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1月25日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廿三:4)
在我父親的家中有一個小房間,裏面藏著我家幾代所用的許多手杖。有的是爬山用的,有的是走平坦大道用的,有的是走泥濘之地用的,有的是雨後雪後行路用的,每種手杖的樣式各不相同。有時我回故鄉去探望父親,他老人家常喜歡和我出外散步;每次出發之前,我們總先到手杖室中去揀選我們那一次所適用的手杖。因此我常常想起神的話語是我們生活中的手杖,會給我無限幫助和安慰。
在打仗的時候,緊急的風聲使我們心慌意亂,神給我們的杖是:“他必不怕凶惡的信息;他心堅定,依靠耶和華”(詩一一二:7)。這杖扶持我們經過許多黑暗的日子。
當死亡奪去我們的孩子,使我們心碎的時候,我在應許中找到另一根安慰的杖:“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必然歡呼”(詩三十:5)。
有一次我病倒了,在外養病有一年之久,在這時期中我不知道究竟我是否再會恢復,再能回到我的家中去,再擔任我以前的工作。在這樣沒有指望之中,我始終抓住神的杖。“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禍的意念”(耶廿九:11)。
在危險或疑懼的時候,人的評判都說“完了”的時候,我發現了一根帶領我安然過去的杖:“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15)。
在遇到意外事情的時候,似乎沒有一點工夫可以設法補救了,我發現了一根從來沒有誤過我的杖:“信靠的人必不著急”(賽二十八:16)。
~亞保德便雅憫
馬丁路得的妻子說:“如果神不叫我經過苦難,我永遠不會知道詩篇中這些話語是什麽意思;我也永遠不會明白基督徒的責任是什麽。”真的,神的杖好像教員指示孩子識字的教鞭一般,指到某一個字,孩子就注意這一個字;照樣,神指導我們許多有益的功課,是我們在別的地方永不會學到的。
“神總是用他的竿和杖指引我們。”
“你的鞋是銅的,鐵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二十三:25)。
讓我們記得:如果神要我們走在堅固的石路上,他必先給我們穿上鐵鞋或銅鞋;他决不會不先替我們預備好了,就差我們出外去走崎嶇的路。
~麥克勞
《曠野的筵席》 1月25日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阿!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但3:17)
教會如何才能到達她終極的目的?只有借著行走在那條「從困苦到寬廣」,「從貧乏到豐富」的路徑上。你也許要問,從困苦到寬廣,這是什麼意思?當但以理那三位朋友被關在火窯裏時,三個人竟變成了四個人,這就是從困苦到寬廣的意義。有人覺得三個人擠在一個火窯裏,實在受不住,所以他們便尋出路,但也有些人泰然接受,他們這一接受下來,竟發現尚有空位容納那第四位。親愛的弟兄,永遠不要讓難處把我們從神面前擠出去,乃要讓難處把我迫到神裏面來。這就是借困苦達到了寬廣的意思。有人借著困苦,達到了神為他所預定的美好目標,但也有人卻在困苦中斷送了他屬靈的前途。有些人在困苦中死去了,但有些人卻借著困苦找到了豐滿的生命。有些人在試煉臨到時,滿口怨言,他們在試煉中所見到的,只是受壓、窘迫與死亡,但另有些人卻在試煉中不住的稱頌神!他們就在那繼續不斷的稱頌中,發現了那引到寬廣、釋放和豐盛生命的路徑。
《竭誠為主》 1月25日
留位置給神
神既然樂意。。。。。。(加一15-16)
作為神的工人,我們必須學習給神留下應有的地位,就是給他有自由活動的空間。我們會計算量度,說這個那個會這樣那樣,卻忘記騰出空間,給神自由進出的餘地。神若突然闖入我們的聚會中,或我們講道時他來了,我們會詫異嗎?不要指望神照你指定的方式來到,只要注目在他身上,這才是給他空間。要指望他來,但不要限制他只能用某種方式來。不論我們認識神有多少,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神任何一分鐘都可以裂天而降。我們很容易忽視這個突如其來的可能性,其實神做工一向就是如此。神往往出其不意地臨到人當中——[神樂意。。。。。。]。
經常與神保持貼近,以致神奇異的大能隨時地從他右手或左手發出。要常在期待當中,給神空間隨他的意思降臨。
祈禱◆噢,主啊,求你以愛慕的枷鎖將我與你結連;在你差派我時,以你的眷佑環繞我;加添我的能力,以致我愈來愈能夠被你使用。
《靈命日糧》 1月25日
最沮喪的日子
讀經: 出埃及記6章1-9節
金句: 「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7節)
根據英國科學家的計算,人們一年中最沮喪的日子通常是在一月份的第三週。因為那時正值黑暗寒冷的冬天,假期的激情已過去,接踵而來的是要繳付聖誕節購物帳單和沒能實施的新年計畫。這些慶祝、送禮物、善意的舉動曾一度使我們快樂,而現在卻會使我們沮喪,讓我們倍感失望。
很久以前,希伯來人在埃及作奴隸的時候,對摩西抱著極大的期待,認為摩西會將他們從被奴役的光景中拯救出來。當摩西的善意帶來的是更糟的景況時,他們的希望破滅了。他們不但沒有獲得自由,相反的,他們受到更嚴酷的奴役,工頭強迫他們用更少的資源來做更多的磚塊。
於是摩西向 神哭喊說:「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埃及記5章23節)。摩西和希伯來百姓所要學習的是,有時候要到看來完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 神的拯救才會來臨。
如果你生活中的光景每況愈下,讓你沮喪和絕望,記得 神總是聽見我們的呼求。但 神卻是按照他的時間,而非我們的時間,來回應我們的祈求。JAL
力量盼望在乎主,
對他話語有把握;
雖然有時會絕望,
深知 神會眷顧。D. De Haan
當感到無望的時候,當尋求賜人希望的 神。敞開胸懷,以主愛款待眾人。
《聖經研讀》1月25日
太 19:1 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但河外。
太 19:2 有許多人跟著他.他就在那裏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
太 19:3 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麼。
太 19:4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
太 19:5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麼。
太 19:6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太 19:7 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甚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他呢。
太 19:8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
太 19:9 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太 19:10 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太 19:11 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纔能領受。
太 19:12 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
內容綱要: 進入天國的要求
一、神對婚姻原初的心意 (19:1-12)
﹙一﹚到猶太境界醫治跟隨群眾
1. 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但河外(祂是上耶路撒冷去)
2. 有許多人跟著他.他就在那裡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
﹙二﹚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1. 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麼
申 24:1 人若娶妻以後、見他有甚麼不合理的事、不喜悅他、就可以寫休書交在他手中、打發他離開夫家。(不合理的事有拉比認為是指婚姻上的不忠貞,也有認為凡使丈夫不喜悅的事)
(法利賽人只顧律法的字句,卻忽略了律法的精意。他們在這裏想藉有關休妻的律法來試探主。)
2.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麼
3.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弗 5:31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弗 5:32 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
﹙三﹚淫亂破壞夫妻的合一
1. 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甚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他呢
2.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
3. 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
-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若婦人未犯姦淫而被休,則神前的合一還在)
(離婚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有一方犯了淫亂;因為淫亂在神看,是破壞夫妻合一的行為。)
﹙四﹚守獨身的恩典與恩賜
1. 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2. 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纔能領受
3. 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
-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神願意他們結婚,生養兒女,帶領全家服事神(參書廿四15);對於少數人,神賞賜他們額外恩典,能守童身,得以殷勤服事主,沒有分心的事(林前七33~35)。)
我是屬祂,祂屬我I Am His, And He Is Mine(聖徒詩歌338首)
一 主永遠的愛愛我,這愛藉恩我深知;
聖靈從上正輕語,為將此愛來指示。
哦,這豐滿的平安!哦,這神聖的歡樂!
在這不息愛裏面,我是屬祂,祂屬我。
二 頭上之天何蔚藍,四周之地也青綠;
有一景色更鮮艷,無主之目從未睹。
鳥嗚聲音更可悅,花美使我更快活;
自從我心能領略:我是屬祂,祂屬我。
三 有事曾使我驚恐,今不再擾我安息;
靠在永久膀臂中,枕在愛的胸懷裏。
哦,願永遠臥於此,憂疑、自己,全逃脫;
當祂柔聲的指示:我是屬祂,祂屬我。
四 我是永遠只屬祂,誰能使祂與我分?
祂在我心來安家,有福安息滿我心。
天地可以都廢去,日月也可全衰落;
但主與我永同居,我是屬祂,祂屬我。
「古時(或譯: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是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 第三十一章
這首詩歌的作者是羅伯遜(George Wade Robinson1838-1877)。他是主後1838年出生在愛爾蘭。羅伯遜既是傳道人,又是舉世聞名的詩人。他曾在都伯林 (Dublin) 和倫敦 (London) 牧會,然後在布賴頓 (Brighton) 的海岸社區。《我是屬他,他屬我》(I am His ,and He is Mine)是一首美妙的得救證實與快樂的詩歌,一百多年來感動了千千万万人的心。有些詩輯將這首詩歌取名為《永遠的愛已愛我》(Loved With Everlasting Love)。在布來頓時,邁爾常隨父母去听羅伯遜講道。羅伯遜的信息和他的詩歌互相呼應,在邁爾幼年的心靈中引起了震蕩。有人說是這首詩使邁爾的心溶化,引領他歸向了基督,得著重生。
H338. 我是屬祂祂屬我 I AM HIS, AND HE IS MIN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