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2月12日
“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馬太福音六章32節)。
一個不信者,一次去參觀一個聾啞學校。他看見那些聾啞的學生正在聖經班上頂虔誠地讀神的話語。他就在他們的黑板上寫了一個問題請他們答復:“神既然愛你們,爲什麽使你們聾啞,反使我能聽能說呢?” 全班學生都因這一個苛刻的問題受到打擊。他們大家坐著相對唏噓,向著那可怕的“爲什麽”發呆。過了一會兒,一個頂小的女孩子站了起來。 她的嘴唇還在顫動。她的目眶中飽滿了眼泪。她走到前面,爬在椅子上,(因爲黑板高,她的身體矮小),拿起粉筆,用堅定的手筆寫上這幾個寶貝的字:“父啊,是的,因爲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六節)。這是何等切實的一個答復呢!這是一個永久的真理,無論大人,無論小孩,都可以安息在其中的——天地之主是我們的父。 讀者,你信不信神是你的父呢?如果你真信,那麽你信心的鴿子不會再游蕩無依,找不著落脚之地了,因爲可以永遠穩定在安息所——你們的父那裏了! 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不管它離開現在還有多久,我們會明白一切;到了那一天,如今使我們覺得遮蔽天空的許多黑暗悲傷,都將消散,由那新的圖案來代替黑暗,那新的圖案設計得如此莊嚴華麗和喜悅,我們將在此奇妙的喜樂中了。——培根
《曠野的筵席》 2月12日
「我手的工作,你們可以吩咐我。」(賽45:11直譯)
從上面的經文,我們發現神在時間裏常受人的限制,不能暢所欲為。神樂意讓自己被限制在祂子民的自由選擇裏,而不願支配祂的兒女如同移動棋盤上的棋子一樣。神這樣做實在有智慧,因祂深知這時代的終結祂將會有什麼收獲。在已往的永世裏,神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因那裏沒有神以外的任何意志存在。在未來的永世裏,祂也是照樣不受任何限制,因那時候,愛已經征服了一切,人類的自由意志與祂的旨意要完全成為一個。這就說出祂的榮耀!
但目前,在時間裏,神讓自己受限制。今日只有人的自由意志與神合作時,神才能完成祂的計劃。自由意志就是說,我可以揀選順服神或不順服。這好像神將一個含有巨大動力的火車頭交給我們管理,並囑咐我們鋪設軌道。火車頭已經備妥,目的也已規定了,但並不是火車頭來控制路軌,而是路軌有能力來限制火車頭。「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15:7)哦!我們的責任是何等的重大!
《竭誠為主》 2月12日
我非聽不可嗎?
(百姓)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出二十19)
我們並不是有意違背神,只是我們並不重視神。神給我們命令,我們卻不理會。這不是出於故意的反叛,而是我們不愛他,也不尊敬他。[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們如果覺察自己一直在輕慢神,就必滿面羞愧自咎,因為我們沒有把他放在眼裏。
[求你和我們說話……不要神和我們說話。]這表示我們愛神多麼少,寧可聽他的僕人。我們喜歡聽認得見證,卻不願神向我們說話。我們何以會害怕神對我們說話呢?因為知道神一開口,就事在必行;除非我們告訴神,我們不肯聽從。若是神僕人的說話,就覺得不是絕對的命令,我們會說:[嗯,那不過是你個人的見解,雖然我不否認這可能是真理。]
神一直把我如兒女般看待,而我卻老是不理睬他。我是否把神貶低而羞辱他?若我真真不聽見他,那我加在他身上的羞愧便會回到我的頭上——[主啊,為什麼我這樣愚頑?]每次聽見神的時候,總會有這種感覺。聽見神的聲音,我們會愧喜交集,以為聽從得如此遲緩。
祈禱◆噢,主啊,我要尋求你的面,但若你不啟示你自己,我的尋求又有何用處?讓我看見你的面,噢,主啊。讓我能永遠看見你。
《靈命日糧》 2月12日
識她更深
讀經: 以弗所書5章25-33節
金句: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得前書3章7節)
我與妻子瑪琳結婚已大約30年,如今我們已學會如何欣賞對方、喜歡對方身上別具一格的特質。然而,雖然共同生活這麼多年,有時她還是會帶給我驚奇。最近有一次,她在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後所做出的反應,和我原本所預料的大相逕庭。於是我對她說:「哇,我可真是被嚇到了。我從來沒想到,妳對這件事的看法是這樣的。」而我太太如何回答呢?她說:「你的任務就是要揣摩我的心思,而我呢,則是要讓你猜也猜不透!」了解自己的配偶是種責任,能使婚姻生活趣味盎然。
這份挑戰可說由來已久。彼得寫道:「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彼得前書3章7節)。在彼得看來,一位丈夫首要之職就是成為妻子的學生──學習如何識她更深。如果作丈夫的不能全然投入來了解他的配偶,就無法達成下一步驟──尊榮他的妻子。
身為丈夫的我,若想愛妻子如同基督愛教會(以弗所書5章25節),就必須刻意地去深入了解我的妻子。WEC
夫妻二人之連結,
婚姻是否能幸福,
取決充滿愛之心,
深知妻子的丈夫。Hess
有愛與尊重的氛圍,婚姻必生機盎然。
《聖經研讀》2月12日
太 27:27 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裏。
太 27:28 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
太 27:29 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裏.跪在他面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阿。
太 27:30 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
太 27:31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太 27:32 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太 27: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
太 27:34 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醋、給耶穌喝。他嘗了、就不肯喝。
太 27:35 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
太 27:36 又坐在那裏看守他。
太 27:37 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
太 27:38 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
太 27:39 從那裏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
太 27:40 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你如果是 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
太 27:41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
太 27:42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
太 27:43 他倚靠 神、 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 神的兒子。
太 27:44 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的譏誚他。
太 27:45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太 27:46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
太 27:47 站在那裏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
太 27:48 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
太 27:49 其餘的人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救他不來。
太 27:50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太 27:51 忽然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
太 27:52 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
太 27:53 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裏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
太 27:54 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 神的兒子了。
太 27:55 有好些婦女在那裏、遠遠的觀看.他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他的.
太 27:56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太 27:57 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
太 27:58 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
太 27:59 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
太 27:60 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裏、就是他鑿在磐石裏的.他又把大石頭輥到墓門口、就去了。
太 27:61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裏、對著墳墓坐著。
太 27:62 次日、就是豫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
太 27:63 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
太 27:64 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裏復活了.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
太 27:65 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罷、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
太 27:66 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
三、往各各他血跡的道路 (27:27-33)
﹙一﹚受兵丁的戲弄
1. 巡撫的兵就把耶穌帶進衙門、叫全營的兵都聚集在他那裡
2. 他們給他脫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紅色袍子(本為羅馬士兵的外袍,用以權充皇袍)
3. 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拿一根葦子放在他右手裡
-跪在他面前、戲弄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阿(將主打扮成猶太人的王來戲弄凌辱祂)
-又吐唾沫在他臉上、拿葦子打他的頭(表明羞辱欺凌至極)
4.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皇袍、冠冕和權杖均為王者的表記,但在此紅袍、荊冕和葦子卻成了十字架羞辱的表號。)
﹙二﹚古利奈人西門背主十字架到髑髏地
1. 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大概是居住在北非來過節的猶太人)
-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古利奈人西門全家人因他背主的十字架而蒙恩得救)
可 15:21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力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羅 16:13 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
2.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又譯「加略Calvary」)、意思就是髑髏地(骷髏頭之地)
四、十字架的苦難 (27:34-53)
﹙一﹚前三小時受盡人所給的一切痛苦
1. 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醋(酒)、給耶穌喝。他嘗了、就不肯喝
(「苦膽調和的酒」是類似今日的麻醉劑,可以減少人的痛苦。但主耶穌為要拯救罪人,在十字架上須受盡一切的痛苦,所以主耶穌嘗了而不肯喝下去,這是背十字架的苦。)
2. 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就拈鬮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裡看守他
詩 22:18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
3. 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
約 19: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
﹙二﹚祂不救自己乃為拯救我們罪人
1. 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
(十字架的基督把整個人類分在兩邊,永遠無法再相逢,一邊是蒙恩的罪人,一邊是滅亡的罪人。)
2. 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
-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
-你如果是 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
3.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祂不能救自己,必須死骷髏地;不然恩典無門,來救荒涼罪人)
-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
-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 神的兒 子
4. 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的譏誚他
﹙三﹚後三小時受神最嚴厲的審判
1. 從午正到申初(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遍地都黑暗了
(主耶穌是在巳初(上午九點)被釘,故到申初一共有六個鐘頭;前三個鐘頭是受人逼害、譏誚的苦,後三個鐘頭是受神審判、離棄的苦。)
2.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希伯來話)、拉馬撒巴各大尼(亞蘭話)
-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主是站在罪人的地位上,受父神公義的審判)
彼前 2:24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
3. 站在那裡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
-這僭妄的話、現在你們都聽見了。你們的意見如何
4. 內中有一個人、趕緊跑去、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
詩 69:21 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
5. 其餘的人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救他不來
﹙四﹚主包羅萬有的死- 殿幔中裂活路開通
1.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交出了自己的靈魂yield up his spirit)
2. 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
-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
來 10:20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3. 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
(象徵基督十字架的死,瓦解了死亡和陰間的權勢,釋放出復活的生命。)
五、人對主受死的反應(27:54-66)
﹙一﹚百夫長看見耶穌是神的兒子
1. 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
-這真是神的兒子了(宣告耶穌是獨一真神的兒子,路加二十三47作這「真是個義人」。)
﹙二﹚婦女們觀看與等候
1. 有好些婦女在那裡、遠遠的觀看.他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他的
2.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耶穌的母親)
-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可能是撒羅米,據說她是耶穌母親馬利亞的姊妹)
約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
太 4:21 從那裏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
(馬利亞這名字的意思是背叛者,主的大恩使這樣的人成為順服愛主、跟隨主直到十字架下的人。)
﹙三﹚約瑟取了主的身體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裏
1. 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
約 19:38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作門徒。
2. 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
3. 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
4. 他又把大石頭輥到墓門口、就去了
5.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曾在她身上趕出七個鬼)、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
﹙四﹚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恐主復活 - 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
1. 次日、就是豫備日的第二天、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來見彼拉多、說
-大人、我們記得那誘惑人的、還活著的時候、曾說、三日後我要復活
2. 因此、請吩咐人將墳墓把守妥當、直到第三日
3. 恐怕他的門徒來把他偷了去、就告訴百姓說、他從死裡復活了
-這樣、那後來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
4. 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罷、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
5. 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
(仇敵採用了大石頭、封印、兵丁等三層嚴密的措施,來看守主耶穌的身體,唯其如此,就更顯明了主復活的真實與超絕。)
有一血泉 There Is A 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 (聖徒詩歌90)
一 有一血泉,血流盈滿,湧自耶穌肋邊;
罪人只要投身此泉,立去全人罪愆。
立去全人罪愆,立去全人罪愆。
二 當日一盜臨終歡欣,因見此泉效能;
我罪可憎,不比他輕,在此也都洗淨。
在此也都洗淨,在此也都洗淨。
三 被殺羔羊你的寶血,永不喪失能力;
被贖教會,洗得清潔,永遠與罪隔離。
永遠與罪隔離,永遠與罪隔離。
四 藉著信心,我見此泉從你傷痕流出;
救贖的愛,成我詩篇,一生銘刻肺腑。
一生銘刻肺腑,一生銘刻肺腑。
五 當我離世,安臥墓中,拙日寂靜無聲:
我將用那更美歌頌,讚你救贖大能。
讚你救贖大能,讚你救贖大能。
六 主,我相信,你已豫備一個金琴佳美;
雖然我是這樣不配,因血白白賜給。
因血白白賜給,因血白白賜給。
七 神聖能力調絃定音,彈出高貴樂聲;
無窮年日,父耳所聽,惟獨羔羊的名。
惟獨羔羊的名,惟獨羔羊的名。
一個酒狂的受害人,坐在一家紐約沙龍的威士忌酒桶上沉思默想。他實在有很多件事應當好好靜思—他曾破壞了向母親所立那永不飲酒的誓言。他所度的生活是放蕩而且枉費的;他是一個賭徒; 最近他又摧毀了他的家庭,雖然他的妻子是一位賢德、可愛,滿有忍耐的女子。 他突然走近售酒的櫃,用拳拍桌,甚至酒杯都震得發響,他向四圍閒遊的朋友們說:「孩兒們阿!我快要死了,但我寧可死在街上,也不願再飲一杯酒。」 於是他朝著警察局走去,請求他們將他關起來說:「我盼望你們把我關在一個地方,使我能安然死去,不要讓再飲一杯酒。」警察局接受了他的請求,將他關了起來,但仍好好的待他。到了主日,有一位朋友勸他赴嘉瑞麥奧來之佈道所。在那裏,他看見禮堂內擠滿了賊、扒手、醉徒,和許多不名譽的男女。 嘉瑞麥奧來(Jerry McAuley)先領會眾禱告,隨後他的妻子又迫切地禱告,而後跪地禱告,尚未站起的嘉瑞就接著唱「今有一泉血流盈滿」。 下面是那個酒徒自己的話:「在多年前,我幼年的時候,家中有晚禱,在爐火旁我曾聽過這首可愛的音調。那時的情景,猶如美夢重映眼簾……其時嘉瑞的手按在我的頭上。他說:弟兄阿!禱告。我回答說:我不能禱告,請你替我祈求!他就說:就是全世界上的禱告,也不能救你,除非你自己也禱告。我略等一會,就破碎地喊說:親愛的耶穌阿!你能幫助我麼?」 「人間語不能描寫那個時刻。雖在那刻之前,我魂間充塞了說不出來的昏暗;但是現在我覺得有正午的榮光滿溢我心。我感覺得我已經是個自由的人了。哦!那尊貴的感覺,何等平安、何等自由,實在是安穩在耶穌手臂!我發覺基督並祂的慈愛和能力進入了我。從那時起直到如今,我再也不想飲酒,也未嘗有錢足以買飲,耶穌的寶血洗淨了我,將那從陰間來的飲威士忌慾望逐出我的胃腸、我的頭腦、我的血液,和我的幻想。阿利路亞!何等救主!」 後來撒母耳。海列特(Samuel H. Hadley)同他賢德的妻子重組一新家庭,他也得著了很可獲利的職業,但是因主的呼召,他就了水街佈道所主任之職,多年忠心地服事大都市內的流亡者。
「有一血泉」這首詩(《聖徒詩歌》第90首)是威廉.柯柏(William Cowper)所寫,它的根據是撒迦利亞書第十三章一節:「那日必給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開一個泉源,洗除罪惡與污穢。」威廉‧柯柏(1731-1800)生在英國白漢司丹地方,他是牧師的兒子,曾受極好的教育。他的天性溫柔敏感,因此,常常為較長的同學們的粗魯暴戾的行動所窘。有一度他學法律,並且也受到政府的聘任,可是他畏縮不前,不敢與社會接觸,因而沒有就職。後來他專心於文學,執有一枝純潔有力的筆,隨時準備替弱者和受欺者申辯。 但是柯柏的一生是夠慘的。當他六歲時,就失去了母親的愛護。他患有一種憂鬱病,有時甚至失掉理智。數次癲狂病發時,他想自殺,但是神的手卻約束保護了他。因著這些經歷,使他精神十分沮喪。在一七六四年七月,他在讀聖經,盼能從中得釋。讀到羅馬人書第三章二十四至二十五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祂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的時候,詩人自己見證他那時的光景說:「立刻我得著能力來相信這些話。公義的日光輝煌地照亮了我。我看見基督的替代工作,是何等夠用;因祂流血,我罪得赦,又是何等確實;同時祂稱我為義,也是十分妥善的。就在那一下子的工夫,我相信並且接受了福音。」 當理智的光芒透過籠罩著的密雲之時,詩人就提起筆來,寫出榮耀神的詩章。
下面是關於這首詩的見證:有一個蒙恩的罪犯釋放後,在一家銀公司裏擔任極重要的職務。他自己這樣說:「當我最後一次從監牢出來的時候,我決心要改變作風。某晚我到禮拜堂去,聽說像我這樣的人,尚有得救機會。那位傳道人說:一個人雖然他的心和手都染上了罪惡,還是可以得著洗淨的;他那顆惡心尚能變換,以至柔軟純淨,這些話好像是太好了,好得難以置信,所以我想恐怕裏面有問題罷。但是我在第二晚,第三晚都連著赴會。這位傳道人說得似乎極有把握,而且唱那首老調:
當日與主同釘一盜,曾見此泉功效; 我罪即使不比他少,在此必能除掉。
「你們知道我以往是個怎樣的一個賊,我想我能體會那賊的光景。我覺得這首詩,好像是為我寫的。因此我就不斷赴會,直到最後祝福猶如大光一般臨到我身。我覺得我已往一切的舊慾望都離開了我,我有了一種新的渴念。我在夜晚幾乎不敢睡著,惟恐這些感覺會失掉。但是我的生命到底實在改變了。」
又有一個嗜酒如命的水手,因醉酒而遭革除。他搖曳地行走在紐約一條街上,忽然聽見音樂的聲音。他曾在俚俗的夜總會裏聽過所謂的音樂,也在下等消遣場內聽過淫曲,但是這裏的聲音,卻是絕然不同的。聽起來似乎又有些相熟,原來他在幼年時常聽他母親唱「今有一泉血流盈滿」。他就進屋去,那裏就是水街佈道所。他坐在後面,但當邀請眾人表示信主的時候,他走到前面,承認了主耶穌。直到歸天,約翰.華特(John S. Wood)是那拯救之愛的勝利品。他後來竟被請為海軍軍塢的傳道。
麥克杜威會督曾說過:「我不願舉足前往印度,將一種新的神學傳給他們,印度現有的經學,已超越他們所能懂得遵守的;我也不肯移步前往中國,將一種新的倫理供獻他們,中國古有的倫理學,早就遠超他們的道德生活;我也不能跨步前往日本,將一種新的宗教文學介紹給他們,日本傳統的宗教文藝已經高過他們的宗教生活;可是我願意走遍天下,繞地數匝,如神許可的話,前往印度、中國、非洲,並世界各地,去告訴他們:『今有一泉,血流盈滿,湧自耶穌肋邊;罪人只要一投此泉, 立去全身罪愆。』」──《福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第三期
H090. 有一血泉 THERE IS A 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