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2月4日
“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賽五十八:14)
熟悉航空的人告訴我們:他們初習的時候,常是逆風駕駛。逆風會把飛機抬得高些。這個秘訣,他們是從什麽地方學來的呢?他們從鳥類那裏學來的。如果一隻鳥兒正飛著玩,他就隨風而飛。如果遇見了危險,他就立刻轉過身來,面向風飛;這樣,他可以飛得高些。 人生的逆境,是神給你的逆風,它們能抬你到最高級的——屬天的——生活去。這就是“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的方法。讓我們作一個帶響弦的風箏,在神的風中越飄越高,同時發出最好聽的音樂——讚美——來怡悅神耳。 你有沒有經歷過:夏日空氣熱悶的時候,有時竟連氣也會透不過來。但在西方的天空,出現了一朵雲,踉踵而至。暴風雨掩蓋了這世界,給這世界帶來了無窮的舒適,空氣也澄清了,氣象爲之一新,世界是改觀了。 人生也完全一樣的道理。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環境可能起了惡劣的變化,但它能發生澄清的作用,充滿了新的氣象,好像天堂的一角也被帶到地上來了。 障礙應該使我們歡唱。風之能發生曼妙的聲響,幷不在海洋上暢行無阻的時候,而是在艱難地吹過層層枝葉交織的松樹林間,或是吹到“愛奧良”琴的弦上,起了阻抗作用的時候。在上面這些場合,風才發出有力和美麗的音韵。釋放你的靈魂,讓它橫掃生命的障礙,穿過痛苦的可怖森林,小至微細的磨折和煩惱,那麽你的靈魂,也會唱出它的歌聲了。
《曠野的筵席》 2月4日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林前1:28)
宇宙中只有基督的十字架,才能將人帶到真正同等的地位上。它使每一個人都降到零點,然後在均等的機會中讓人有一個新的起頭,而各自向前邁進。基督徒進步得快或慢,全在乎他們的相信和順服,並不在乎他們本身天然方面有何勝人一籌的地方。往往有許多太強的、鋒芒畢露的,神反捨而不用,神卻選用了那些軟弱的、被人藐視的、甚至選召一些孱弱,卑賤到一個地步,叫使徒保羅找不到適當話語來形容他們的光景,只好用一句籠統的話,說他們是「全然無有」的。
你是否被列在上述那幾類裏頭呢?你不要因此而灰心喪志,你並沒有什麼不如人的缺憾,其實,你還滿有可著先鞭的機會,至少你已經在零點上,也就是說你已經來到神的起點。你只要單純的相信並順服祂就行了!
《竭誠為主》 2月4日
無以抗拒的大能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五14)
保羅說他被基督的愛統管支配,如同給鉗子鉗住一樣。很少人知道被神的愛抓緊是怎麼一回事,因我們往往被自己的經歷所約制。但約制保羅的只有一件,就是神的愛,除此便別無所見。[基督的愛激勵我們],信徒身上有沒有這個音符,一聽便知。在這些人的生命裏,聖靈通行無阻。
當聖靈重生了我們,我們作見證的重點在神為我作了什麼,這是對的。但受了聖靈的洗,這些就成為過去的經驗,我們才開始瞭解耶穌說[你們是我的見證]的意思了。不是見證耶穌能夠做什麼,那是初步的見證,而是[見證我]。我們要視所有的事,都是發生在他身上,不論是稱許或指責,是逼迫或讚賞。人若未曾被他能力的威嚴所感召,絕不能為他站立。只是最要緊的事,而奇怪的,這卻是基督工人最忽略的。保羅說他被神的愛抓住了,就成了他一生行事的動力。
人說他瘋狂,說他拘謹,他也毫不介意。他只為一件事而活,就是叫人相信神的審判和基督的愛。這種為基督的愛丟棄萬事的人生,才可以結出生命的果子,將神聖潔與大能的形象刻在人心裏。這是神的聖潔,絕不是我們個人的聖潔。
祈禱◆﹝在柱頂上刻著百合花。]噢,主啊,這句話在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我對那粗糙、不起眼的[百合花]是何其無知。願我藉著表達和經歷你的恩典,能屬於你。
《靈命日糧》2月4日
敞開心門
讀經: 民數記5章5-8節
金句: 「無論男女,若犯了人所常犯的罪,以致干犯耶和華,......他要承認所犯的罪。」(民數記5章6-7節)
多倫多大學在200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有人良心上感覺有虧欠,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清洗乾淨的迫切渴望」。為了做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回想過去所犯的罪。然後讓他們洗手,象徵著洗淨良心。而那些想起以前過錯的人,要比想不起來的受訪者洗手次數多一倍。
聖經清楚表明,洗淨罪只有一種有效方式,就是認罪。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潔淨自己,在 神及眾人面前保持潔淨,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承認自己的罪(民數記5章5-8節)。「認罪」的意思是「說同樣的話、同意,並承認事實」。當人向 神認罪時,並不是要告訴 神一些他還不知道的事,而是表示自己內心的改變,同意 神對罪的看法。拒絕認罪,則會讓罪在人的生活及社群中植根更深。
認罪使我們敞開心門,好讓我們得到赦免、喜樂與平安。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約翰一書1章9節)。MW
若我能知, 神大能;
他願醫治,潔凈我們;
我們就能,坦然面對;
到主面前,懺悔認罪。Fasick
我們認罪就是和 神對罪的看法一致。
《聖經研讀》2月4日
太 24:1 耶穌出了聖殿、正走的時候、門徒進前來、把殿宇指給他看。
太 24:2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太 24:3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
太 24:4 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太 24:5 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太 24:6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太 24:7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
太 24:8 這都是災難的起頭。〔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太 24:9 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
太 24:10 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
太 24:11 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
太 24:12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纔漸漸冷淡了。
太 24:13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太 24:1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
太 24:15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
太 24:16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
太 24:17 在房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裏的東西.
太 24:18 在田裏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太 24:19 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
太 24:20 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
太 24:21 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
太 24:22 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
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
內容綱要: 人子近了就在門口了
一、大災難的預兆和情形 (24:1-22)
﹙一﹚主對聖殿被拆毀的預言
1. 耶穌出了聖殿、正走的時候、門徒進前來、把殿宇指給他看(大希律重建之聖殿)
約 2:20 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纔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麼。
2.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
-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主後七十年羅馬人在提多率領下,徹底毀滅了耶路撒冷及聖殿建築物。)
﹙二﹚門徒的詢問與主的警誡
1. 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說、請告訴我們
-甚麼時候有這些事(指主對耶路撒冷和聖殿所作的豫言)
-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指主第二次再來和這世代結束之時)
2. 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三﹚大災難起頭的預兆
1.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
-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 是末期還沒有到
2.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
3. 這都是災難的起頭。〔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在大災難來臨以前,會遭受一陣陣的痛苦,越過越厲害,但這些苦難都如同是產難。)
﹙四﹚前三年半的大災難
1. 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
-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
2. 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
3. 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
4. 只因不法的事(指不守規矩違背神旨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纔漸漸冷淡了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指脫離災難,進入國度)
5.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
(國度的福音傳遍天下,是結束這世代的先決條件。)
﹙五﹚後三年半的大災難
1. 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讀這經的人要會意)
但 9:27 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作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作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
帖後 2:3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4 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 神的殿裏、自稱是 神。
2. 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遭遇逼迫時,神子民的反應不是抵抗而是逃)
-在房上的、不要下來拿家裡的東西,在田裡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因為行動不便,來不及逃走)
3. 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
-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
-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
4. 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
-只是為選民(指猶太人,他們是神所揀選的百姓)、那日子必減少了
(若不減少大災難的時期那些日子,就沒有一個人能活得了,故神限定災期總共三年半。)
玉漏沙殘 The Sands of Time (聖徒詩歌532)
一 玉漏沙殘時將盡,天國即將破曉;
所慕晨曦即降臨,甘甜加上奇妙。
雖經黑暗四圍繞,晨光今已四照;
榮耀榮耀今充滿以馬內利之境。
二 哦,基督你是泉源,源深甘愛充滿;
既淺嘗此泉於地,定必暢飲於天。
那裏主愛直擴展,猶如海洋湧溢;
三 祂以憐憫和審判,織成我的年代;
我的憂傷的淚斑,也帶愛的光彩。
領我手段何巧妙,祂計劃何純正;
四 哦,我是屬我良人,我良人也屬我;
祂帶我這卑賤身,進入祂的快樂。
那時,我無他靠山,只靠救主功勞;
前來榮耀所充滿以馬內利之境。
五 新婦不看她衣裳,只看所愛新郎;
我也不看我榮耀,只是瞻仰我王。
不見祂 的冠冕,只看祂手創傷;
羔羊榮耀今充滿以馬內利之境。
這首詩歌「玉漏沙殘」(The Sands of Time Are Sinking)是十九世紀女詩人古霑安在1857年所作。 這首詩是根據十七世紀,基督徒殉道者羅得福的書信和臨終遺言而寫。 原詩共有十九節,今日聖徒詩歌(五三二首)乃採用其中五節。這首詩的曲調是一位法國的音樂家杜罕(Chretien Urhan, 1790-1845)所譜。
古霑安(Anne Ross Cousin, 1824-1906)一八二四年生於蘇格蘭美如斯(Melrose)。 她的父親大衛康斗(David Ross Cundell)是位醫生 。 她嫁給一位傳道人威廉可貞(William Cousin),他是蘇格蘭自由教會中頗被主使用的仆人。 古霑安有很高的詩歌才華,詩境有如在天。她的這首詩最遲當寫于一八五七年,那年,這詩發表在The Christian Treasury上。她一生共寫了一百六十首詩,一八七六年有人替她出版了她的詩集——Immanuel’s Land and Other Pieces。詩評者說,她的詩最适于聖徒唱頌或默想,而這詩集中最好的作品,當然就是作為詩集全 名的“以馬內利之境”了。它在所有的詩歌中,就像光輝熾烈的日頭,無論就詩的 境界、詩的感覺或文學技巧而言,都是佼佼者。所有在二十世紀出版的詩歌集,都選錄了這一首。
羅得福(Samuel Rutherford, 1600-1661),蘇格蘭人,是一位博學的傳道人,他堅守所信的道。1630年時,他因與當時的國教不能相容,在最高權力法庭受審,被解職放逐,他的著作也被焚燬。 羅得福被禁講道後,就以書信勉勵其教友和友人,一共寫了二百二十多封勸勉的書信,其中一信有句:「玉漏沙盡,應即把握時間,及時尋求你的主。」即本詩第一節的主題。 八年後,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執政,獨立教會獲宗教自由。 羅得福繼續領導反英國國教的運動。 1660年,英國王政復辟後,國會以叛國罪傳訊羅得福,但此時他已病重垂危,無法應訊。 臨終時,他說:「我即將去很少君王和顯要們能去的地方,願榮耀歸與我的創造主與救贖主。榮耀在以馬內利之地明亮照耀。」古霑安就將「在以馬內利樂境,滿榮耀光明。」作為每節詩的末句。
羅得福小傳
「玉漏沙殘」的詩是羅得福 (Samuel Rutherford) 在一六二七年的安瓦斯(Anworth)開始牧會十年後,寫信給戈登(John Gordon)說:「我所敬慕親愛的兄弟:玉漏將盡,應即把握時間,及時尋求你的主。」這句話成為本詩第一節的主題。但卻是用他跟隨追求及愛主、愛弟兄及為主受苦的經歷所寫成的。這就是羔羊新婦的腳蹤吧!
羅得福於一六○○年生於蘇格蘭,父親是一位敬虔的農夫。二十歲時得到碩士學位,二十五歲被任命為教授,二十七歲成為鄉村的傳道人。從他開始服事主起,主就先工作在他身上。他妻子的疾病成為他很重的擔子,經常日夜劇痛呼叫,需要他隨時照護。他妻子得的病異常疼痛,呻吟如同產婦叫號,長期折磨使他精疲力竭,有一年半之久,直到去世,不久兩個孩子也相繼去世,我們不明白主為何這樣做,但他明白了什麼是為父心懷,他往後也最能撫平弟兄們喪親的傷痛。
他的服事
安臥斯教區的村莊分佈很散,他探訪弟兄家便很辛苦,但為體貼大牧者的心腸,他常放下書本而翻山越嶺去拯救靈魂。那家有病人,他總是出現在床頭。看望時,他的眼目常常向上看,似乎在不斷地仰望基督。雖然難於看望牧養,但他服事主的自己就更謹嚴,每天凌晨三點,他就起身與主有親密的交通、默想,為弟兄們禱告。弟兄們說:「他總是在禱告,總是在傳道,總是在看望病人,總是作教義問答,總是在讀寫。」
他沒有講道口才,嗓音特別尖銳,天生最不適合講道的,但講道卻是非常吸引人,在他的時代甚至教會史上,都是少有的。是因主用膏油來塗抹他,所以人覺得他的話能打動人心。當他講到主時,有弟兄作見證說,他整個人像要飛騰出去似的。當時有一個很會「追求」的弟兄說:「我在這兒被剖開隱情,我在那兒遇見神的威嚴尊貴,但我在他這裏,遇見了主的愛!」
在他沒有去安臥得之前,那兒的人就像冷卻的鐵塊一樣,兩年之後,就有復興開始了。他為了神指派他的職分,把命都拼上去了。安臥得是他的冠冕、他的喜樂,他們站定了,他就活了。他曾說過:「我最深的喜樂,就是挪去你們和永遠生命之間的鴻溝,我的見證存留在天。你們的天,就是我的雙倍天;你們的得救,就是我雙倍的得救。我晝夜思想的,就是你們。主啊!審判我,如果我不看我的職分;主啊!定罪我,如果我看重這職分過於看重你自己。」凡住在安臥得一帶的,無論尊貴、富有、貧賤或文盲都是他福音的債戶。他探望他們,寫信給他們,而且在主前一一提名禱告,弟兄家中的兒女他也一個一個顧及到。他見證說:「我盡所能把你們交在基督的掌握裏;凡是主的旨意,我未曾避諱不說的。我把你們戴在胸前如胸牌一樣,常因思念你們,我幾乎不能入眠。當你們安睡的時候,我魂獨醒—我在主面前尋求,如何把你們許配給基督,有如貞潔的童女一般。」
他從領受主的聖餐,成為他靈性得更新的秘訣,他自己見證說:「每週日主的筵席(即擘餅),是我裏頭的人更新的機會。我是過了度量去搆服事,我日日憂傷主給我的呼召,連我的身體也趕不上了。但此時是我們天上的父,將基督||我們寶貴的生命糧,分賜給兒女的時候;此時也是我們的良人,取悅祂所愛的人的時候,我們要格外渴慕祂。」他常要求一些屬靈長者,以禱告來供應這聚會。他不但從「主的身體」得屬靈供應,他自己常是長時間在主面前與主摔跤「在安臥得,我與天使摔跤並得了勝。森林、樹木、草原和山丘都是我的見證人,見證我怎麼樣將基督與安臥得這個地方緊緊地聯結起來。」
他這樣盡力服事主,主並沒有免去對他的擊打。一六三0年,他妻子去世了,他說:「來吧!來吧!基督的十字架。如果基督也來的話,十架請來吧!」「受苦確實是我們進入神國的途徑。」幾年來他母親病危時,他說:「我要孤單了||但我並不孤單,因為父與我同在。」
接受基督的患難
一六三六年,他出版一本關於恩典的著作,而被請去教書,但就在這時因主張王權的限制,觸怒了王室,七月時,他被召去答辯為何不贊同主教制,旋即被勒令停止牧職並放逐到亞伯丁判刑九年。當時那地是亞米紐斯派的大本營。他靈裏非常明亮,他致信摯友說:「我誠願主再加幾分十架給我,好叫我能有分於主的苦難。我信惟有這樣,基督的王權才能在這裏受人尊重。」當他受審定讞時,他說:「我知道這場衝突遲早會爆發的。我為著被主抬舉來背這個十字架而禱告,已經有十六年了。」他決定馬上離開安臥得去亞伯丁。「我要以我的行為證明,我是存心順服國王的,他有權管制我的身體。我惟一放不下心的,就是我的弟兄們,因為這兩年來,我的服事太放鬆了,但願我的放逐不是主的管教。」
同年九月他到達亞伯丁,站在亞米紐斯主義和主教制的營壘中,為真理和基督主權作見證。他們一見羅得福來了,就展開對恩典教義的猛烈攻擊,然而他折服了他們,甚至有人聽了勸。因此,有人建議快挪走這個「瘟疫者」。弟兄當時說:「此地的『愛』好冷酷啊!但基督和我要繼續背負下去。
當他在市上行走時,經常有許多人嘲諷他說:「哼!這個人被放逐、沒人要的傳道人!」弟兄說:「我不以我的『花環』為恥。」還有人對他個人人身攻擊,他聽到了就說:「這不過是為主受苦十字架一部分而已。」感謝主,當時也安排了幾位敬虔認識主的人與他交通,叫他得激勵。
英國有句諺語:「金子燒了仍是金子,因此當人要踐踏金子時,將王的印戳蓋上吧!」當他兩年後從試煉中出來時,身上絲毫不帶火燎的氣味呢!他反而在主的恩典上更有長進,這點可以從他的書信中讀出。這兩年,他一方面,與主交通,愈頻愈增;另一方面,則藉著代禱和寫信,來堅固亞伯丁的弟兄們。生命一旦流出來了,是任何限制敵擋不住的。這生命,直到今日,仍舊藉著書信繼續向渴慕主的人說話。
被放逐到亞伯丁的兩年,可說是神在他身上更厲害錘鍊的開始,他自己也蒙了屬靈的大轉機。許多手中的工作被迫停止了,神卻帶他進入更深的生命和事奉裏,就在這個時候,他寫了這首詩歌。
亞伯丁基督的行宮
羅得福書信發信地址總是寫「在亞伯丁基督的行宮」。亞伯丁(ABERDEEN)是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漁港,而所謂基督的行宮則是一個大牢房監獄城。三百五十年前,羅得福為真理的緣故被軟禁在這城裏達十七個月之久,正如約翰被囚在拔摩海島一樣。所以他說:「這城作了我的囚牢。」雖然他被判褫奪一切事奉,他的口全然被封住,但是感謝主,他的心卻湧出美辭(詩篇四十五篇一節)。當他被解往亞伯丁的途中,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妻子,形容他的旅程時說:「我現在是往基督在亞伯丁的行宮去。」他把為主受苦看作是赴王的筵席。所以他說:「巴不得蘇格蘭和愛爾蘭能有份於我的筵席!」當他抵達亞伯丁的時候,他說:「雖然這一座城是我的監牢,但是基督使它成為我的宮殿。它是四處花香,結果纍纍,令人留連忘返的樂園。」從那一天開始,就有一道潺潺不絕的生命水流,從這名為囚牢實為王宮的地方發源,藉著羅得福的書信,不斷的流傳直到我們的手中。
他在這個監牢裏,一共寫了兩百十九封信,後來有人又蒐集了他別的書信一百四十三封,彙印成一本書,在一六六四年出版,用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書名:「復活的約書亞」,底下的副題是羅得福書信上下集。這本書信集現在是公認的基督徒讀物中的古典名著,有人把它和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相提並論,從一六六四年迄今,一共出了三十多版,其中一版且重印了許多次。
榮耀的呼召
一六六0年查理二世復辟,共和政體結束,他的「律法與君王」一書首先遭到查禁。次年,王室正準備要進一步迫害他本人時,為時已晚矣,因為萬王之王召他回家的日子先到了。你若讀他彌留之前所講的話,會發覺那不像一個將逝者所講的話,倒像天使的言語,何等尊貴。
當他聽到王室命令時,他說:「至高的審判者的徵召先到了,我必須先答應祂呢!」這時,他似乎站在通向榮耀家鄉的門檻上,說:「我好喜樂喔!」「我吃到了天上的嗎哪,我眼見我救贖主的面了,我知道末日祂要站立在地上,我將被接入榮耀裏。」
在他將去世前,有人問他現在所認識的基督為何?他說:「我將活著敬拜祂,榮耀歸給我的造物主和救贖主,榮耀四射在以馬內利之境。」「我要睡在主裏,當我醒來時,我要滿足於榮耀的形像。噢!膀臂啊!擁抱祂!噢!金琴調好吧!」他還用手表示,彷彿手抱金琴在天上,要奏起哈利路亞呢!「我聽見主對我說,上到我這裏來吧!」
接著,他似乎在被提的狂喜中說:「我要照射榮耀!我要見到祂像祂一樣!我要見祂掌權,所有潔白眾軍都跟著祂,而我要享受我的一份!」他叫人反覆唸哥林多前書第一章三十節,說:「基督是我的一切的一切。」這就第二節所說:「哦!基督你是泉源,源深甘愛充滿。」他彌留最後的一句話是:「越過樂園,我就進入復活了;我所安息的港口,仍不過是祂寶血的赦免和救贖。榮耀、榮耀,今充滿在以馬內利之境。」
H532. 玉漏沙殘 THE SAND OF TIM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