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2月10日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羅馬書十二章十九節)。
許多時侯,靜比動更費力。靜是力的最高效能。對于那些一無根據的最惡最毒的控告,主始終“甚麽都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至審判官甚覺希奇。對于那些無理的侮辱,不堪的虐待和嘲笑,連旁人都會激起憤怒,可是主始終鎮靜。他大有能力,才能不動。凡曾受過冤枉,毁謗,虐待的,都知道維持鎮靜,需要何等大的力量。 使徒保羅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搖動我”(使徒行傳二十章二十四節直譯)。 他不是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傷害我。”傷害是一件事,搖動又是一件事。使徒保羅的心頂仁慈。我們沒有讀過有甚麽使徒曾像使徒保羅那樣痛哭過。一個男子痛哭泣是無礙于一個人的堅毅。主曾哭過,他是有史以來最堅毅的人,所以幷不說沒有一件東西可以傷害我,但保羅立定决心,凡是他所言爲正確真實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搖動他。我們往常所計較的,他幷不計較,他不貪求安適;他不以性命爲念。他所追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對主至死忠心,要得主的喜悅。保羅比任何人更能認識了,主的喜悅就是他的酬報,主的微笑就是天堂。——濮登
《曠野的筵席》 2月10日
「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創17:1)
神沒有向那強壯的亞伯蘭說這句話,因那時他還能夠產生出一個像以實瑪利的兒子來。神一直等到祂的僕人完全沒有辦法了,即使他想還要生一個以實瑪利也是無能為力了,然後(惟有等到這個時候)神才向他重新顯現,啟示祂是全能的神。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亞伯蘭對他自己的光景會有過悔悟,甚至以實瑪利在他眼中,反而變得更加寶貝了。他到底有沒有覺悔自己的錯誤呢?他有沒有尋求神呢?如果他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真的沒有尋求神,那從人的觀點看來,他似乎是沒有多大出息了!然而有沒有出息並不繫於他要神,乃繫於神要他。神的確要他!神仍然沒有停止在祂的僕人身上做工,祂沒有放棄亞伯蘭。神向他說:「你要認識我是全能者」,「並要行走在這認識的光中」,「也要作完全人」。作「完全人」是什麼意思?是要他完全地軟弱,徹底地無能,好讓全能的神來成全一切。
《竭誠為主》 2月10日
你對神的想像力衰退了嗎?
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賽四十26)
以賽亞時代神的百姓,只看偶像的面孔,以致缺乏想像力。以賽亞吩咐他們舉目望天,就是叫他們再用想像力。大自然對聖徒而言,是神聖的。我們若是神的兒女,在大自然中就必發掘無限的寶藏。一陣微風,一個晝夜,天空的變化,大地的興衰,都實實在在是神向我們說話。只要我們運用那呆滯已久的想像力,便可以領略。
屬靈上的專一是一個考驗,要看我們能否利用想像力專一向神。你的[思想]是否向著偶像?這偶像是你自己?你的作為?你事奉的觀念?你得救與成聖的經歷?那末,你對神的想像力是呆滯了。當你面對困難,你就無能為力,只好在黑暗中忍受吧。你的想像力若是貧乏,切勿回頭看自己的經歷,因你需要的是神。你要擺脫偶像的羈絆,離開任何阻攔你思想神的事物。醒來吧,接受以賽亞對百姓的吩咐,把[心思意念]轉向神。
禱告含混模糊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想像力,沒有決志把自己擺在神面前。我們要先學習怎樣做劈開的餅,倒出來的酒,做代禱的工夫,多於做與人接觸的工作。想像力是神給聖徒的一種能力,叫他從[己]出來,進入從未經歷過的關係裏去。
祈禱◆噢,主啊,我完完全全地需要你!我來到你面前,求你藉著你的生命,慈愛地使我更新,以致我的理解力、想像力和說話,完全屬於你。今天,我尋求你的感動和使人振興的恩典。
《靈命日糧》 2月10日
停止升級
讀經: 馬太福音5章38-48節
金句: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馬太福音5章39節)
有位在市中心的牧師告訴他的會眾說:「有人深信『以眼還眼』,但在這個社區裡卻盛行『以兩眼還一眼』。你永遠無法擺平一切,那只能增加危險。」人們認真地點頭,因為明白他們每天所面對的事實。
我們在學校操場或自己家中,都目睹過這樣的情形,一個孩子在遊戲中撞到另一個孩子,被撞的就反推回來,一推一擠就變成了打鬥。原只是為了報復,但每次的行動都因被激怒而逐步擴大。
在馬太福音第5章,主耶穌講到一系列的相關問題,把它們提高到 神喜悅的標準:「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38-39節)。他說,有人打你右臉就將左臉給他打、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就陪他走二里路、有求你的就給他(38-42節)。正如第一次聽見這些話的人一樣,我們可能會覺得耶穌的要求太極端、不切實際。但我們願意認真思想他的教導並為此禱告嗎?當我們在家中、工作中或在學校裏被人錯待時,我們可否願意遵行主的教導?
復仇和升級的惡性循環可以阻止的,只要一個勇敢且滿有信心的人不再回擊。DCM
有人企圖點戰火,
求主幫我莫報復;
賜我力量和信心,
遵行真道顯主愛。Sper
以善報善是人之本性,以善報惡是超越本性。
《聖經研讀》2月10日
太 26:57 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裏去.文士和長老、已經在那裏聚會。
太 26:58 彼得遠遠的跟著耶穌、直到大祭司的院子、進到裏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這事到底怎樣。
太 26:59 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要治死他。
太 26:60 雖有好些人來作假見證、總得不著實據。末後有兩個人前來說、
太 26:61 這個人曾說、我能拆毀 神的殿、三日內又建造起來。
太 26:62 大祭司就站起來、對耶穌說、你甚麼都不回答麼.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甚麼呢。
太 26:63 耶穌卻不言語。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 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 神的兒子基督不是。
太 26:64 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太 26:65 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他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
太 26:66 你們的意見如何.他們回答說、他是該死的。
太 26:67 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說、
太 26:68 基督阿、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
太 26:69 彼得在外面院子裏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
太 26:70 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
太 26:71 既出去、到了門口、又有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裏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
太 26:72 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
太 26:73 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
太 26:74 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
太 26:75 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七、受公會審判而彰顯羔羊得勝生命 (26:57-68)
﹙一﹚面對誣告羔羊默默無聲
1. 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去.文士和長老、已經在那裡聚會
2. 彼得遠遠的跟著耶穌(保持距離,隨時準備棄主而逃)、直到大祭司的院子
-進到裡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這事到底怎樣
3. 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假見證、控告耶穌、要治死他
4. 雖有好些人來作假見證、總得不著實據。末後有兩個人前來說
-這個人曾說、我能拆毀 神的殿、三日內又建造起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5. 大祭司就站起來、對耶穌說、你甚麼都不回答麼.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甚麼呢
6. 耶穌卻不言語(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
﹙二﹚主見證自己是神的兒子基督而被定罪
1. 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
2. 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然而我告訴你們、後來你們要看見人子
-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3. 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他說了僭妄的話、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
-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你們的意見如何
4. 他們回答說、他是該死的(猶太人當時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並無執行死刑的權利)
5. 他們就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說
-基督阿、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 Let Me Love and Not Be Respected (聖徒詩歌381)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讓我事而不受賞賜;讓我盡力而不被人記,讓我受苦而不被人睹。 只知傾酒,不知飲酒;只想擘餅,不想留餅, 倒出生命來使人得幸福,捨棄安寧而使人得舒服。不受體恤,不受眷顧,不受推崇;不受安撫; 寧可凄涼,寧可孤苦;寧可無告,寧可被負。 願意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願意受虧損來渡旅客的生涯。 因為當你活在這裡時,你也是如此過日子, 欣然忍受一切的損失,好使近你的人得安適。我今不知前路究竟有多遠,這條道路一去就不再還原; 所以讓我學習你那樣的完全,時常被人辜負心不生怨。 求你在這慘淡時期之內,擦乾我一切暗中的眼淚;學習知道你是我的安慰,並求別人喜悅以渡此歲。
這首歌的詩詞(聖徒詩歌381首)是由倪柝聲弟兄根據法蘭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1182-1226)的一首禱告所作,由林知微姊妹(Mimi Lam)在1976年譜曲。法蘭西斯於1182年生在義大利。父親是個富商,自幼過享樂的生活;二十歲時,因一場危險的疾病而歸向基督,從此以後獻身,過貧窮、慈善的生活。法蘭西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性﹐但造就他豐盛生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對「貧窮」與「和平」的堅持﹐這是他自聖經尤其是耶穌教導的體會。法蘭西斯曾對他的同伴們說﹕ 「一旦我們擁有什麼﹐就需要武器保護它們和我們自己﹐這是為什麼會有許多爭吵﹑戰禍及法律訴訟的原因。這些事﹐使我們失去了造物主之愛﹐也使得鄰舍反目成仇。對我們這小群人而言﹐我們已完全溶入『不擁有世上任何短暫物質』的生活中。」他又說﹕「造物主已呼召我們﹐過著貧窮和一無所有的生活﹐為要施行他拯救的計劃。他為我們與世界立約﹕『我們給世界一個好榜樣﹐世界供應我們所需』。讓我們堅持這聖潔的貧窮﹐這是一條窄路﹐卻是通向完全與永恆之福的保障。」
這首詩歌的歌詞是倪柝聲弟兄在一九三0年代譯作于上海。這首短詩,無疑地是能說出并代表倪弟兄一生的事跡,為他的一生描出了一個縮影。倪弟兄從不憐恤自己,他一生所思所想就是他所愛的主,和他主兒女的一切權益。一九五0年,倪弟兄在香港,當時很多人都勸他,不要再回去。但是他明知在前面是一個很重的十字架,他卻甘心樂意的回上海為主作工,與弟兄姊妹一同受苦,迎接神所給他的苦難。他很清楚神為他所定的道路,不是被提,就是殉道。他回大陸不久後即被捕,一九五六年夏被控訴為資本家,判了十五年監禁。到了一九六七年四月,他服滿了十五年徒刑,但他卻遭遇到各種壓力,被強迫否認他的神,或放棄他的信仰。然而他對他的主由始至終都是至誠的,因他的主是比他的自由更寶貴的。這樣,他的刑期就再延長了五年,至終他並沒有得著釋放。一九七二年五月三十日,他在勞改營逝世前時,留下了一張紙在枕頭下面,那是他在心臟病發作的極端痛苦中用非常顫抖的手,寫在一張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上,上面寫的是:
『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為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這是宇宙中最偉大的事實。我信基督而死。 』
每逢唱此詩時,許多人都深被倪弟兄跟隨主的絕對和他里面基督品格的偉大所感動。
H381.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 LET ME LOVE AND NOT BE RESPECTED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