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8月29日
““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約19:17)
有一首詩名叫《換來的十字架》裏面講到一個疲乏的姊妹,以爲她的十字架,一定比別人的更重,所以渴望和別人換一個背背。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裏橫著許多十字架——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十字架。有一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麗,上面鑲嵌著寶石和黃金。這個姊妹一看見就說:“啊,這一個背著一定舒適”。所以她就把它拿起來,不料她虛弱的身體,竟在這個十字架下面震顫了。寶石和黃金果然美麗,可是它們太重了,她背不動。
後來,她又看見一個可愛的十字架,雕刻的木架上,盤著美麗的鮮花。她想,這一定容易背了。她就將它舉起來,不料鮮花下面,有許多尖銳的刺,刺痛了她的皮肉。
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個一個試著,發現每一個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後,她看見一個樸素的十字架,上面沒有寶石也沒有雕刻,只書著幾句親愛的話。她拿起它來,覺得這是許多中間最容易背的一個。她向它仔細一看,在陽光下,她認得這原來是她自己的舊十字架。啊!這個舊十字架竟是許多十字架中間最好最輕的一個!
親愛的讀者,神知道我們需要背的是那一個十字架。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十字架多麽重。我們常常羡慕有錢的人——他們的十字架是黃金的,上面鑲嵌著寶石——我們却不知道這十字架是多麽重。還有一些人,她們的生活似乎很是可愛——她們背著盤著鮮花的十字架——我們却不知道鮮花下面有許多尖銳的刺。如果我們能去試試別人的——我們以爲比我們自己的更輕的——十字架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十字架中間,沒有一個像我們自己這個那樣叫我們滿意。——譯自信徒生活一瞥
《曠野的筵席》8月29日
「就是鷹在空中飛的道。」(箴3:19)
請觀察一下飛鳥。如果你能夠問它們是否畏懼地心吸力的律,它們將如何回答呢?它們會如此說:「我們從未聽過牛頓的名字,我們不懂得他所發現的律。我們飛翔天空,因為我們生命的律就是要飛翔的。」這些飛鳥不只有飛翔能力的生命,並且在生命裏有一個飛翔的律,能使這些活物可以自然而然地勝過地心吸力的律。然而地心吸力仍然存在著。如果你在一個天氣嚴寒,白雪盈階的早上起來,看見一隻死麻雀在院子裏,你就立即憬悟,知道地心吸力之律存在的持久性。然而飛鳥在活的時候,它們就能夠勝過地心吸力,因為在它們裏面的生命,能管理它們一切有意識的活動,叫它們不至下跌。事實確是如此!同樣的,那在基督耶穌裏生命之靈的律,已經釋放了我們,使我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竭誠為主》8月29日
無比的親密
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麼?(約十一40)
每次你憑信心出去闖蕩,總會發覺在常理的環境下,有些事物是完全違反你的信心的。常理並不是信心,信心也不是常理,二者的關係就是天然生命與屬靈生命之間的關係。當理性叫你不能信靠主,你仍能堅信他麼?當生活中的事實高呼這是[謊話],你能否依然信靠主的話勇往直前?在山上很容易說:[我相信神會成就。]但你必須下到鬼附的山谷去,面對諷刺的現實——對你山上變像信念當面譏諷的現實。每次在我清楚自己有信心時,就必遇到與信心互相抵觸的事情。我若說相信神會供給我需用的一切,然後不名一文,又沒有出路,那我能否通得過這信心得考驗?還是會倒退?
信心必須受試驗,只有經過爭戰,信心才能成為你個人得產業。你的信心如今遇何試煉?這試煉或證明你的信心正確,或會置之於死地。[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最終的目標是對主的信靠。堅定信靠他,一切反對的事物智慧更堅定你的信心。信心的生活要不斷經歷考驗,而最後最大的考驗,就是死。求神保守我們常裝備好去作戰:信心是對神說不出來的信任,絕不去想神不支持我們。
祈禱◆噢,我驚訝自己竟那麼遲緩去發出讚美;願你使我快速而正確地讚美你。願你賜給我適當的感覺,強烈地認知到你的美善,以致我能使你的內心充滿喜樂滿足。
《靈命日糧》 8月29日
昆蟲園
讀經: 箴言30章24-28節
金句: 「螞蟻是無力之類,卻在夏天預備糧食。」(箴言30章25節)
美國費城有座昆蟲園,光是活昆蟲,就有十多萬;每年接待參觀者達7萬5千人之多。昆蟲館的創辦人兼業主,指著從地板堆到天花板的箱子、餅乾罐和各種容器說:「我庫房裏還有一百多萬隻昆蟲」。原來,箱子裡頭裝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昆蟲標本。另外還有昆蟲電影、立體影像、顯微鏡、遊戲等等,讓老老少少忙得不亦樂乎。甚至還有一個天平,可以稱稱你的體重相當於幾隻瓢蟲、螢火蟲,或其他昆蟲。
有位名叫亞古珥的智者,在箴言30章講論各種昆蟲和小動物,說牠們身體雖小但很聰明。比如螞蟻,雖然柔弱,但造物主卻教導牠,把全部力氣用於未雨綢繆。比如蝗蟲,雖然沒有國王帶領,但數目多了,神也教牠們成群結隊,進出如一。又比如蜘蛛,雖然不起眼,但靠著神賜的能力,卻能爬到高處。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像昆蟲一樣卑微無用?若然,千萬不要忘記:再微小的東西,神都會用來彰顯他的智慧和偉大。因為,他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柔弱變剛強,
奇妙卻真實;
平凡顯能力,
靠主成大事。
神賜智慧給謙卑尋求的人。
《聖經研讀》8月29日
林後 1:1 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在哥林多 神的教會、並亞該亞遍處的眾聖徒.
林後 1:2 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林後 1:3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 神.
林後 1:4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 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林後 1:5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林後 1:6 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
林後 1:7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林後 1:8 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
林後 1:9 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 神.
林後 1:10 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
林後 1:11 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
林後 1:12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 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
林後 1:13 我們現在寫給你們的話、並不外乎你們所念的、所認識的、我也盼望你們到底還是要認識.
林後 1:14 正如你們已經有幾分認識我們.以我們誇口、好像我們在我們主耶穌的日子、以你們誇口一樣。
林後 1:15 我既然這樣深信、就早有意到你們那裏去、叫你們再得益處.
林後
1:16 也要從你們那裏經過、往馬其頓去、再從馬其頓回到你們那裏、叫你們給我送行往猶太去。
林後 1:17 我有此意、豈是反復不定麼.我所起的意、豈是從情慾起的、叫我忽是忽非麼。
林後 1:18 我指著信實的 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
林後 1:19 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
林後 1:20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實在原文作阿們〕叫 神因我們得榮耀。
林後 1:21 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 神.
林後 1:22 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原文作質〕
林後 1:23 我呼籲 神給我的心作見證、我沒有往哥林多去、是為要寬容你們。
林後 1:24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為你們憑信纔站立得住。
哥林多後書第一章 苦難與安慰、為人與腳蹤
一、問安的話(1-2)
﹙一﹚發書人-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奉差遣者)的保羅、和兄弟提摩太
﹙二﹚受書人-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並亞該亞遍處的眾聖徒
﹙三﹚祝禱-願恩惠(恩典)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二、苦難與安慰(3-11)
﹙一﹚頌讚賜各樣安慰的神
1.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
2.
就是發慈悲(mercy憐憫)的父(神對祂兒女的心)
3.
賜各樣安慰(與「保惠師」同字源)的神(神對祂兒女的行動)
約 20:17 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 神。
﹙二﹚基督的苦難產生屬天的安慰
1.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
-叫我們能用 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2.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基督的苦分爲兩方面:第一、是爲救贖而忍受十字架的苦。這是基督獨自承當的,任何人都無法分擔。第二、是爲産生教會而受的苦。我們都該有分於這個苦(腓三10;西一24;加四19)。)
﹙三﹚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1.
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
2.
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
-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
(保羅無論是受患難,或者得安慰,都是爲著弟兄姊妹、爲著教會,為著能叫別人得安慰。)
3.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如同買賣雙方訂好合約之後,就不得更改)
-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四﹚苦難的經歷帶來確定的盼望
1.
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
-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
(神生命的能力只能從生命的壓迫產生,沒有壓迫就沒有能力;壓力與能力是成正比的。)
2.
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 神
(壓力的地步─外面︰力不能勝,心裏︰斷定必死;結局─不靠自己,而靠叫死人復活的神。)
3.
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
-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
4.
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gift)
(我們從神所得的恩-生命享受的恩賜,乃是因著有許多人以祈禱幫助而獲致的。)
三、使徒的為人與腳蹤(12-24)
﹙一﹚使徒的為人
1.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指行事為人憑著清潔和無虧的良心)
2.
見證我們憑著 神的聖潔和誠實(simplicity
and sincerity)、在世為人
3.
不靠人的聰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
﹙二﹚使徒的誇耀
1.
我們現在寫給你們的話、並不外乎你們所念的、所認識的
-我也盼望你們到底還是要認識
(保羅的心意已經無隱瞞的寫在書信裏,他盼望哥林多信徒最終還是能夠對他有正確且充分的認識。)
2.
正如你們已經有幾分認識我們.以我們誇口
-好像我們在我們主耶穌的日子、以你們誇口一樣
﹙二﹚遵行神旨的行程
1.
我既然這樣深信、就早有意到你們那裏去、叫你們再得益處(得著第二次的恩典)
2.
也要從你們那裏經過、往馬其頓去、再從馬其頓回到你們那裏
-叫你們給我送行往猶太去(回耶路撒冷)
(馬其頓是羅馬帝國的一省,在亞該亞北方,其中有腓立比城和帖撒羅尼迦城。)
3.
我有此意、豈是反復不定麼.我所起的意、豈是從情慾起的、叫我忽是忽非麼
﹙三﹚保羅所傳的道 -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
1.
我指著信實的 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
2.
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
-在他只有一是(「我就是那我是」的耶和華神)
太 5:37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3.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主是一切應許的總結)
-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的﹙阿們-確實如此﹚,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基督是那『是的』,我們在神面前對這『是的』說阿們。這就叫榮耀歸與神.)
4.
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 神
5.
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質-首先的部分,其餘的部分也必賜予﹚
(Set his seal of ownership
on us, and put his Spirit in our hearts as a deposit, guaranteeing what is to
come. NIV)
(聖靈乃是︰(1)神的『膏』,膏我們爲聖;(2)神的『印』,印我們屬祂自己;(3)神的『質』,叫我們預嘗豐盛。)
﹙四﹚耽延的原因
1.
我呼籲 神給我的心作見證、我沒有往哥林多去、是為要寬容你們
2.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
-因為你們憑信纔站立得住
(我們並不是要轄制你們的信仰,而是要作你們的同工,使你們喜樂,因為你們在信仰上已經站穩了。另譯)
H640向我說話
一 向我說話,使所傳講是你聲音活潑回響;
像你那樣,讓我找尋你那犯錯失迷子民。
二 引我,導我,使能引導流蕩腳步堅穩不搖;
餵我,養我,使能餵養你的饑民飽享天糧。
三 教我,導我,使能教導你所開啟奧祕珍寶;
靈翼駕我言辭,飛入許多心靈隱密之處。
四 賞我,賜我甜美安息,我話纔有安撫能力;
從你而來及時恩語,時刻甦醒疲倦客旅。
五 滿我,溢我,以你美麗,直到我心充滿流溢
火熱思想,發亮言語,述說你愛廣溥豐裕。
六 使我,用我-任何時地,使我,用我-惟憑你意;
直到見你可頌面容,分享你樂,你憩,你榮。
許多時候我們求神對我們說話,然後聽到了祂的話語,卻因與我們心意相違,而不願回應。 如果我們不回應,就得不到應許,而我們的禱告也徒然了。
這首聖詩的詞是海雯格(Frances Ridley Havergal,見四月二十六日)在1872年所作。最初它是一個音樂的單張,後來編入她的詩集,命名為「一個主僕的禱告」,是根據羅馬書14:7 「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
這首詩是作者對神的回應。 她向神求智慧,能將她得自神的真理傳給他人;神尋找她,她也尋找其他失喪的人。海雯格在十歲時經歷重生,她說:「當我將身心靈交給主的那一刻,我的世界也明亮了起來。」她不但能彈奏鋼琴也愛唱,她說:「我活著的使命,是為主工作和歌唱。」
海雯格在童年時就渴慕真理,她父親暱稱她為「小水銀」,因為她的思潮像水銀一樣地流動迅速。 她研讀聖經並能背誦長篇經文。 十一歲時,她母親去世,母親最後一句的遺言是:「求神使你成為一個合乎祂心意的人。」
這首詩歌的曲調改編自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在 1839年所作的Nachtstuck in F(Op.23,No.4)。 當時流行將鋼琴曲改編成聖詩。
這首詩另有一曲調,是選用胡喬治(George Hews, 1806-1873)的「暮色蒼茫歌」(Softly Now the Light of Day)。
H640 向我說話 |
LORD, SPEAK TO ME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