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75

  “……我必勸導他,領他到曠野,對他說安慰的話。從那裏我必賜他葡萄園,又賜他亞割谷作為指望的門,他必在那裏歌唱,與幼年的日子一樣。”(何214-15節,直譯)

  在什麼地方找到“葡萄園”?在“曠野”裏!真奇怪,在一個連出路也難找的“曠野”裏找到“葡萄園”!讀者,這給我們看見:我們屬靈的豐富能在“曠野”裏——寂靜的地方——找到。不但能找到“葡萄園”,也能找到“亞割谷(亞割意譯苦難)作為指望的門”。“他必在那裏歌唱,與幼年的日子一樣!”
  是的,神知道我們需要曠野的經歷。他知道在什麼地方能生出忍耐來,他也知道怎樣能生出忍耐來。我們的心是叛逆的,善於崇拜偶像的,最會忘記神,也最會固執地說:“我要隨從我所愛的。”(5節,直譯)到我們絕瞭望被人棄絕的時候,神卻說:“我必勸導他,領他到曠野,對他說安慰的話。”啊,我們的神是一個愛的神啊!

 

 

《曠野的筵席》 75

「耶穌拿起餅來……」(約611

神常利用物質的東西,施行祂大部份的神蹟。在這裏,主耶穌接受了那五個餅兩條魚。祂本來可以將石頭變餅,但祂不如此做。祂願意以奉獻給祂之物為根據而行事。祂說:「拿過來給我。」祂所做的,常是借著我們而做。一切的神跡,都是從這裏開始——將我全部所有的都交在祂手裏。如果把我的餅為著自己留下來,就只有一個人吃得飽,但若把它們都交給主,難道我還會挨餓嗎?

當以色列國在極端窮困的時候,先知瑪拉基將神解決以色列國難處的答案帶給他們。那就是,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然後拭目以待!只要一個很小的瓶塞,就可以將一個很大的瓶子阻閉,以致我們得不著它裏面的全部供應。屬天的事,也是如此。我們常常沒有神 蹟,只因我們沒有給神一些工作的憑藉。祂只要求我們所有的一點點,但是祂需要我們把這僅有的一點放在祂手裏。

 

 

《竭誠為主》75

別在神以外籌算

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它,他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

別在神以外籌算,我們很多時為事情籌算,卻沒有把神放在裏面;在這情況下,神往往用他奇妙的方法破壞我們的計畫。我們闖進不是神所安排的環境裏去,才猛然發覺自己在神以外行事,沒有讓神成為生活的主導。若要除去憂慮,唯一的辦法是把神帶到我們一切的籌算裏,讓他成為最大的動因。

在宗教上,我們曉得該把神放在首位,但在實際的日常生活裏,卻無法把他放在第一位。若我們必須披上星期日的精神狀態才來親近神,那麼,我們就永不會親近神。我們必須按自己的本相來到神面前。

不要計算惡事,神真要我們不計算惡事嗎?[愛……不計算人的惡。]愛並非不知惡的存在,而是不把惡計算。離開了神,我們便會計算惡;我們會從惡的立場去籌算、去推斷。

別為未來的困境籌算,你若信靠主耶穌,就不會為未來籌謀。耶穌說:[你們心里不要憂愁。]神不會叫你的心沒有憂愁,而是[不要……],那是一項命令。因此一日之中,儘管是一百零一次,總要逼自己遵行,直至養成習慣,事事把神放在首位,一切的籌算有他在內。

祈禱◆[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噢,主啊,那是多麼的奧妙,又是多麼的簡單——我祈求,同時相信你會藉著我的禱告,創造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來答允我的祈求。

 

 

 

《靈命日糧》75

責無旁貸

讀經: 馬太福音2531-40
金句: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節)

找到有價值的東西,一般人都想佔為己有。遇到這樣的好事,誰撿到就可佔為己有的這種想法還蠻不錯。但如果我們碰到的是麻煩事呢?那我們一定想立刻將「燙手的山芋」甩掉。

加睿.豪盾在美國司法部任職時,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他想:一定要有人來管這件事情。他決定找人解決眼前不公平與濫用職權的現狀,但他發現 神要找的人正是他自己。1997年,豪盾創立了國際正義使命團,解救遭遇暴力、性剝削、奴役和壓制的受害者。

 神的子民在埃及遭受奴役時,他透過摩西回答了以色列民的禱告(出埃及記39-10節)。同樣, 神透過豪盾和他的團隊成為現今被奴役之人的幫助。正如豪盾所說:「 神沒有後備計畫,他的計畫就是使用你來解決問題。」

 神把我們放在特定的環境中,讓我們的能力應付他想要解決的問題。耶穌說,我們在有需要之人身上做的事,就是做在他身上了(馬太福音2535-40節)。

你是否發現了什麼問題?你能成為 神解決這些問題的管道嗎?或許, 神是要透過你去回應一些人的禱告。JAL

重要工作唯你能完成,
因主早有計畫在你身,
就像星球需繞軌道行,
你必需成長適你位分。
也許 神讓你看到麻煩,就是要你去解決問題。

 

 

《聖經研讀》75

20:1      亂定之後、保羅請門徒來、勸勉他們、就辭別起行、往馬其頓去。

20:2      走遍了那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或作眾人〕然後來到希臘.

20:3      在那裏住了三個月、將要坐船往敘利亞去.猶太人設計要害他、他就定意從馬其頓回去。

20:4      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

20:5      這些人先走在特羅亞等候我們。

20:6      過了除酵的日子、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和他們相會、在那裏住了七天。

20:7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

20:8      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燭。

20:9      有一個少年人、名叫猶推古、坐在窗臺上、困倦沉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人睡熟了、就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他來、已經死了。

20:10    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

20:11    保羅又上去、擘餅、喫了、談論許久、直到天亮、這纔走了。

20:12    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領來、得的安慰不小。

20:13    我們先上船開往亞朔去、意思要在那裏接保羅.因為他是這樣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

20:14    他既在亞朔與我們相會、我們就接他上船、來到米推利尼。

20:15    從那裏開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對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來到米利都.

20:16    乃因保羅早已定意越過以弗所、免得在亞西亞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趕五旬節能到耶路撒冷。

 

使徒行傳第二十章    群羊的牧人

一、牧者的腳蹤 (20:1-16)

﹙一﹚經馬其頓到特羅亞一路勸勉門徒

    1. 亂定之後(在以弗所銀匠底米丟所引起的擾亂)保羅請門徒來,勸勉他們,就辭別起行,往馬其頓去

        走遍了那一帶地方,用許多話勸勉門徒。〔或譯:眾人〕,然後來到希臘(亞該亞省)

    2. 在那裏住了三個月,將要坐船往敘利亞去,猶太人設計要害他,他就定意從馬其頓回去

    3. 同他到亞細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

        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細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

    4. 這些人先走,在特羅亞等候我們(從此路加一路與保羅同行,直到保羅在羅馬殉道)

﹙二﹚在主日(七日的第一日)擘餅與講論

    1. 過了除酵的日子,我們從腓立比開船,五天到了特羅亞,和他們相會,在那裏住了七天

    2. 七日(安息週)的第一日(第一日是主日, 第七日是安息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

        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當初教會在主日作兩件事:擘餅和講道)

(「擘餅」又稱「主的筵席」或「主的晚餐」,在聖經裏有兩個意義:一個是記念主,一個是表明我和神所有的兒女有交通。一個是表明我和神的交通,我和主的交通。一個是表明我和主的身體,就是教會的交通。)

﹙三﹚猶推古死而復活

    1. 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燭

    2. 有一個少年人,名叫猶推古,坐在窗臺上,困倦沉睡

    保羅講了多時,少年人睡熟了,就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他來,已經死了

    3. 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

    4. 保羅又上去,擘餅,吃了(教會初期,擘餅與愛筵往往一起進行)談論許久,直到天亮,這才走了

    5. 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領來,得的安慰不少

﹙四﹚安排與定意

    1. 我們先上船,開往亞朔去,意思要在那裏接保羅;因為他是這樣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

        他既在亞朔與我們相會,我們就接他上船,來到米推利尼

2. 從那裏開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對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來到米利都

    3. 乃因保羅早已定意越過以弗所,免得在亞細亞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趕五旬節能到耶路撒冷

(這裏聖經不是說神「定規」,乃是說保羅「定意」越過以弗所。我們看見保羅在這裏的定意卻自自然然合乎神的意思,因為他是認識十字架的人,他是敬畏神的人。)

 

Hymnary

 H015神阿,祢是何等奇妙

 

  神阿,你是何等奇妙!

何等威嚴莊重!

施恩寶座純潔明耀,

無限明光之中。

 

  永遠的神,何等尊貴,

諸天是你座位;

你前,眾靈晝夜環跪,

不停、不住讚美。

 

  哦,神,我是何等畏你,

柔細深切敬畏;

歡樂羨慕我來親你,

並懊悔著流淚。

 

  哦,主,但我也可愛你,

雖然你是主宰;

因你降卑向我示意,

要這不值的愛。

 

  地上無父如此慈愛,

無母如此仁慈,

像你這樣背負、忍耐

你的軟弱孩子。

 

  何等奇妙,當我見你!

在那聖潔光中;

無邊智慧,無限能力,

和你榮耀無窮。

 

Faber弟兄的名詩,Faber弟兄寫的詩很多,但他寫的詩中有三首好詩,一首是贊美父,一首是贊美子,一首贊美圣靈(《圣徒詩歌》第227首是贊美子,251首是贊美圣靈)。

 

這一首贊美父的詩是立足在對神的敬愛和敬畏上,而把敬愛和敬畏的真理和生命發揮到那樣的完全;而運用到那樣巧妙,在我所讀過的圣詩中只有這一首。

 

“敬畏”這一個詞在英文就是“fear”怕,但天然生命的怕是最傷害屬靈生命,帶進屬靈死亡來的,所以這里的“怕”是屬靈生命所產生的怕,這是一個充滿生命的怕,充滿膏油的怕,怕得滿有主同在的怕。

 

我們找出它的原文來就容易明白了“怕”字在圣經中有兩种不同的翻法。在舊約中的“怕”它原文意思是Bow,在新約中“怕”這一個字的原文真是奇妙極了,它的意思是“Toward to kiss Him”向前去親他,“這是何等樣的一個怕”呢!

 

在詩篇第二篇說得真好,十一到十二節:“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當以嘴親子。”他把今天我們用敬畏這一個精意都說出來了。

 

Faber弟兄如何能把敬拜父的詩歌同時立足在敬愛和敬畏上,并且把“敬畏”的原意發揮得那樣好,不僅如此,且把“敬畏”和“敬愛”一直緊扣在一起運用。

 

他開始的兩節

(一)神阿,你是何等奇妙!何等威嚴庄重!施恩寶座純洁明耀無限明光之中。

(二)永遠的神,何等尊貴,諸天是你座位;你前,眾靈晝夜環跪,不停、不住贊美。

從三節到四節他就“畏”和“愛”一直扣在一起運用。“哦神,我是何等畏你”剛說到“畏”立刻接著說這是怎樣的一种“畏”。

“柔細,深切敬畏!”“with deepesttred rest fears;”在最深最柔軟的敬畏,立刻扣在愛上。“歡樂羡慕我來親你,”立刻又轉入到“畏”上,“并懊悔著流淚”。

第四節他換過來從“愛”開始,“哦主但我也可愛你”提到“愛”,又立刻說明他的可畏。“雖然你是主宰”立刻他又轉到“愛”上。“因你降卑向我示意要這不值的愛。”

(五)地上無父如此慈愛,無母如此仁慈,像你這樣背負、忍耐你的軟弱孩子。

(六)何等奇妙,當我見你!在那聖潔光中;無邊智慧,無限能力,和你榮耀無窮。

 

H015神阿,祢是何等奇妙

 MY GOD, HOW WONDERFUL THOU ART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