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月24日
“但…鴿子找不著落脚之地就回到…挪亞那裏…到了晚上, 鴿子回到他那裏,嘴裏叼著一個…橄欖葉子”。 (創八:11)
神知道什麽時候該不給我們看得見的憑據,什麽時候給我們看得見的憑據。我們若能完全信靠他,這是何等美好的一件事呢?當所有眼見的憑據都收回了的時候,是最美好的時候;因爲神的美旨是要我們承認:他的話語,他的應許,他的恩約,比我們眼見的一切憑據更實在,更可靠。神若給我們眼見的憑據,也好;也是可寶貴的。那些只信靠神的話而不用其他憑據的人們,常得到許多看得見的憑據。~崔倫保
暫緩不是拒絕。許多禱告上批著:“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神有規定的旨意,也有規定的時間。
《曠野的筵席》 1月24日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
我是否擔心當我說話時,卻沒有感覺到我所說的話,是從神而來的呢?我是否戰兢的注意到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出於聖靈的感動呢?我若是對自己有這樣嚴格的要求,就必發現我屬靈的貧窮。一個富足的基督徒,他的話語是從他生命裏那豐滿的恩典中流露出來的。他每早晨被喚醒受神話語的教導,他每日積蓄屬靈的豐富,隨時都可以取用。在特別需要恩典供應的時候,他不只不會勉強的分配一點僅是糊口的靈糧,他還能在日積月累所儲備的那永有的盈餘中,取出新和舊的東西來。從這樣的經歷中,他能在需要的時刻,述說聖靈的心意,而不會驕傲的自以為他是神直接的發言人。
《竭誠為主》 1月24日
全權在握的指揮
我特意向你顯現。(徒二十六16)
保羅在大馬色路上所見的異象,絕非霎時的衝動,而是十分清楚肯定是從神而來的指示,因此他說:[故此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主其實是對保羅說:[你的一生完全由我作主;除了我,你不能再有任何目標與計畫。]我揀選了他。我們重生了,必然都有異象。要是我們要靈命長進,便要行主要我們行的;而最要緊的就是學習不違背異象,不要說那是無法達致的(或作高不可及的)。
單單知道神救贖了世人,又知道聖靈叫耶穌所成就的一切,並實現在我身上,這還是不夠的;我必須與他有個人的關係,作為根基。保羅所得的不是一篇道理,一套教義,叫他去傳揚;他乃是與耶穌基督有一個親身的經歷,讓主完全佔有了他。第16節最令人觸目——[派你作執事作見證]。保羅是效忠於主,而不是一個使命。他是完完全全屬於耶穌基督的;此外,便別無所見,也不再為別的事物而活。[我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祈禱◆噢,主啊,求你以愛慕的枷鎖將我與你結連;在你差派我時,以你的眷佑環繞我;加添我的能力,以致我愈來愈能夠被你使用。
《靈命日糧》 1月24日
至需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15節
金句: 「我的 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章19節)
從呱呱墜地到瀕臨死亡,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並不是很多。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我們只需幾分鐘就會氣絕身亡。我們需要食物和水,疲倦時需要休息。在嚴苛的氣候下,我們要找尋庇護場所。所以雖然我們有很多需要,但是基本的需要還是很少的。
但如果講到我們的慾望,那似乎是無窮盡的。的確,整個廣告業界都在竭力於擴充我們的「需要」。
但是我們卻忽略那些基本的需要:像是我們靈命的食物和 神真理的活水;還有我們在靈裡的團契可以帶來力量、希望、平安和安慰。很多人所感受到的那種似有若無的不滿足感,實際上是因為靈裏的營養不良和飢渴。
耶穌告訴撒馬利亞婦人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耶穌有她所真正需要的,就是彼得後來所稱的「永生之道」(6章68節)。我們是否忽略耶穌的話?他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路加福音4章4節)。
我們是否只是滿足慾望卻未能滋養自己的靈魂?「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VCG
我時刻需要你,親愛恩主,
無人柔聲似你,使我安舒。
我需要你,需要你,每時刻需要你!
求主現在施恩惠,我來就你。 Hawks
我們的靈魂和身體一樣,每天都需要食物。
《聖經研讀》1月24日
太 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
太 18: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太 18: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
太 18:24 纔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
太 18: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
太 18: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阿、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太 18: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太 18:28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太 18: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罷、將來我必還清。
太 18: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太 18:31 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
太 18: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太 18: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麼。
太 18: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太 18: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三、國度裏的饒恕與赦免(18:21-35)
﹙一﹚完全的饒恕
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
-到七次可以麼
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赦免是不講次數的,因神的恩典是無限的,所以,神的兒女饒恕人也應該是無限的。)
西 3:13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二﹚天國饒恕的比喻景一 - 王免了欠一千萬銀子的僕人
1.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
2. 纔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一萬他連得,約45萬公斤)的來
3.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
-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
4.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阿、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5.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一個罪人在主面前的罪債,是遠超過自己所能還的,但主對待我們,總是以憐憫為懷。)
﹙三﹚天國饒恕的比喻景二 - 僕人不寬容欠他十兩銀子的人
1.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
-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2.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罷、將來我必還清
3.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4. 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
(我們以恩典對待自己,而以公義對待別人;主卻要我們以公義對待自己,而以恩典對待別人。)
﹙四﹚天國饒恕的比喻景三 - 主人將惡僕交掌刑的
1.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
-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2.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麼
3.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4.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我們欠主千萬,怎能不饒恕人欠我們十兩,這關係到國度的赦免。國度的赦免是必須從心裏饒恕人、赦免人,而後才得著的。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
信而順從Trust And Obey(聖徒詩歌364首)
一 當我與主同行,在祂話語光中,
何等榮耀照亮我路程;
當我肯聽命令,祂就充滿我靈,
祂充滿信而順從的人。
(副)信而順從!因為除此以外,
不能得主的喜愛—惟有信而順從。
二 地無一點黑影,天無一片烏雲
能迷漫,當祂笑容顯露;
沒有疑惑畏懼,沒有流淚憂慮
能存在,若我信而順從。
三 沒有一個重擔,沒有一點為難,
祂是不顧,讓我們痛苦;
所有傷心損失,所有厭棄羞恥
都成祝福,若信而順從。
四 但我不能領會祂愛何等的美,
若我不放一切於祭壇;
因祂所給詩歌,因祂所賜喜樂,
乃是為肯信而順從者。
五 然後,我纔會在祂的腳前往來,
我就傍祂而同行前路;
祂要求,我就許,祂差遣,我就去,
不要怕,只要信而順從。
「信而順從」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一切屬靈的果子,都是從這原則結出來的。我們既定意跟隨主,就需要建立天天「信而順從」的生活,對於主每步的引領不單相信,也必須順從,不只一次,且要像主耶穌一樣,忠心順服至死。
一天,陶納爾弟兄(D. B. Towner)參加一個聚會,一位弟兄站起來作見證說:「I'm going to trust, and I'm going to obey.」。這兩句話,令陶納爾大受感動,就將這個見證告訴了山姆士弟兄(J. H. Sammis)。不久,陶納爾收到山姆士弟兄的回信,信中附了一首詩歌的歌詞,就是「當我同主行動,在祂話的光中…」(詩歌364首)。他非常被這首詩感動,就為它配上了調子。當時正值慕迪為主大用,慕迪頂愛唱這詩,因此這首詩就被人不斷的歌唱著。
有一位美藉弟兄,已得到碩士,再繼續深造,渴望成為哲學博士。他一面作牧師,一面讀哲學。但他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夠好,就禱告神說:「我有頂多的不信,有的罪沒有勝過,我也沒有能力作工。」以後有兩星期之久,他一直求主用聖靈充滿他,使他能有得勝的生命和能力。但主對他說:「你真要得勝生命和能力嗎?好,兩個月後你不要去參加哲學博士的考試,我用不著一個哲學博士。」他真是為難極了,就跪下同主商量。但有一件事頂希奇的,神從不肯和人來商量,因為神說了,神命令了,是不能更改的。這位弟兄內心非常痛苦。兩個月過去了,到了考前最後的一個星期六,他的內心更是交戰不已。要哲學博士呢?還是要聖靈的充滿呢?還是要得勝的生命呢?他一直在掙扎。哲學博士固然可愛,而聖靈的充滿也可愛。但是神不肯讓步,要得哲學博士,就不能有屬靈的生活;要有屬靈的生活,就不能得哲學博士。末了他終於流著淚,順服在主面前。博士的頭銜是他渴望了三十年的,然而他為著信而順從,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個榮譽,哲學博士不要了。第二天是主日,他走上講台,無道可講,就簡單地見證了這個經歷。許多人聽了這個見證都流淚得到復興,而他自己也因而滿有力量,充滿了聖靈的喜樂,如同詩歌第四節,「因祂所給詩歌,因祂所賜喜樂,乃是為肯信而順從者」。「當我肯聽命令,祂就充滿我靈,祂就充滿信而順從的人。」
如果信徒持守著「信而順從」的生活,就有長久的春天,永久的白晝。因為義人的路,就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真要求主賜予順服的力量,叫我們能在祂面前,立志作完全人,寶貴祂的喜悅。「因為除此以外,不能得主的喜愛-惟有信而順從。」
作詞的山姆士弟兄於一八五五年生於美國,一生寫過一百首詩歌,雖然我們僅能得到一點點有關他的資料,但是我們從這首詩歌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在主面前有美好學習的人。而配調的陶納爾弟兄早五年生於美國,他和他的父親同是音樂家,頗有歌唱的恩賜,是一位很好的男低音,所以在慕迪的佈道團中,配搭過一段時間,後來在慕迪神學院任教,幫助了不少學生認識主。很希奇的,一九一九年他倆先後於六月十日、十月三日被主接去。
H364. 信而順從 TRUST AND OBEY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