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7月8日
“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賽40章31節)
相傳有一個寓言,說鳥類最初被造的時候,是沒有翅膀的。神將翅膀造好了放在它們面前,對它們說:“來,戴起這些翅膀來。”
那時的鳥類也有豐美的羽毛和悅耳的歌喉;它們能唱悠揚的樂歌,它們的羽毛能在日光下放光,只是它們不能翱翔空中。神吩咐它們戴起翅膀來的時候,它們起初還不大願意,但是不久就服從了,用嘴尖啄起翅膀來,安在肩頭上。
起初,肩頭上的擔子似乎很重,背著也很費力,但是不一會,它們將翅膀展開,覺察了利用翅膀的方法,于是就能高飛空中——啊,重擔變成了翅膀!
讀者,這是一個比喻,我們就是那些無翅的小鳥,我們的工作和職務是神替我們預備帶領我們向天的翅翼。我們也頂會望著我們面前的重擔畏縮;但是只要我們一挑起那擔子來,它們便會變成我們的翅膀,藉著它們我們便能飛向神去。
如果我們高高興興地用愛心負起一切重擔來,我告訴你,沒有一件重擔不能變成我們的福祉。神原命定我們的工作來做我們的幫助的。
《曠野的筵席》7月8日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來4:10)
人的被造,叫他站在一個與神的安息,有著很深意義的關系裏。聖經告訴我們,亞當是在第六日被造。很清楚,在神起初的六天,亞當是沒有分的,因為只有六日之工完畢之後他才存在。所以,神的第七日,就成了亞當的第一日。神工作了六日,乃享受祂的安息,而亞當則在安息日開始他的生命和生活。神是先工作後安息。人為要與神和諧一致,必須先進入神的安息,之後他才可以工作。這個原則,是一切基督徒事奉的基礎。尤有進者,因為神第一次的創造實在是完美,所以亞當的生命便能有這個滿意的出發點。福音就是在此:神為著我們這些犯罪的人,已經採取了更進一步的必需步驟,也已經完成了整個救贖的工作,我們無需再做什麼去承受這救恩。只要憑著簡單的信心來接受,我們立刻就可以進入祂那已經完成了的工作的安息裏。
《竭誠為主》7月8日
“……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約書亞記24:15
意志是全人的活動。我不能放棄我的意志,我必須要訓練我的意志。我必須要立志順服,立志接受上帝的靈。當上帝給了我們真理的異像時,他要做什麼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我們要做什麼。主已經把一些大的任務擺在我們面前,最好要做的事是回想從前被上帝感動的時候你做了什麼?就是在你得救的時候,或者第一次看到耶穌,或者認識到一些真理。那時候對上帝順服忠心是容易的。當上帝的靈把一些新的任務帶到你面前時,現在就回想從前的那些時候吧。
“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計算,不是你可以容易進入的事情;其他一切都被暫時擱置,直到你做出決定。這任務是在你與上帝之間的,不要和屬血氣的商量這事。對於每一個新的任務,其他人會越來越遠離它,這正是壓力來的地方。上帝允許他的聖徒的意見影響到你,但你被帶領到越來越遠,別人無法確實理解你所走的路。你不用去發現上帝把你帶到哪里,上帝唯一要向你解釋的事就是他自己。
向他宣告:“我要忠心。”一旦你選擇了向耶穌基督忠心,你就不再是你自己的見證。不要諮詢別的基督徒,只要在他面前宣告——我要服侍你。立志忠心——並且也為別人的忠心而讚許他們。
《靈命日糧》7月8日
時光機器
讀經: 啟示錄21章1-4節
金句: 「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後書3章8節)
1896年,韋爾斯出版了《時光機器》一書,講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書中提到一位科學家造了一台機器,可以讓人穿越時光隧道。穿越時光隧道的人,一心想著探索未來,而不想回顧過去。像許多科學家一樣,這個科學家也認為,這樣的「進步」能讓人類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然而,在韋爾斯的書中,這個科幻故事並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這個科學家穿越了好幾百萬年,進入未來。他看到的世界又冷又黑。他在蕭瑟的雪地中,目睹到地球上僅存的生命正待絕跡。這位科學家對於地球生命的沒落深感絕望,就回到自己出發的時間點,把自己的憂慮告訴眾人。
聖經對未來的描繪卻是截然不同。聖經告訴我們, 神是時間的主:「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後書3章8節)。對於未來,基督徒可以樂觀看待,因為 神將要用一個全新的世界取代現有的世界。在新天新地裏,我們可以與創造主同住,永享福樂(啟示錄21章1-4節)。即使是現在,耶穌也在為愛他的人預備地方(約翰福音14章1-3節),在那裡「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HDF
如果世間,完美無缺;
罪惡死亡,何處隱藏;
天上人間,與之相比;
完美之處,只有天堂。
耶穌為我們預備地方,也裝備我們去那地方。
《聖經研讀》7月8日
徒 21:17 到了耶路撒冷、弟兄們歡歡喜喜的接待我們。
徒 21:18 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裏。
徒 21:19 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 神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說了。
徒 21:20 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 神、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
徒 21:21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
徒 21:22 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徒 21:23 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罷、我們這裏有四個人、都有願在身.
徒 21:24 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這樣、眾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並可知道、你自己為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
徒 21:25 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
徒 21:26 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為他們各人獻祭。
徒 21:27 那七日將完、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裏、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
徒 21:28 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蹧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
徒 21:29 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裏、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
徒 21:30 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
徒 21:31 他們正想要殺他、有人報信給營裏的千夫長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
徒 21:32 千夫長立時帶著兵丁、和幾個百夫長、跑下去到他們那裏.他們見了千夫長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羅。
徒 21:33 於是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鍊捆鎖.又問他是甚麼人、作的是甚麼事。
徒 21:34 眾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千夫長因為這樣亂嚷、得不著實情、就吩咐人將保羅帶進營樓去。
徒 21:35 到了臺階上、眾人擠得兇猛、兵丁只得將保羅抬起來。
徒 21:36 眾人跟在後面、喊著說、除掉他。
徒 21:37 將要帶他進營樓、保羅對千夫長說、我對你說句話、可以不可以.他說、你懂得希利尼話麼.
徒 21:38 你莫非是從前作亂、帶領四千兇徒、往曠野去的那埃及人麼。
徒 21:39 保羅說、我本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並不是無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對百姓說話。
徒 21:40 千夫長准了、保羅就站在臺階上、向百姓擺手、他們都靜默無聲、保羅便用希伯來話對他們說.
使徒行傳第二十一章 順服神旨所受的壓力與逼迫
二、保羅在耶路撒冷面對猶太信徒的壓力 (21:17-26)
﹙一﹚保羅向耶路撒冷教會述說神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
1.
到了耶路撒冷(結束第三次旅行佈道),弟兄們歡歡喜喜的接待我們
2.
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主耶穌的肉身親兄弟,他是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長老們也都在那裏
3.
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神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說了
﹙二﹚耶路撒冷長老們為律法熱心猶太信徒的要求
1.
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神,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
(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在雅各的帶領之下,深受猶太教的影響(加二12),熱心遵守摩西的律法。)
2.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
-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保羅曾令提摩太守割禮(徒十六3),他自己也許了拿細耳的願)
3.
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4.
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吧?我們這裏有四個人,都有願(民六1~21拿細耳人的願)在身
5.
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
-這樣,眾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
-並可知道,你自己為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
徒 18:18 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許了作拿細耳人的願, 期間禁戒剪髮),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許願已經滿期)。
6.
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徒十五22-29 耶路撒冷決議案)
-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
(外邦人基督徒不須遵行猶太律法,然外邦信徒為避免與猶太人信徒發生隔閡與衝突,當尊重猶太人的禁忌。)
﹙三﹚保羅陪同四拿細耳人入聖殿
1.
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
2.
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為他們各人獻祭
林前 9:20 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加 2:16 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
三、保羅在耶路撒冷遭遇猶太教徒的逼迫(21:27-40)
﹙一﹚被亞細亞來的猶太人誣告
1.
那七日將完,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以弗所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裏,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
2.
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糟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
-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外邦人進內院是要被處死的犯行),污穢了這聖地。」
(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裏,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
﹙二﹚被捉拿與被捆鎖
1.
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
2.
他們正想要殺他,有人報信給營裏的千夫長(革老丟.呂西亞)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
3.
千夫長立時帶著兵丁和幾個百夫長,跑下去到他們那裏
-他們見了千夫長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羅
4.
於是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鍊捆鎖;又問他是甚麼人,做的是甚麼事
5.
眾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千夫長因為這樣亂嚷,得不著實情
-就吩咐人將保羅帶進營樓去(名為「安東尼營樓」, 為駐兵的總部)
﹙三﹚暴動為要除掉保羅
1.
到了臺階上,眾人擠得兇猛,兵丁只得將保羅抬起來
2.
眾人跟在後面,喊著說:「除掉他!」(這是當初耶穌基督被審時的十架口號)
3. 將要帶他進營樓,保羅對千夫長說:「我對你說句話可以不可以?」他說「:你懂得希臘話嗎?
-你莫非是從前作亂、帶領四千兇徒往曠野去的那埃及人嗎?」
4.
保羅說:「我本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並不是無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對百姓說話。」
-千夫長准了。保羅就站在臺階上,向百姓擺手,他們都靜默無聲,保羅便用希伯來話對他們說:
H040父阿,兒女稱頌祢名
一 父阿,兒女稱頌你名,
是受恩典的教訓;
我們歡樂,因你生命
己使我們歸羊群。
二 你所給的得救證實,
遠超我們的讚美;
我們的心現在直指
你在天上的座位。
三 因在那裏,祂為我們
豫備永遠的居所;
你將生命分給罪人,
祂為罪人謀解脫。
四 永世雖久,不過就是:
顯明你恩的豐富;
好叫那些因你兒子
為兒女者,來稱祝。
五 我們現雖未見早晨,
卻仍安心歷世途;
等候祂來提接我們,
脫離死亡和墳墓。
六 我們歡樂,因你自己
就是我們的“永分;”
像你兒子,同祂一起,
享受光明的早晨!
七 哦,求聖父因祂慈名,
保守我們在這裏;
無憂、無慮,隨祂而行,
直到同樂在那地。
詩人達秘(John Nelson Darby 1800-82)是神在十九世紀重用的屬靈領袖。達秘約翰納爾遜(John Nelson Darby)生于倫敦西敏寺威斯敏斯德,在他父親的倫敦寓所內。他是幼子,具有惊人的聰明和才智,他早年的教育,系受于西敏寺威斯敏斯德學校。一八一五年全家遷居愛爾蘭古堡,年輕的達秘首次抵達該地,他就進入都柏林(Dublin)的三一學院攻讀;那里的屬靈和諧空气立刻使他整個人得到釋放。他的進步非常惊人,十九歲就得到學位,而且名列前茅。加上三年專攻法律,于一八二二年他得到可作愛爾蘭律師公會的會員資格,可是他并未執行律師業務。就在于此,主所要托付他的工作已開始顯明。
他最著名的工作,乃是將全部圣經譯成德文和法文,并將希腊文新約譯成英文(Translation of the Holy Scriptures)。他參考各种古本原稿,重新翻譯。后來修正圣經欽訂本的人,參考他的新的譯本,希奇他研究的透徹和工作的浩大。當他翻譯的時候,他常犧牲文學的雅麗而保存原意的正确,因此他的譯筆有些奇特。但是那些難能可貴的注解當可補償這些缺點。
從他二十八歲開始,直到八十二歲离世,他不斷的寫作,牽述到圣經的各种問題,表現屬靈的成熟。他拆穿各种异端邪說。但是他最高貴的著作,乃是《圣經各卷要略》(Synopsis of Books of the Bible)。此外尚有關于布道性、實行性、宗教性、預言性、雜錄性和其他性質的許多著作。雖然依照題目的不同,而深淺不一,可是凡他所寫的書都印了向著基督的忠誠,和向著神話語的信心。他完全不顧文學上的榮譽。他曾建議“用圣經來思想”。
他常常堅持在基督身體的每一個肢體有責任和權利,應該用和平彼此聯絡,保守在聖靈裏的合一。(以弗所4﹕3),很奇怪在很多詩歌歷史的書中,多不提到他。但是他有兩首詩是我喜愛的。這首詩以神的恩典為主,將恩典的屬靈境界寫得透徹,其高峰指出恩典是神將自己的獨生子賜下,作我們永遠的福份,使我們完全像衪兒子,並作主的配偶,享受永遠福分。
達秘一生最認識神的恩典,這是一首說到父神恩典的詩,將“恩典”這一個詞的屬靈境界提得如此高,并闡述得如此透徹,堪稱為達秘詩集中的代表著作。
第一節說到神的恩典,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儿女,得著神的生命,并歸入神的羊群,受神牧養。
第二節說到恩典把永遠得救的确据賜給我們,這一個浩大的救恩,真是遠超我們所能贊美。
第三節進一步說到神的恩典,使主在他那里為我們預備永遠的居所,“你將生命分給罪人,他為罪人謀解脫”,將父与子一同合作完成這一個救恩,說得那樣精練透徹。
第四節說到恩典帶領眾子,一同進榮耀,整個永世不過就是顯明恩典丰富。
第五節轉回來,往深處說到恩典在我們身上的經歷,在漫漫黑夜百般試煉中,使我們安心歷世途,恩典且使我們有被提的盼望,胜過死亡和墳墓。
第六節是論到恩典的高峰,恩典的最高意義是神將他自己賜下,作為我們的永分,使我們完全像他的儿子,并同主永在一起作他配偶,一同享受永世福分。
第七節是一個總結的禱告。
H040 父阿,兒女稱頌祢名 |
FATHER, THY NAME OUR SOULS
WOULD BLESS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