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12月14日
“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願你的國降臨。”(路11:1-2)
當門徒對他說:“教導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的主就想起了永世,所以他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願你的國降臨。’”(太6:9)。
主所教導我們的禱告,和我們所常見的禱告,相差多遠呢!我們常照我們自己的心意禱告說:“哦,主啊,祝福我們,我的家,我的教會,我的本鄉,我的本國……”,我們所求的,和神的國相差得太遠了。
我們的主放在前面的,我們偏把它漏去。主的次序是:先世界,後個人。主教導我們先按照神對于全世界的願望和目的,爲全世界祈求,然後才教導我們爲自己祈求日用的飲食。
主耶穌既然把他一切都給我們,連性命也在十字架上爲我們捨棄,如果他要求我們把他的國放在第一位祈求,豈是過分的呢?只有讓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的人,才能得著屬天的能力。——法蘭西絲
“他的國沒有窮盡”(路1:33)。
佈道事業並不是教會的後見;乃是基督的先見。——范達愛克
《曠野的筵席》 12月14日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10:25)
基督是教會的頭,而「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裏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羅12:5)所以一切基督徒的關系,是肢體間彼此的關系,而從來不單是一個頭和肢體們的關系。當一個使徒在傳講一篇偉大的真理,台下所有的信徒都在點頭讚許,並且口中頻頻說出熱切的「阿們」時,從這個光景看來,似乎整個聚會的屬靈空氣是何等的深透彌漫!然而只有當信徒們自己彼此相聚的時候,才能顯出他們實際的屬靈情形。那個「臺上講,台下聽」的原則,對于傳福音給罪人,有其重要之一面,可是卻易於養成基督徒生活的被動性。只有那「圓桌交通」的原則,就是信徒互相勸勉,教會才能在生命中長進。我們的交通和聚會,是否有了「彼此」的真實印記?
《竭誠為主》
12月14日
偉大的生命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裏不要憂愁……(約十四27)
個人經歷若有什麼難過的事,我們很容易會怪責神;但出錯的實在不是神,而是我們。我們必定有什麼執著不肯放手,一旦肯放手,一切就必晴朗如白晝。若我們要同時事奉神,又事奉自己,就必產生困惑。我們必須對神抱完全信賴的態度,這樣,過成聖生活就輕而易舉了。有難處是因我們侵奪聖靈的主權,欲達成自己的目的。
你什麼時候順服神,他的印證就是平安。那無比的平安,不是天然的,乃是主耶穌的平安。若平安不來,就要等候直至得著,或找出沒有平安的因由。若你行事是出於衝動,或英雄氣概,主的平安就不會印證;因為其中沒有對神的單純與信心。單純的靈是從聖靈而生的,不是出於你的決定,每一個決定,都帶來反作用,以致失掉單純。
我一不順服,問題就來了。我若順服,問題就不會出於我與神之間,而只會挑旺我的心,叫我稀奇神啟示的奇妙。神與我之間任何的問題,都是出於順服。反之,若許多的問題在我順服神的當兒出現,只會增加我驚喜的欣愉,因為天父是明察的,我將可細察他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祈禱◆噢,主啊,我投向你。我原本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直至你以你平安的穩妥、你慈愛的甜蜜感覺感動我,我的生命才產生改變。
《靈命日糧》
12月14日
生命真相
讀經: 路加福音1章24-38節
金句: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章38節)
我們最煩心的事似乎是與兩件事有關:一是我們擁有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二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又和自身無緣。其實,在內心深處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這兩種景況中,仍能看見 神的作為。路加關於耶穌降生的記載,就是這樣開始的。
年邁的伊利沙伯極渴望有孩子,而對年輕已有婚約的馬利亞來說,懷孕卻是件羞恥的事情。然而當她們知道自己將要懷孕時,她們都憑著對 神的信心接受了這個消息,她們相信 神所定的時間最恰當,而在他沒有難成的事(路加福音1章24-25,37-38節)。
在我們讀聖誕故事時,不禁會想到這些熟悉的聖經人物的真實生活境況。雖然撒迦利亞和伊利沙伯在那個時代因不生育而蒙羞,聖經卻說他們「在 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6節)。天使也告訴馬利亞,她在 神面前已經蒙恩了(30節)。
他們的例子告訴我們信靠之心的價值,就是我們能坦然接受 神奇妙的作為。不管處境多麼令人困惑,我們都能相信他全能恩手掌管一切。
雖然你不能看見結果,
堅信神知道何為最好;
你的試煉祂全都察看,
並在試煉中與你相伴。Hess
對基督徒而言,試煉與信靠形影不分。
《聖經研讀》12月14日
啟 4:1 此後、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裏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
啟 4:2 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
啟 4:3 看那坐著的、好像碧玉和紅寶石.又有虹圍著寶座、好像綠寶石。
啟 4:4 寶座的周圍、又有二十四個座位、其上坐著二十四位長老、身穿白衣、頭上戴著金冠冕。
啟 4:5 有閃電、聲音、雷轟、從寶座中發出。又有七盞火燈在寶座前點著、這七燈就是 神的七靈。
啟 4:6 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如同水晶.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
啟 4:7 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
啟 4:8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 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啟 4:9 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
啟 4:10 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
啟 4:11 我們的主、我們的 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啟示錄第四章
內容綱要:
以後必成的事-天上寶座的異象
一、神的寶座-神的主權與萬有的中心(4:1-3)
﹙一﹚約翰的看見與聽見-神心意的開啟
1. 此後、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神寶座所在的第三層天向使徒約翰開啟)
2. 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
-你上到這裏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基督升天之後末世和永世的事)
﹙二﹚寶座與坐寶座的
1. 我立刻被聖靈感動(在靈裏)、見有一個寶座(屬天的寶座)安置在天上
詩 103:19 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統管萬有。
2. 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詩 29:10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
-看那坐著的、好像碧玉(表徵神的生命)和紅寶石(表徵神的救贖)
(寶座是人子掌權的中心;寶座上的神是宇宙的中心;神的行政、計劃、執行、都由寶座而發出。)
3. 有閃電、聲音、雷轟、從寶座(審判的寶座)中發出
詩 9:7 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他已經為審判設擺他的寶座‧
二、圍繞寶座的(4:3-8)
﹙一﹚虹-神的信實
1. 又有虹圍著寶座(信實的寶座)、好像綠寶石(表徵神的憐憫)
(虹是神與挪亞立約的記號。虹圍著寶座,就是說神絕沒有忘記祂所立的約,也就是說神絕不能不聽人在約裏的禱告。神把這樣的憑據給我們,讓我們知道神的永遠計畫必定完成。)
詩 89:14 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你前面。
﹙二﹚二十四位長老-受造之物的代表者
1. 寶座(和諧的寶座)的周圍、又有二十四個座位、其上坐著二十四位長老(宇宙的長老)
2. 身穿白衣(作祭司事奉神的身分)、頭上戴著金冠冕(在全宇宙中具有作王的地位)
﹙三﹚神的七靈-完全豐滿的聖靈
1. 又有七盞火燈在寶座(光明的寶座)前點著-這七燈就是神的七靈
(在神的審判寶座之前,一切人事物都不能遮蓋掩藏,因為聖靈如七盞火燈,能照亮並鑒察一切。)
﹙四﹚玻璃海
1. 寶座(華美的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沒有水,卻有火)如同水晶(在神審判的光中的透亮)
啟 15:2 我看見彷彿有玻璃海、其中有火攙雜.又看見那些勝了獸和獸的像、並他名字數目的人、都站在玻璃海上、拿著 神的琴.
﹙五﹚四活物-新造族類的代表者
1. 寶座中、和寶座(全知的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啟示和光照)
2. 第一個活物像獅子(馬太福音-君王)、第二個像牛犢(馬可福音-僕人)、
第三個臉面像人(路加福音-超凡的人)、第四個像飛鷹(約翰福音-神的兒子)
(當主耶穌在地上為人子時,祂具有四活物的特性,所以需要四福音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祂;我們這些蒙救贖的人,也要被主更新變化成好像四活物一般。)
3.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完全的啟示)
(他們的臉像基路伯的臉(結一10);『六個翅膀』像撒拉弗(賽六2)。各表徵神的榮耀和聖潔。)
4. 他們晝夜不住的說
-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賽 6:1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
三、坐寶座的配受永遠的讚美和敬拜(4:9-11)
﹙一﹚四活物的讚美
1. 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對神的彰顯)、尊貴(對神的身分)、感謝(對神的作為)、
歸給那坐在寶座(讚美的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
詩 22:3 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寶座或作居所〕
﹙二﹚二十四位長老的敬拜
1. 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
(這二十四位長老是靈界的存在物,他們乃是宇宙的長老,是王又是祭司,在寶座前事奉敬拜。)
2. 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表示自己不配得此尊貴的地位)、說
-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
3. 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我們是為著神的旨意而被創造的,人生的目的是為著滿足神的心意,成就祂所喜悅的旨意。)
啟 19:4 那二十四位長老與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寶座的 神、說、阿們、哈利路亞。
問題討論:
一、請分享啟示錄中神寶座的屬靈意義為何?
(指神行政的寶座,表明神的主權和萬有的中心,特別與審判有關,而不是指施恩的寶座)
二、請試列舉本章中寶座四圍的描述和其屬靈意義.
(屬天、信實、和諧、審判、光明、華美、全知)
三、那坐在寶座上的是怎樣的一位神?
(好像碧玉和紅寶石;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我們的主,我們的神;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活到永永遠遠者;配得榮耀、尊貴、權柄、感謝;萬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四、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你願意將冠冕放在寶座前(讓主居首位)嗎?
五、你是否願意常在寶座前侍立、敬拜、讚美?
H590夕陽西沉
一 夕陽西沉大地靜,蝟務完畢我心定;
晚星高照暗中明,幽夜近主靈裏清,
靜候俯伏。
(副)近乎,近乎,近乎,可近之主!
我心所羨靈所慕,
是你可愛的面目,可親之主!
二 在這宇宙廣廈中,我心尋求你面容;
深願能在我四圍,所見全是你光輝,
使我滿足。
三 當這夜影愈幽深,我心羨慕愈殷勤;
願能衝過眾星辰,得見你面,近你身,
永不孤苦。
四 有日太空的繁星,在我眼前全不明;
願那永遠的早晨,在我眼前顯光明,
夜影俱無。
自1873年起,每年夏季在紐約西鄰的巧得魁(Chautauqua)湖畔,有許多夏令營及學術講座在此舉行。 1877年營地的主任–衛理公會會督范森(Bishop
J. H. Vincent)請他的秘書賴柏麗為聖經研討大會的主題歌作一首詩,並請佘溫譜曲,因他們剛合作了一首廣受歡迎的聖詩–「夕陽西沉大地靜」(Day Is Dying in the West)。1875年格蘭特總統(President Grant)訪問營地時,她作「歡迎歌」。 1876年慶祝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紀念時,她作了一首「當揚聲,揚聲歌唱」(Lift up, Lift up Thy Voice with Singing)。她曾擔任衛理公會聯合主日學會刊物的編輯。
賴柏麗(Mary A. Lathbury,
1841-1913)出生於紐約,父親及兩個兄弟都是衛理公會的牧師。她是一位職業的藝術家,曾執教於藝術學校,並在市立圖書館及教會的文藝事工上服務。 1875年起,她有六個夏天,都參加巧得魁營地的工作。 1885年,她發起「青年向上運動」(Look-Up Legion),定下四規條:「看上不看下,看前不看後,看外不看內,助他人一臂」,後來又加上一條「奉主的聖名」。
作曲佘溫(William F. Sherwin, 1826-1888)是浸信會會友,十五歲時就讀於梅遜的波士頓音樂學院,1874年起任巧得魁會堂合唱團指揮,達十四年之久,並編輯音樂雜誌及主日學刊物。
H590 夕陽西沉 |
DAY IS DYING IN THE WEST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