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217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裏面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責。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帖前523-24

  從前我曾竭力追求聖潔,幷且鼓勵一切和我交往的人都追求聖潔。十年以後,神給我清楚看見一個我以前從未看見過的得到聖潔的方法;就是,相信神的兒子。我就立刻傳揚這個真理:“信能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信能使我們成爲聖潔”。我把這真理在私人生活上見證出來,在公共場所見證出來,在文字工作上見證出來;神也籍著許多見證人來證實。我繼續傳揚這個真理,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三十年了,神繼續給了我無數證實。——約翰·衛斯理
  主耶穌,對于我,是非常寶貴的;但是我發現在我裏面有一件東西叫我不能溫柔不能忍耐,不能仁愛的因素。我盡力把這件東西壓制下去,但是它仍在那裏。直到我把我的意志完全讓位給主的時候,主就替我拿去了一切叫我不能溫柔的,不能仁愛的,不能忍耐的。——福克斯
  現在我的心不再希圖人的稱讚了。神填滿了我心的一切空虛;除他以外,我不再有什麽希圖,什麽意志,什麽欲望了。我自己也覺得非常奇怪——神竟愛來征服了我的一切!——亨丁登
  聖潔是美麗的,平靜的,爽快的,可愛的;它帶給我們難以形容的光明,平安和喜樂;換言之,聖潔是我們的心變成神的花園——裏面充滿了佳美的果子和花卉,享受著暖和的,活潑的陽光。——愛德華思

 

 

《曠野的筵席》1217

「你這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頭,以藍寶石立定你的根基。」(賽54:11

    在伊甸園和聖城新耶路撒冷裏面,我們發現除了金子以外,還有寶石這一個主要因素。寶石乃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在地下被火焚燒而成,而它們的美麗,則是經過巧妙的雕刻與琢磨,才得以展現出來的。按著屬靈的話來說,這是神在你我裏面忍耐的做工,將那屬天價值的事物,組織在我們的生命裏,這些價值是極其貴重。凡不肯付上代價的,就永不能達到這地步!神的恩典是白給的,但只有付出高價的人,才能買到珍貴的寶石。多少時候,我們要喊說:「這個代價太大了!」然而,我們與主一同「經過水火」所學習的功課,是有真正價值的。有些事物一碰到神的光,就自然消滅,它們不必等候火的試驗。但那些經過神的試驗仍能存留的,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事物。

 

 

《竭誠為主》1217

救贖創造需要,也滿足需要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林前二14

    神的福音能叫人產生對福音的需要。保羅說:[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是對那些惡人蒙蔽嗎?不是的。[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大多數人都有自己持守的道德觀念,覺得不需要福音。神於是造出這個需要來;他若不彰顯自己,根本沒有人覺得有此需要。耶穌說:[祈求,就給你們。]但人未祈求,神就不能給。不是他保留不給,但這是他根據救贖所定下的原則。正因我們求,神就作工,為我們創造那些未求之前不存在的東西。救贖的精義,就是不斷的創造。救贖既在我們裏面創造了神的生命,也創造屬於那生命的東西。惟有叫人產生這需要的,才能滿足這需要。這就是救贖的意思——它創造,它也滿足。

    [人子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必吸引萬人來歸我。]我們傳講自己的經歷,別人雖感興趣,可是卻不喚起他的需要。若耶穌基督被舉起來,神的靈便叫人覺得需要基督。在傳揚福音的背後,是神不斷創造的救贖大工在人心裏動工。個人見證絕對不能拯救人。[我對你們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祈禱◆主啊,我何其渴望看見你、聽見你、默想你和愈來愈像你!你曾經說過:[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裏所求的賜給你。]

 

 

 

《靈命日糧》 1217

永恆的喜樂

讀經: 提摩太前書66-16

金句: 「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可以成為富足。」(哥林多後書89節)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約拿單.克利門,為讀者提供了「得到幸福的九個訣竅」。有趣的是,其中一項建議和約翰遜.奧特曼(Johnson C. Oatman)所寫的一首耳熟能詳的聖詩完全一樣:「數算你的恩典」。克利門勸我們不要妒忌他人的富足,而應看到我們已經擁有的許多恩典。這一忠告很有智慧,它告訴我們:在耶穌裡面的屬靈福份遠比任何物質財富都寶貴。

     神並沒有將聖經當成「幸福指南」賜給我們。但是,聖經告訴我們如何得到永恆的喜樂,以及在前往永恆幸福的途中怎樣享受喜樂。所以,將聖經真理和一般忠告相比較,會頗有啟發。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節)。保羅希望他的接班人能明白,為擁有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心存感恩,能幫助他避免陷入貪心。

    所以,讓我們仰望 神奇妙的恩典,讓自己學會對生活充滿感恩。這樣,我們就不止能在今天滿心喜樂,也能永遠喜樂。VCG

當看到別人的財產,

請記住基督的應許;

細數算無價的祝福,

      天上的獎賞才最好。Oatman

數算主的恩典,你很快就會發現數也數不清。

 

 

《聖經研讀》1217

7:1        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四方的風、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

7:2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 神的印.他就向那得著權柄能傷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聲喊著說、

7:3        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 神眾僕人的額。

7:4        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

7:5        猶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7:6        亞設支派中有一萬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瑪拿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7:7        西緬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以薩迦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7:8        西布倫支派中有一萬二千.約瑟支派中有一萬二千.便雅憫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

7:9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

7:10      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 神、也歸與羔羊。

7:11      眾天使都站在寶座和眾長老並四活物的周圍、在寶座前、面伏於地、敬拜 神、

7:12      說、阿們.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都歸與我們的 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7:13      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裏來的。

7:14      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7:15      所以他們在 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

7:16      他們不再饑、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

7:17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 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啟示錄第七章

內容綱要:                                   蒙保守子民與得贖群眾                 

一、被揀選的以色列人在地上蒙保守(7:1-8)

﹙一﹚神眾僕人受印

    1. 此後我看見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執掌地上四方的風

        -叫風(審判之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

49:36  我要使四風從天的四方颳來、臨到以攔人、將他們分散四方。

    2.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上來、拿著永生神的印

    3. 他就向那得著權柄能傷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聲喊著說

        -地與海並樹木、你們不可傷害、等我們印了我們神眾僕人的額

(本章乃插在第六印和第七印之間的異象,為要讓我們看見,神在審判全地之時,如何看顧祂的子民。神眾僕人可能指那些在大災難期間守神誡命的以色列人,受了印所以神認識並保守他們到底。)

﹙二﹚十二支派中十四萬四千人受印

    1. 我聽見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十二個十二千)

(印記的基本意義乃是(1)宣告形象-印與印記相像;(2)宣告主權-誰的印就是屬誰的)

    .猶大(讚美)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  .流便(有兒子)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迦得(萬幸)支派中有一萬二千ˉ          .亞設(有福)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拿弗他利(相爭)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瑪拿西(忘了)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西緬(聽見)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利未(聯合)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以薩迦(價值)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西布倫(同住)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約瑟(增添)支派中有一萬二千              .便雅憫(右手之子)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

(雅各的十二兒子是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流便原為長子,但因他污穢父親的牀而失去了長子的名分,其中雙倍的分歸給約瑟,君王的分則歸給猶大「但」支派是一個拜偶像的支派,敵基督可能出於此支派,所以從蒙神保守的名單中被刪除。約瑟與其子(瑪拿西與以法蓮)佔二支派約瑟在此乃取代他的兒子以法蓮,也是因為以法蓮與拜偶像有關。何 4:17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罷。)

二、蒙救贖的聖徒被提在天上事奉神(7:9-17)

﹙一﹚新造族類的特點

    1.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在大患難中被提到天上的信徒)、沒有人能數過來、

        -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教會是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或是化外人)

5:9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 神、

        -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羔羊血洗白淨)、手拿棕樹枝(復活得勝子民)

(本異象是在天上寶座前發生的事,無數眾聖乃是得勝的信徒,被提到了天上。這些得勝子民在大患難中靠主寶血持定信仰,藉此行為蒙神稱義。)

    2. 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

(天使雖然也稱頌神和羔羊,但我們是親嘗救恩的大愛,更不能緘默無聲,若不讚美石頭就必呼叫起來。讓我們今天在地上就學習大聲讚美神和救主。)


    3. 眾天使都站在寶座和眾長老並四活物的周圍、在寶座前、面伏於地敬拜神

        -說、阿們.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

            都歸與我們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這是眾天使對蒙恩者讚美的響應)

(天使雖侍天上,不能凝視觀望;在祂榮耀奧秘之前,惟有眼目低藏。)

    4. 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裏來的

        -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

    5. 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 (指歷代以來信徒所遭遇的患難和前六印的苦難) 中出來的

        -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多數)洗白淨(主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也洗淨我們所行的義)

(由大患難中出來得勝子民的白衣是行出來的,也是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的;他們不只因信得著客觀的稱義,更活出主觀的稱義乃是聖徒所行的義。)

﹙二﹚新造族類的福分-在殿中事奉、被羔羊牧養

    1. 所以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

(神的救恩最終目的,不是叫我們升上天堂享受永遠的福氣,乃是叫我們能事奉祂,直到永遠。)

22:3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裏有 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事奉他.

    2. 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住在他們中間-神的同在乃是信徒最大的賞賜)

    3. 他們不再饑、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

        -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

49:10   不飢不渴、炎熱和烈日必不傷害他們、因為憐恤他們的、必引導他們、領他們到水泉旁邊。(以賽亞說到前三種福分)

    4. 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只是傷心、痛苦的眼淚,也是代禱、負擔的眼淚)

56:8    我幾次流離、你都記數‧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裏‧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麼。

20:31  所以你們應當儆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你們各人。

(這裏提到四樣的福氣:(一)不飢不渴;(二)日頭和炎熱必不傷害他們;(三)引導他們到水泉旁邊;(四)神也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這些福氣是在天堂裏永遠的福氣,但前三種福氣神不要我們只盼望到了天堂才享受,神要我們現在就預先嘗到天堂裏的滋味。)

 

問題討論:

一、為何被揀選的以色列人要受印記?印記有何意義?

二、本章中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和雅各十二個兒子有何不同?

三、本章中的異象是在哪裡發生的事?這些穿白衣的是誰呢(聖徒詩歌535)

四、你願意今天在地上就學習大聲讚美神和救主嗎?

五、請分享我們今天就可預嚐的屬天福氣有哪些?

 

Hymnary

 H049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救贖被擄以色列民;

淪落異邦,寂寞傷心,

引頸渴望神子降臨。

 

(副)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以馬內利定要降臨!

 

  耶西枝條,懇求降臨!

撒但手中,釋放子民;

陰間深處,拯救子民,

使眾得勝死亡之墳。

 

  清晨日光,懇求降臨!

藉主降臨,歡慰眾心;

衝開長夜幽暗愁雲,

驅散死亡深沉黑影。

 

  大衛之鑰,懇求降臨!

大開我們天上家庭;

保守我們奔走天程,

斷絕我們愁苦曲徑。

 

這聖歌又名以馬內利來臨歌,是英國尼爾(John Mason Neale 1818-1866)翻譯古拉丁聖歌中的一首偉大作品。他翻譯很多拉丁和希臘的聖詩,並沒有帶來他很多財富和健康。可是在地的48年中,他愛主和熱心幫助人。他的翻譯對信徒大有幫助。遠超過任何的財寶。聖歌的意思指出神和我們同在。也是一個祈禱渴望耶穌基督的復臨。在聖誕節前後,大家都愛唱這歌。這聖歌的音樂版本,是何爾模(Thomas Helmore)1954年使用古代音樂的版本。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太 1:23

 

主耶稣道成肉身,降世时,其名为「以马内利」,带给我们喜乐,因为有祂同在,无人能从祂手中将我们夺去。主耶稣要升天时,赐下应许说:「我要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带给我们安慰和盼望。我们所信的神乃是「以马内利」的神,祂的同在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可经历、可见证的事实。在世上的至亲好友,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我们常说:「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我们接受生离死别的事实;然而天上确有不散的筵席,天上永没有离别的痛苦。我们与亲爱的人在天上永远同在,最要紧的是,神与我们同在。今日我们在世上就可过着天堂的生活,祇要有主与我们同在。正如有首诗歌说:「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我们不再孤单,因祂陪我们走生命路。

 

诗歌之奇妙处乃在于它往往是属灵真理或信息的表达。它也反映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经历感受。例如本诗,约产生于 12 世纪的中世纪罗马教会,或许还要更早。它原是一首轮唱之诗,对耶稣的称呼轮流唱出,像:以马内利,耶西之条,清晨日光,大卫之钥等。在十九世纪,许多安立甘的牧师和学者,如翻译本诗的 John Neale 致力于将古代的希腊、拉丁和德文圣诗译成英文。 John Neale 1818 1 24 日生于英国伦敦,乃译述最多的一位作家。

 

H049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O COME, O COME, EMMANUEL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