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月14日
“他放出自己的羊。”(約十章四節)
主把自己的羊放出來。雖然羊走路很辛苦,然而必須如此。一直懶在一個又暖又舒適的羊圈中幷不是真幸福。所以他必須放羊出來,使他們吃草喝水,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美麗的風景。
覺悟罷,讓我們不再留戀原有的地罷!如果他指揮我們出來,如果是我們的主親手放我們出來的,一切决不會錯誤的。起來罷,奉他的名,向著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開步罷!放膽罷,因爲他“在前頭走”。無論甚麽危險必須先經過他。信心的眼睛能看見前面領路的好牧人;如果看不見了,自己再向前走去就危險了。安心罷,主叫我們走的路,他自己都有過經歷的;他不會叫我們走一步我們不能走的路。
這才是一個有福的生命——不遠看將來,不憂慮前面一步,不自己選擇路程,不把理想的重擔壓在背上,只是靜靜地一步一步緊跟著牧人。
在東方的曠野中,牧童總是走在羊群前頭的。有甚麽危險的事情發生,必定先臨到他,因爲他在羊群前頭。現在,神也在我們前頭。他在明天。明天頂會使我們挂慮,可是神已經在那邊了。我們一生的明天,都必須先經過他,然後才臨到我們。——梅爾 (F.B.M.)
《曠野的筵席》 1月14日
「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弓箭手將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但他的弓仍舊堅硬,他的手健壯敏捷。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以色列的磐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創49:22-24)
在舊約裏許多神模範僕人之中,約瑟或者是一位最完美的。雖然聖經裏沒有明顯指出他在品格上的任何瑕疵,但我們都知道他的道路是非常不容易,而又極其艱難的。他的苦惱從什麼時候開始呢?確實無疑的是開始於他的夢。這些夢代表屬靈的異象。在這異象裏,他看見了神所要進行的工作,並他自己在這神聖計劃裏的地位。乃是這些夢才引起了下面所發生的一切事,這都是因為他看見了他弟兄們所沒有看見的。他們稱他為「那作夢的,」並且設計要陷害他。因此他「被賣為奴僕,人用腳鐐傷他的腳,他被鐵鏈捆拘。」(詩105:17-18)然而約瑟能忍受這一切的苦難,直到最後成為神手中的器皿,成全祂為著祂子民所預定的那偉大的旨意。一個有屬靈看見的人,才能夠堅定的站住,並且一直到底。
《竭誠為主》1月14日
被神選召
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賽六8)
神並沒有直接呼召以賽亞,是以賽亞聽到神在說:[誰肯為我們去呢?]神的呼召不是單為特殊幾個人而發,而是對每一個人的。聽不聽見神的呼召,要視乎我耳朵的狀況;而到底聽見什麼,則視乎我的性情了。[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意思是:很少人有被選上的條件。被選上的人,是藉著耶穌基督與神建立關係,以致性情改變了,耳朵開通了,就聽見那微小的聲音不住地在問:[誰肯為我們去呢!?]神不是特別指著一個人說:[聽著,你去吧!]神並沒有強逼以賽亞;以賽亞只在神跟前,剛好聽見他的呼召,覺得沒有別的話可以回答,就甘心情願地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別以為神會催逼你,懇求你!(把這意念除去吧。)當日主呼召門徒,也沒有從外面施予無法抗拒的壓力。他只是平靜而熱切地要求[跟從我],是對那些理智清醒能以自主的人發出的。我們若讓聖靈帶我們與神面對面,也會聽見類似以賽亞所聽見的——神微小的聲音;也會自然而然地回答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祈禱◆噢,主啊,我的靈在你面前敬拜,因著你賜給我的浩大恩典,我的眼睛能夠看見、我的耳朵能夠聽聞、我的心靈能夠明白,在一切境況的背後,皆有你的腳蹤。
《靈命日糧》 1月14日
重燃激情
讀經: 啟示錄2章1-7節
金句: 「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示錄2章5節)
有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在宣佈退休時說:「突然,我的激情沒了。就體能來說,我想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但我一生摯愛的、曾讓我熱血沸騰去追求的東西,已成為我的負擔,往日的熱誠已不復存在了。」
當我們失去動力,曾經做得起勁的事變成重擔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工作可以換,但在我們內心深處,特別是在我們和 神之間的關係上,我們渴望重燃往日的激情。
復活主為以弗所教會的忠心事奉和恆久忍耐而稱讚他們,但卻加上一句話:「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示錄2章4-5節)。
章伯斯提醒我們說:「以前的作家常用十字架來指主的受難,正是透過這十字架,基督徒服事的熱誠才能奔流不息。」
若我們的屬靈熱情冷卻了,就當再次回想主為我們的罪所做的巨大犧牲(希伯來書12章3節),不再因服事抱怨連連,卻要讓奇妙十架再次點燃我們愛主的心。DCM
求主使我一生心志單純,
內心火熱如同熊熊烈火;
找尋失喪者、扶持卑微者,
使他們滿心頌讚救主名。Marshall
愛耶穌就應該熱切地向人講述耶穌的事。
《聖經研讀》1月14日
太 11:1 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裏、往各城去傳道教訓人。
太 11:2 約翰在監裏聽見基督所作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
太 11:3 問他說、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太 11:4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
太 11:5 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太 11:6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太 11:7 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
太 11:8 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裏。
太 11:9 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甚麼、是要看先知麼.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太 11:10 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豫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太 11:11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太 11:12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太 11:13 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豫言、到約翰為止。
太 11:14 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太 11:15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太 11:16 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
太 11:17 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
太 11:18 約翰來了、也不喫、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
太 11:19 人子來了、也喫、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有古卷作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
太 11:20 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
太 11:21 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阿、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太 11:22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太 11:23 迦百農阿、你已經升到天上.〔或作你將要升到天上麼〕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他還可以存到今日.
太 11:24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
太 11:25 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太 11:26 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太 11:27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太 11: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太 11: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太 11: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
內容綱要: 君王安息的生命與道路
一、凡不因主跌倒的有福了 (11:1-15)
﹙一﹚施洗約翰的質問 - 在監中失去安息的約翰
1. 耶穌吩咐完了十二個門徒、就離開那裡、往各城去傳道(preach)教訓(teach)人
2. 約翰在監裡聽見基督所作的事、就打發兩個門徒去、問他說
-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當施洗約翰傳揚天國近了的時候,他仍不免如猶太人以為彌賽亞乃要在世上作肉身的王。他所見證的基督,竟不如他之願出來設立實形的國度,而乃到處傳道施醫!而他自己又下在監獄,命危旦夕!所以,他的信心動搖了;要問主耶穌真是基督麼?若是,為何與我所想的,並不相合呢?)
﹙二﹚主堅固被囚的先鋒
1.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
-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
-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賽 35:5 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聾子的耳必開通。
2.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主的話一直扶持施洗約翰直到殉道)
(主回答的大意就是:看我所作的事(4節),你就知道我是誰了;但你不要因我的行為不合你意就跌倒了。彌賽亞是當先受苦,而後進入祂的榮耀。願我們的心不因著基督的被人輕看而跌倒。)
﹙三﹚主為約翰作見證
1. 他們走的時候、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
-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仔細觀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
2. 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看見知曉)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
-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
(意即人們不會出去特意去觀看平凡的事物,或是想認識一個貪圖安逸舒適的人。)
3. 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甚麼、是要看(看見知曉)先知麼
-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4. 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豫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瑪 3:1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豫備道路。
5.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
-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約翰的到來結束了舊約時代(13),引進了新約時代(12), 因此他比先知都大(9)。 可是,新約裏面最小的信徒,乃是教會的一份子,也就是基督新婦的一部分,有基督住在裏面;而施洗約翰不過是新郎的朋友而已(約三29),只在身外認識基督,所以「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四﹚天國是努力進入的
1.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用強暴奪取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豫言(舊約原是後事的影兒)、到約翰為止(那形體卻是基督已經來到)
2. 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這裏論到施洗約翰的一段話,也是對我們眾人說的)
瑪 4:5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
二、頑固棄絕主的世代 (11:16-24)
﹙一﹚屬靈感覺痲木的世代看不見神的審判和拯救
1. 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
-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
(主來傳喜樂的消息,如同吹笛一般,然而,當代人亦不見其感應喜悅。約翰來,他傳揚悔罪改過的道,然而,當代人雖聽他如此舉哀,亦不捶胸、悔改。)
2. 約翰來了、也不喫、也不喝(不像常人一般地吃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
-人子來了、也喫、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羅 14:17 因為 神的國、不在乎喫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3. 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wisdom is justified by her works﹞
(約翰和耶穌雖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屬神的人(「智慧之子」)總能辨認出二者屬天的來源。)
﹙二﹚棄絕彌賽亞的有禍了
1. 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
2. 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阿、 你有禍了
-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
3. 迦百農阿、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墜落陰間(從至高的尊榮地位,降到最低的受罰境地)
-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他還可以存到今日
-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
三、 君王豐盛生命的表現 (11:25-30)
﹙一﹚以讚美承認父的美意
1. 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主在最艱難的環境裏仍有安息、能感謝)
-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神雖然樂意將基督啟示給人,但人若自以為聰明通達,想憑理智來領會屬靈的事物時,反而得不著啟示;惟有像嬰孩般敞開心,單純向著主,就會得著豐滿的啟示。)
2. 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主不在乎祂工作的結果如何,乃在乎遵行神的旨意)
3.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父給祂的之外,祂一無所有﹚
-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只有父所啟示的,才能認識子;也只有子所啟示的,才能認識父。)
﹙二﹚得安息的呼召與享安息的道路
1.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2.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願在神的計畫裡與主同工合作,與主同負一軛﹚
學我的樣式﹙學習主心裡柔和謙卑,遇見難處而仍讚美﹚
-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3.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順服時就覺得並不難;所難的,是裏面沒有投降)
(第一個得安息,是得救的安息。第二個享安息,是得勝的安息。第一個安息,是和神和好的安息;第二個安息,是我們內裏的安息;第一個安息是藉信而來,第二個安息是藉順服而來的。)
與我同住 Abide With Me(聖徒詩歌 362首)
一 與我同住,夕陽西沉迅速,黑暗漸深,求主與我同住; 安慰消逝,其他幫助俱無,無助之助,求你與我同住。
二 人生短日,轉瞬就已昏暮,我樂漸殘,我的榮耀漸枯; 四境所見,盡是變遷朽腐,永不變者,求來與我同住。
三 莫帶威嚴,有如王中之王,只帶慈惠,並祂施醫翅膀; 淚來洗憂,心來聽我求訴,罪人之友,請來與我同住。
四 你的同在,時時我都需要,除你恩典,何能使魔敗逃; 有誰像你,將我引導扶助,或陰或晴,求你與我同住。
五 有你賜福,我就不怕受攻,病而不苦,流淚也不酸痛; 甚麼毒鉤!甚麼死亡墳墓!依然勝過,若你與我同住。
六 我正閉目,願你在我身邊,照明幽地,指我向著諸天; 天晨破曉,夜影消散盡無,或生或死,求主與我同住。
「他們卻強留祂說:『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罷。』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路廿四29】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362首) 的作者是萊特(Henry Francis Lyte 1793-1847) 。他是英國聖公會一位博學而且十分出名的牧師,他之所以能夠出名,並非因他的學識淵博或靈命高深;也非因他熱心愛人或敬虔愛主,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且在他一生,還充滿了許多感人的事蹟及艱苦的過去,但是真正令他享有盛名的,就是完成了"求主同住"這首偉大的詩歌。 萊特早年生於愛爾蘭,幼年時父親擔任船長不幸罹難,因此在比別人更艱苦的學習環境中成長,甚至半工半讀,且名列前茅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並三度獲得寫詩獎金,在文學與醫學的前途抉擇下,他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而選擇了神學,獻身神職服務照顧信徒,並且帶領許多人歸主。1815年他在愛爾蘭一教會任副牧師,兩年後,有一位同工病危,他前去探望,他們同讀保羅書信,這時聖靈大大地作工,開啟了他屬靈的眼睛,改變了他整個生命。 在教會中,他特別關懷幫助貧苦的兒童,他生活清苦,但心中充滿屬天的喜樂。1823年他自願去一個叫作Brixhem的漁村事奉,他在那裡事奉了二十四年。那裡海邊潮濕的氣候,對他的氣喘和肺病不利,親友勸他遷居無效,他還是勤勞地為主作工,他常說:「銹壞不如磨壞」。
1847年,他患有肺癆,身體無法支撐,醫生囑他必須即刻易地療養。所以在他動身前一日(正好是主日) ,他的講道以紀念主為題,他說﹕「弟兄們,現在我要走一條路,是你們每一個人將來都要走的;那麼,我們怎樣預備迎接這條路呢?我們怎樣走這條路?這條路最不容易走;但是,我們若熟悉基督的死,就能幫助我們走這條路。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的主是怎麼死的,那麼這條路我們就容易走了。--我們都要準備那最嚴肅的時候來到,其方法就是常常愛慕主,和依賴救主的死」。當天傍晚前往海邊散步, 遠眺西沉的夕陽,在暮色中如火球沉入大海,正如他生命的殘照。他又想起在以馬忤斯的路上,主耶穌和兩個門徒同行,黃昏、大陽平西的時候,主像是繼續向前走,那兩個門徒卻強留祂,所以他有一個禱告:「求主與我同住」,並寫下了這首不朽的名詩。數日後,萊特在赴意大利Nice這地方時便安息主懷,而且葬在該地。當這詩被公開後,據說每年前往憑弔者還不少,因許多人從這首詩歌中得到很大的激勵,所以不惜千里迢迢來到萊特的墳墓前,揮以感激之淚。
這首詩歌在教會歷史上,不知道幫助了多少神的兒女走完最後的一段的路,帶領他們經歷死蔭的幽谷。
H362. 與我同住 ABIDE WITH M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