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月1日
“你們要過去得爲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節)。
親愛的讀者,今天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新年,等待我們經過。誰也不能預知在將來的路程中有甚麽遭遇,甚麽變遷,甚麽需要。可是在這裏有一段從父神那裏來的信息,頂能安慰我們,頂能激勵我們, ---
“耶和華你神...眷顧...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
我們所有的接濟都可仰賴于神。他那裏有不乾的活泉,永流的江河。他那裏有恩典的誓約。如果他作我們供給的源頭,就甚麽都不能使我們失望。沒有熱,沒有旱,能叫那道“使神的城歡喜” (詩四十六篇四節) 的河乾涸。
我們要得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之地。不是一片光滑的平原。若是我們前面的生活只是平而又光,何等乏味! 我們需要山和谷。山使雨水彙集谷中,使地肥沃多結果子。山對于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山一般的難處原是催趕我們到施恩座前去得有福的甘霖;我們所厭煩的山境,反使我們得福。多少人因爲厭煩山谷的辛苦,貪戀平地的舒服,因此受風霜的摧殘,倒斃在山下的平地,埋葬在黃金色的沙中。神的山是他子民的保障!
我們不能說前面沒有損失,憂慮,試煉。我們只能信靠。父神必從今日起伸出他大能的手來扶持我們走那當走的路程。所以我們的新年是一個快樂,有福的新年! --- 選
《曠野的筵席》1月1日
「耶穌便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可6:41)
在我們事奉神的生活中,有一個最基本的需要,那就是神的祝福。除此以外,再沒有更急切的需要了。到底什麼是神的祝福呢?神的祝福就是在無可得福的條件下,神仍然例外的運行做工。例如:一分錢只可買價值一分錢的東西,但如果你沒有付出那一分錢,而神卻例外的給你價值一萬倍的東西,這就是神無條件的賜福給你,是出乎你本人估計之外的。當五餅二魚供應五千人吃飽,並剩下十二籃子的零碎時,這就是說出我們事奉的效果,遠遠超過我們的條件和恩賜,這就是神的祝福。或說得更透徹一些,因著我們的失敗和軟弱,我們本不該,也不能從我們的工作上得著什麼果子,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神仍給我們有所收獲,這就是神的祝福。祝福乃是與我們本人所是的和所有的毫無關聯,而另外獲得的果子。這並不是因著我們工作上直接的影響所招致而來的效果。當父神為著祂自己榮耀的聖名,完全在我們料想之外而運行工作時,祝福便緊隨著臨到了!
《竭誠為主》1月1日
認定目標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一20)
竭盡己心以成全主至高的旨意。[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耶穌要求我們凡事順服,若我們不肯順服,就必然會大大羞愧。保羅說:[我決志要竭盡所能,成全神至高的旨意。]要達到這個目標,是意志的問題。不是討價還價,理長論短,乃是意志的降服,是絕對的,不反悔的,對正要害的降服。但我們往往思前想後,諸多疑慮,過分自作主張,無法定意順服,而且還口稱是為了顧及別人的需要。我們揣摩測度,心想若順服了耶穌的呼召,會怎樣影響那些人;於是就告訴神說:[你知道我順服之後會有怎樣的後果?]只要持定目標,神是知道的。把所有顧慮都放下,單單來到神面前,存一個心志——[竭盡所能,完成神至高的旨意。]
為他的聖潔榮耀,不折不撓。[無論是生,是死,我全不介懷!](參21節)保羅立定心志,不讓任何事物阻攔他去成就神的旨意,是不折不扣地惟命是從。神行事的程式是我們在生命中有一個改變,因為神好好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多半不理睬。他於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叫我們竭誠為他,那時我們就開始掙扎(原文作爭辯);然後,他造一個非忍受可以控制的局面,叫我們必須下一個決定——或順命或逆命。從這裏開始,決定性的分界線就產生了。假若神生命的改變臨到你,你只要絕對的,毫不反悔的順服。
祈禱◆主啊,我何等渴望藉著祢能力的驅策、祢恩典的撫摸,和祢聖靈的感動,帶領我與祢面對面。為著我的遲緩,要那麼久才對某些事情有所醒悟,我祈求祢的寬恕。
《靈命日糧》 1月1日
決心
讀經: 尼希米記10章28-31節
金句: 「他們......發咒起誓,必遵行 神......的律法,謹守遵行耶和華我們主的一切誡命。」(尼希米記10章29節)
1722年,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草擬了一份決志書,共列了七十條志向,立志一生過跟隨 神、與人和睦相處的生活。我們從下列幾條可以一窺愛德華滋是多麼堅定地追求與 神親近。他決心:
. 要做最能榮耀 神的事。
. 要善盡職責,為全人類謀求福祉。
. 做事決不膽大妄為,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刻。
. 要常常讀經、持之以恆、毫無懈怠。
. 在每日、每週、每月、每年結束之時,捫心自問是否能做得更好。
. 不隨心所欲、率性而為,卻要完全為 神所用,直到死亡來臨。
尼希米記第10章講到, 神的百姓發咒起誓,定意要遵行 神一切的誡命、典章、律例。這是極其慎重的誓言,因為一旦違背這些誡命,他們願意接受 神的咒詛。
我們所下的決心不需要像這樣嚴肅,但做任何跟從 神的決定,也不能把它當做兒戲;這是慎重而莊嚴的宣告──靠著聖靈的幫助,我們必能日日更新。MW
我今年的決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決心為行動。
《聖經研讀》1月1日
太 1:1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後裔子孫原文都作兒子下同〕
太 1:2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太 1:3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
太 1:4 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太 1:5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太 1:6 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太 1:7 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太 1:8 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亞.
太 1:9 烏西亞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太 1:10 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太 1:11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
太 1:12 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
太 1:13 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
太 1:14 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太 1:15 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太 1:16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太 1:17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太 1:18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太 1:19 他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
太 1:20 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他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太 1:21 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太 1:22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太 1:23 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繙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
太 1:24 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太 1:25 只是沒有和他同房、等他生了兒子、〔有古卷作等他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馬太福音第一章
內容綱要:
耶穌基督的家譜與降生
一、君王的來歷 (1:1-8)
﹙一﹚君王而救主
1. 耶穌基督的家譜﹙整本新約第一個字即耶穌基督﹚
(「耶穌」-約書亞即耶和華救主,這名表明祂就是耶和華自己來作我們的救主,使我們得著神的救恩。「基督」-彌賽亞即受膏者,這名表明祂乃是被神用聖靈所膏(路四18;但九26),作神國度的先知、君王與祭司,來到地上實現神的計劃,完成神的旨意。)
2.
大衛的子孫﹙兒子﹚-「大衛的兒子」說到祂是基督,祂是君王
3.
亞伯拉罕的後裔﹙兒子﹚- 「亞伯拉罕的兒子」說到祂是耶穌,祂是救主
﹙二﹚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
1.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2.
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
3.
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
4.
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
賽 11:1 從耶西的本〔原文作𣻗〕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
﹙三﹚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
1.
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2.
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3.
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亞(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三代略去)
4.
烏西亞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5.
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6.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約雅敬略去)
(家譜中有幾個女人,除馬利亞外,另有四個外邦的女人:「他瑪氏」主動的犯罪,故她代表罪;「喇合氏」代表信(來十一31;雅二25);「路得氏」代表蒙救贖,得著屬靈的恩典和產業;「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一進大衛家就不再出去,故她代表救恩的穩固。)
﹙四﹚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1.
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
2.
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
3.
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4.
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5.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
-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全篇家譜都是說「某人生某人」,以男性為中心,但至耶穌時則說「是從馬利亞生的」,文法一變,改以女性為中心,這是表明主耶穌是由童貞女而生,祂乃是「女人的後裔」(創三15),而不是男人的後裔,故祂沒有繼承人類所共有的罪性。)
﹙五﹚三個十四代
1.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
2. 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
3. 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這一家譜共四十二代,聖靈把它分為三段:第一段從亞伯拉罕到大衛;第二段從大衛到耶哥尼雅;第三段從耶哥尼雅到基督。你看見揀選、掌權、被擄三段。這裏告訴我們三個十四代;但事實上,有的地方略掉三代,有的地方伯父傳給侄子。這不是父生子的「生」,乃是繼承的「生」。)
二、君王的降生 -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 (1:18-25)
﹙一﹚從聖靈懷孕
1.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
(「耶穌基督」是福音書裏用的字,因為福音書是要給我們看這一位在肉身中的耶穌,就是神將來所要設立的基督。到書信裏就常用「基督耶穌」,因為祂在聖靈裏已經復活了。)
2. 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3.
他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
4.
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
-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
-因他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創 3:15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二﹚起名叫 耶穌
1.
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耶和華是救主」)
-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2.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神和我們)。」
(以馬內利繙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賽 7: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耶穌」這名說出救恩的手續,「以馬內利」這名說出救恩的目的;主把我們從罪惡裏拯救出來,為要促成「神與我們同在」。)
3.
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4.
只是沒有和他同房、等他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約瑟有四樣長處:(一)他是個義人;(二)知道顧全他人,隱惡揚善;(三)有信心,相信天使的話;(四)順服聽命,遵守主的吩咐。)
何等朋友我主耶穌(聖徒詩歌第550首)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一 何等朋友,我主耶穌!擔我罪孽負我憂;
何等權利,能將難處到主面前去祈求。
多少平安屢屢喪失,多少痛苦無須受;
無非我們未將萬事到主面前去祈求。
二 我們有否苦難、艱辛?有否試探和引誘?
不能因此失望、灰心,應當向主去祈求。
誰能像祂忠實、穩妥,背我重擔分我愁?
惟祂知我每一軟弱,故當向主去祈求。
三 我們是否疲倦,苦楚、思慮、重擔壓心頭?
救主仍舊是避難處,應當向祂去祈求。
朋友有否賣你、棄你?應當向主去祈求;
祂的懷抱是你護庇,經祂撫慰必無憂。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 15:13~14)。
「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 18:24)
『何等朋友我主耶穌』是一首不平凡的詩歌,它是從不平凡的經歷中產生出來的。這首詩歌的背後蘊含著一段曲折的背景。作者是斯克文(Joseph.M.Scriven,1819~1886)。
斯克文的家鄉是在英國愛爾蘭。因他的父親為英國皇家海軍上校,他自幼即羨慕能作一名軍官,故在考入英國聖三一大學後的第三年,轉學入一軍事學校。但他瘦弱的身體無法適應軍校的嚴格訓練,終於被迫放棄了在軍事上的雄心,重回聖三一大學。畢業後赴加拿大任教,生活還算安適。然而誰能料到,竟有兩個悲劇接連臨到他,拆毀了他憧憬已久的結婚計劃。當他早年在愛爾蘭時,曾與一女友訂婚,兩人相愛甚篤,只是當他准備結婚的前一天晚上,忽然得到未婚妻被水淹死的噩耗。後在加拿大,又認識親族中的以麗莎(Eliaz.Roche)小姐,只是當他倆准備快要結婚時,但不幸未婚妻竟突然得了重病,倏遽離他逝去。少年的不得志,加上這兩次慘痛的打擊,使他痛不欲生,心幾乎破碎。但就在此極度悲痛中,恩友(主耶穌)親自安慰了他。此時,主那堅剛無限的愛,再一次滋潤撫慰這顆破碎的心,使他體會到主是唯一至寶。自此又重新得力振作起來,于是拿起筆來寫了這首詩。一八五七年,當他母親病重之時,他就把這詩寄回英國,安慰他的母親。「救主仍舊是避難處,祂的懷抱是你覆庇,經祂撫慰必無憂」(第三節),遠在愛爾蘭的母親因此大得安慰。
斯克文弟兄不是一個詩人,以前也從來沒有寫過一首詩。有人問他怎麼也寫起詩來了,他坦率地回答說:『那原是安慰家母所寫的几行,因她在極端痛苦中。我也無意讓別人再看它……這是我的恩友与我二人合作而寫成的。』
桑基和布利斯編訂《福音圣詩》時,在雜志上發現了這首詩歌,特請康弗斯弟兄(C.Converse)為它譜上曲,并將它加進《福音圣詩》。桑基後來對人說:這首詩歌是最后選入的,但它卻成為最受歡迎的詩歌。當主使用慕迪帶下環球大復興時,這首詩成了人人愛唱的詩歌。因這首詩的內在感力,而使它流傳到各地。在斯克文百年誕辰之日,人們還在Rice湖畔立了一個紀念碑,以尊崇這位安慰多人的詩歌作者。
斯克文弟兄為人豪爽、見義勇為,時常拿著工具箱到處免費為孤寡老人修補門窗,作些義務活,因此,得到鄰里的稱贊。有一個人急需請位鋸木臨時工,看見一個模樣像工人的人,背著一把木鋸正沿街走來,便問身旁的人:『他是誰?看來頂誠實的,我想請他來幫工。』但身旁的人卻答道:『他不會為你作工的,因為你出是得起錢,而他是專為貧窮的寡婦和病人盡義務的!』這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斯克文弟兄,享譽遐邇的名詩『何得朋友我主耶穌』的作者。
斯克文弟兄終日辛勞,扶助貧病軟弱之人,兩隻手常供給缺乏人的需用。在他看來,總沒有一件事是過於微小或艱鉅,只要發現人有需要,立即盡力幫助。他所以樂意將所有生命、時間、財物奉獻出來,是因為他曾經歷「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他一生就是這樣默默的服事人,從不計算工作的低賤,畢生遵行使徒的吩咐:「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沾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一:27)雖然斯克文弟兄一直是走孤單的路,因他知道「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18:24),故在他回顧一生經歷時,寫了這首詩,說出了他的心聲:「誰能像祂忠實、穩妥,背我重擔分我憂?惟祂知我每一軟弱,故當向主去祈求。」(第二節)
雖然我蒙恩多年,直到今天我還是很喜歡唱這一首詩歌『何等朋友我主耶穌』。這首詩歌非常感人,唱起來給人有一種單純、甜美的感覺。這首詩歌是鼓勵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到主面前來祈求,而享受祂的同在。祂願意與我們同哭或同樂(羅12:15);當我們軟弱時,祂會扶持;當我們憂傷時,祂會同情;當我們孤單時,祂會陪伴;當我們有苦難時,祂會關怀;當我們被傷害時,祂會安慰。所以無論在何時、不論甚麼情況,我們都可以到祂面前,把我們內心所有的隱衷都坦白的告訴祂。
這一首詩歌話語雖然非常的簡單,但是裡面的涵意和經歷一點也不平凡。回想自己一生的心路歷程時,好像生活從來都沒有是平順過的,自己總是不斷的在驚濤駭浪裡面渡過的。當我畢業後,找工作的過程很不順利,覺得自己似乎己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面對這一個挑戰,那時藉著唱這一首詩歌,因而重新認定了主的忠實、穩妥;知道是祂在引導我的一生,帶我過人生一切的關口。有一次,當我在面對跟從主的抉擇与代价上,陷入困境、掙扎而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而且發現不管自己作甚麼、說甚麼,根本無法找到出路,這個人也似乎開始心灰意冷。那時,就再到校園裡去傳福音,遇到了几對夫婦,便開始和他們一起查經,後來他們都信主、得救了。這一首詩歌是我們在聚會裡常常唱的詩歌。有次當我唱到第二節說:「惟祂知我每一軟弱」,就不得不再一次地轉向主,願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主,靠主恩重新跟隨,盼從今以後能單純事奉恩主。其實我們的軟弱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放棄自己的「權利」,不願「到主面前去祈求」;而我們的失敗也不可羞,羞的是我們不知道「主的忠實、穩妥;惟祂知我每一軟弱」;甚至連我們的跌倒也不可恥,可恥的是我們不肯轉向主,因「救主仍舊是避難處,祂的懷抱是你覆庇,經祂撫慰必無憂」。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無論我們是初信的,或是蒙恩年日較久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喜歡唱這一首詩歌。盼望我們人人能學習背著唱這首詩歌,到主面前來,作個『告訴祂』」的人。
H550. 何等朋友我主耶穌 |
[M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