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211

等到祭司把脚站在水裏,必然斷絕(約書亞記三章13節)。

  百姓必須憑信向前進,幷不能在營中坐待外面的路開通了之後方才起行。他們必須拔營開步,整裝束荷,排齊隊伍,直達河邊,雖然河水還沒有起變化。
  到了河邊,若是他們想停在那裏,等河水分開了,然後伸足下水,他們定規空等,定規到今天還在河東。他們在水斷絕之前,必須先舉足涉水。
  讓我們也學習怎樣用信心抓住神的話前進,不看前面的道路能否通行。我們常受攔阻和難處的挫折,都是因爲我們想等神先替我們開路,挪去了一切的攔阻和難處,然後再試著前行。這是何等的錯誤。若是神要我們向前沖,我們就憑著信心抓住他的話語向前沖,好像一無攔阻一般,路自然會爲我們一步步地敞開。——譯自《晚思》
  憑著信心前進,即是勝利。

 

 

《曠野的筵席》 211

「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裏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贊,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5:13

   人類常有一種天然內在的傾向,寧願敬拜被造之物,而不敬拜造物的主。在這事上,甚至連使徒約翰也需要被改正。(參看啟19:10)全本啟示錄所描寫的爭戰,都環繞著這個問題。天上的爭戰和地上的苦難,都起源於撒但想要竊取向神的頌讚和尊崇。但在啟示錄第五章,在那加冕的偉大日子裏,我們看見了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和滄海裏一切被造之物,都聯合起來,眾口同聲的稱頌基督是至大、至尊和至高者!這一章和腓立比書2:9-11,是互相銜接的。「萬膝無不向祂跪拜萬口無不稱耶穌基督為主」!祂借十字架的死與復活,已經完成了這件事,剛被殺的羔羊乃是配得的!

 

 

《竭誠為主》 211

你對神的盼望弱如垂死?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堅心倚賴:有把心思意念寄放在神身上的意思。)(賽二十六3

    你的想像力是停留在神身上,還是逐漸衰退消失?叫主工人生命枯槁衰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想像力。你若從來未運用想像力來到神面前,現在就開始吧。老等神來是無濟於事的,你必須把想像力從偶像的臉上轉移到神身上,以致得救。想像力是神給我們最大的恩賜,理當全然獻給他。你若已經將所有的心思奪回,順服基督,當試煉臨到,你的信心就有了寶貴的資產,因為你可以與神的靈同心同工。要學習把一切合神心意的思想,同自然界所發生的事連系起來——太陽的出沒,日月星辰的運轉,四時的變換。這樣,你的想像力就不會受別的影響,而是受神的支配,為神而用。

    [我們和我們的列祖犯罪……忘記了……]——這樣就要放一把匕首在你沉睡的地方(意即枕戈待旦,不眠不休的等候神)。[神現時不和我說話],但其實他是時常和我說話的。要記住你是屬於誰,你事奉的是誰。挑起回憶,你愛神的心勢必增添十倍。你的想像力也不再呆滯,而是變得活潑、熱切;你的盼望也必光輝燦爛不可言狀了。

祈禱◆噢,主啊,隨著自然界春天的來臨,我的靈渴望你那旺盛的生命力能流進我的生命,不住不住地湧流。然而,我是何其醜陋、何其不像基督!不過,這並非情緒低落的感受,而是我在奇異的盼望中看見這情況。

 

 

 

《靈命日糧》 211

愛的指責

讀經: 撒母耳記下121-13

金句: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6節)

    並非每個人都樂於接受批評,但大衛是。對於那些指正他的人,大衛覺得有所虧欠,他知道自己欠對方一份情。「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我的頭不要躲閃。」(詩篇1415節)

    大衛堅信,指正錯誤是一種仁慈的行為,責備是忠誠的體現。朋友之間若有忠誠,就會指出對方的錯來,就算這麼做可能帶來痛苦甚至破壞友誼。藉此途徑,我們才能表明愛,並幫助對方成長而更加茁壯。正如箴言276節所宣告的:「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

    要給人合 神心意的批評,需要恩典;而要接受它,更需要恩典。大衛接受了拿單的指正(撒母耳記下1213節),但我們往往不像大衛那樣虛心受教,反而討厭別人插手,不願自己的錯處被揪出來。然而,若能接受批評,我們將發現這些責備都會化作「上好的膏油」,膏抹在我們頭上,使我們的生命無論在何處都能流露芬芳。

    若想在恩典中成長,有時必須藉助那些忠誠的朋友所提出的指正,儘管這樣的批評令人感到不舒服。不要拒絕這些批評,因為「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箴言155節)。並且也有「智慧」(98-9節)。DHR

旁人恭維之詞,

極易深入人心;

納諫雖屬智慧,

    人們卻難面對。Sper

出於諍友的指正,能使人愈變愈好。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211

27:1      到了早晨、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

27:2      就把他捆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

27:3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

27:4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

27:5      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裏、出去弔死了。

27:6      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在庫裏。

27:7      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

27:8      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作血田。

27:9      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

27:10    買了戶的一塊田.這是照主所吩咐我的。』

27:11    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耶穌說、你說的是。

27:12    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甚麼都不回答。

27:13    彼拉多就對他說、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麼。

27:14    耶穌仍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巡撫甚覺希奇。

27:15    巡撫有一個常例、每逢這節期、隨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

27:16    當時、有一個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

27:17    眾人聚集的時候、彼拉多就對他們說、你們要我釋放那一個給你們.是巴拉巴呢、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

27:18    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纔把他解了來。

27:19    正坐堂的時候、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

27:20    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

27:21    巡撫對眾人說、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那一個給你們呢。他們說、巴拉巴。

27:22    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

27:23    巡撫說、為甚麼呢、他作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說、把他釘十字架。

27:24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

27:25    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27:26    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

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

內容綱要:                                    國度君王被釘十字架  

一、 猶大的結局 (27:1-10)

﹙一﹚耶穌被猶太領袖交給彼拉多去治死

   1. 到了早晨(禮拜五的早上)、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

   2. 就把他捆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羅馬帝國派駐猶太地的巡撫,任期從主後2636)

﹙二﹚猶大後悔賣耶穌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

   1.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對自己的行為後悔,卻未轉向神)

   2. 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

      -我賣了無辜(「無罪」或「不知罪」)之人的血、是有罪了

   3. 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

   4. 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弔死了

(知罪而不信靠主的恩典,叫猶大成為「沉淪之子」。― 倪柝聲)

﹙三﹚血價與血田- 外邦人得與主同死同葬

   1. 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流「無辜之人的血」的代價)、不可放在庫裡

   2. 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

      -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作血田(寶血的功效能使我們這些外邦人得以和祂同死同葬)

   3. 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撒迦利亞所記先知耶利米口說的話)

      -「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 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

      -買了窯戶的一塊田.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 11:13)

二、受彼拉多審判 (27:11-26)

﹙一﹚主見證自己是猶太人的王

   1. 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

   2. 耶穌說、你說的是(耶穌雖承認祂是王,但祂的國不屬這世界)

18:37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麼。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3. 他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甚麼都不回答

   4. 彼拉多就對他說、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麼

   5. 耶穌仍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巡撫甚覺希奇

53:7      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或作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彼前 2:23   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

﹙二﹚基督被捆綁,我們得釋放- 這義人的事一點不可管

   1. 巡撫有一個常例、每逢這節期、隨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

   2. 當時、有一個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拉巴的兒子,是當時作亂的殺人犯)

   3. 眾人聚集的時候、彼拉多就對他們說、你們要我釋放那一個給你們

      -是巴拉巴呢、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

   4. 巡撫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纔把他解了來

   5. 正坐堂的時候、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

      -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見證主是義的代替不義的)

﹙三﹚猶太人要 把主釘 十字架

   1. 祭司長和長老、挑唆眾人、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

   2. 巡撫對眾人說、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那一個給你們呢。他們說、巴拉巴

   3. 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

      -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釘十字架是當時羅馬帝國處決罪大惡極人犯的酷刑)

   4. 巡撫說、為甚麼呢、他作了甚麼惡事呢

      -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四﹚流這義人血的罪歸猶太人

   1.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

      -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

   2. 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耶穌受審的結果,不只地上的人說祂是「無辜之人」、宗教界找不出祂的瑕疵(參廿六59~60),連彼拉多所代表的屬世政權也宣判祂是「義人」。祂是義人,卻要被人流血,表明了人的不義。)

﹙五﹚耶穌被交給人釘十字架

   1. 於是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主耶穌為我們被除滅,我們這些罪人(巴拉巴)才得以被釋放)

      -把耶穌鞭打了(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53:5)、交給人釘十字架

4:25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基督被捆綁,我們得釋放;基督被定罪,我們得拯救;基督被鞭打,我們得醫治。)

 

 

Hymnary

 

耶穌,耶穌,我的性命 O Jesus, Jesus, Dearest Lord (聖徒詩歌227)

 

  耶穌,耶穌,我的性命,

因為愛的緣故,

求原諒我,將你聖名,

日念千遍不住。

 

(副)耶穌,耶穌,最愛救主,

無人無物與你比擬;

你的笑容是我歡喜,

我愛,愛你,你,主。

 

  我心愛你,不知如何

約束我的奇樂;

你愛有如一團熱火,

使我心中火熱。

 

  因你是我一切、一切:

我的倚靠、食糧,

我心羡慕,我身醫藥,

我魂永遠力量。

 

  燒,燒,哦愛,在我心懷,

日夜厲害的燒!

直至所有其他的愛

燒到無處可找。

 

  暗中之光,憂中之樂,

天在地上開始;

耶穌,你是我愛、我歌,

有誰知你價值!

 

  這愛將受甚麼限制?

要到那裹停止?

進,進,我主,甘甜價值

今日遠勝昨日。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第227) 的作者是費柏(Frederick William Faber, 1814~1863)。費柏家族是法國的更正教徒,逃亡到英國。他祖父及父親都是牧師,篤信加爾文教義(Calvinism),反對天主教。童年時,因他兩個哥哥的夭折,使他父母特別寵愛他,從而養成了他日後獨立、決斷又熱情的性格。

 

 一八三三年春天,他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往后四年的牛津生活影響了他的一生。飛柏為人非常熱情,進入大學后,常常以文會友,他一生許多的知己同伴,都是在這段時間之內結識的;他也盡情地沉醉在古典文學的華美中。當時牛津大學里的思潮,非常复雜,彼此沖激得很厲害,青年學子置身其中,常常莫衷所是,很難把持住自己的方向。飛柏的傳記作者說,當時似是而非的思想有一百多种,真是百花齊放。而在這些潮流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自由派,他們崇尚理性和人本主義,并向一切傳統挑戰,批評信仰,調和信仰中和現代思潮不和的部分。飛柏的文思、口才和儀表,都是上人一乘的,遇到了這种環境。真是得其所哉,他就漸漸地遠离了神,甚至到了一個地步——“我离開牛津出去渡長假的時候,除了一本公禱書之外,什么屬靈書籍都沒有隨身攜帶。”

 

 就在這個時候,神的光進來了,他的良心大大地責備自己:“我被知識野心的餌鉤住了,我成了文藝虛華的奴隸。”當時,他正在傾全力辦“牛津大學雜志”,想要跟“愛丁堡評論”一爭高下。他說:“為了要贏得超過我的才賦所能得著的聲譽,我只有透支我的體力,出賣我在主里的安息,挪用我素來持守的晨禱時光。唉!這些欲望,給我帶來太多的罪孽。現在,我不會再快活,除非我一直思想耶穌,談論或寫作有關于永遠的事。”

 

 他就起來,一心追求主,讀了許多屬靈偉人的傳記,他發現這些人身上都有同一的特征:他們都經歷過屬靈的大轉机,面對面地遇見了神,那樣地顯明,就好象“火中抽薪一樣,叫他進入另一個境界——信仰的成熟和屬靈的完全。”他心中向主的渴慕之火被挑旺起來,使他自己也蒙了屬靈的轉机,要進入屬靈的完全。他說:“我進入牛津才兩年,對這儿的內幕不頂熟悉,但是我卻知道劍橋屬靈的空气比這儿好多了,那里有許多人向主有熱切的渴慕,矢志愛主、榮耀主,而且把自己獻給主。牛津這儿最大的罪惡,就是以追求外面、浮淺的宗教熱忱,來取代里頭的信愛之靈;以對團體的愛,來取代對神的愛;以國教,取代了基督的教會。對我而言,救贖、稱義比使徒統緒、主教制度重要多了。讓我們回到起初的純淨,按著圣經的話來過生活吧!”

 

 當他開始轉向里頭的主以后,就更得著力量,從世界中被分別為圣。在他給一位朋友的信中,他說:“若不是主的靈加倍地扶持我,我想我的屬靈生命,早就被這些世俗的文學作品窒息住了。我并非說要排除這些古典作品,其實它對我的心思發展是有用的,但是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將真理充滿在我們的心思中,而非盡以知識填塞取代。”文學喜好一直是飛柏的致命傷,直到此時,他才被主帶過來。后來當他決定要出來服事主的時候,桂冠詩人渥茨渥斯對他說:“我不說你這樣的決定妥當与否,我只知道英國文學界少了一位詩人了。”詩人不是丟棄了他的文筆,他乃是將這支筆,交在神的手中,單單被神使用。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後,曾在一小鄉村,擔任聖公會牧師。

 

十九世紀(1833~ 1850) 在牛津大學掀起“牛津運動”。在這個運動裡面,他們口號是返回過去教會的豐富。由於緬懷過去的緣故,他們一面發掘早期教會裡面的豐富,另一面認定應當回歸天主教。他們的原意都是好的,不只他們不滿意于當時國教下沉世俗化的光景,而且要弄清楚國教的立場和根源。很可惜,牛津運動后來變質了,運動中后起的領袖紐曼(John H.Newman1801-1890),居然惑于天主教的“統一”和“龐大”,而投向教皇的怀抱;這還不止,一時之間,有九百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傳道人)也盲從跟進,進入天主教,這實在是教會史上的一大憾事。出生牛津大學的飛柏無形中受了影響,可惜後來他也步上後塵,回到羅馬天主教。

 

雖然如此,費柏所寫的東西屬靈份量很重;是公認在英語世界首屈一指的詩人。他的詩歌不但有光,從文學,詞藻和詩意角度看,也是高超的。費柏一共寫了一百五十首詩歌,如「守信歌」(Faith of our Fathers) ,「真神慈悲寬如海洋」(Theres a Wideness in Gods Mercy),「主釘十架」(O Come and Mourn with Me Awhile)。  費柏弟兄所寫的這首詩歌感覺非常美麗、細膩。他是個非常屬靈的人,在他身上能看見基督的美麗,世界對他完全沒有地位。他與主有極親密的交通,才能寫出這特別的感覺。這首詩歌是最能摸著人心的感人詩歌之一,叫人非常單純的摸著主的愛。而每當我們在擘餅聚會唱這首詩歌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團熱火,油然從我們的心底點起,而炙熱我們的全人。費柏寫這首詩歌時是沒有調子的,是卡特羅素(Russell Kelso Carter 1849-1928) 後來配上的。

 

  費柏弟兄的身體并不太好,他一生才活了四十九歲,就像一根蜡燭劇烈地燃燒自己,雖然燒得很快,但燒得很亮。建立弟兄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屬靈的服事以外,他還不時親自下廚備餐給弟兄們吃呢!到了一八六一年底,他的健康情形,惡化到不能再站講台傳信息了,但他仍舊不放下他的筆,病中還要親自校閱他的詩集,并做最后的修改。弟兄們怕他累坏了,特別找人代筆,他知道了頗不以為然,很幽默地說:“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天鵝總是在它快要死的時候,才唱出最甜美的鵠歌啊!”病中他曾寫信給他的哥哥說:“痛苦,是神所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最能叫我們變化像主的能讓我們在墳墓的這一邊,就被主煉淨,真是神的大怜憫啊。”有一度病危的時候,他對一位親密同工說:“有基督的名分而死,是件何等偉大的事!”到了一八六三年九月,他病得很痛苦,但他一直將目光投注在房間里的十字架上,注視主的傷痕,口中低聲說:“神是配得稱頌的!”直到二十六日,才在微笑中被主接去。一位弟兄說:“瞑目前,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半帶微笑,半帶惊愕,叫我想起他自己從前在‘全為耶穌’里面所講的——單單因著愛來事奉耶穌吧!這樣,當你將來瞑目合眼之前,你要惊訝看見,在最愛耶穌的審判台前,居然有天上的音樂,飄入你的耳際,而神的榮耀,也破曉在你眼前,永不褪去!”詩人微笑,因為他跑完了他的路程,在主面前坦然了;詩人惊愕,大概是他目擊了自己從前所盼望的那种榮耀的境界了。

 

詩歌感想

在幾個月前,福建有一位西國教士死了。我曾說,在我所認識的人中間,她是在主裏一個頂深的人。我因比較知道她的事情多一點,就想(未十分定準)替她寫一本行傳,因此徵集她平日的講章、零篇、斷稿等以便編輯。幾天前,從福建寄來她的一包東西,其中有一紙寫寥寥幾句話是:「神阿,我感謝你。因為有一個命令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哦!這是何等的深!我不知道有幾個基督徒會說,神阿,我感謝你,因你有一個命令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是的,我們都是信徒,因此,我們都當愛神。

聖經上說,信子的有永生,信就夠了,沒有說到要盡心相信。心裏相信,就有永生,沒有說到盡心相信。但是,愛神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的。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就是無論放在那裏,這總是第一。且是最大的,就是無論放在那裏,這總是最大的。我們今天要讚美神,祂命令我們愛祂。

神喜歡我們愛祂,這與祂有益。信主的有永生,這是我們的益處。神不只要我們信祂,並且也要我們愛祂。愛神,是神得益處。  摘自 倪柝聲文集選

 

H227. 耶穌耶穌我的性命  O JESUS, JESUS, DEAREST LORD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