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4月24日
“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章1節)。
真信心把信件投在郵箱裏以後,就讓它去了。不信把信件放在郵箱口,執住一角,不肯脫手;同時又詫异回信還沒有來。在我的書桌裏有好幾封寫就了好久的信,到今天還沒有發出去,因爲我不確知地址有否錯誤。它們對于我和我的親友還沒有發生什麽關係。它們也永遠不會發生什麽,除非我把它們投在郵箱裏,完全信托郵局。
真信心就是這樣。它把事情交給神以後,就讓它去了。神就成全。詩篇37篇5節說得頂好:“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幷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但是我們不交托,神就不成全。信就是接受,或更準確一點,領取,神所預備的禮物。讓我們前來相信,交托,接受,在我們以順從的態度,開始接受之前,我們是不會完全認識我們所得的祝福。——譯自《在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貝遜博士在他年輕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婦人。她焦心憂慮她的兒子。貝遜寫信給這位老婦人說:“你過于爲你的兒子擔心了。你已經爲他祈禱,把他交付給神,還不應當安心嗎?”神命令我們不要爲任何事情擔心,這是沒有限度的,所謂把一切憂慮卸給神,用意即在于此。如果我們已把肩上的重擔交給了別人,我們豈非完全輕鬆了嗎?如果再從神那裏取了回來,顯然就沒有交給神。在我自己,常常把下面這個原則來測驗我的禱告;倘使把任何事情交給了神,我就可以輕鬆地離開,心中再無半點悲哀,苦痛或焦慮,這可以證明我們的祈禱是出于信心;如果再把負擔放在自己的肩頭,就證明我們的信心不够,沒有發生作用。
《曠野的筵席》4月24日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我是否已經有所領悟,那住在我裏面的神的靈是有位格的呢?我只是一個瓦器,但在這瓦器裏藏著一個無價之寶,就是榮耀的主。神兒女們的眼睛如果被開啟,看見了他們身上所帶著那豐足的資源能綽有餘裕應付他們的任何需要,那麼他們所有的憂慮與煩擾,就會於焉終止了。如果他們認識那藏在他們心中的寶庫是何等浩大,他們的輕率浮囂,也就不復存在了。如果你口袋裏只有一塊錢,你可以很輕鬆的沿著街道步行,你知道即使失掉那塊錢,也是不大要緊的,因為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若你所攜帶的數目是五千塊錢,情形就會大不相同,而你所有的態度也就不同了,你心裏會有很大的喜樂,但卻不敢在路上輕忽遊蕩了。你不時會慢步下來,伸手往口袋裏去,靜靜地摸摸你的寶貝,然後在喜樂的嚴肅中,繼續你的路程。是的,我極其鄭重的說:「你們這些從神的靈重生的人,是在心裏帶著神!」
《竭誠為主》 4月24日
放縱的警告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路十20)
作主工人的,世俗不會成為網羅,罪惡也不會成為陷阱,可是屬靈的放縱則會。這就是說,承受現今宗教潮流的模式,只專注於屬靈的成功。除了深的讚許,千萬不要追逐別的事物。要[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淩辱。]耶穌吩咐門徒不要為事奉的成功而歡欣,但這卻偏偏是大多數人最慶倖的。我們的眼光是很商業化的——有多少人得救、成聖、於是就感謝神,因一切都辦妥了。神的恩已立好根基,我們乃是在這根基上作工;我們不是去拯救靈魂,乃是叫他們作門徒。救恩與成聖是神無限恩典的工作;身為他的門徒,我們的工作就是要使人作門徒,直至他們全然順服神。一個全然歸神的生命,比一百個僅僅被聖靈喚醒的人,更為神所珍貴。作為神的工人,我們必須在屬靈上繁殖同類的生命,這要成為我們作神工人的明證。
神既藉著恩典把我們帶到更高的生活水平,我們就有責任使別人也達到這種水平。除非工人過的是與基督一樣藏在神裏面的生活,他勢必成為惹人討厭的獨裁者,而不是一個在主裏作門徒的人。我們不少人是獨裁者,喜歡支配人,操縱聚會,為我獨尊。耶穌卻從來沒有這樣對我們。主每逢提到作門徒,他便一定加一個[若]字,他從來不用強制的命令說[你必須]。作門徒是有選擇的餘地的。
祈禱◆我在多方面需要你!我讚美你,因為你讓人尋見。主啊,讓我尋見你;但惟有當你親自來到,我才可以尋見你。
《靈命日糧》 4月24日
揚帆起航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10節
金句: 「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哥林多後書5章8節)
陶樂絲是位老太太,她正處在彌留之際。她非常愛主並渴想與主同在。護士告訴她的家人,陶樂絲大概會撐著,要見正趕來的女兒最後一面。護士說﹕「陶樂絲好像一隻腳在這裡,另一隻腳在天堂裏。她希望能盡快走完最後一步。」
這使我想到樊戴克(Henry
van Dyke)關於死亡的美麗描述:「我正站在海邊。身旁一艘船隨著晨風揚帆,駛向藍色的海洋。我佇立觀看,直到船隻漸遠,變成浮在天空的一片白雲,海水共長天一色。……就在那時,有人在我旁邊說:『她已遠去了!』但在海洋的另一端,卻有許多人看著她駛來,並歡呼迎接說:『她來了。』死就是這樣。」
使徒保羅的話,讓許多失去所愛之人的信徒得到更大的安慰:「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 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哥林多後書5章1節)。我們在悲哀中仍能喜樂,因為知道我們所愛的人已與主同在(第8節)。
所愛之人辭世時,
帶來悲傷和痛苦;
倘若他們認識主,
損失即會成益處。
因基督活著,死亡不是悲劇而是得勝。
《聖經研讀》4月24日
路 22:1 除酵節、又名逾越節、近了。
路 22:2 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纔能殺害耶穌.是因他們懼怕百姓。
路 22:3 這時、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門徒裏的一個。
路 22:4 他去和祭司長並守殿官商量、怎麼可以把耶穌交給他們。
路 22:5 他們歡喜、就約定給他銀子。
路 22:6 他應允了、就找機會要趁眾人不在跟前的時候、把耶穌交給他們。
路 22:7 除酵節、須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
路 22:8 耶穌打發彼得、約翰、說、你們去為我們豫備逾越節的筵席、好叫我們喫。
路 22:9 他們問他說、要我們在那裏豫備。
路 22:10 耶穌說、你們進了城、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房子裏去.
路 22:11 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那裏、我與門徒好在那裏喫逾越節的筵席。
路 22:12 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裏豫備。
路 22:13 他們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就豫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路 22:14 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
路 22:15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喫這逾越節的筵席。
路 22:16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喫這筵席、直到成就在 神的國裏。
路 22:17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
路 22:18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
路 22:19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路 22:20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路 22:21 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
路 22:22 人子固然要照所豫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路 22:23 他們就彼此對問、是那一個要作這事。
路 22:24 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
路 22:25 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
路 22:26 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
路 22:27 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路 22:28 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
路 22:29 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
路 22:30 叫你們在我國裏、坐在我的席上喫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路 22:31 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路 22:32 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路 22:33 彼得說、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
路 22:34 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
路 22:35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甚麼沒有.他們說、沒有。
路 22:36 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
路 22:37 我告訴你們、經上寫著說、『他被列在罪犯之中。』這話必應驗在我身上、因為那關係我的事、必然成就。
路 22:38 他們說、主阿、請看、這裏有兩把刀.耶穌說、彀了。
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
內容綱要:
逾越羔羊受難前夕
一、救主被賣(22:1-6)
﹙一﹚撒但進入猶大的心
1. 除酵節、又名逾越節、近了(逾越節在猶太曆正月十四日,其後七天都要吃無酵餅為除酵節)
2. 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纔能殺害耶穌.是因他們懼怕百姓
3. 這時、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因他已打開了心門)、他本是十二門徒裏的一個
﹙二﹚猶大出賣耶穌
1. 他去和祭司長並守殿官商量、怎麼可以把耶穌交給他們
2. 他們歡喜、就約定給他銀子(合計三十舍客勒,相當於一個奴隸的估價)
3. 他應允了、就找機會要趁眾人不在跟前的時候、把耶穌交給他們
(馬利亞是「抓住機會」,把她自己交給主;猶大是「找機會」,要把主交給黑暗的權勢。)
二、豫備逾越節的筵席(22:7-13)
﹙一﹚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
1. 除酵節、須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到了(主要完成救贖作被殺羔羊的時候到了)
2. 耶穌打發彼得、約翰、說、你們去為我們豫備逾越節的筵席、好叫我們喫
3. 他們問他說、要我們在那裏豫備(傳統認為是在「馬可樓」,這也是五旬節聖靈降臨的地方)
林前 5:7 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二﹚萬有的主宰卻要因軟弱而釘十架
1. 耶穌說、你們進了城、必有人(男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
―你們就跟著他、到他所進的房子裏去
2. 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那裏、我與門徒好在那裏喫逾越節的筵席
―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裏豫備
3. 他們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就豫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主一路顯出祂的主權,祂是萬有的主宰,但是祂卻甘心順服父神旨意,要被殺獻祭。)
三、逾越節的筵席與設立餅杯 (22:14-20)
﹙一﹚最後一次逾越節的筵席
1. 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
2.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喫這逾越節的筵席
3.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喫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裏(在國度裏將有大的筵席)
﹙二﹚舊約預表即將過去、新約實際即將來到
1.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這是飯前的杯)
2.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葡萄樹的產物)、直等神的國來到
﹙三﹚設立餅與杯
1.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林前 10:17 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2.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太 26:27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
(這一次舉杯才是今天我們記念主時所代表的新約,「杯」是新約,血為我們買來新約。)
四、門徒的表現與主的教導 (22:21-34)
﹙一﹚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1. 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主是何等的慈愛和包容)
2. 人子固然要照所豫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3. 他們就彼此對問、是那一個要作這事
(本段乃回述吃逾越節筵席時的談話,那賣主的猶大,在主設立晚餐之前,就已經離開出去了。)
﹙二﹚門徒爭論誰為大
1. 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
2. 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
3. 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
(在教會中「為大」的途徑,跟世界上的作法完全不同,乃是甘心站在最低微的地位;在教會中「為首領的」,並不是要掌權管束別人,乃是服事別人。)
4. 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
―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主的榜樣: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三﹚國度的賞賜
1. 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作羔羊同伴的人)
2. 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主要把國度賜給一切與祂在地同受苦難的人)
―叫你們在我國裏、坐在我的席上喫喝.並且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何等偉大的應許,「在席上」是我們最大的享受,「在寶座上」是我們最大的榮耀。)
﹙四﹚雞叫前的彼得
1. 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指極大的考驗)
―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主為彼得禱告說出主的慈愛和保守,要彼得跌倒後能再站立起來,也要使弟兄們得堅固。)
2. 彼得說、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
3. 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
五、新階段的奉差命令 (22:35-38)
﹙一﹚主給受差者新的指示
1.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
―你們缺少甚麼沒有.他們說、沒有(他們已經經歷了主的供應)
路 10:3 你們去罷.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裏。
路 10:4 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
2. 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
(這是因為時代不同了,主耶穌即將被棄絕,並且門徒將要把福音傳到外邦。買刀乃是為了自衛。)
﹙二﹚新階段來到因主將擔罪而死
1. 我告訴你們、經上寫著說、『他被列在罪犯之中。』這話必應驗在我身上、
―因為那關係我的事、必然成就
賽 53:12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2. 他們說、主阿、請看、這裏有兩把刀.耶穌說、彀了(祂所說的話已經夠了,對話就此結束)
H654我神乃是大能堡壘
一 我神乃是大能堡壘,永不失敗永堅固;
致命危難密佈四圍,祂是我們的幫助。
我們素來仇敵,仍然害我不息,
詭計能力都大,又配狠心毒辣;
世界無人可對手。
二 我們若信自己力量,我們鬥爭必失敗;
我們這邊有一適當合神心意的人在。
如問此人名字,基督耶穌就是,
就是萬軍之王,萬世萬代一樣,
只有祂能得全勝。
三 世界雖然充滿鬼魅,想以驚嚇來敗壞;
我也不怕,因神定規真理藉我來奏凱。
黑暗君王猙獰,我們並不戰兢,
我忍受牠怒氣,因牠結局已急,
一言就使牠傾倒。
四 主言超越世界全權,神旨成功不延遲;
藉主與我同在一邊,我有聖靈和恩賜。
財物以及親友,任其損失無有,
就是殺害身體,真理仍然屹立,
神的國度永遠存。
馬丁路得(Martin Luther 1483–1546)生於德國一個貧苦的礦工家,但父母極重視教育,竭盡全力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 馬丁自幼有音樂稟賦,不但有卓越的歌喉,也能彈奏七弦琴。
1505年,他大學畢業後,進修道院研讀聖經,三年後成為修士,在大學教授哲學和神學。 1517年馬丁因當時教會的腐敗,列出九十五條弊端與教皇及教會領袖爭辯長達三年之久,1520年被羅馬天主教會逐出。 當時有許多人隨從他的宗教改革。
馬丁路得認為人應當用普通文字讀神的話(聖經),用通俗易懂的詩歌向神講話。
第一本聖詩集在1524年問世,這本詩集只有八首聖詩,其中四首是馬丁路得寫的,但傳詠歐洲,風行一時,到處可聽到有人在唱。
後來他又寫了多首,當時他被稱為「威登堡的夜鶯」。馬丁路得說:『除了神學以外,我把音樂放在最尊榮的地位,大衛與許多聖賢都曾將他們敬虔的心,藉詩章與頌詞加以表達。所以,『音樂如一艘船,是思想傳載的工具。對基督教來說,聖樂更是神學思想之舟。』
這首「堅固保障」作於1529年,取材於詩篇46:1-3「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歌曲也是他作的。
他自已從這首詩中得到很大的鼓勵,全德國人人都會唱這首聖詩,兵士們在前線時更不停地唱著,人們稱這首詩為「宗教革命的馬賽曲」、「德國的國歌」。
這首詩有六十五種英譯版,英國人認為卡萊爾 (Thomas Carlyle)的譯文最完善,美國聖詩集則是海琦(Frederick H. Hedge)的譯文最通用。
馬丁路得一共作了三十一首聖詩,其中有一首「馬槽歌」(Away In a Manger)是在1530年聖誕節時,為他小兒子約翰所作,迄今兒童們都愛在聖誕節時唱這首聖詩。
H654 我神乃是大能堡壘 |
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