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2月25日
“凡你們脚掌所踏之地,我都…賜給你們了”(約書亞記一章3節)。
今天除了有許多地方我們還沒有得來歸主以外,還有許多神給的應許,我們也沒有得到。神對約書亞講什麽呢?“凡你們脚掌所踏之地,我都…賜給你們了,”于是神也把那應許之地的地界畫給他們看——只要是他們脚掌走遍的地方,都歸給他們。 可是他們從來沒有完全走遍神所指定的境地,他們只走遍地的三分之一;結果,他們從來沒有完全得著,他們只得著地的三分之一;他們所得著的,正是他們所走遍的,一點都不多。 在彼得後書,我們看見“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神的旨意仍舊要我們用信心和順服的脚掌去走遍,然後才得到。 今天我們中間有多少信徒會藉著基督的名得到神應許的實現呢? 在我們面前有一塊寬廣的地業,需要我們用信心的脚掌去走遍的,可是我們至今還沒有起步。 讓我們起來去占有神給我們的一切産業罷!讓我們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聽神對我們說:“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創世記十三章十四節,十五節)。——裴而遜 凡是猶大脚掌所踏之地,就歸猶大;凡是便雅憫脚掌所踏之地,就歸便雅憫。每支派都是這樣,只要脚掌一踏下去,那地就歸他們。這樣,你想,豈不是他們的脚掌一踏下去的時侯,立刻就會頂自然地覺得,“這是我的了?” 有一次,有人問一位年老而靈歷很深的弟兄:“但以理,爲什麽你有這樣多的平安與喜樂?”他回答說:“哦,先生!我只仆在神極大,極寶貝的應許上,把神應許中一切的豐富算做我的,我就得著了。榮耀啊!榮耀啊!”凡仆在神應許上的,就得著神所有的豐富。——譯自《信報》
《曠野的筵席》 2月25日
「有一個使女名叫羅大,出來探聽,聽得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告訴眾人說,彼得站在門外。他們說,你是瘋了!」(徒12:13-15上半)
有些人告訴我,雖然他們想要信託主,但他們心裏仍然有著疑懼和懮慮。他們將請願陳明在主面前,並且抓牢神的應許,然而,疑惑還是不斷的出現。我很喜歡題起彼得從監獄被釋放出來的故事。當他在敲門的時候,教會正切切為他禱告!弟兄們聽見敲門的聲音,就喊說:「這是他的天使」!
今日有些人宣稱他們的信心,比當日聚集在馬利亞樓上禱告,那班門徒的信心更大。他們確實相信神要打發一位天使來,並將監獄的每一個門戶都打開。如果風吹來,他們就說:「彼得在打門呀!」如果雨打下,「又是彼得在叫門哪!」這些人的信心太過於輕浮和武斷。這種信心,不一定是那真實的信心。因為甚至那些最認識神的聖徒,他們的那種信心,毫無疑問地是必能帶下神的答應的,但他們仍小心翼翼,唯恐稍有疏虞,便中敵計而陷入錯誤裏。
《竭誠為主》 2月25日
傾盡的事奉
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愛麼?(林後十二15)
天然得愛是期望回報的,但保羅卻說:[我不管你愛不愛我,我甘願竭盡一切犧牲自己,不單是為你的緣故,更是要把你帶到神那裏。][你們知道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保羅事奉的觀念正是:[不管我怎樣竭盡心力,也是甘心情願的。]對保羅來說,這是一件樂事。
神的工人要傳道這觀念,並不是耶穌基督的觀念。他的觀念是要我們藉著服役人而事奉他。耶穌基督的思想比社會主義者更富於社會主義的色彩。他說在他的國裏,最大的要作眾人的仆人。作聖徒真正的考驗不在傳講福音,乃在洗門徒的腳,就是做那些在人眼光中無足輕重的事,在神看來卻是非常重要。保羅樂意為神的緣故,不計算代價地耗盡一切為人。但我們會把經濟問題帶過來——[假如神要我到那裏,薪金怎樣?氣候怎樣?福利怎樣?]人總要考慮這些的。這一切表示我們事奉神仍有保留:而使徒保羅卻毫無保留。主耶穌對新約聖徒的觀念,保羅都集中在自己的生活中;他不但傳播福音,更為別人成為擘開的餅、倒出來的酒。
祈禱◆噢,主啊,求你今天使那導致我們在你的事奉中軟弱無力的自我意識,永遠消失,這樣,我們所知道的,便只有耶穌。
《靈命日糧》 2月25日
陌生人的愛心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8節
金句: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章2節)
有一次我搭飛機去印尼泗水,參加一個聖經講座。當空服員來送餐時,我因為在新加坡機場剛剛吃過,所以只要了杯飲料。我的身邊坐著一位陌生的印尼人,但他卻很關心我,問我是否還好。我說:「請放心,一切都好。」他接著問,是不是飯菜不對胃口。我說:「不是,我只是不餓而已。」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要把他的飯菜給我,讓我嘗一嘗,或許會喜歡也說不定。他的態度,既親切又誠懇,很明顯是出於關心。
現在的世界,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只顧自己,不管別人。有這樣的愛心,真的是很難得。他一個小小的舉動,表現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以及與眾不同的善心。身為基督徒,我們蒙了主的呼召,就是要成為不隨從世俗的楷模(腓立比書2 章1 - 8節)。
所以希伯來書13章2節說:「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除了用愛心,還有更能表現基督精神的嗎?就算對陌生人,也該如此!WEC
神的愛與恩惠,
如何帶入心扉?
小小一點關心,
彰顯主愛甘美。Hess
「愛心」這種禮物,任誰都送得起。
《聖經研讀》2月25日
可 8:1 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甚麼喫的.耶穌叫門徒來、說、
可 8:2 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也沒有喫的了。
可 8:3 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
可 8:4 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那裏能得餅、叫這些人喫飽呢。
可 8:5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
可 8:6 他吩咐眾人坐在地上、就拿著這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
可 8:7 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
可 8:8 眾人都喫、並且喫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可 8:9 人數約有四千。耶穌打發他們走了、
可 8:10 隨即同門徒上船、來到大瑪努他境內。
可 8:11 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他。
可 8:12 耶穌心裏深深的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可 8:13 他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
可 8:14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
可 8:15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可 8:16 他們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罷。
可 8:17 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麼.你們的心還是愚頑麼。
可 8:18 你們有眼睛、看不見麼、有耳朵、聽不見麼.也不記得麼。
可 8:19 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
可 8:20 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
可 8:21 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麼。
可 8:22 他們來到伯賽大、有人帶一個瞎子來、求耶穌摸他。
可 8:23 耶穌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甚麼了。
可 8:24 他就抬頭一看、說、我看見人了.他們好像樹木、並且行走。
可 8:25 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了。
可 8:26 耶穌打發他回家、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
可 8:27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
可 8:28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
可 8:29 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可 8:30 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可 8:31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可 8:32 耶穌明明的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
可 8:33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可 8: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可 8:3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可 8: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
可 8:37 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可 8:38 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馬可福音第八章
內容綱要: 基督與十架的啟示
(主餓了四十天,不為自己變餅;眾人餓了三天,主滿有同情、體恤和憐憫地顧念他們的需要。)
(主是「使無變為有的神」,卻要人獻上餅和魚,祂要用我們「所有的」來祝福人。)
(主自己就是無窮的生命,可以供應無數的饑民,但是祂必須先要受死被擘開,生命才能供應出去。)
(主的供應豐富有餘,享受之後所剩下恩典的餘裕,依然豐富且完全。)
(主耶穌在此時已經顯出無數次的神蹟,但法利賽人仍舊愚頑不信,他們仍試探主表明對主的不信。)
太 12:39 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酵指邪惡和錯誤的教訓,一個是法利賽人假冒為善宗教的酵,一個是希律王心計詭詐政治的酵。這兩個酵發作的時候,會使以色列變作一個充滿邪惡勢力的人民,最終要導致主耶穌於死地,並要在各處殺害所有的門徒。)
(門徒仍活在屬地的領域裏,而不明白主的話。物質的觀念,屬地的掛心,常是屬靈認識的遮蔽。)
(主的話說出祂心裏十分沉重,指出所有門徒的危機。沒有餅不是大事,主就是天上來的真糧,還擔心沒有餅嗎?他們不明白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吃飽的事,也不明白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吃飽的事。)
(主第一次吐唾沫在他眼睛上,從主裏面出來的生命,抹在他眼睛上,使他的眼睛能看見屬靈境界的事,但不清楚。主第二次按手在他眼睛上,主的能力使他新生命的新功能看清楚了。)
太 16: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
太 16:22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神的意思是十架,人的意思逃避十架。當主講十字架時,祂把十架分作兩層﹕一是主親自要完成救贖,為我們上十架,為我們捨命;二是訓誨我們十架的道路和十架的生命。)
(「捨己」就是捨掉他的魂生命,捨己是反對己,是恨惡己,不餵養己使己肥大。倒要順服神的意思,這樣我們接受主的十架在我們裏面,使己生命從萎縮到死,而使新生命得著活力而成長。)
(凡在今世追求安逸,讓自己的魂滿足的,必要在來世叫魂痛苦,失去魂的享受;凡在今世為著主的緣故,使魂受苦的,必要在來世得著魂的滿足。)
永久磐石 Rock of Ages (聖徒詩歌77)
一 永久磐石為我開,
讓我藏身在你懷;
讓你所流血與水,
兩面醫治我的罪:
使我得救能脫離
罪的刑罰與能力。
二 縱我雙手不罷休,
不能滿足你要求;
縱我眼淚永遠流,
縱我熱心能持久,
這些不足贖愆尤;
必須你來施拯救。
三 空空兩手無代價,
單單投靠你十架!
赤身,就你求衣衫;
無助,望你賜恩典;
污穢,飛奔你泉旁-
主阿,洗我,否則亡。
四 當我此生年日逝,
當我臨終閉目時,
當我飛進永世間,
當我到你寶座前,
永久磐石為我開,
讓我藏身在你懷。
每當時代到了黑暗頂點,就有宗教家興起。 十八世紀中葉,涂來德和衛斯理兄弟曾經在教義上對立過;涂來德主張「神祇拯救選民」,衛斯理兄弟相信「人人可以白白獲得救恩」。
涂來德(Augustus M. Toplady, 1740-1778)是英國人,父親是軍官,在涂來德不到一歲時,戰死沙場。 十六歲時,有一天他在鄉間麥場散步,聽到一位平信徒的講道,深受感動而決志奉獻,廿二歲畢業於愛爾蘭聖三一大學後,在聖公會牧會十四年,轉牧倫敦長老會。 辛勤的事奉,縮短了他在世的旅程,年僅三十八,就逝世安息。
「永久磐石」作於1776年,被聖詩典考稱為「英文四大傑作之一」。 故事的背景有二個傳說。 有一次涂來德在旅途遇到狂風,無法前行,就躲入一大石穴內,洞外狂風呼嘯,洞內卻安穩無慮。 他想到主耶穌是普世萬人的拯救磐石,就在洞內寫下了這首曠世名詩。 另一個傳說是,有一天他在郊野散步,看到三隻雛鳥,藏身在磐石穴中,觸發了他的靈感,遂寫此詩。
許多年前,有一遊輪在海上焚毀沉沒時,船上有一位歌唱家,他和妻子套了救生圈跳入海中,但他妻子的救生圈被人奪去。 她在波濤中漂浮,抓住了他的背,不久力竭,對他丈夫說:「我無力再抓住你了。」他鼓勵她再堅持片刻,同唱「萬古磐石」;這時其他快沉沒的人,也都得著力量,同聲高唱,不久遠處有船聞聲前來,救起了他們。
「永久磐石」在許多聖詩集中都同時刊有二個曲調。 一個曲調是英國人芮德海(Richard Redhead, 1820-1901)所作, 他是一位出色的伴奏者,能憑信心即席演奏。1861年他將所作的「客西馬尼園」的曲調配上此詩。 另一曲調是美國宗教音樂的先驅海斯丁(Thomas Hastings,1784-1872)在1832所作,他也是教會音樂的改革者,一共寫了六百多首聖詩,一千多首聖樂,及五十本歌集。
H077. 永久磐石 ROCK OF AGES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