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218

  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麽,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十一章24節)。

  我有一個十歲的孩子,他的祖母應許給他一本郵票簿,作爲聖誕禮物。可是過了許久,她幷沒有給他,也不再提起。這孩子也幷不放在心上;可是,當他的同伴來看他的禮物時,他一件一件把收到的禮物拿出來給他們看了之後,總加上一句:
  祖母給我一本郵票簿。
  我聽他說了好幾次,很是希奇,所以我特地叫他到我面前來,問他說:喬琪,你幷沒有從你祖母那裏得到一本郵票簿。你爲什麽常對你的同伴這樣說呢?
  他臉上起了詫异之色,似乎希奇我會發這樣一個問題。他回答說:媽媽,祖母既應許了,這就等于我已經得著了。我就不能再說什麽,免得傷他的信心。
  一個月過去了,郵票簿仍是無著。一天,我要試試他的信心,就對他說:
  喬琪,我想祖母已經忘了她的應許了。
  他很快,很堅持地說:不,媽媽,她决不會忘記的。
  我望著那親愛的,深信的小臉,看見他現在很正經的樣子,好似要辯服我方才所說的話一般。過了一會兒,他臉上現出了喜悅的光彩,說道:
  媽媽,你想我好不好現在寫一封信去謝謝她的禮物呢?
  我說:我不替你規定;可是,你可以試一試。
  (這時侯神用光照亮我,給我看見了一段豐富屬靈的真理)。幾分鐘之內,他已把感謝信寫好寄出了,回來的時侯,嘴裏還唱著歡樂的歌兒,證明他對祖母的信任。不久,回信來了,裏面寫著:
  我所親愛的喬琪:我幷沒有忘記我對你的應許——一本郵票簿。我想照你合意的樣式去買,可是在本城買不到;所以我就到紐約城去函購。寄到了以後,一看,仍不對,所以我又到芝加哥去函購了。你所愛的祖母。
  他讀完了信,臉上帶著勝利的氣概,對我說:媽媽,我不是告述過你麽?祖母既應許了,這就等于我已經得著了。他的心裏,從來沒有疑惑過,這就是在無可指望的時侯,因信仍有指望。(羅馬書四章十八節)他深信郵票簿一定會來的。他信他的祖母進行,不久信心就變成了事實。
  人們常要在神的應許上先有眼見,但是我們的主對多馬說,也對那些跟從他而懷疑的人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九節)。——讓滋夫人

 

 

《曠野的筵席》 218

「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5:13

律法主義必定產生內心的驕傲,因為凡要持守律法,就必須運用意志力,去反抗自己天然傾向。這樣的努力,必然使我藐視,或可憐那些沒有像我如此努力,及那些雖已努力,卻是失敗了的人。我的努力,就使我產生有一種優越感,而叫我孤芳自賞,傲岸寡合,雖能勉自抑制,不露諸形色,但逐漸便不大願意和那些我認為靈性低落的人一同禱告。這就是持守律法所產生的惡果。但我們的神是太偉大了!祂對門徒的帶領,不限定一種固定的方式。別人不需要模成我的樣子,只要同形於基督的死便夠了(腓3:10末一句直譯)。殊途同歸有何不可!蘋果的酸味,乃是尚未成熟的標記!但成熟了的蘋果是甜的。如果神真在我裏面做了一點工,我就發現我和一些與我經歷不相同的聖徒相處,絕沒有任何難處。

 

 

竭誠為主218

抗拒絕望的動力

起來,我們走罷。(太26:46

門徒該儆醒的時候,卻睡著了。當我們發現自己這個樣子,就失望灰心。事情既無可追悔,就很容易沮喪說:(事到如今,再無挽回的餘地了。)我們若認為這樣的沮喪是不經常的,那就錯了,這實在是司空見慣的人生經歷。當我們醒覺自己錯過了大好的行事機會,勢必沉溺在失望之中,耶穌基督說:(安睡罷,機會失去不再回來,也無法挽回。但起來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過去的事消逝吧!只要消逝在主的胸懷裡;然後與他一同迎接不可抗拒的未來。

在各自的人生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陷在頹唐沮喪中。這種沮喪是從現實而來,我們無法自拔。這裡門徒做了無可饒恕的事,就是沒有與耶穌一同警醒,反而睡著了。但他卻給予他們對抗沮喪的動力——(起來,行下一步吧。)我們有了神的感動,下一步該是什麼?完全信靠他,在他救贖的憑據上禱告。

千萬別讓失敗的意識阻礙你新的行動。

祈禱:主啊,一份茫然的孤寂感似乎圍繞著我的生命,它是那樣的模糊不清,令我難以將它說明。我沒有下過錯誤的決定,因為我已經按照你所指示的去行,但那種不肯定的感覺卻揮之不去。求你抹去這片迷濛的雲霧,將它變成帶著秩序和形式的青天。

 

 

 

靈命日糧 218

歌頌我們的神為善為美

讀經: 詩篇147篇1節

退休的歌劇歌手南西‧古斯塔夫森(Nancy Gustafson)在探望她母親時,察覺母親的身體機能因失智症而退化,令她難過不已。她母親不認得她,也幾乎不說話。經過幾個月的探望後,南西決定開始唱歌給母親聽。她母親聽到歌聲,眼睛亮了起來,並且也開始唱歌,甚至唱了二十分鐘!南西的母親笑了,還開玩笑說他們是「古家合唱團」!這戲劇性的轉變顯示音樂的力量,正如一些治療師指出,音樂可以喚起人們失去的記憶。唱唱經典老歌也被證實可以提振心情、減少跌倒的發生、降低急診就醫,以及減少鎮靜藥物的使用。

現在有更多研究正探討音樂和記憶之間的關聯。但其實聖經早已揭示,歌唱帶來的喜樂是上帝賜下的禮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歌頌我們的上帝是多麼美好!多麼歡樂,多麼合宜!」(詩篇147篇1節,新普及譯本)

事實上,整本聖經都呼籲上帝的子民高聲歌頌上帝。以賽亞書12章5節說:「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詩篇40篇3節說:「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上帝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我們的歌聲不僅能激勵自己,也能激勵那些聽見的人。願我們所有人都記住:我們的上帝是偉大、值得讚美的!

神,我要歌唱讚美祢。謝謝祢,
常常透過詩歌的美好和力量,打開人們心靈的枷鎖。

 

 

《聖經研讀》218

4:1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

4:2        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

4:3        你們聽阿.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喫盡了。

4: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4:6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4:7        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

4:8        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4:9        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4:10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4:11      耶穌對他們說、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4: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4:13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麼.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4: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4: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

4: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

4:17      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4: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4: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4:20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馬可福音第四章

內容綱要:                       神國的比喻

一、撒種的比喻(4:1-20

﹙一﹚耶穌用比喻教訓

1. 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

-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

2. 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

-你們聽阿.有一個撒種的(主自己)、出去撒種(指神的話,特別是指神國之道)

﹙二﹚ 撒的各種情形傳神話語的時候,人的接受,有四種不同的態度

1.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指硬心)、飛鳥(象徵撒但)來喫盡了

2.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指沒有被耕犁過的地,只有一薄層土壤)、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根」是看不見但能得供應的部分)

(對有根的人,太陽的曬(艱苦的境遇)會幫助他成長;對沒有根的人,太陽一曬,就叫他枯萎了。)

3. 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

3:17       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喫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喫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裏得喫的。18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

4. 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5. 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要從中領悟屬靈的意義,就必須用心聆聽了)

﹙三﹚主用比喻的原因

1.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

-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指不信的以色列人硬心而說的)

(這段話是引用以賽亞書六9-10。那時是以色列人背叛神、離棄神的一個黑暗時期,所以耶和華神要以賽亞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當人墮落到這種情形時,神一面任憑他們去,一面還像剛硬法老的心一樣,「恐怕」他們得救,因為這些背叛的人已經與撒但是一了。願神憐憫我們,聽了神的話就能立即回轉。

林前 2:14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

3.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麼.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比喻」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來表達深刻真理。比喻若不解開,人們就仍似懂非懂。天國的奧秘,對無心要主的人,似懂非懂並無助益。主耶穌講比喻時,沒有向真誠的尋求者隱藏真理,對於接受屬靈真理的人,這些比喻使真理變得容易明白,但對於其他不信的人,只是一些沒有意義的故事。)

﹙四﹚ 主對撒種比喻的解釋

1.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logos)

2.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

(「路旁的心」乃是一種濫交的心,喜歡接納屬世的人、事、物,卻無心要接受神的話。)

3.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

-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4. 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不必犯罪,只要一點世上的思慮就會叫你不結實。錢財固然不是罪,但錢財會累住我們的心。)

5.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

-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心對了,在度量上仍有差別)

 

Hymnary

 

葡萄一生 的事 The Story of A Grapevine (聖徒詩歌400

 

    一八四八年,意大利為要從奧地利奪回失去的土地,便與奧地利展開戰爭。故此,很多傷兵抬到醫院來,有些已在垂死邊緣。那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傳道人雨果伯鍚(Ugo Bassi, 1801-1849)很有負擔,便到醫院裡去探望安慰這些傷兵。對著這些垂死傷兵,這個傳道人向他們講述葡萄一生的故事,從它發芽開始,然後倚靠架子生長,以致失去很多的自由;後來又要經過壓酒池,便得以供應到全世界。這篇講章存留下來,到了金禾莉(Harriet Eleanor Hamilton King, 1801-1849)手上,她就把那個講章用詩的體裁寫了下來。這一首詩的題目就作「門徒」(Deciples)。該書出版後洛陽紙貴,佳評雲湧。評論家將金禾莉和大名鼎鼎的女詩人Elizaeth Browning, Christina Rossetti, George Elliot, Jean Ingelow 相提並列。

 

    在傷兵與葡萄的故事一百年以後,倪柝聲於1948年拿著印有剛剛翻譯好的散文詩的一疊紙,來到聚會裡,鄭重的宣佈說:「我手裡的一疊紙,有五兩黃金重!」當然他是指手中這一首詩的屬靈重量。原來這一疊紙上面所印的,就是剛剛譯成中文的那首英文散文詩:「葡萄一生的故事」,共有十五節,後來倪柝聲加上第十六節。這首詩歌(聖徒詩歌400)的作者是金禾莉。

 

    這首詩無疑地是倪柝聲弟兄一生非常恰切的寫照。倪弟兄當初給這首詩的題目取作「門徒」。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一生確曾走在他的主人所走過並留下的路跡上,忠心到死。當他像葡萄一樣,經過無情的酒酢時,他曾問主說:「你手須剌多深,須扎多痛,方能吸出甘甜?」歷史已經證明:他所寫的詩歌就像所傳的信息一樣,使人接觸到像蜜一樣的屬靈精華。為著在歷史上存真,我們採用了倪弟兄所譯的「葡萄一生」原來未經潤飾的初稿作為本詩集的序。此一初稿今日已不多見,其文字雖未經過十分琢磨,然而詩的感覺辦常深入。但願感動倪弟兄寫成這些詩歌的聖靈,加倍的感動我們。阿們!——《詩歌寶藏》

 

  我們現在默思,葡萄一生的事;其路並不容易,其境也不安逸;

不像,不像野地野花,隨地隨意吐華,生成,生成曲徑迷堂,生成款式百樣。

 

  反之葡萄開花,非常渺小無華,人幾不能辨省,牠竟也曾有英;

花未,花未開得一日,即已結為果實,不得,不得成為驕葩,自感丰姿可誇。

 

  牠是栓在椿上,不能隨意生長,牠如伸肢展臂,也是架上被繫;

牠就,牠就從了礫土,吸取牠的食物,道路,道路不能揀選,不能想要變遷。

 

  是的,綠衣秀美,春地披上明媚,因著生命豐裕,自然生長有餘;

滿身,滿身嫩枝細苗,開始飄浮盤繞,在於,在於青藍空中,得嘗甘美無窮。

 

  但是園主園工,對牠並不放鬆,帶著刈剪修刀,要剝牠的驕傲;

毫不,毫不顧惜細嫩,將牠割到標準,所有,所有多餘美穗,都被斷折破碎。

 

  在牠損失期間,牠並不敢自憐,乃是反將自己,更為完全徹底,

交給,交給剝奪所有,使牠虛空的手,牠力,牠力不肯損失,一切都為結實。

 

  那些流血的枝,漸變堅硬木質;那些存留的穗,也漸結果壘壘;

太陽,太陽迫牠枯乾,牠葉開始落散,使牠,使牠果子盛紫,直至收成日子。

 

  牠因負重過甚,致牠無枝不沉—這是長期努力,受盡琢磨來的—

現今,現今果已全美,自然牠可自慰;但是,但是收成已到,欣慰日子已少。

 

  有手要來摘下,有腳要來踐踏,葡萄所有寶藏,在於酒酢之上,

直到,直到豐富紅酒,有如長江大流,源源,源源滾湧不息,喜樂遍滿全地。

 

  但是葡萄形狀,乃是剝光淒涼,已經給了一切,又將進入黑夜;

無人,無人向牠償還牠所給人醉歡,反而,反而將牠再砍,成為無枝禿幹。

 

十一 然而全冬之間,牠酒卻賜甘甜,給那寒冷之中,憂鬱愁苦之眾;

但牠,但牠卻在外面,經歷雪地冰天,前來,前來忍受一切,一切何其難解。

 

十二 直到寒冬已過,牠又豫備結果,重新萌芽生枝,再來放綠成姿;

不因,不因所受磨難,心中埋怨不甘,不因,不因損失無限,而欲減少奉獻。

 

十三 牠的所有呼吸,盡是高天清氣,並不半點沾染不潔屬己情感;

面向,面向犧牲含笑,再來接受雕削,有如,有如從未遇過損失或者折磨。

 

十四 葡萄從牠肢枝,流酒、流血、流汁,是否因己捨盡,牠就變為更貧?

世上,世上醉人,浪者,從牠暢飲、作樂,他們,他們是否享福?能否變為更富?

 

十五 估量生命原則,以失不是以得;不視酒飲幾多,乃視酒傾幾何;

因為,因為愛的能力,是在愛的捨棄;誰苦,誰苦受得最深,最有可以給人。

 

十六 誰待自己最苛,最易為神選擇;誰傷自己最狠,最能擦人淚痕;

誰不,誰不熟練剝奪,誰是鳴鈸響鑼;誰能,誰能拯救自己,誰就不能樂極。


——金漢彌爾敦夫人(Mrs. Hamilton King)著 倪柝聲譯

 

H400. 葡萄一生的事  THE STORY OF A GRAPEVIN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