非但不軟弱,幷且愈過愈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不只能,直譯起來,是“豐豐富富的能”,寬寬厚厚的能,無限量的能“做成”。
  神是萬有之神,他不受限制。所有的限制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所求的,所想的,所盼望的,太小了,不够彰顯神原有的榮耀和大能。神要我們有一個擴大的眼界,因爲他是全能的耶和華。難道我們要辜負他的美意嗎?我們向全能的神有所要求,是沒有限度的,他之賜福于你,却有一概準繩,就是以你的信心程度的深淺多寡爲標準。——信宣(A.B.Simpson
  我們可以用神的應許來做梯子,爬到神的寶藏室去。每一個應許,是恩典之門的一個鑰匙。

 

 

《曠野的筵席》 421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2

    中國自秦朝開始直到現世紀,實行著一項貿易商感覺負擔沉重而又無可逃避的厘金稅。這是一種國內貨物轉運稅,在全國各地設立了不少的關卡來徵收,負責稅收的官員,都具有很大的權力。但在幾年前政府立了另一條律法來取代原來的厘金稅。你能否想像那些在舊法例下喘息的百姓,那種得釋放的舒暢感覺呢?他們現在無須懮慮,也不必擔心遇見稅收官員時,應准備如何對答。因為第二條法例已經使他們脫離第一條法例的威脅了。

    神借著祂所立的新律,把我們從舊律中釋放出來。後者把我們緊綁在罪和死之下,而前者卻把我們帶進自由,並使我們活在與生命之靈有福的聯合裏。

 

 

《竭誠為主》421

不要傷主的心!

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麼?(約十四9

    我們的主必定時常感到驚愕,稀奇我們為何不夠單純。認得主見,常顯明自己的愚昧;我們若單純一點,就不會愚昧,就能時時懂得分辨了。腓力期望獲得神秘莫測的啟示,卻不從他所認識的主身上去找。神的奧秘並不在於將成的事,乃在現今;我們要馬上去找,不要耽延,在各種的環境中去找,就可找到。我們順服耶穌,並不遲疑;但我們所發的問題,可能傷透他的心。[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他立刻回答說:[他就在這裏,一直在這裏,不在別處。]我們期望神要向他兒女顯現,但是,神卻只在他兒女裏面彰顯他自己。別人看見他,神的兒女卻不看見。我們要感覺到神;但我們不能一面有感於自己的意識,一面又保持清晰的頭腦。我們若求神給我們的經歷,或追求感覺,就會傷主的心。我們所發的問題傷了主的心,因為那原不是兒女所發的問題。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我是否任由我的心憂慮,傷主的心?我若真正相信主,我的生活是否與信心相稱?我有沒有讓什麼煩擾我?有什麼可怕的問題進來?我必須與主心心相印,訴合無間,以致我能接受一切臨到我的事,好像是從他而來的。神的引導從不延遲,他總是現在就引導。只要明白主是此時此地的主,就必即時大得釋放。

祈禱◆噢,主啊,在這新一天,願你的恩典幫助我完全感受到你的接近和你的大能。讓我面對著你的榮耀,以致我可以[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靈命日糧》421

投資與回報

讀經: 哥林多前書612-20

金句: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哥林多前書620節)

    每年春天是美國職業棒球的賽季。賽季開始前,球隊老闆、經理早就在忙著談條件、簽合約。他們願意付上一大筆錢,簽下能幫球隊贏得冠軍的球員。賽季一開始,大家就盯著新來的球員,看看所花的錢到底值不值得。最後球員的成功與否,都看他對球隊的貢獻如何,來評估投資與回報是否划算。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20節裡也提醒我們,你我都是被「重價買來的」。那段經文把基督偉大的犧牲,描繪成一幅動人的畫面。祂付上了極大的代價,用自己的性命,使我們脫離罪的奴役,得到自由。

    想想 神在我們身上所投資的大愛,你我豈不更該甘心樂意地使祂的犧牲能紅利滿盈嗎?我們怎樣才能回報耶穌所付的重價呢?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榮耀 神!你我的雙眼、雙手、雙腳,乃至思考、夢想、渴望──全都被耶穌買下,好彰顯 神的智慧和旨意是如此奇妙。換句話說,我們不再屬於自己了。

    所以保羅總結說:「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第20節)。要讓主顯容光,要讓祂的投資有回報,就要在生活中彰顯主的榮耀!JS

救主恩典,為我贖身,

一切重罪,都歸真神;

祂擔罪孽,忍受羞辱,

為叫你我,揚主名聲。

若我們竭力榮耀 神,即基督投資的最佳回報。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421

19:47    耶穌天天在殿裏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

19:48    但尋不出法子來、因為百姓都側耳聽他。

20:1      有一天耶穌在殿裏教訓百姓、講福音的時候、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上前來、

20:2      問他說、你告訴我們、你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20:3      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且告訴我.

20:4      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

20:5      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說你們為甚麼不信他呢.

20:6      若說從人間來、百姓都要用石頭打死我們.因為他們信約翰是先知。

20:7      於是回答說、不知道是從那裏來的。

20:8      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

20:9      耶穌就設比喻、對百姓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住了許久。

20:10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裏去、叫他們把園中當納的果子交給他.園戶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20:11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也打了他、並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20:12    又打發第三個僕人去.他們也打傷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20:13    園主說、我怎麼辦呢.我要打發我的愛子去.或者他們尊敬他。

20:14    不料、園戶看見他、就彼此商量說、這是承受產業的.我們殺他罷、使產業歸於我們。

20:15    於是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治他們呢。

20:16    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聽見的人說、這是萬不可的。

20:17    耶穌看著他們說、經上記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甚麼意思呢。

20:18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

 

 ﹙三﹚天天在殿裏教訓人

   1. 耶穌天天在殿裏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

   2. 但尋不出法子來、因為百姓都側耳聽他

(主以君王、祭司、先知的身分來,耶路撒冷卻沒有地方接納祂。官長們想要殺祂,主仍天天在殿裡教訓人,讓神的殿有神的教訓出來,讓神的殿有禱告和真實的敬拜,國度就要在地上顯現了。)

路加福音第二十章

內容綱要:                                    人的詭詐與主的智慧   

一、關於權柄的辯論 (20:1-8)

﹙一﹚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質問主權柄的來源

   1. 有一天耶穌在殿裏教訓百姓、講福音的時候、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上前來

   2. 問他說、你告訴我們、你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這是主進耶路撒冷和聖殿的第三天。祂這次不是以君王的身分,也不是帶著祭司特有的憂傷和心碎,而是以先知的身分進城。猶太人公會訐問主倚仗甚麼權柄騎驢入城,手執律法,潔淨聖殿。)

﹙二﹚主反問施洗約翰權柄的來源

   1. 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且告訴我

      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

(耶穌有此反問,因為他們若承認施洗約翰是神差來的,便應接受他對耶穌的見證,因此自然就明白祂的權柄來自神。施洗約翰從開始傳國度的福音一直到被殺殉道,百姓以他為大先知。)

   2. 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說你們為甚麼不信他呢

      若說從人間來、百姓都要用石頭打死我們.因為他們信約翰是先知

﹙三﹚人的不知道與主的不告訴

   1. 於是回答說、不知道是從那裏來的

   2. 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著甚麼權柄作這些事

(他們明知約翰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而從虛假和複雜心思中說「不知道」,主也不必回答他們。)

二、兇惡園戶的比喻 (20:9-19)

﹙一﹚猶太人逼迫神歷代打發的先知

   1. 耶穌就設比喻、對百姓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住了許久

   2.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裏去、叫他們把園中當納的果子交給他

      園戶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3.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也打了他、並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4. 又打發第三個僕人去.他們也打傷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神是那園主,把葡萄園(以色列國)租給園戶(祭司長和文士)。神歷世歷代差遣祂的眾先知(僕人),到以色列民中間為神說話,要引導他們歸榮耀給神,但反遭他們逼迫、殺害。)

﹙二﹚猶太人殺害神的愛子

   1. 園主說、我怎麼辦呢.我要打發我的愛子去.或者他們尊敬他

   2. 不料、園戶看見他、就彼此商量說、這是承受產業的

      我們殺他罷、使產業歸於我們、於是把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

(仇敵對神所差僕人諸般的殘害,其最深的隱意,乃在除滅神的愛子,而篡奪祂承受一切的地位。)

﹙三﹚救恩轉向外邦人

   1. 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治他們呢

      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主的救恩轉向外邦人)

   2. 聽見的人說、這是萬不可的(盼望千萬別發生此事)

(猶太人一直心剛硬,不肯接受主、反對主、殺害主,所以等時候到了,主的救恩就轉向外邦人。)

﹙四﹚主被棄卻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1. 耶穌看著他們說、經上記著( 118:22)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甚麼意思呢

   2.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

9:32       這是甚麼緣故呢.是因為他們不憑著信心求、只憑著行為求.他們正跌在那絆腳石上.

9:33       就如經上所記、『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3. 文士和祭司長、看出這比喻是指著他們說的、當時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懼怕百姓

(人可以拒絕主,但神卻是定規了用主作祂榮耀計劃的內容,以祂作神一切工作的根據,神一切的所作都是以祂為依歸。依據這個標準的,就給神悅納,不依據這個標準的,就為自己招來虧損。)

 

 Hymnary

 H635 愛主,要我何去,我就去

 

  主要我事奉祂的所在,未必是遠隔重洋,

未必是在高山的巉崖,或在危險的異鄉;

但是祂若微聲召我去—我不知道的地區,

愛主,我必欣然答應不猶豫﹕要我何去,我就去。

 

(副)愛主,要我何去,我就去,無論平地或山河;

要我去說何語,我就說何語,要我如何就如何。

 

  也許今天就有神恩言,是主要我去呼喊,

也許現在罪惡途徑間,有人要我去追還;

救主,你若親自來帶領,道路雖然暗無光,

我的聲音要響應你的佳音,要我怎講,我就講。

 

  在這世界廣大禾田間,總有我的一寸土,

我能夠花費此生餘年,為著我的受死主;

我將自己交託你手裏,知道你愛我深刻,

我要從我心裏順服神旨意,要我如何,就如何。

 

1895年,美國女佈道家羅詩斐(Carrie E. Rounsefell, 1861 - 1930)在波士頓領會,有一位姊妹包瑪麗(Mary Brown)交給她一張紙,紙上寫著一首詩。 這首詩的第一節是包瑪麗所寫,第二、三節是潘芮而(C. E. Pryor, 1856 1927)所寫。 他們兩人有個共同的思想,就是要回應主的呼召,如同先知以賽亞在聖殿前所聽見的主聲音:「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他便答應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6:8

 

羅詩斐讀了這首詩,深受感動,即刻為這首詩作曲。 這曲和詞配合得如此和諧,立刻有很多人喜歡唱它。 這首聖詩也感動了許多人決志奉獻為主作工,曾經有人查問一批奉獻的宣教士,問他們因何決志奉獻,其中有好幾位說是因唱這首詩而受感動。

 

這是一首奉主差遣而熱誠獻身的歌。 孫基在他的自傳中曾提到,在美國某一大醫院附設的護士學校,有一個班級曾以這首詩歌為班歌。每主日下午同唱這首詩,並規定畢業後無論在何處工作,都必須在主日下午唱一遍,以資紀念並鞭策自己。

 

這首聖詩被視為差傳的詩歌,任主差遣,雖遠洋僻壤而不辭;任主差遣,必須先付出撇下一切的代價。正如馬太福音28:19-20「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被差傳或參加短宣,但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機會可為主作工。 神的話語,安慰一顆受創的心靈;藉 神的救恩,領人走出歧途;因 神的大愛,伸手援助一個跌倒的弟兄姊妹等等。 我們的四周都是禾場,但願我們能儆醒,不時聽到聖靈在我們心中發出嘆息,不再躊躇,甘心樂意地任主差遣。

 

H635 愛主,要我何去,我就去

 I’LL GO WHERE YOU WANT ME TO GO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