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8月28日
““耶和華…在那裏試驗他們。”(出15:25)
有一天,我到一家大規模的鋼廠試驗室去參觀。在我四周都是一間一間分開的小房間。鋼受試驗到一個限度,就用數碼標著優劣的等級。有的一絞就斷,有的可以拉得很長,有的可以壓得很緊:他們扭力、緊張力、和壓力的大小,都有數碼標明在上面的。廠主知道這一塊鋼受得住多少壓力。他知道這一塊鋼如果用來造大船,造屋宇,或造橋梁,能够承擔多少的重力。他知道,因爲他的試驗室這樣告訴他。
神的孩子也常如此受試驗。神不要我們像玻璃或者瓷器的花瓶一樣脆弱。他要我們象堅韌的鋼一般,無論怎樣受絞受壓,都不會破碎。
神不要我們作花棚裏面的花草,他要我們作能被風雨擊打的橡樹;他不要我們作會被疾風吹散的沙丘,他要我們作抵抗狂風的花崗岩。要將我們作得這樣,他必須帶我們到他受苦的實驗室去。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可以證明:受苦實在是神信心的實驗室。——馬可康該
對別人講說信心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神常常將我們丟入坩堝裏去提煉我們,要把貴金與劣金分別出來。哦,如果顛簸我們生活的飓風,能使我們的主更加寶貴的話,我們的顛簸也是舒適的了。有基督同在的風雨,比無基督同在的平靜更好!——馬可特夫
若不受苦,神不能設法叫裏的生命成熟。
《曠野的筵席》8月28日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2)
如果你赦免一位弟兄,那赦免人的實際,就會把生命帶給基督的身體,而無須再做出任何明顯的表示。如果你真實愛一位弟兄,即使你絕不開口告訴他,你那個愛就會建造基督的身體。有一次,我在臨時的通知下,要在英國一個大聚會中,擔任講臺上的職事,而出乎我意料之外,一個日本籍的弟兄,也是那聚會中的一個講員。我們以前未曾遇見過——並且我們雙方的國家正在爭戰的狀態中。我不知道那弟兄心裏的感覺如何,因為我們只有極簡短談話的機會。我只知道當他在講話時,我感到主裏弟兄彼此的愛和交通的滋味。這愛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也無須我們以話語去表達。
《竭誠為主》8月28日
禱告何益?
救主教導我們禱告。(路十一1)
祈禱在人的生命中並無地位。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一個人若不禱告,他的生命就會受虧損。這個我不同意。受虧損的是在他裏面神兒子的生命,那生命不是靠食物養活,而是靠禱告養活的。人重生以後,神兒子的生命就住在他裏面;他可以養育這生命,也可以叫它餓壞。禱告是屬神生命得滋養得方法。我們一般對禱告的看法,並不是新約聖經的看法。我們往往視禱告為從神求討東西的途徑。但聖經中的禱告,是叫我們得以認識神自己。
[凡祈求的,就得著。]我們在神面前埋怨,或與他辯論,或對他冷漠,卻甚少求什麼。試看有小孩子樣式的兒女那種坦率大膽,是多麼可愛!我們的主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求吧。神必然成就。給主耶穌一個機會,讓他可以自由行事。人非到了盡頭,不會這樣作。
當人到了盡頭去祈求,並不是懦弱,因為這是唯一通往現實的方法。在神面前,只管按你的本
相,擺出你那來到盡頭的問題。每當你自滿自足,就不會來求神。與其說[到改改變萬事],不弱說禱告改變我,然後我改變萬事。神的行事方法,就是藉基於救贖的禱告,改變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禱告不是改變外在事態,乃是在人的本性上行奇事。
祈禱◆[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主啊,這句話是何等偉大和令人振奮。願我因著知道你作王,而充滿了甯謐的平安。
《靈命日糧》 8月28日
心靈計步器
讀經: 申命記6章1-9節
金句: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申命記6章6節)
越來越多人覺得,帶個計步器有助於增加每天的運動量。這個計算步伐的玩意兒不但可以記錄,還有激勵人的功用。人們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會有成就感,再多走一點。
有位女士立志每天走一萬步,就開始把車子停得離上班地點遠一點,並在辦公室裏多做些跑來跑去的工作。就這樣,因為有了計步器,她的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
在與基督同行的路上,也需要像計步器一樣看得見的、能提醒人的小玩意兒。當神指示以色列人要把律法謹記在心時,也要求他們製作一些能看得見、幫忙提醒的東西:「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命記6章8-9節)。其目的不是為了作外在裝飾,而是為了心靈得救贖:「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耶和華」(12節)。
聖經裡的話,不論是印刻在匾額徽章、經文卡上,還是月曆上,都是要讓人經常注目於神。這些看得見的小玩意兒,可以提醒我們別忘了基督和他的話語,激勵我們走順服神之路。
試試看:
˙上班路上背一節經文。
˙把那節經文抄在卡片上,貼在看得見的地方。
˙當天反覆默想這節經文。
聖經要藏在心裡,不是只擺在書架上。
《聖經研讀》8月28日
林前 16:1 論到為聖徒捐錢、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你們也當怎樣行。
林前 16:2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林前 16:3 及至我來到了、你們寫信舉薦誰、我就打發他們、把你們的捐貲送到耶路撒冷去.
林前 16:4 若我也該去、他們可以和我同去。
林前 16:5 我要從馬其頓經過.既經過了、就要到你們那裏去.
林前 16:6 或者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無論我往那裏去、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
林前 16:7 我如今不願意路過見你們.主若許我、我就指望和你們同住幾時。
林前 16:8 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節.
林前 16:9 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
林前 16:10 若是提摩太來到、你們要留心、叫他在你們那裏無所懼怕.因為他勞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樣.
林前 16:11 所以無論誰、都不可藐視他.只要送他平安前行、叫他到我這裏來.因我指望他和弟兄們同來。
林前 16:12 至於兄弟亞波羅、我再三的勸他、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裏去.但這時他決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
林前 16:13 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
林前 16:14 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林前 16:15 弟兄們、你們曉得司提反一家、是亞該亞初結的果子.並且他們專以服事聖徒為念.
林前 16:16 我勸你們順服這樣的人、並一切同工同勞的人。
林前 16:17 司提反、和福徒拿都、並亞該古、到這裏來、我很喜歡.因為你們待我有不及之處、他們補上了。
林前 16:18 他們叫我和你們心裏都快活.這樣的人、你們務要敬重。
林前 16:19 亞西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裏的教會、因主多多的問你們安。
林前 16:20 眾弟兄都問你們安。你們要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
林前 16:21 我保羅親筆問安。
林前 16:22 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
林前 16:23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林前 16:24 我在基督耶穌裏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 在愛中的吩咐
(在主日,一邊擘餅,一邊奉獻,這是非常好的事。一邊,我們記念說,主怎樣將祂自己給了我們;一邊,我們看見說,我們今天也給主。―― 倪柝聲) (奉獻的日子,是『主日』;奉獻的數字,是按比例的,『照進項抽』;奉獻的地方,是送到教會;奉獻的人,是『各人』,信徒人人有分。)
羅
15:25 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26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
(保羅不願藉著路過哥林多僅在那裏停留幾天而已,他盼望主容許他能停留在哥林多較長的時間。)
(主開門的地方,仇敵特別攪擾.銀匠底米丟起來鼓動全城的人反對保羅,為要攔阻神的工作。)
徒
19:17 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
徒
19:20 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
提前
4: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保羅在工作和靈性上都是同工們的領袖,但他尊重同工的感動,並不勉強。)
林前 6:12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
林前 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林前 10:31 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 神而行。
林前 10:33 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
(聖徒行事原則:凡事不受轄制,凡事造就人,凡事榮耀神,凡事益眾人,凡事憑愛心而作。)
林前
1:16 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此外給別人施洗沒有、我卻記不清。
(屬靈的權柄,乃從降卑服事而來。正如主所說,作「用人」的「爲大」,作「僕人」的「爲首」。)
羅
16:3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4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
彼前
5:14 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裏的人。
林前
1:3 願恩惠(grace恩典)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H589醒來,我魂,當隨朝陽
一 醒來,我魂,當隨朝陽,開始一天當盡本分;
放棄怠惰,早起剛強,歡然獻祭在此清晨。
二 醒來,我心,舉起自己,效法天使盡你職守;
他們一夜未曾歇息,不斷向神讚美、歌謳。
三 感謝我主將我保護,安度睡眠,恢復新鮮;
有日當我從死復甦,容我得進光明高天。
四 主,我向你重申誓願,驅盡我罪,如露消散;
保守我心初萌意念,以你自己將我充滿。
五 求主提議、引導、管理一切所思、所言、所習;
願我所有才幹、能力,能以集合歸榮與你。
六 讚美真神萬福源頭,天下萬有讚祂不休;
天上眾軍和聲響應:“讚美聖父、聖子、聖靈。”
托馬斯肯恩出生於1637年,自幼即為孤兒,靠著姊姊與姊夫的撫養,長大成人。肯恩正直敢言,曾為主教,並英王查理二世宮廷牧師,講道時,常當英王面前指責宮廷淫佚奢侈等罪惡。但查理許為諍友。
1673年,他給學院的學生,寫了一本禱告手冊,其中有早禱,晚禱,午夜禱告的詩歌各一首,勉勵學生要在靈修時使用。每首詩歌的最後一節相同,是對三一神的頌讚,成為教會最普遍的頌歌,就是“三一頌”。
1688年,英王雅各二世重頒宗教容忍宣言,用意在提倡羅馬天主教。肯恩和其他六位主教,拒絕在教區發布,卻發行反對的文告。因此,以“教唆叛亂”罪名,被送進監獄。1689年,“光榮革命”成功,荷蘭來的威廉王子即位為英王。肯恩拒絕向新王宣誓效忠,因而被免職。他生命中的最後二十年,在退休中度過。
H589 醒來,我魂,當隨朝陽 |
AWAKE, MY SOUL, AND WITH THE
SUN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