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82

“我必使我的衆山成爲大道。”(賽4911節)

  神常常利用障礙來完成他的旨意,所以我們各人在生活上都會遇到高山——恫嚇我們,阻礙我們屬靈生活前進的人們;苛刻的要求;性情不相投的職業;肉體上的刺;每天的十字架——我們常常想:只要這些東西除去了,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純粹,更溫柔,更聖潔。
  “無知的人哪……你們的心……太遲鈍了!”(路2425節)這正是成功的條件;這些正是神放在我們生活中叫我們得到恩惠和德行的方法。也許你現在有一件不能忍受的試煉;你一看見就逃避,就閃躲,當作你成功的障礙,你以爲它一除去,你就能立刻得到釋放和勝利。
  親愛的讀者啊,事實幷不是這樣!當試煉一停止的時候,你所能得到的,即是急躁,不是忍耐。忍耐只能在似乎不堪忍受的試煉中求得的。
  回去容忍吧!做一個有分于主的忍耐的人!戰勝在他裏面的一切試煉!要記得你生活上的困惱和煩擾,沒有一點是徒然的。它們都是神的山——是神將它們放在那裏的。我們知道“神明白智慧的所在。因他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伯2823-24節);當我們走到山脚下的時候我們就要看見智慧的道路了。——梅爾(Meyer)

 

 

《曠野的筵席》82

「祂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瑪3:3

當屬靈的價值在下跌的日子中,我們所珍視的,到底是什麼?是那屬人的聰明和屬世的資源?還是出乎神的金,和經過基督救贖的銀?今天基督教的許多事物都似乎變得太便宜了,但是達到真正屬靈的價值是沒有便宜的捷徑的。講道、禱告、做見證,這些也許看來不甚困難,但是要這些服事有價值,那就得在年日上、心血上、和接受聖靈管治上付上重大的代價。神的「貴重器皿」,是一個學會了等候聖靈教導的人,並且能承認自己的無知而不以為恥。將有一天,一切事物的實質都要受到考驗。在屬靈歪謬和混亂之時,講道的價值是很小的,除非聽眾能在其中遇見神。他們聽道時,可以覺察講道者的話是否真的被神抓著,以及是否經歷了神的對付和帶領。凡講者自己沒有受到深切感動的,也不會有力量去感動別人。

 

 

《竭誠為主》 82

的操

在世上你有苦,但你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十六33

    一般人都以基督徒的人生,是沒有苦的。其並非如此,基督徒乃是患中得拯救。[住在至高者得,必住在全能者得……患必不到你。]沒有災到你與神合一的所。你若是神的兒女,必定會遭遇困,但主耶穌說不必驚奇:[在世上你有苦,但你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意思就是沒有什麼值得你害怕。在信主前不屑的人,重生後往往弱無力,因們對作聖徒有錯誤的理解。

    神沒有們勝過一切的生命;卻在我勝時賜給生命。力就是力量。沒有力,就沒有力量。你求神生命、自由與喜樂嗎?除非你肯接受力,否他無法把賜給你。你一面對壓力,就得力量。勝過膽怯,踏上那一,神就你得吃生命得果子,你就得著滋。你若消耗體力,會得疲;但若你在屬靈上愈用力,便愈得力。神從來不明天得力量,也不下一刻的力量,他只勝過現力的力量。我很容易以常理去面;但聖徒若被苦難壓透,反會大大喜,因事情是這樣,除了神以外,根本沒有人能有法。

祈禱◆主啊,你的思想是何等令人驚服!可是,我何發現自己服的心,全然被你所佔據?我似乎已被本身的渺小,自私和罪弄得毫無力量。

 

 

 

靈命日糧 82

極度慷慨

讀經: 提摩太前書617-19

金句: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618)

    在堪薩斯州哈青森市某知名餐廳工作的欣蒂·基勞,招待一位常客達三年之久。這位先生給小費很慷慨,有時候甚至給到餐費的一半作小費。有一次,這位先生用餐花了26美元,卻給了她一萬美元的小費。他告訴欣蒂:「我要你知道,這不是跟你開玩笑。」這是何等的慷慨啊!

    保羅提醒提摩太,要鼓勵會眾表現出極度的慷慨(提摩太前書618節)。提摩太在富裕之城以弗所牧會,教會中有一些會友在物質上相當富裕。但是他們當中有一些人,不瞭解對神的國有什麼責任。因此,保羅要求提摩太提醒眾信徒,富有的人所擔負的責任也大。這些責任包括要謙卑,要倚靠主而非倚靠錢財,並使用他們的金錢行善。使用金錢的方式,能顯明他們心裏的光景。

    即使我們不算富有,神也呼召我們要樂善好施。我們可以將自己所有的與人分享,並在好事上富足。若我們對金錢有慷慨的態度,就能夠對神的百姓及神的工作慷慨。MW

有慷慨之心,
自喜樂滿溢;
能歡喜給予,
非為己私利。Hess

獻上自己,易獻其餘。

 

 

《聖經研讀》82

10:1      弟兄們、我心裏所願的、向 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10:2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 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

10:3      因為不知道 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 神的義了。

10:4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10:5      摩西寫著說、『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著。』

10:6      惟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你不要心裏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

10:7      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裏上來。』

10:8      他到底怎麼說呢.他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裏。』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

10:9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

10:10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10:11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10:12    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

10:13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10: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10: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10:16    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10: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10:18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麼.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10:19    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麼.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

10:20    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10:21    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羅馬書第十章    信主之道的傳揚與猶太人的推委

一、律法的義與信心的義 (10:1-13)

﹙一﹚基督是律法的終結 使所有信的人都得著義

    1. 弟兄們,我心裏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2.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不按著得稱義的正確途徑去認識主)

        -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靠行為稱義),就不服神的義了(靠信心稱義)

1:16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17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

    3.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Christ is the end of law基督已成全律法,律法的功用到基督便告終止)

        -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信基督」是得著「義」的唯一方法)

2:16       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

﹙二﹚律法的義在於行,信心的義在於基督

    1. 摩西寫著說:「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著。」(律法的義在於行)

18:5       所以你們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我是耶和華。

2. 惟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 (信心的義在於相近的基督)

        你不要心裏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道成肉身)

        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裏上來(從死復活)

(人不需要登到天上請求基督降世,也不需要下落陰間叫祂從死裏復活。基督道成肉身、死而復活,已經是既成的事實,救恩的大工已經完成,只等著人來接受,並不需要人任何行為上的努力。)

    3. 他到底怎麼說呢?他說:這道(rhema)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裏

        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我們所傳的道是「信」的道,不是「行」的道)

30:14     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裏、使你可以遵行。

﹙三﹚信主的道是蒙恩得救唯一的途徑

    1.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得救的道在口裏、在心裏)

        -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神前);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人前)

(在神面前的贖罪、脫離罪,是因著主耶穌的死但是在我身上,是因著主耶穌的復活。赦罪的事實是死,赦罪的把握是復活。主耶穌死,贖了我們的罪;主耶穌復活,使我們知道我們的罪贖了。)

17:31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2.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心裏相信)

28:16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急。

    3. 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2:32)(口裏承認)

(誰曾把基督從天上領下來為我們死呢?誰曾把基督從陰間領上來為我們復活呢?沒有。這是神自己作的,是神自己叫祂來替我們死,也是神自己叫祂為我們復活。所以今天每一個人只要心裏相信,神就稱你為義;只要求告主名,就是口裏承認耶穌是主,人看見你承認,所以說你得救。)
二、福音的呼召 向猶太人也向外邦人 (10:14-21)

﹙一﹚福音傳遍天下 - 奉差、傳道、聽道、信道、求告

    1.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

    2. 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52:7       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

    3. 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53:1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4.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我們惟獨藉著神的話,就是聖經,才能知道神的應許。知道了祂的應許,才能按著祂所應許的去信祂;然後,藉著禱告去求祂。神為我們信心的源頭,神的話乃是我們信心的發源地)

﹙二﹚猶太人拒絕福音無可推委

    1.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19:4       他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神在其間為太陽安設帳幕‧

2. 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這句話的構造是預備有一個相反的回答:「他們的確知道」)

    3. 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

        -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

32:21     他們以那不算為神的、觸動我的憤恨、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的怒氣、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以愚昧的國民、惹了他們的怒氣。

4. 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65:1       素來沒有訪問我的、現在求問我‧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稱為我名下的、我對他們說、我在這裏、我在這裏。

    5. 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65:2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們隨自己的意念行不善之道‧

(本段表明神揀選外邦人成為自己的子民,以此激起以色列人的反省。至於以色列人,他們既藐視和拒絕神的恩典,他們若被棄絕也是咎由自取、無可推委的。)

 

Hymnary

 H041父前拜禮

 

  父阿,我們在你面前拜禮, 尊敬鄭重;

現在我們這些兒女聚集,是要稱頌:

奇恩如何帶領我們回家,與你兒子一同親近阿爸!

 

  知愛的人都知這裏的愛何等的深;

從祂身上,你愛已經佈開,我父我神!

現今祂在你的面前,帶同所有稱頌你愛的人稱頌。

 

  祂領詩歌,你耳何等樂聽祂的稱頌;

你心豈不也是一樣親近祂的人從;

你心愛祂,遠在時間起首,你也定規我們與祂同儔。

 

本傑明·喬治‧哈汀罕(Benjamin George Hardingham) 1894年生於英國林肯以南約10公里的納夫比(Naveby)1918年與巴爾(Evelyn Alice Barr)小姐結婚,育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1973年病逝。哈汀罕具有東盎格魯血統,個性上獨立思考,對事情判斷明確、果斷,加上他的才智聰慧,和父親的培育,進入倫敦大學就讀,畢業後,從事他的專長,教地理、數學,曾經寫下不下15所學校地理教科書的作者。

 

1880年代,他的父親脫離了英格蘭教會,加入弟兄會的交通,當時他只有12歲,看到弟兄們合一的見證,讓他終生走在這條路上。哈汀罕擔任校長期間,也參加斯堪地半島的小型聚會。後來受雇於泰勒的公司(James Taylor, jun.),他編寫的《晨曦日曆》(Day Dawn Calendar),在兄弟會很受好評,也受很多基督徒家庭的喜愛。日後他離開了泰勒公司,將《晨曦日曆》再版印刷,仍然普受歡迎。

 

1920年代,他寫下兩首著名的詩歌:"Lord Jesus, how our souls adore That perfect love of Thine"(主耶穌,我敬拜祢那完全的愛)以及 "Father, to Thee a joyful song we raise With all Thine own"(父阿,我們在你面前拜禮)

 

這首詩指出我們同著子敬拜父。在今天啟示的亮光中,那帶領眾子讚美父的長子,乃是在我們裏面。我們這些信徒,乃是以基督在我們裏面作敬拜的人位來敬拜父神。這是我們至少每個主日都需要給我們父神的敬拜。

 

在聚會中,我們必須作兩件事:記念我們的救贖主,並敬拜我們的父神。我們記念主,是藉著擘餅喫餅,也藉著喝杯。(林前十一2425。)這不該是儀式或形式,而必須是實際。這種喫喝指明我們享受死與復活裏經過了過程的主。

 

同時我們該敬拜父神。希伯來二章十二節啟示一種對神非常特殊的敬拜,就是藉著子敬拜父。祂說,『我要向我的弟兄宣告你的名。』祂的弟兄就是門徒,所以祂又說,『在聚會中我要歌頌你。』

 

新約有些經節告訴我們,要在靈裏且憑著靈(約四24,腓三3)敬拜,但這並不像希伯來二章十二節所說的那麼清楚。今天父所要的真實敬拜,乃是祂的兒子從作為教會的眾信徒裏面來敬拜祂。這相當深,這不是只唱一些詩歌,低頭和下跪的敬拜,乃是神的眾聖徒以長子在他們裏面作真正敬拜的人位而有的敬拜。

 

诗歌用词与负担

 

第一节 因父神的怜悯,借着祂爱子的死向我们显明,使我们这般罪人竟然有分于神的生命,藉信得救,蒙了重生,得着儿子的灵,成为神的儿子。我们这些蒙神怜悯早豫备得荣耀的器皿,永远为荣耀你名作见证。第二节 你曾宣告:我喜爱施怜悯,不喜爱祭祀。”因为你的怜悯,我们受你恩典为赏赐,并且你已豫我们得荣耀。所以,凡事不在于人的定意或奔跑,乃在于你这发怜悯的神。第三节 父神,我已得尝你怜悯、恩惠、慈爱,你这怜悯带来你的同在与你面光,因为你对我的怜悯,我今向你下拜,赞美你的怜悯,并永远歌颂你。

 

唱诗后的感动

 

  唱这首诗歌后,我们这些蒙恩罪人真要对神的怜悯发出感谢、赞美和敬拜!不是我们的定意向善就能蒙神喜悦而得救,也不是我们行为改良就能得神称义,我们得救乃在乎神的怜悯;因神怜悯的心肠,叫祂清晨的日光,从高空临到我们这些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使我们因信得以蒙神赦罪,并得蒙重生,有祂儿子的灵住在我们灵里,成为神的儿子,能到神施恩的宝座前,得恩典、蒙怜悯,作应时的帮助。祂已豫定我们藉祂儿子的灵,引导我们同进祂的荣耀里去。赞美阿爸父的慈爱,我们藉祂儿子的灵与我们同在,天天仰望祂的面光,直到我们进荣耀,都要永远歌颂、赞美祂。

 

作曲者戴克斯(John Dykes) 1823年出生於英格蘭霍爾(Hull) ,父親是一位銀行家,12歲時就擔任霍爾聖約翰教堂的助理司琴,進入劍橋大學後,與教授組織音樂性社團。 24歲決定獻身牧職,1848年在約克夏(Yorkshire)的莫爾頓(Malton)教會擔任助理牧師,不久即到德拉漢(Durham)助理教務並任聖歌隊指揮(1849 ~ 1862),由於其在音樂上的卓越貢獻期間並得到榮譽音樂博士學位。1862年成為聖奧斯華教堂的代理主教(vicar)1876年戴氏由於操勞過度與世長辭,年僅53歲。

 

戴克斯對樂器也有極大的天賦,能彈奏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小提琴(violin)及小號(Horn),並曾出版講道集和宗教性文章多篇,但仍以其譜的聖詩曲調最為著名,他曾編有古今聖歌集(Hymns, Ancient and Modern)除了選錄部份古曲外,自己也創作了三百多首曲調。

 

H041 父前拜禮

 FATHER, TO THEE A JOYFUL SONG WE RAIS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