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28

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

  不要帶著懼怕的心去看前面將臨的事。要帶著盼望去看它們,因爲主是我們的主,必要帶領我們一步一步過去。他常與你同在;你只要緊緊抓住他的手,他會引導你安然經過一切的;當你軟弱無力,站立不住的時侯,他會將你懷抱在他大能的膀臂中。
  不要爲明天憂慮。永活的神今天既然看顧你,明天,每一天,也必定會同樣看顧你。有時他不叫你遇見試探,有時他加你力量使你能忍受試探。所以放心,拋弃一切焦急的意念和煩惱的理想。——賽而斯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詩篇二十三篇一節)。
  字在原文是現在式;不是過去式曾是,也不是將來式將是,也不是未定式或是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現在是,他永遠是。在主日是,在星期一也是,在一星期中每一天都是;在正月是,在十二月也是,在一年中每一月都是;在家裏是,在外鄉也是;在平安時是,在危險時也是;在豐余時是,在缺乏時也是。在任何環境中都是。——戴德生

 

 

《曠野的筵席》  28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來9:11-12

    如果我們要欣賞基督寶血的價值,我們必須接受神對寶血的估價。因為這血首先不是為著我,乃是為著神。舊約時代的贖罪日,很清晰的解釋這件事。利未記十六章告訴我們,在贖罪日,大祭司要將那獻為贖罪祭牲的血帶進至聖所,並在神面前灑了七次。這個祭物,當然是在會幕的院子裏,公開在會眾面前宰殺而獻上的。但只有大祭司一人單獨的帶著血進入至聖所。在那些需要贖罪之人的眼睛所望不見的至聖所裏,大祭司單獨的將贖罪的血灑在神面前。對於這件事我們必須非常的清楚,基督的寶血首先是為著要給神看的,不是要給人看的。這位聖潔而公義的神既接納了寶血,並且承認祂自己已經滿足了,所以我們對寶血的估價,也就應該紮根於這個神聖的事實。

 

 

《竭誠為主》 28

隨時隨地堅守不移的成聖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帖前五23-24

    我們成聖,有沒有打算按這經文中的標準呢?我們把成聖這句話看得太輕率了。對成聖所要求的代價,我們有沒有預備付出?代價是我們減少一切屬地的興趣,而擴大對神國度的興趣。成聖是我們全神貫注留意神的心意與觀點;也是約束身體靈魂所有的智慧,專為完成神的旨意。我們肯不肯讓神在我們身上下工夫,成就神分別為聖的目的?又他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完成之後,我們肯像耶穌一樣,甘願分別自己為聖歸於神?[我為他們的緣故分別為聖]。我們未能進入成聖的經歷裏,是我們未從神的觀點瞭解成聖的意義。成聖就是與耶穌合而為一,以致那支配他的,也支配我們。我們預備付出那代價麼?就是一切在我們裏面不屬於神的東西,都要放下。

    我們能否與保羅的禱告起共鳴?我們能否說:[主,你能叫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有多聖潔,就求你使我有多聖潔?]耶穌禱告要我們與他合一,正如他與父合一一樣。聖靈在人身上唯一的特徵,就是叫人酷肖耶穌基督,宛如骨肉,同時擺脫一切與基督相反的性情。我們肯把自己分別出來,讓聖靈在我們裏頭作工麼?

祈禱◆主啊,當我的心思不是完全被你掌管,它很容易胡思亂想!願我身心靈的主權都穩操在你的手中。

 

 

 

靈命日糧 28

秘密花園

讀經: 箴言420-27

金句: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節)

    法蘭西絲霍森柏納(Frances Hodgson Burnett)的小說《秘密花園》,講述的是瑪莉的故事。這位年輕的女孩搬到英國,住在富有的叔叔愛其巴特的莊園。她認識了一個勞工階層的男孩迪肯,迪肯熱愛大自然。這兩個孩子發現了一個用籬笆圈著的秘密花園,叔叔為了避免觸景傷情而想起死去的妻子,就把這個花園鎖了起來。由於疏於照料,花園死氣沉沉,而迪肯向瑪莉保證,只要適當照料一下,花園便會重獲生機。在孩子們的幫助下,這個秘密花園最終綻放出芬芳四溢的花朵。

    我們心中都有一座秘密花園,如何照料它將決定我們的言行。箴言書滿有智慧地提醒我們,「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節)。保守之意是「忠實地看守及保護」。保護進入心中的一切,鑒察我們的回應,將決定在心裏紮根的是什麼。只要我們除去怨恨的刺、情慾的種子及苦毒的根,便能換上聖靈所結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23節)。

你在照料你心中的花園嗎?HDF

不要單顧外表;

美貌終會消盡;

應育聖靈果子,

          使之根植內心。D. De Haan

 神要你澆灌他撒在你心中的種子。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28

26:1      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

26:2      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

26:3      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裏。

26:4      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

26:5      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

26:6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

26:7      有一個女人、拿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

26:8      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

26:9      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

26:10    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甚麼難為這女人呢.他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26:11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26:12    他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作的。

26:13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

26:14    當下、十二門徒裏、有一個稱為加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

26:15    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

26:16    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

26:17    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喫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那裏給你豫備。

26:18    耶穌說、你們進城去、到某人那裏、對他說、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裏守逾越節。

26:19    門徒遵耶穌所吩咐的就去豫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26:20    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

26:21    正喫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

26:22    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的問他說、主、是我麼。

26:23    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裏的、就是他要賣我。

26:24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26:25    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麼。耶穌說、你說的是。

26:26    他們喫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喫.這是我的身體。

26:27    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

26:28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26:29    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26:30    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

內容綱要:                          十字架的路程與作王的道路       

一、愛主與記念 (26:1-13)

﹙一﹚主釘十字架的啟示

   1. 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

      -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

   2. 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主後18-36年任大祭司)的院裡

      -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他們手上不染血跡,是藉羅馬政權殺耶穌)

      -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神定規羔羊要在逾越節被殺)

林前 5:7     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二﹚香膏的價值   今生為主沒有枉費的

   1.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2. 有一個女人(馬利亞)、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可十四3加打破玉瓶)

      -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當時表示歡迎和尊敬,通常是將膏抹在腳和頭)

(四卷福音都記述女人用香膏抹主的事(參太26:6-13; 14:3-9; 7:36-50; 12:1-8)。馬太、馬可和約翰是記載同一件事,而路加則報導另一次類似的事件;路加那次討論的焦點在於愛和赦免,而其他福音書則圍繞著「這香膏是否枉費」的辯論。)

   3. 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

      -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約十二5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

(有許多的事奉,不是為著主的喜悅而作(膏抹主),卻是為著工作的需要而作(賙濟窮人))

﹙三﹚為主安葬作的一件美事

   1. 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甚麼難為這女人呢

      -他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2.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3. 他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作的

14:8      他所作的、是盡他所能的.他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豫先澆在我身上。

   4.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

      -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我們不僅要傳救主愛罪人,也要傳罪人愛救主。)

(伯大尼的馬利亞心中得了啟示,知道她所最愛的主即將要經過死亡和埋葬,在主死之前,抓住機會膏了主;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後,想要去膏主,卻沒得機會(參可十六1~6))

二、猶大賣主 (26:14-16,20-25)

﹙一﹚三十錠銀子賣了主

   1. 當下、十二門徒裡、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

      -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一個奴隸的估價)

   2. 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

(馬利亞是「抓住機會」,把她自己交給主;猶大是「找機會」,要把主交給黑暗的權勢。馬利亞因為愛主,就不惜那值三十兩銀子的香膏;猶大因為愛錢,竟為三十塊錢出賣了主。)

﹙二﹚主、是我麼

   1. 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逾越節的筵席)

   2. 正喫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

   3. 他們就甚憂愁、一個一個的問他說、主、是我麼

   4. 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主是何等的慈愛包容)、就是他要賣我

   5.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6. 賣耶穌的猶大問他說、拉比、是我麼。耶穌說、你說的是

三、立定新約 (26:17-19,26-29)

﹙一﹚豫備逾越節的筵席

   1. 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喫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那裡給你豫備

   2. 耶穌說、你們進城去、到某人那裡、對他說、

      -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裡守逾越節(正月十四日黃昏開始)

   3. 門徒遵著耶穌所吩咐的就去豫備了逾越節的筵席

﹙二﹚主的身體與立約的血

   1. 他們喫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

      -你們拿著喫.這是我的身體(我們都分受這一個餅,同領基督的身體)

   2. 又拿起杯(救恩的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寶血為立新約的憑據)、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3. 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葡萄的產品)

      -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在千年國度中與主一同坐席的日子)

林前 11:2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24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捨有古卷作擘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5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6 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Hymnary

 

每一天 Day By Day (聖徒詩歌464)

 

  每一天所度過每一時刻,我獲得力量勝過試煉;

我信靠我天父智慧計劃,無理由再憂慮並掛念。

祂心仁慈遠超一切度量,逐日賜我祂手所量定;

憂或喜都顯明祂的慈愛,勞苦中融主甘甜。

 

  每一天,主自己與我相親,每時刻賜下應時憐憫;

每重擔主甘願背負安慰,祂名稱為策士、全能者。

主保護祂兒女如同珍寶,為成全此使命不稍卻;

“你能力必像你日子一般,”所賜保証何甘甜。

 

  每試煉都彰顯救主恩助,我只要信靠寶貴應許;

甜安慰,使我信心更堅定,你神聖話語成我供應,

每一次我遇見痛苦患難,都願從父手歡然接受;

每件事隨時光如水逝去,我要與主永同在

 

鮑麗娜女士

 

這首詩的作者是鮑麗娜(Lina Sandell Berg,1832-1903)。 麗娜年幼時體弱多病,她不愛與友伴遊玩,常偎依在父親旁,陪他在書房研讀,父女舐犢情深。 在她廿六歲時,目睹父親墜海溺斃的慘劇後,心碎之餘,她寫了這首詩,表達她對神的信賴和她的生命中有主同在,如孩童一般地單純信靠主渡過每日每刻。 鮑麗娜被稱為「瑞典的芬妮克羅斯比」。 這一類優美的聖詩,促成十九世紀末葉北歐基督教的復興。

 

  這首由史固格(Andrew L. Skoog, 1856-1934)譯成英文。他出生在瑞典,十二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史固格祗有六年小學的教育,但他好學不倦,學會了許多手藝和技術。 史固格編了七本聖詩集,寫無數詩班歌曲,著作了許多神學課本。 他在明尼亞波利斯城的市政府工作時,出版了一本瑞典文的月刊。 他也是一個大教會的主日學校校長。

 

  本詩的譜曲者是瑞典著名的抒情歌王安福達(Oscar Ahnfelt, 1813-1882)。 他背著自製的十弦吉他,在北歐各地以演唱民謠方式傳講福音。 鮑麗娜說:「他把我的詩歌刻印在聽眾的心扉上。」 當復興之火旺盛時,撒但也起而攻擊。 國王卡爾十五世禁止安福達在北歐獻唱和傳福音,他傳安福達前來問話。安福達心中倉皇不安,請鮑麗娜特別為此覲見作一詩。 數日後,鮑麗娜將一首新詩交給他。 安福達懷揣著新詩、手抱吉他、前赴皇宮,在國王面前唱著:「是誰以和平在敲你心門?是誰使傷痛痊癒,令馨香散發?你的心仍難安寧,世上的歡樂中找不到平安。你的靈還在渴慕,尋求釋放以得天國的珍寶。」國王聽後,熱淚盈眶,起身與安福達握手說:「從今以後,你可在我國內隨意獻唱。」

 

H464. 每一天  DAY BY DAY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