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3

“我要量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的前行。”(創三十三章十四節)

  這真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圖畫,描寫著雅各對群畜和孩子的慈心!他不願意他們趕走一天的路程。他不願意照粗人以掃的心去催促他們。他乃是量著他們的力量慢慢地領他們前行。他知道他的兒女們年幼嬌嫩,牛羊正在乳養的時候。他知道他們一天能行多少路;他考慮了然後他安排他們的行程。而且這條曠野的路程,以前他也曾走過;何處崎嶇、何處凶險、何處炎熱、何處寒冷,他都經歷過。所以他對他們說:“我要慢慢地領你們前行。”“因爲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三章四節)
  前面的路程我們也向來沒有走過,可是主耶穌曾走過。我們的前途真是茫然無所知,可是主都經過。這一程使我們心慌意亂,那一程使我們筋疲力盡,另一程使我們乾渴得舌貼牙床,又一程使我們喘不過氣來-其實以前主都嘗過、走過。經上說:“耶穌因走路困乏。”(約四章六節)衆水沖淹他,却不能息滅他的愛情。他所經歷的苦難使他成爲最好的牧者。“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一百零三篇十四節)他每時每刻體恤我們;不讓我們走一步過我們力量的路。前面一程雖然有些難行,但是盡可放心;因爲他不是加力量使我們得以安然過去,定是吩咐我們突然止步。-海弗格爾(France Ridley Havergal

 

 

《曠野的筵席》 13

「要抓住機會,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達秘譯本)

    在神為你安排的人生道路中,也許今天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可是你竟看它像普通的日子一樣,而讓它輕易的溜掉。凡把今天當作昨天那樣平常看待的人,都是對於神所安排的機會缺少屬靈感覺的人。神的僕人永不可因著目前的成就,而感到滿足;因凡滿意於今天所是的,他必定是一個機會的喪失者。

    假如在今天(一月三日)主感動我的心,要我去看望某一位弟兄,而這位弟兄因神特別的恩,也許再過五年,便成為手中最得力的器皿,去拯救無數的靈魂。我若順服父神,也許那一次將成為我一生事奉中一件最偉大的工作。但假如在那一天,我因著氣候的寒冷,或其他瑣細之事的攔阻,我就閑散畏縮,竟沒有去看望他,這樣,我便讓那個機會白白的溜掉了!或者更嚴重的因此便失掉了一個神所大用的器皿。難處是機會不等待我們,它們會很快的過去了!所以當神行動的時候,讓我們的感覺敏銳,也能很快的跟上去,永遠不讓任何由神而來的機會輕易的逃過我們!

 

 

《竭誠為主》 13

密雲和幽暗

密雲和幽暗,在他的四圍。(詩九十七2

    一個未從神的靈而生的人會對你說,耶穌的教訓簡單得很。可是你一旦受了聖靈的洗,就會發現[密雲和幽暗,在他的四圍]。當我們認識耶穌基督的教訓,就必恍然大悟。領悟耶穌教訓的唯一途徑,是神的靈在面光照。若果我們從未把習以為常的宗教鞋,從我們習以為常的宗教腳上脫下;也從未把我們親近神那種魯莽隨便的態度,一概革除,那麼,我們到底曾否真正站在神的面前,那也是疑問。那些輕率、浮躁的人,根本從未認識耶穌基督。因為在我們明白了耶穌基督所作所行,滿懷稀奇興奮。自由釋放之後,就會經歷到種因認識他是誰而無法看透的幽暗。

    耶穌說:[我對你們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一向以來,聖經對我們不過是一大堆的話語——密雲和幽暗為何忽然之間變成了靈和生命?因為耶穌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向我們再說了一遍。神就是這樣對我們說話,不是藉著異夢,乃是通過話語。人來到神面前,就是憑著最簡單的方法——他的話語。

祈禱◆[密雲和幽暗在的四圍;公義和公平是寶座的根基。]與我親近,噢,主啊,讓我可以知道我在你裏面是光明的。

 

 

 

靈命日糧 13

今天開始

讀經: 詩篇11925-32

金句: 「我持守你的法度,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叫我羞愧!......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詩篇11931-32節)

    許多人在新年立志,對自己(有時是對神)承諾,在新的一年要過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我們會立定心意改變舊習,培養新的行為模式。

    這些決心值得讚賞,而且這些決心往往也是屬靈成長的催化劑。可惜常常是好景不長,難以持久。有時我們的決心只有五分鐘熱度,過不了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

    撒母耳.強生(Samuel Johnson)是十八世紀一位敬的基督徒,他常在日誌中立願。下面就是典型的一條:「我並未改變任何外在的習慣,也沒有力行年初所立的志向,但我仍希望能更新變化,而不是庸庸碌碌、虛度一生。」

    正確的做法是現在立志,之後要自我省察。我們應該正視需要改變的地方,並制定自我更新的計畫。比方說,我們的靈修習慣若時有時無、虎頭蛇尾,就要下決心每天花些時間專心與 神親近。讓我們求聖靈幫助,使我們在未來的每一天都不停止屬靈的操練。

今天就是開始行動的好日子。VCG

隱密安靜之處,

每日與主相伴;

必得新恩供應,

     靈命更加剛強。Adams

 神向聆聽者說話,也垂聽禱告者祈求。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13

3:1        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

3:2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3:3        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豫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3:4        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野蜜。

3:5        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

3:6        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裏受他的洗。

3:7        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3:8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

3:9        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3:10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

3:11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3:12      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3:13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

3:14      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裏來麼。

3:15      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於是約翰許了他。

3:16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 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3:17      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馬太福音第三章

內容綱要:                                  王的先驅與王的受浸        

一、王的先驅-施洗約翰 (3:1-12)

﹙一﹚曠野的呼聲 把主耶穌傳給人、自己如聲音消失

   1. 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心思改變、轉過身來

天國是屬天的國度,就是神掌權治理的範圍。神要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在地上彰顯諸天的權柄,所以說天國近了。天國的福音是恩典福音的前奏,要人悔改好準備接受「恩典的福音」。

   2. 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豫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施洗約翰的職事

40:3 有人聲喊說、在曠野豫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

1:76 孩子阿、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豫備他的道路.

   3. 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野蜜

在曠野生活、不求自己的利益、不為自己的享受,這是先鋒的生活見證。

王下 1:8           回答說、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帶‧王說、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亞。 

4:5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

悔改的洗

   1. 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

   2. 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

19:4     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

﹚浸禮說明十架生命的基本原則

   1. 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

       -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2.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

(當耶和華的審判將臨之際,他們打算藉著接受約翰的浸,逃避神的忿怒。約翰告訴他們,人若要逃避神的忿怒,不可只在外表上受浸,而須以實際生活和行為的改變,來證明裏面的悔改。)

   3. 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信心子孫

   4.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天然生命都要連根剷除﹚

       -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

聖靈與火的洗-引進基督

   1.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

       -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 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

   2. 他要用聖靈與火﹙審判之火﹚給你們施洗()

(一個信徒既滿有聖靈之後,就當從復活日,更去追求五旬節。在聖靈裏的浸禮,是每一個基督徒應當一一接受的。我們若專一的用信心支取,去得著在聖靈中的浸禮,就必定會得著。-倪柝聲)

   3. 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有主生命和沒有主生命的分開﹚

   4. 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得救的在聖靈裏浸成一個身體-靈洗,不信的被不滅的火燒盡-火洗﹚

二、王的受浸與受膏 (3:13-17)

﹙一﹚盡諸般的義

   1.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

       -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

   2. 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

   3. 於是約翰許了他

(約翰的洗乃是悔改的洗禮,猶太人先悔改,承認了他們的罪,然後等候這位即將要來的救主。主耶穌本是沒有罪的。祂為甚麼要受洗呢?祂受洗的原因,是因為主站在罪人地位受浸,宣告放下祂聖潔的「己」,將來有一天要擔當所有人的罪。所以祂和人一樣受約翰的洗。)

經過十架得著聖靈

   1.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

(主開始祂的職事是在祂受浸之後,站在死了又復活了的根基上祂才事奉神,祂才服事人。)

   2. 天忽然為他開了

1:51     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3. 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神的靈降在耶穌身上,表明祂就是神用聖靈所膏的基督(意即「受膏者))

4:18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4:19     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

   4. 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17:5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Hymnary

耀 (聖徒詩歌57)

Jesus My Lord Glorious King

 

(一)          耀 ,你

尋迷

誕生馬槽謙卑樣,又 及逃

撒勒

,困

愛奇

 

(二)          主救 王,你

西 痛,

                               滴土 ,順

,忍

各他

,血

愛奇

 

(三)          主得 ,你

為懷

                               得生 ,可

離棄

,苦

歸神

愛奇

 

(四)          主平 ,你愛

代死

,安慰

步伐

,救

力量 使

,心

愛奇

  

介紹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一切的忍,給後來信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316

   這首詩歌是李淵如姊妹寫的。題起妹李淵如姊妹的名字,年青弟兄姊妹而言,大多是不熟悉的。然而許多早年在上海得救的年長弟兄姊妹,都要不住的讚佩她。李姊妹曾是一位藐視基督福音的人,但是後來卻被主得著,成為事奉神的人。一九二年三月,她脫離教書的生活,開始全時間服事神。在南京她應了頂有名望的四位牧師之請,編輯靈光報,此為當時中國屬靈刊物的精粹。此以後,一生專心為主作文字工作。一九二七年初,倪柝聲弟兄并几個西國肢體,在上海辛家園汪佩真姊妹家中開始了在合一立場上的餅,起首新的搭配,成了一個有活能力之基督團體的見證。從此,李淵如姊妹就成為在文字職事上成了倪弟兄的得力同工,許多弟兄姊妹也從她得了不少屬靈幫助。

 

雖然李淵如姊妹在這地上沒有名譽和地位,但她卻能喜樂的說:「我的主是我的榮耀,是我的產業,也是我的安慰者。哦!有主殼了!」因著李姊妹在主面前有這樣深的經歷和完全的認識,所以寫出了這首感人的詩歌。她回憶一生神在自己身上奇妙的恩典:一個藐視神的女校監,竟作了傳道人!全詩不僅有優美的聲韻,更使聖徒重溫主的情愛。哦!主曾離寶座,親來世界尋迷羊並不是從天上降下成為尊貴的人,反「誕生馬槽謙卑樣,又向埃及逃亡」。受人誤會,被人鞭打、欺凌、唾棄;在客西馬尼「備極傷意愴惶,汗如血點滴地上」,但卻「順從父旨不忘」。主也知道自己將要受十字架的苦難,但卻不念及這些,仍然「廣傳福音,報告年走四方」。所以忍受這一切,因愛我們,為要體恤人的軟弱。讚美主!主不只作罪人的救主,也是罪人的朋友,而這一位降卑的主,竟是榮耀的王。一九五六年,在上海許多的弟兄姊妹,遭迫害被下放、勞改、洗腦,更有被捕入獄的,但他們對主至死忠貞,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肯否認主名或出賣倪柝聲弟兄。末後有幾十位前面弟兄姊妹被判重刑,其實這對於能熬得住折磨的人就形同無期徒刑,李姊妹便是其中的一位。主應允了她詩歌中的禱告:「敵雖不足懼,救恩為我城牆」,也賜給她背負那沉重十字架的能力,使她「面如石,前行壯」。

               這首詩歌說到主的愛,計有四節:第一節說到,第二節說到的受死,第三節說到的復活升天,第四節說到的同在和帶領。每節的首句:「榮耀王」、「救世王」、「得勝王」和「平安王」,乃是該節的中心題目。連起來說,那位降卑的乃是榮耀王,那位復活升天的乃是得勝王,那位時刻在靈中同在和帶領的乃是平安王。哦!讚美神!我們所信的是何等一位基督,怎能被恩感而歌頌:「美哉!善哉!主愛奇哉深且長!」

本文取材于「詩歌與故事」

書是一群熱心的中青年弟兄姊妹的集體創作(一九七四年)已經買不到了


李淵如姊妹自述:死入生

 

曾受罪惡之綑綁。為罪惡之奴隸者也。今日所以能脫離是苦。且得真自由者。皆賴我主耶穌之救恩。以重價贖我出於死而入於生也。年二十有四矣。而此二十四年之中。恍恍惚惚。真是虛度光陰。靈性方面。真可謂之黑暗無光。以余之誠心歸主。不過五越(越五)月耳。默念前勝痛悔。茲將身之所經歷,略述於下。

 

(一)持無神說之時期

    湖北沔邑人也。生長鄉隅。孤陋寡聞。性喜讀書。而本風氣未開。無女學可為求學之地。行年十四。母恐失學。乃命負笈武昌。肄業於省立第一女師範焉。斯時武昌初興女學。教育仍未十分發達。宗教觀念尤其薄弱。對於基督教。多以洋教呼之。某也入教矣。則群起而非笑之。輕視之。初入校時。有二生為基督徒。同學莫不加以白眼。余尤恥與之為伍。未幾。二生不堪其苦。乃退學。余樂甚。以為余校無信教之人矣。然余畏罪敬神之念。未嘗不蘊蓄於中也。及學年稍深。知識稍增。余之危險遂伏於此時。而余且為惡魔利用矣。因稍讀物理化學之書。即以為人力可以勝天。物質文明,在恃人類之研究乃有進化。焉有所謂造物主宰者。後讀西史,至宗教之爭。某教師謂耶佛回三教,名雖不同。其旨則。莫非欲救世道人心耳。余極然其言。且思宗教之設。必憂國之士。藉口神道以範圍人心。使人知所畏懼,而敢作罪犯科耳。豈真有地獄天堂哉。我行為如何,冥冥中焉有為我主宰者。自是無畏罪之心,無敬神之念矣。驕心日生。道德日落。遂完全為惡者之所左右。誠如保羅所。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其苦有不堪言者。今日思之,余泣下矣。

 

(二)反對基督教之時期

     肄業期滿。乃應保定官立女子小學之聘。任教授者半年。因事辭去。而至天津,擔任官立女子高等小學。及盧氏私立單級學校事者。又數年。寄居於戚長盧公府。課餘則流覽諸書關於基督教典籍。則從未寓目年未二十。而怙恃並失。對於世事,殊抱悲觀。感慨身世,時垂傷心之淚。俯仰古今,每生無益之悲。且有願離此塵世。遁入空門之念。戚友憐余。常相勸慰。舅某學粹品端。為基督信徒。余深敬其為人。惟不以其入教受洗為然。渠嘗為余言基督教抱樂觀主義。信之者精神愉快。且有永生之幸福。敢面駁其非。而心內則笑其迷信太深。且嘆其聰明反被聰明誤也。某日舅又為言耶穌必再來。信徒莫不盼望之。聞言。笑不可抑。以為耶穌不過千餘年前之古人耳。如之何能再來人世哉。蓋是時。於基督之要道。未嘗聞其一二。聖經之內容如何。尤茫然不知。故有是言也。坐井觀天。而曰天小天小者。其我之謂乎余課餘欲習英文。乃就美以美會某女教師而學焉。該會詢余願入查經班否。余慢然答曰。我為學英文而來查經何益耶。學僅二週。教師以耶穌故事圖畫一幅。指以教余習英語。余歸後憤極。以為我欲學英文。而該教師乃教以耶穌基督之名稱。學非所用。徒耗光陰而已。遂輟學。同事中某女士,熱心信徒也。時勸余往女青年會聽道。余屢以無暇辭。後竟厭之。思所以避其人。且欲排去其人。不使掌國民學校教鞭。友褚君。頗有信仰心。亦為所力阻。斯時蓋為惡者之健將。時為惡魔效力以與人爭也。某日,余與諸舅閒談。某也曰基督教有約束人心之能力。某也曰基督教聖餐時。能使人悔罪改過。某也曰基督教有善有不善。余乃作最堅決之言曰諸舅誤矣,我欲君子斯君子矣。我欲仁斯仁至矣。如之何甘心為宗教之奴隸。受宗效之約束哉。擇其善者而從之。又何必信之哉。無論如何。我決不入彼教也。某暑假之暇。得聖經一卷。偶閱創世記。未數章即告人曰。此真怪誕不經之談也。遂掩卷而置之高閣。民國六年秋。余所教之生徒已畢業。乃思他就。藉資閱歷。適蘇省女子師範校長。招來任學監事。頗欣然願就。惟未起行之前數日戚某持申報一紙。示曰。此與汝頗有關係。閱之。蓋言南京師校生徒。因受音樂教師蔡女士之引導。信仰者多。是校不啻基督教學校矣。疑信參半。頗有難色。戚某又言曰汝固反對是教者。此去與汝之宗旨不合。恐無良好之結果。將奈何。余遲疑久之。乃曰信教自由。渠固不能強我所不欲。合則留。不合則去。決不因利祿而違我本心。雖明知其不可。然必一行。以免有失信之譏也。意既定。乃來南京就職。數日。以書報天津戚友曰。傳道蔡某。已不在是校矣。信教問題。可無慮也。今年春。顏料坊福音堂舉行新年大會。同事鄭小姐屢邀余赴是會。屢藉故辭之故終未一去。余嘗對同事輩曰決不信教。謂不信。請觀將來

 

(三)信心之預備

 

當南京發生鼠疫之時。與同事等護送學生歸里。數日之內。倍受辛勤。而之思慮益多。由下關乘民船至鎮江。坐船頭。觀兩岸景色。覺有一念往來於心。以為無造物真()宰者。如何有山。有水。有鳥獸。有樹木。有人類乎。造化之妙。豈人力所能比擬耶。化學之所謂原子分子。物理學之所謂公理定例。而何由有此原子分子公理定例耶。是必有一大智慧大權能之真()宰在焉。不期而對一生曰。余亦信有神乎。復由鎮江至上海。余始寓旅舍。旋因鄭君約同往其同鄉家。意極誠摯乃移居於某寓。余此時窮愁抑鬱。已達極點。鄭為言基督教之真精神。余感觸頗深。自是頗樂聞其道。一日晨,余笑謂鄭曰。君倉卒離寧時。亦曾攜得聖經來乎。彼乃出聖書一冊。示余曰。頃方讀某章某節也。余頗訝其信心之深。遂就鄭所讀之章節面閱之。蓋羅馬書第二章二十五節至二十九節。乃知基督教者。非徒尚空言。乃重在實行悔改。似有至理。鄭又背第三章第二十九節。且曰。於此可見神是公義的。是慈愛的。余似有所悟。以為余心內固以為必有一真()。則此書所謂神。亦為外人之神。則亦我神矣。乃請於鄭曰以後君每日讀聖經。與余同閱可乎。鄭欣然首肯。同居凡五日。余乃一易昔日之心理。欲研究聖經矣。然私心以為聖經雖有理。文字太淺陋。未滿意也。疫氣既消乃返寧鄭乃贈余文理官話聖經各一冊。又以師生辯道論等書。假閱之。讀師生辯道論之序言。與蓋有同情。悔心矣

 

四月。鄭君偕余至明德女學。李大小姐。相與談道。久之。李教歸後細讀腓立比書。如其言。讀畢四章。覺其中至理。信非他教所能及。頗愛第一章九節至十節。二章一節至四節之所言。(余當時程度不過爾爾。故於一章十二節至二十五節。二章五節至十一節反漠然視之。)余日必讀聖經數節。惟忽疑忽信。覺內心有一反對者時。多方設問。使余疑其言。及讀馬太十四章二十五節至三十一節。述耶穌履海。彼得疑惑事。不覺汗流浹背。遂定一志日。此後對於聖經。無論明白與否。惟有信之。若生疑心。則不能達到彼岸矣。後蔡蘇娟先生贈禱告文一紙(此時尚未與之談道,)余深喜之。以不知用何法禱告。今讀是禱文。知凡我所欲言者。無不可以對暗中之父言之。自後聞唱讚美詩者。未嘗不樂聞之。今此時不但無反對心。且有護教之心矣。

 

(四)誠心歸主

       余既信有神。故不能不信聖經。信聖經矣。乃不得不信耶穌為我救主。顧我任管理事。在不能守安息日。將奈何。又念雖信基督矣。然尚未使人知之。此後明以告人耶。抑偽為不信者以掩人耳目耶。心因之極不寧。乃讀聖經以定心。忽閱路加福音十二章八節至九節。為之戚戚不安。蓋我在人面前不認耶穌。則耶穌在神前亦必不認我。如之何能得救耶。乃決心向人宣布承認耶穌為主也。暑假期屆。之去留問題。交戰於心。校長待厚。薪俸又豐。以之不才。而當茲重任。未為屈。一旦辭去。則何以對校長。經濟方面。將慮其減少不辭耶。則覺心有所不安。思潮百出。愁慮千端。廢寢失食。如重病。一日晨起。且衣且思。無形中似有人語曰。汝能汝之所有以從乎。言之至再。大受感動。乃祈禱曰。主,我願跟你。求你納我。意既定。乃於暑假後交卸一切。出校居鄭府。一日往訪蘇娟先生。自述信道之誠。先生為講知行福。三者之大意。又言欲跟從救主耶穌者。必須己。臨別又勉余曰。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在神的國聞言。頗愧。蓋猶有畏首畏尾之心。此後乃一意歸主。願置身教會學校中以盡余職。九月中旬。余遂來居明德女校矣。

 

(五)今昔之比較

   余自信道後。化悲觀為樂觀。精神日增。快樂日多。愛聖書甚於其他之典籍。且覺其旨深奧無窮。苟余昔日能深究科學者。則必無不信真神之理解。一讀聖經者。必深信耶穌之再來。及永生之幸福。斯時於基督要旨。昧然不察。人云亦云。如斯而已。拒絕人之勸勉。如病深而卻良醫。宜乎其幾死而莫起也。不甘受宗教之約束。則如約翰福音三章二十節所。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因為恐怕他行為受責備。其實因我不信。不能廢神之律法。所謂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惟有感謝天父之慈愛。耶穌之救恩。聖靈之引導。幸脫惡者之手。一躍而為至尊神之兒女。其蒙恩為何如。其自由為何如。故前此歲月。尋生活於惡魔之途。生猶死也。今蒙主救我於死。使我重生。我固屬主矣。則我宜完全為主用。苟有利於主者。雖摩頂放踵。亦所不恤也。

H057. 耶穌我主榮耀王

 

 [MP4]

 

 

信息分享

聖經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