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8月16日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詩40:1)
你知道嗎?等候比前進困難得多。等候需要忍耐,忍耐是一件難得的美德。神在他子民的四周都在建築籬笆保護他們。當籬笆越築越高,甚至連頂也看不見的時候,我們就要發急——極欲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能從這個幽閉的勢力範圍裏出去,我們不能明白爲什麽我們不能有一個較大的環境。但是神在他一切工作上都是有目的的。“義人的脚步,被耶和華立定。”(詩三十七:23)。
在莫勒的聖經上這一節經文旁邊注著,“義人的脚步也被耶和華立定”。但是我們却常常喜歡穿出神爲我們所建築的籬笆外去,這實在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一個基督徒如果已經確實知道是神將他放在他的地位上的,他千萬不可以輕易活動;直到雲柱移動了,他才可以移動;這是極重要的。——譯自主日學報
什麽時候我們學會了每件事情等待神的引導,什麽時候我們就會知道只有在安靜中,我們的靈力才會達到最高點。我們中間有許多人缺乏這種安靜的力量。但是如果神指定我們去作一件工作,他必定會給我們够用的力量。耐性等候,遵行神的引導——這是得能力的秘訣。神旨意之外的,都是浪費。讓我們等候神的引導罷。——戈登
在神的引導沒有來到之先,我們實行不動,坐看良機錯失,結果豈不是一個極大的失敗嗎?不;勝利就是在不動中,靜候中得到的。這要比活動艱難千倍。這個需要更大的勇氣去站住,等候,不喪膽,不絕望;絕對順從神的旨意;將工作和榮譽讓給他人;別人都快快活活,忙忙碌碌在工作,自己却能安安靜靜,帶著信心而歡樂。這才是最偉大的生活——“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6:13)。——密勒
《曠野的筵席》8月16日
「將力量賜與所立的王。」(撒上2:10)
士師記是一卷以色列民復興的記錄。神子民的歷史,是一部重複墮落的記載,而神卻在這裏或那裏,揀選了祂的器皿,來帶進恢復的工作。但這是不是神為著祂的子民的真正目的?我們今天是否也要期望另一次的復興?當然,我們的想法常會如此。但這是否神的心意,抑或祂另有別的計劃?
神的眼睛在注視著一個國度,祂在計劃設立一位王。先知撒母耳便成為士師記那慘痛歷史,和大衛王所代表的屬靈豐富之間的聯系人。撒母耳這禱告的人,乃站在那通往神旨意大路的交叉點上。一個大改變即將發生,一個新的國度將被引進來,於是便需要禱告來填補這歷史過度的缺口。在此就有了哈拿奇妙職事的需要。哈拿天然的遭遇並非來自偶然,全是出於神的安排(撒上1:5)。這遭遇(不生育)使她幾乎絕望,然而她有神擺在她眼前,所以她的希望仍是不絕如縷。她禱告說:「萬軍之耶和華阿!」很奇妙的,她心靈的傷痛,竟符合了天上的利益!為著這些利益,她將生命最寶貴的東西(從神那裏求來的撒母耳),提前許願奉獻給神。當時候臨到了,她就毫無惋惜的將兒子獻上,為要成全神的利益。
《竭誠為主》 8月16日
認識我麼?
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約十3)
當我誤會他時,他認識我麼?(約二十17)人可以認識所有教義,卻不一定認識耶穌。若教義的知識霸佔了與主的相親,那人就陷入危機裏。馬利亞為什麼哭?教義對馬利亞來說,無重於腳下的草。任何法利賽人都可以在教義上愚弄馬利亞,可是有一件事實卻是他們無法抹煞的;耶穌曾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不過他的賜福,絕對比不上他自己。馬利亞[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但當她一聽見祂的聲音,便立刻知道說話的那一位原與她有關係。[夫子!]
在我固執地懷疑時,他認識我麼?(約二十27)我有沒有對主某一方面存疑——懷疑人家的見證,因為我沒有那樣的經歷?門徒告訴多馬看見了主,多馬卻懷疑——[我非看見……我總不信。]多馬需要主耶穌個人的接觸。他什麼時候觸摸,怎樣觸摸,我們不曉得,但當這臨到,是何等的寶貴哩。[我的主,我的神!]
我自私地不認他時,他認識我麼?(約二十一15-17)彼得曾發咒起誓不認耶穌,但主復活以後,卻單獨向他顯現。祂扶起他,然後又在別人面前復興他。[主啊,你知道我愛你!](約二十15-17)我與耶穌基督有沒有一段個人的歷史?門徒的標記之一,就是與主緊密的聯繫,深切的認識祂,以致任何東西也不能搖動對祂的信心。
祈禱◆我們所需要的就只有你!願今天我們與你的親密關係,成為永遠難忘的日子!
《靈命日糧》
8月16日
能夠忘記嗎?
讀經: 腓立比書1章1-11節
金句: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腓立比書1章3節)
在一個陰冷的冬日,我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喪禮。在對逝者致悼詞時,他的遺孀開始大聲哀泣。這時,牧師卻說些奇怪的安慰話:「沒關係,過些時候妳就會忘記了。」
能忘記嗎?那位寡婦的表現,清楚表示她根本不想忘記。對丈夫的珍貴記憶能帶給她迫切需要的安慰和喜樂,並期待著有一日在天上重逢。
神給我們許多恩賜,其中最珍貴的一項便是記憶力。人生有太多我們應該忘懷的傷害及失望,但是美好的回憶卻成為無價的寶藏,提醒我們那些情誼和快樂的事。
使徒保羅對於在腓立比教會度過的時光,也有同感:「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腓立比書1章3節)。他對腓立比友人的懷念,讓他在羅馬等候審判時滿得安慰,也促使他樂於為他們禱告。你絕對無法說服他是因為忘記才得到安慰,因為他實在是由於能夠記住而歡喜。
神給我們許多值得珍惜的回憶,當憂傷來臨時要緊緊抓住它們。
在內心的深處,
保留的是什麼?
是對往昔歲月,
所深藏的回憶。
別讓今日的重擔,抹煞昨天的祝福。
《聖經研讀》8月16日
林前 6:1 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
林前 6:2 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麼。
林前 6:3 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麼、何況今生的事呢。
林前 6:4 既是這樣、你們若有今生的事當審判、是派教會所輕看的人審判麼。
林前 6:5 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恥。難道你們中間沒有一個智慧人、能審斷弟兄們的事麼。
林前 6:6 你們竟是弟兄與弟兄告狀、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
林前 6:7 你們彼此告狀、這已經是你們的大錯了.為甚麼不情願受欺呢.為甚麼不情願喫虧呢。
林前 6:8 你們倒是欺壓人、虧負人、況且所欺壓所虧負的就是弟兄。
林前 6:9 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國麼。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
林前 6:10 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 神的國。
林前 6:11 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 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
林前 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
林前 6:13 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 神要叫這兩樣都廢壞。身子不是為淫亂、乃是為主.主也是為身子.
林前 6:14 並且 神已經叫主復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們復活。
林前 6:15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是基督的肢體麼.我可以將基督的肢體作為娼妓的肢體麼.斷乎不可。
林前 6:16 豈不知與娼妓聯合的、便是與他成為一體麼.因為主說、『二人要成為一體。』
林前 6:17 但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
林前 6:18 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甚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林前 6:19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林前 6:20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
哥林多前書第六章 在聖徒中彰顯基督並在身子上榮耀神
(信徒所爭執的事無論多大,在那有屬靈眼光的人看來,乃是「最小的事」。)
彼後 2:4 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
(弟兄之間原不應為今生小事彼此告狀,更不應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若這樣,在世人面前會失去教會的見證,將來怎麼有資格去審判他們呢?更不用說要審判天使了。)
(弟兄之間根本不應相爭,不應告狀;乃該「情願受欺」、「情願吃虧」。這正是基督的彰顯。)
(按地位說,弟兄彼此相爭,不可告于外邦。然而按生命說,弟兄之間根本不應相爭,不應告狀。)
(因為有一位救主已經替我們對付了所有的以往。今天著重的點,是以後該如何?信徒雖然已經得著了地位上的洗淨、成聖和稱義,但仍須在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中,追求經歷上的洗淨、成聖和稱義。)
多 3:5 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基督徒蒙恩以後,一切生活為人,第一要求有屬靈的益處;第二不可成為嗜好,受其綑綁。所以凡不能叫我們的靈命得著造就,或會養成嗜好而捆綁我們的,都不可去作。信徒對於他的身體,雖然有許多的事,照著他為人方面說來,是可以作的,但是因為他是屬主的人,他可以不必作來榮耀神。)
(食物、肚腹─兩樣都廢壞.主與身子─兩個都復活。神既然叫基督復活,也必定叫我們屬基督的人復活。我們既然有這樣美好的盼望,就該看重自己的身子,保守自己作聖潔的器皿。)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又住在信徒的裏面,與信徒的靈聯結為一。)
弗 5:31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32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
(我們的主是把自己的性命都付上,這是大的代價。今天我爲著救贖的緣故,我再不是自己的人,我是屬乎主的人。― 倪柝聲)
H304奉獻與祢
一 救主受死大愛已賜給我,
主,我不願為己保留甚麼:
我在愛中瞻仰,將我心願還償;
今將供物獻上,奉獻與你。
二 主在父寶座前為我求呼,
我的微弱信心只看耶穌:
助我十架背上,將你大愛傳揚;
以禱告和歌唱,奉獻與你。
三 賜我一顆忠心,像你榮形,
一日又過一日,靠主顯明﹕
一些愛的工作,一些良善之果,
一些罪人心奪,奉獻與你。
四 一切所是、所有,是你眷顧;
一生全是為主,或樂或苦!
一日見你榮面,因你贖回恩典
得進無限永遠,奉獻與你。
金錢的奉獻,對許多人是剩餘的一小部份,唯獨聖經上這個窮寡婦卻把僅有養生的錢,全數獻上,這是她回報神犧牲的愛。
這首詩的作者費爾普(Sylvanus D. Phelps, 1816-1895)是1636年美國康乃狄格州拓荒者費威廉(William Phelps)的後裔。 他獲布朗大學學士後,再進耶魯神學院攻讀神學,畢業後,1846-1876間在康州數浸信會牧會。 1876年,他辭去牧師之職,主編基督教雜誌。 布朗大學贈他神學博士學位,並請他擔任校董。
費爾普的著作甚豐,他在大學時,就開始寫詩,他的「聖地遊記」(Holy Land)出版後,再版九次。 「犧牲的愛」作於1871年,是應勞瑞(Robert Lowry, 1826-1899,見五月十四日)之請為出版一本主日學詩歌集而作,而由勞瑞譜曲。
這首歌的另一個英文歌名是 Saviour, Thy Dying
Love。
第一、三節:用愛與忠誠來報答主為我犧牲的大愛。
第二節:用信心仰望神,求神加添我力量,使我在任何境況中,仍能見證主的大愛。
第四節:許願奉獻一生,直到見主面,享永福。
有一位姊妹克勤克儉地工作了大半生,節蓄了一筆錢,擬購房屋,當她看中了一幢理想的房子,正想購買時,她的教會為建堂籌款。她的內心起了極大的掙扎,最後自忖:最多自己住一輩子公寓,而神的家將永在;於是她將積蓄悉數奉獻。 二年後,她意外地收到一筆贈款指定給她作購屋之用。 神因她犧牲的愛賜給她一所更理想的居所。
H304 奉獻與祢 |
SOMETHING FOR THEE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