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219

 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翰福音十五章2節)。

  有一個神的孩子,正希奇像她這樣愛主的信徒,爲什麽神還要使她落在百般的試煉中呢?有一次,她走過一個葡萄園,看見裏邊有許多的葡萄藤,未經修剪枝子繁多,葉子茂盛,四周長了無數的雜草,地上堆了許多的枯葉;顯然是一個完全沒有人經營的荒園;當她站著沉思的時侯,神就光照她,給她看見一段頂寶貝的信息。
  我所愛的孩子啊,你是不是在希奇你一生的遭遇呢?你看這個葡萄園,從其中學習一個功課吧。園丁不替它修剪不結果的枝子,不摘去不需要的葉子,不除去害蟲和雜草,他隨它去;因爲收穫的季節已過,再做也沒有用。擁有免于試煉的自由的條件是相對來說沒有多少用處。你要不要我停止修理你的生命呢?你要不要我把你放在一邊呢?她的心受了安慰,大聲說道:不!不!”——狄克生

 

 

《曠野的筵席》 219

「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路15:22

  神是太豐富了,所以祂最大的喜樂,就是賜給。祂的倉庫太豐盈了,所以當我們拒絕祂,不讓祂有機會把祂寶藏淋漓盡致地傾瀉到我們身上時,祂的心是何等的痛苦!那位浪子回到家門時,父親從未因他的浪費而責備他,也未曾查詢浪子如何揮霍他的產業。父親唯一的喜樂,是因兒子回家後,使他有機會可以在兒子身上花用更多的財富!當他看見這一個兒子,還需要袍子,戒指,鞋子和豐富的筵席時,他真是快樂極了!反而在大兒子身上因無用武之地,而感到很難過!當我們想要為神籌措張羅一切時,神的心是很難過的!因我們的神是多麼,多麼和多麼的富足!我們讓祂在我們身上不斷的賜給,賜給,再賜給時,祂才會得到真實的喜樂。祂要作一個永遠的賜給者,祂也要作一個永遠的成全者。只要我們能夠看見祂是多麼的豐富,和多麼的偉大,那就好了!

 

 

《竭誠為主》 219

應付苦差的動力

興起發光(賽六十1

  我們踏上第一步,好像神沒有在那裏一般。空等神來幫助是無濟於事的,他不會來;然而當我們有所行動,就發現他在那裏了。神的感動往往是道德性的。我們不要老是呆在那裏,像一根方木似的,是要起來行動。只要興起發光,苦差便在神的光中變相。

  苦差是磨練人最佳的試金石。苦差不是理想的工作,而是最低賤的工作。但一觸及這些工作,就立刻知道我們的屬靈情況。約翰福音十三章記載:道成肉身的神作了一件最不討好的苦差,就是洗漁夫的腳。他說:[我是你們的主,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苦差需要神的感動,有神的光照在其中。有些人做一件事,便有好的表現,使那件事染上光彩。可能是一件極普通的事,但當他們做過之後,就完全不同了。每當主叫我們做事,他總叫那事變了形象。我們的主披上了血肉之體,叫它改變形象,使之成為聖徒聖靈的殿。

祈禱◆讓神的氣息吹向我,直至我的意念和心靈能適當地調校向你。求你在我們當中和我們心內,散發自由、純潔和能力。

 

 

 

靈命日糧 219

活出勇氣

讀經: 提摩太後書16-12

金句: 「因為 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的心。」(提摩太後書17節)

  「如果你想做成 神的工,就要有勇氣。」這是我在牙買加主領一場教會崇拜時所講的話。當時我告訴會眾,根據提摩太後書17節所言, 神所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而是剛強的心。

  幾天後在加勒比海旁,我站在距離水面35英呎的高處。我要不要從懸崖上跳入水中?那時身旁有幾個青少年對我說:「跳!」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跳過了。其中一人對我說:「布萊恩牧師,如果你不跳的話,以後講道就不能再講『勇氣』了。」我知道有時候不要從眾才是勇敢的行為,但這一次,我跳了。

  理論上來說,勇敢固然是好,但要身體力行時,可能就得向外求援了。身為基督徒,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跨出安全區域去事奉 神,這時我們若欠缺膽量,就要想到 神在提摩太後書所賜下的應許;此外在我們奮力一躍之前,也會需要旁人的鼓勵。

  你是否也需要人來告訴你:去加入教會某項事工吧,他們需要你;或是跟同事吃頓中餐談談信仰吧,或加入某小組吧。

  要為耶穌而壯膽。有時候,你只需要滿懷勇氣跨出第一步,就能事奉那位尊貴的 神。JDB

求主賜我勇敢,超乎於恐懼;

甚至不怕危險,因你在身旁;

面對任何敵對,皆滿懷信心;

  因這路徑有你,一路伴我行。Hess

信心在前面帶路,勇氣就隨之而來。

 

 

《聖經研讀》219

4:21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底下、不放在燈臺上麼。

4:22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

4: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4:24  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

4:25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4:26      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

4:27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4:28      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4:29      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4:30      又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4:31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

4:32  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4: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4:34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4:35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

4:36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4:37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4:38      耶穌在船尾上、枕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

4:39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

4:40      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

4:41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二、燈與量器的比喻(4:21-25

﹙一﹚燈放在燈臺上說明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

1.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麼

(燈光不該隱藏起來,要放在燈臺上,意即放在特別顯露的地位上照亮周圍,象徵見證有主的生活。)

2.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我們從主所領受的道(),乃是生命的光,是我們所不能「掩藏」和「隱瞞」的)

﹙二﹚你們用甚麼量器來量、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1. 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並且要多給你們(屬世的事物是越給越減少,但屬靈的事物是越給越增多)

2.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是追求一切屬靈事物的原則,如屬靈的恩賜越運用就越會加多)

三、發苗長穗的比喻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4:26-29

﹙一﹚栽種和澆灌在於人,但叫它生長乃在於神

1. 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

2.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二﹚在末日神要把成熟的莊稼收在倉裏

1. 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2. 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當世界的末了,乃是「收成的時候」,神要差遣天使在地上來收割莊稼,就是有分於神國的實現。)

四、芥菜種的比喻 神的國好像一粒芥菜種(4:30-34

﹙一﹚神國度的成長

1. 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

2.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

3. 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

-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中東一帶地方有一種芥菜樹,其種子非常小,但可長成高達三、四公尺的大樹,可供雀鳥棲息。)

﹙二﹚主用比喻照著人能聽的對人講道

1.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2. 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

五、耶穌平靜風和海(4:35-41

﹙一﹚暴風中主的平穩與門徒的驚恐

1.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

2. 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

3.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4.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

(有主在我船上─主的同在同行,我就不怕風浪─人生中一切的遭遇,直到安抵天家─渡到那邊。)

﹙二﹚風和海也聽從主

1.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

2. 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

3. 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主所責備的,不是他們的「叫醒」(38)─禱告,主乃是責備他們的「膽怯」。)

 

 

Hymnary

 

以利沙代 El Shaddai (聖徒詩歌450

 

  神阿,你名何等廣大泱漭!

我今投身其中,心頂安然;

有你夠了,無論日有多長,

有你夠了,無論夜有多暗。

 

  有你夠了,無論事多紛煩,

有你夠了,無論境多寂寞;

有你,我就已經能夠盡歡,

有你,我就已經能夠唱歌。

 

  你是我神!全有!全足!全豐!

你能為我創造我所缺乏;

有你自己,在我回家途中,

無論有何需要,都必無差。

 

  我的神阿,你在已過路上,

曾用愛的神蹟多方眷顧;

故我敢再投入你的胸膛,

因信心安,讚美你的道路。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第450首)是帶領倪弟兄在屬靈上,有許多豐富經歷的和受恩姊妹所寫;和受恩姊妹是英國人,生在主後1866年,在她24歲時,聽到了戴德生的呼召要到遙遠的中國傳福音,她就接受了主的呼召。五年之後,在宣教士差會的派遣下,與其他幾十位傳教士一同來到中國。

 

因為她的服事很有主的祝福,遭到少數人的嫉妒,捏造罪狀指控她。在她受到差會調查的期間,她覺得『若是拇指與小指爭論,受到傷害的總是頭,因此她需要離開她所服事的地方』。在那段時間裏,和受恩姊妹不斷學習安靜在十字架的陰影裏,她寧可受到誤會也不願意為自己辯解。就這樣的過了幾年的時間。後來,有一位傳教士同仁將事實真相揭發出來,和受恩姊妹的冤案才得到澄清的機會。她在這段時間一直服在神主宰的手中,也認識了一位在真理上很有追求並啟示的弟兄,叫潘湯,幫助姊妹認識宗派的錯誤,也明白聖經的預言和得勝的真理。

 

和受恩姊妹並沒有因為這件不愉快的事打消她對中國的負擔。她接受主的帶領,於1909年,與她的姪女一起回到中國,這次卻不受差會的差派,而是順從那在她靈裏,膏油塗抹的帶領。

 

在財物上,她不靠任何差會的支助,凡事都仰望主作她的好牧人,作她的一切供應。她來到福州外港,叫白牙潭的地方,租了一處民宅,單單為主在中國的行動禱告。

 

有十年的時間,日子就是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過去,她的青春與歲月也一天一天的消逝,那個時候,當她要與親友互通音訊,只有藉著寫信,而且信件的一來一往,通常都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她所有的就是聖經與不多的屬靈書刊。對於一個在異鄉作客的單身姊妹,在人看來,和受恩姊妹的確是非常的寂寞,有時她的日子就像水滴一樣,慢慢的、緩緩流過。異鄉的黑夜在沒有親友同伴圍繞之下,更是令人感到黯淡寂寞。但是從這首姊妹所寫的詩歌,我們看見她一直與主有親密的交通,經歷到一個平常人所沒有經歷到的甜蜜光景。

 

『神阿,你名何等廣大泱漭!我今投身其中,心頂安然; 有你夠了,無論日有多長;有你夠了,無論夜有多暗。』

『有你夠了,無論事多紛繁;有你夠了,無論境多寂寞; 有你,我就已經能夠盡歡,有你,我就已經能夠唱歌。』

就是在這種寂寞、無聊、平淡的日子,和受恩姊妹經歷到了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祂豐富的名,祂寶貴的名對於我們姊妹,是何等的廣大泱漭,就像一處看不到邊界,水氣瀰漫的大湖那樣,延展無盡、無邊、無涯。再怎麼寂寞,再怎麼黯淡,只要能夠投身在神那『全有、全足、全豐』的名裏,就叫我們心中安然自在。有神與我們同在,夠了,夠了,頂夠了,我們不需要別的安慰,消遣,娛樂。主的自己就是我們最美好的享受。即使環境上有許多的事物叫我們煩心,叫我們忙亂,但是有主就夠了。不論我們的環境是有多麼的寂寞無聊,有主就夠了。

在和受恩姊妹所作的英文詩歌中,只有三節。倪弟兄在繙譯這首詩歌時,將詩歌的意境繙得更透徹,更細緻,因此中文的詩歌就有了四節,也叫我們華語弟兄姊妹能多享受一點。

 

現在我們一同來看第三節與第四節:

 

『你是我神!全有!全足!全豐!你能為我創造我所缺乏; 有你自己,在我回家途中,無論有何需要,都必無差。』

 

『我的神阿,你在已過路上,曾用愛的神基多方眷顧; 故我敢再投入你的胸膛,因信心安,讚美你的道路。』

在第三節,和受恩姊妹特別題到神的名字是那『全有、全足、全豐』的一位。

 

耶和華神在創世記十七章,在亞伯拉罕自作主張,從夏甲生了以實瑪利之後,神不高興,足足等了十三年,沒有跟亞伯拉罕說話。當耶和華神再次向亞伯拉罕說話時,就啟示出神這個很特別的名字,中文繙成『全能的神』。

 

這個字的希伯來原文是『El Shaddai』,意思是『有乳房的大能者』。神自己向亞伯拉罕啟示祂的名字叫『有乳房的大能者』,就是要那自作主張,用自己天然能力,想要幫神產生出一個後裔的亞伯拉罕知道,他不過是一個剛生的嬰孩,什麼也不能作,他所最需要的就是像嬰孩一樣,躺在母親的懷中,享受母親乳房帶給他奶水、溫暖、安全、保護,一切一切,神都會為他豫備做好,完全不需要他作任何事。

 

和受恩姊妹經歷到了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祂有這麼一個特別的名字,神自己作了作詩者的一切供應與享受。

 

前面兩節是在心情,境遇方面,有神自己就夠了,就能叫我們喜樂歌唱。從第三節起,在一切供應上,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也從來不誤事,從來不讓姊妹為難,需要在神之外另外去依靠別的源頭。

 

有一次,和受恩姊妹的錢用光了,但是又有幾筆款項必須付出,怎麼辦呢?這時,有一個不信耶穌是神的新神學派人士來了,還拿了一筆錢來救濟她,這個人一面給時,還一面勸姊妹不要太迷信,說她一個孤獨的外國女子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國,不能只憑信心過日子。和受恩姊妹聽了這句話,雖然她面臨一個很急迫的需要,但是她不能讓這個人來褻瀆她所相信的活神,就一點不猶豫的拒絕了這筆錢。

 

感謝主!我們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一點不誤事,第二天,有一筆金額很大的錢從英國一位非常愛主的潘湯弟兄那裏電匯來了,正好趕上姊妹的需要,並且綽綽有餘。後來,和受恩姊妹寫信問潘湯弟兄,問他為什麼要匯這筆錢給她。潘湯弟兄回答說,當他在禱告時,主給他感覺要匯這筆錢給她。

 

弟兄姊妹,兩個在地上的聖徒,一個有迫切的需要,另一個有供給的恩典,惟有當他們與神相聯結,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才能行神蹟,能及時的供應祂的兒女,不叫她有缺乏。神用愛的神蹟,多方多次的,在和姊妹的一生道路上眷顧她,照顧她。因為這位『全有、全足、全豐』的神有這樣不誤事的良好記錄,所以和姊妹就能,也就敢投身在主的信實胸膛上,並且還要一再地讚美神為我們所安排的道路。 ――摘自詩歌簡介

 

【詩歌見證】

【一 信上簽名的人是我全然不認識的】施達德(Studd)出身英國一富有之家,他變賣了父親給他的產業奉獻給主,憑信心加入了中國內地會,在中國內地作開荒的工作。當他和司徒華特小姐結婚那天,他們屬世的財產只有五個銀元和一些被褥。雖然誰也不知道當時他們的需要,但神供給他們的需要,在中國的內地如同在倫敦中心一樣的方便。

 

他在英國的親人僅僅知道他在中國的內地而已,對於他所處的環境卻一無所知。一次,他的最後的供給已經結束了,任何一種從人而來的供應源頭也無明確的指望。那裏的信件是半月送來一次,捎信的人剛在當天下午出發,再過兩週之後纔能帶來回程的信。若是那時沒有得到接濟的信,他們就要挨餓了。於是他們夫妻二人,那晚把孩子放在床上,就跪下來禱告,把所需要的告訴神。禱告之後,他們得到了安慰,他們相信祂已聽了他們的禱告,知道了他們的處境極端的困難;他們也相信神的兒子所說的話是有分量的,主耶穌曾對門徒說過:「...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他們也相信神自己在經上所說的:「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賽六十五24)

 

究竟祂真的成就了祂的話,捎信的人在豫期的時刻回來了。他們快快地把郵袋打開,飛眼一瞟,沒有看到他們的信,失望之餘,他們面面相覤。施達德再走向那郵袋,提著袋角,袋口向下抖了一抖,掉出來了另一封信。他們看了信上寫字的筆法完全陌生,也就再次感到失望。施達德拆開那封信來讀,首先所看的,就是那信簽名的人竟然完全是他所不認識的人。但他讀完那信之後,他裏面的心情全然改觀了,而失望變為感讚。信上這樣說:「我為了不詳的理由,接受了神的命令,必須送給你一張一百鎊的支票。我從未會過你,僅僅偶然聽說過你。可是今晚神用這項命令阻我入睡。祂為甚麼要吩咐我送這款給你,我不明白,但你一定知道比我更清楚。無論如何,這就是那筆款子,我也盼望它對你必有益處。」他們彼此並不認識,也沒通過信。神的作為真是奇妙!

 

【二 基督徒的銀行】慕迪先生死後留下了一本寶貴的聖經,在這本聖經裏滿了他讀經時所得亮光的記號。就如在腓立比書四章十九節的旁邊,他寫著「基督徒的銀行」的幾個字。下面還有幾行字,寫著:

神可以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只要我們有信,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源源不絕的得到了。

 

H450. 以利沙代  EL SHADDAI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