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8月22日
““其餘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東西上岸。這樣,衆人都得救上了岸。”(徒27:44)
保羅上羅馬去的那奇异的經歷——所受的試煉和所得的榮耀——真是信徒走信心道路的一個好模型。其中最寶貴的教訓乃是:在我們所到的一切困難狹窄的地方,都有神特殊的辦法和預備的。
按照人們普通的眼光看來,信心的道路,一定是滿撒著鮮花的;什麽時候神要拯救他的子民脫離危險,神會立刻將他們從困難中提出來。事實却正相反。聖經上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見證人——從亞伯拉罕起,一直到最近一個殉道者——都是先受試煉,後得榮耀的。
保羅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神的孩子,無論受多少苦,仍能不在靈裏受壓。保羅因爲在大馬色宣傳耶穌的緣故,猶太人商議要殺他,我們看見那時候天上幷沒有在火焰雷電中降下戰車戰馬來把這位大使徒從仇敵的勢力範圍中護送出去,他是 “用筐子…從城墻上縋下去的”(9:25)。你看,被裝在一隻舊的衣筐裏面!象一包送出去洗滌的衣服一般!耶穌基督的僕人竟這樣坍臺地從窗戶口縋下去!
後來我們又看見他被下在監裏;我們看見他怎樣被親友遺弃,怎樣受殘酷可耻的鞭打;就是在神允許拯救他以後,我們還看見他被留在波濤汹涌的海中顛簸;最後,拯救來了,可是天上幷沒有大船飛下來把這位尊貴的囚犯接出去;也沒有天使在水面上平靜狂獗的怒濤;船上的人,必須有的抓住桅杆,有的抓住木板,有的攀住破船的碎片,有的跳下水去游泳,才能得救上岸。這就是神對待我們的方法。
這是神給我們安排的生活方式,對于那些生活在實際環境中的人們,這是個有助的福音,神的應許與神的旨意,幷不立刻將我們從試煉中提出來,但是因這些試煉完成了我們的信心,于是神才喜歡用他那愛的金綫,交織在我們日常生經驗的經緯之中,使之獲得美麗與光榮。
《曠野的筵席》8月22日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啟12:2)
在啟示錄那裏有一道河,不像創世說那裏有四道河——其中有兩道(希底結和伯拉河),日後竟成為神子民的憂患。在啟示錄這裏是只有一道充滿了生命水的河,從神和羔羊的寶座中流出來,使神的聖城歡喜。
在聖城裏也只有一種樹,就是生命樹,每月都結果子。在那裏沒有秋天,也沒有貧瘠的冬天,所以無需從上一個月的收成來儲備以後的需要。借著生命樹的果子,我們可以得著永恆新鮮的知識,繼續不斷地認識基督。因著這每月都結十二樣的果子,我們不僅從一方面,乃是從多方面去認識並享受基督。
河與樹,代表了基督的豐滿和祂的永恆新鮮,沒有了它們,我們就不能生活行動。如今我們無論到哪里去,必須帶此俱往——這就是基督生命之道,能叫萬國得著亮光和醫治的。
《竭誠為主》8月22日
我是……但祂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三11)
我是否已經到達可以說[我是……但他]的地步?未經歷這一刻,便實在不知道聖靈的洗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果真到了盡頭,一無辦法;他就在此開始作人所無法作的。我預備好迎接他的來臨嗎?若路上有東西阻隔,不論是好是壞,他都不能來。在他來的時候,我是否預備好讓他把我一切的錯失帶到光中對付?他正要在這些事上臨到你。我明知不潔的地方,他就插足其中;我以為潔淨的地方,他就離去。
悔改並不會帶來罪疚感,只會叫人覺得自己絕對的不配。我悔改時,知道自己無能為力,連替他提鞋也不配。我有沒有這樣悔改過?還是暗地裏還為自己留一點餘地?神仍未能進入我的生命,是因為我還未徹底悔改。[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約翰並沒有把聖靈的洗當作一個經歷,他是視之為耶穌基督的工作。[他要給你們施洗。]凡受過聖靈施洗的人,唯一的知覺就是自己完全不配。[我是……]這樣或那樣,[但他]來了,奇妙的事就發生。我們退居末位吧,讓他成就一切。
祈禱◆主啊,我多麼貧乏!那麼多的軟弱潛伏在隱藏的地方,要將我整個人摧毀。噢,主啊,我投向你。我何等需要認識到,離開了你,我便不能作什麼。
《靈命日糧》 8月22日
內在平安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7-9節
金句: 「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彼得前書3章8-9節)
要是有人惡意中傷你,你會怎麼反應?如果你馬上憤怒不已,想要反擊的話,那真該向美國殖民時期的傳道人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Edwards, 1703-1758)學習。
愛德華茲是個哲學家,見解獨到,廣受學者推崇;雖然如此,他卻受到所屬麻州北安普敦教會領袖的惡意攻擊。因為愛德華茲教導會眾:只有重生的人才能領聖餐──這一點,教會領袖認為錯了。
儘管愛德華茲被自己的教會解雇,但他依然對他們抱著仁愛和寬容的態度。有位同情愛德華茲的會友寫到他時說:「他臉上不但沒有一絲不悅……反倒像個敬虔的人,他的喜樂是仇敵所奪不走的。」
其實,愛德華茲只不過是效法主耶穌而已。我們的救主,受到辱罵,卻不還口;被人誣告,卻不作聲,反而「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以賽亞書53章7節)
遭到批評時,你心裡有平安嗎?只要求聖靈幫助,你也能像愛德華茲那樣,面對毀謗指控、流言蜚語,卻能像基督一樣來對待。VCG
眾口之言未必準,
弟兄姊妹要認清;
頌揚真神心堅定,
掩去辱罵嘈雜音。
面對最惡毒的批評,能讓你效法基督的回應。
《聖經研讀》8月22日
林前 11:1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林前 11:2 我稱讚你們、因你們凡事記念我、又堅守我所傳給你們的。
林前 11:3 我願意你們知道、基督是各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 神是基督的頭。
林前 11:4 凡男人禱告或是講道、〔講道或作說豫言下同〕若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
林前 11:5 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這就如同剃了頭髮一樣。
林前 11:6 女人若不蒙著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剃髮為羞愧、就該蒙著頭。
林前 11:7 男人本不該蒙著頭、因為他是 神的形像和榮耀、但女人是男人的榮耀。
林前 11:8 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
林前 11:9 並且男人不是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為男人造的。
林前 11:10 因此、女人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
林前 11:11 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無男、男也不是無女。
林前 11:12 因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萬有都是出乎 神。
林前 11:13 你們自己審察、女人禱告 神、不蒙著頭、是合宜的麼。
林前 11:14 你們的本性不也指示你們、男人若有長頭髮、便是他的羞辱麼。
林前 11:15 但女人有長頭髮、乃是他的榮耀.因為這頭髮是給他作蓋頭的。
林前 11:16 若有人想要辯駁、我們卻沒有這樣的規矩、 神的眾教會也是沒有的。
林前 11:17 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不是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乃是招損。
林前 11:18 第一、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的信這話。
林前 11:19 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
林前 11:20 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喫主的晚餐.
林前 11:21 因為喫的時候、各人先喫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饑餓、那個酒醉。
林前 11:22 你們要喫喝、難道沒有家麼.還是藐視 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麼.我不稱讚。
林前 11:2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林前 11:24 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捨有古卷作擘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林前 11:25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林前 11:26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林前 11:27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喫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林前 11:28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喫這餅、喝這杯。
林前 11:29 因為人喫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喫喝自己的罪了。
林前 11:30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死原文作睡〕
林前 11:31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
林前 11:32 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
林前 11:33 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喫的時候、要彼此等待。
林前 11:34 若有人饑餓、可以在家裏先喫.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其餘的事、我來的時候再安排。
哥林多前書第十一章 頭與身體-蒙頭與擘餅
(神設立基督作神的代表,又設立男人作基督的代表。這是神為在世界上維持祂的見證所作的安排。)
(按著當日的風俗。猶太人進入會堂,無論男女都是要蒙頭的。當日希臘人的風俗,無論男人女人進入他們的廟宇都不蒙頭。當日的猶太人是全要蒙頭,外邦人是全不要蒙頭,而神的兒女是男人不蒙頭,女人要蒙頭。這一個命令乃是神的使徒所獨給的。這一個規矩乃是神的眾教會所獨有的。)
(今天女人蒙頭,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它對墮落的天使,乃是一個最好的見證。)
(在神面前,女人蒙頭,就是等於基督在神面前蒙頭一樣。在各人面前女人蒙頭,就是等於各人在基督面前蒙頭一樣。姊妹在講道的時候蒙頭,在禱告的時候蒙頭,代表人在神的面前宣告說:全世界的人在基督面前,沒有一個可以作出頭的人,任何的人,不能在神面前露出他的頭來。)
(分門結黨的事,對信徒而言,乃是一種的試驗或考驗,要驗出我們實際的屬靈狀況。)
(初代教會常將愛筵與擘餅聚會合併舉行,而將它合稱為主的晚餐,又稱主的筵席。)
(既然在聚會場所內有愛筵,就該一起吃喝,否則令那貧窮的信徒羞愧難過,就是藐視神的教會。)
太 26:26 他們喫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喫.這是我的身體。
太 26:27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28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餅說出主已將生命分給我們了,我們不只與主是一體的,並且我們大家也是一體的。我們在這裏不只與基督有交通,也與所有屬基督的人有交通。照聖經看,杯就是分。我們在神面前所該得的分,原是神忿怒的杯(啓十四),主在十字架上替我們喝了那一個杯(約十九28;詩廿二)。如今祂用祂的寶血給我們買了福分,就是神是我們杯中的分(詩十六5)。所以杯是我們的福分,是我們的享受。我們有生命的餅,也有福分的杯。――
倪柝聲)
(這一節的省察並不是我們基督人在追求聖潔中的省察,乃是說我們來到主前,吃餅、喝杯的時候,要省察看我們是不是承認餅和杯是主的身體和主的血,來到主的桌子前是不是為著記念主。)
(新約時代中神的兒女,何等有福,能有分於主的桌子,同領主的餅、主的杯,交通於基督的身體和基督的血。只有一個餅,因為交通於主的身體,我們是一個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杯,因為交通於主的血,我們同在一個約裏。這是一個神聖而甜美的交通,是我們的特權和最大的喜樂!)
H472指示祢路
指示你路,我主,指示你路!用你恩力賜助,使知你路!
使我行走正直,憑信不憑眼見,用你天光引我,使知你路!
正當疑慮四湧,指示你路!正當風雨蔽空,指示你路!
陽光破雲而來,穿透痛苦憂患,使我前途平坦,指示你路!
盡我一生年日,使知你路!無論處何境遇,使知你路!
直到行至終點,勝過一切苦煉,贏得榮耀冠冕,使知你路!
這一首禱告的詩,是根據詩篇86:11「耶和華阿,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 當我們遭到試煉時,信心變軟弱,不知何去何從,惟有求神明確指示,使我們壯膽,信心得鞏固,而勇往直前。
本詩歌的作者芮散(Benjamin M. Ramsey, 1849-1923)是英國 Bournemouth教區的著名音樂家。 這首詩在1920年首次在英國問世,廣受學生團契喜愛。 許多信徒亦衷心希望清楚神的旨意,這首詩歌成為我們向神禱告的心聲。
我們求神指示後,就要學習順服的功課。聽從主吩咐,做非我所願之事,去非我所願之地,遵照主旨意,服從祂選擇。完全的順服,是靈命一項艱難的操練,許多時候要付上痛苦的代價才能學會。 有一首麥爾斯(C. Austin
Miles,1868-1946,)的詩歌「順服」聖徒詩歌 378(Submission)其歌詞如下:
我所行走的路,引我更近天父,雖然經過痛苦憂傷;
雖非我選之路,但我若走己路,我會失去喜樂歡暢。
若我要得冠冕,要背負我十架,雖非我願背的十架;
既然要賜給我,我願背負不怕,為主的名負此十架。
救主在前引領,我願順服主命,祂的慈愛向我顯明;
我心最高渴望,遠超世界之上,只有順服我纔得勝。
(副歌)
非我所願做之事,非我所願去之地,
因我不配選擇自己的路,救主為我揀選,
這是最好無比,願主指引我去或留。
H472 指示祢路 |
TEACH ME THY WAY, O LORD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