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7月14日
“用繩索把祭牲拴住,牽到壇角那裏。”(詩118篇27節)
在一次野外聚會裏,有一位弟兄,願意把自己奉獻給神。他每天晚上在祭壇旁邊奉獻自己;但是每天晚上在他離開聚會以前,魔鬼就來使他相信,他幷沒有感覺什麽分別,一定是神沒有接受他的奉獻。
一次一次他這樣被仇敵擊退,最後一天晚上,他來赴會的時候,帶了一把斧頭和一根長大的木椿來。他把自己奉獻了以後,就將木椿釘入他所跪的那塊地上。當他走出會場的時候,魔鬼又來引誘他相信這一切都不過是一幕趣劇而已。
他立刻回到木椿那裏,指著木椿說:“你看,魔鬼先生,你看見那根木椿嗎?那就是我的證人——證明神已經永遠接受了我。”魔鬼立即離開了他,這位弟兄對于這個問題,以後再沒有什麽疑惑了。 ——微小的聲音(The
Still Small Voice)
親愛的,如果你也受了引誘疑惑你的奉獻的話,你也可以在一個地方釘下一根木椿,讓它在神前,魔鬼前,做一個證人說,你已經永遠解决了這個問題。
《曠野的筵席》7月14日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
死亡是陰間門戶的能力和武器,在今天這仍然是真實的。然而,除非神開啟我們的眼睛,叫我們得以看見,我們就難以明瞭開口承認主的價值是多麼重要。但當我們突然遭遇一些意料不到的環境時,我們往往會在灰心中發現,信心似乎失效,禱告也是無能,甚至我們的靈也癱瘓下來,這時,我們就有學習出聲宣告基督的需要。我們這樣做,就會發現神正期待這個宣告:「你是主,你是得勝者,你是君王!」最好的禱告,不是「我要」,乃是「你是」。借著神所啟示給我們的,讓我們出聲宣告!無論是在禱告聚會中,在主的桌子前,在單獨與主相交時,在擁擠的世界中,或在需要危急的黑暗時辰,讓我們學習宣告:「你是」!
《竭誠為主》7月14日
逼迫的賬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五39)
這經文說出作基督徒的謙卑。依常情來說,不還手是懦夫;但在屬靈上,不還手表明有神的兒子在他裏頭。你被侮辱時,不但不要動怒,更要藉這機會表彰神的兒子。你無法模仿耶穌的性情,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對一個聖徒來說,個人受辱是表彰主耶穌美妙的機會,這真令人難以置信。
登山寶訓不是——做你當做的,而是——做非你分內的。你本不必走第二裏路,不必轉左臉,但耶穌說若我們是他的門徒,就必須這樣行。我們不該存這樣的心:[唉,我受這樣的冤屈誤會,再也無能為力了。]每次我堅持自己的權益,就傷害了神的兒子;我若接受那一擊,就叫耶穌免受傷害。這正是補滿基督患難缺欠的意思。主的門徒只知道主的榮耀,而非他自己的聲譽,這是系於一生的目標。切勿從他人身上要求正義,自己也不可不去行義。我們往往尋找公義;但登山寶訓卻說不要找公義,要時常施行公義。
祈禱◆主啊,當我想起你的一切美善、奇妙和恩典,讚美和憂慮的心便在我裏面此起彼落。噢,主啊,我所祈求的是;你在我裏面最想尋見的一切,正是我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出來的東西。
《靈命日糧》 7月14日
手中物
讀經: 出埃及記4章1-5節
金句: 「明天我手裏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出埃及記17章9節)
飼養蛇類的動物園管理員都會告訴你,抓蛇正確的方式是抓頭。絕對不能抓它的尾巴,它會急速蜷起身子用銳利的牙齒咬你的手。(千萬不要在家裏嘗試噢!)但捉蛇抓尾巴,正是神要摩西做的事(出埃及記
4 章 1-5節)摩西在米甸曠野居住,一定見過許多蛇,他當然曉得這不是明智之舉。
神要教導摩西什麼呢?上帝要他認識上帝的能力,並且願意作他的使者讓他使用。基本上,把杖丟在地上和抓蛇的尾巴並無多大差別,兩者都是順服上帝的舉動。摩西要學習的功課是,上帝能用各種方式藉摩西向百姓證實他所說的話。
我們手裡有什麼呢?從某種意義說,我們的生命握在我們手裡。我們能選擇是經年累月追求自我的目標,還是願意過順服的生活服事全能神。
一旦我們順服他的呼召,按他旨意所行,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神藉著我們所能成就的事。
你手裡有什麼?AL
我願忠心服事主,
一生為他所使用;
願人藉我見基督,
真情祈禱發心中。
神呼召我們作工,也會賜下完成之力。
《聖經研讀》7月14日
徒 26:1 亞基帕對保羅說、准你為自己辯明。於是保羅伸手分訴說、
徒 26:2 亞基帕王阿、猶太人所告我的一切事、今日得在你面前分訴、實為萬幸.
徒 26:3 更可幸的、是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所以求你耐心聽我。
徒 26:4 我從起初在本國的民中、並在耶路撒冷、自幼為人如何、猶太人都知道.
徒 26:5 他們若肯作見證、就曉得我從起初、是按著我們教中最嚴緊的教門、作了法利賽人。
徒 26:6 現在我站在這裏受審、是因為指望 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
徒 26:7 這應許、我們十二個支派、晝夜切切的事奉 神、都指望得著.王阿、我被猶太人控告、就是因這指望。
徒 26:8 神叫死人復活、你們為甚麼看作不可信的呢。
徒 26:9 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
徒 26:10 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了.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聖徒囚在監裏.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
徒 26:11 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徒 26:12 那時、我領了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往大馬色去。
徒 26:13 王阿、我在路上、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著我、並與我同行的人。
徒 26:14 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
徒 26:15 我說、主阿、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徒 26:16 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
徒 26:17 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
徒 26:18 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 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使徒行傳第二十六章 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一、保羅在亞基帕王前的分訴 (26:1-18)
﹙一﹚保羅自訴其猶太人背景
1.
亞基帕對保羅說:「准你為自己辯明。」於是保羅伸手分訴,說
-亞基帕王(猶太人)啊,猶太人所告我的一切事,今日得在你面前分訴,實為萬幸;
-更可幸的,是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所以求你耐心聽我
(在這位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辯論的亞基帕王面前,保羅分訴重在見證他的蒙恩經歷和信仰的正統。)
2.
我從起初在本國的民中,並在耶路撒冷,自幼為人如何,猶太人都知道
3.
他們若肯作見證就曉得,我從起初是按著我們教中最嚴緊的教門作了法利賽人
徒 22:3 保羅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裏、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 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
﹙二﹚保羅和猶太人同指望死人復活的應許卻成為他受審的原因
1.
現在我站在這裏受審,是因為指望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神向亞伯拉罕應許的子孫)
2.
這應許,我們十二個支派(指所有猶太人),晝夜切切地事奉神,都指望得著
-王啊,我被猶太人控告,就是因這指望(猶太人不接受,所盼望的應許因主耶穌來已經成就了)
3. 神叫死人復活(指神叫耶穌從死裏復活),你們為甚麼看作不可信的呢?
(保羅與其他猶太人一樣,指望神所應許的彌賽亞來臨,但他因為相信這盼望已成就在復活的耶穌身上,以致受同胞的控告。保羅提醒亞基帕王,神能夠使死人復活是可信的。換句話說耶穌是彌賽亞,是基督也是可信的。)
﹙三﹚保羅逼迫聖徒的狂熱
1.
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了
2.
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聖徒囚在監裏。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
-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逼他們說褻瀆的話(用刑強逼猶太人基督徒放棄其信仰)
-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四﹚第三次訴說在大馬色路上主的顯現
1.
那時,我領了祭司長的權柄和命令(大祭司授權的文書),往大馬色(敘利亞的首府)去
2.
王啊,我在路上,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著我並與我同行的人
3.
我們都仆例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
-『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牛用腳踢趕牛的刺棒)是難的!』
4.
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掃羅所逼迫的是教會,但主的話表明逼迫教會就是逼迫基督,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五﹚使命的託付
1.
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minister受託付職事的人),作見證(witness)
-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
2.
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
-(1)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前瞎眼今看見);(2)從黑暗中歸向光明(成為光的兒女)
-(3)從撒但權下歸向神(遷入愛子的國度);(4)又因信我,得蒙赦罪(罪得赦免)
-(5)和一切成聖的人(因信在主裏面成聖);(6)同得基業(一同承受產業)。』
H131聽哪!千萬聲音雷鳴
聽哪!千萬聲音雷嗚,同聲高舉神羔羊;
萬萬千千立即響應,和聲爆發勢無量。
讚美羔羊!聲音四合,全天會集來歌頌;
萬口承認,響亮協和,宇宙滿溢無窮頌。
這樣感激心香如縷,永向父的寶座去;
萬膝莫不向子屈曲,天上心意真一律。
子所有的一切光輝,使父榮耀得發揮;
父所有的一切智慧,宣明子是同尊貴。
藉著聖靈無往不透,天人無數都無求;
圍著羔羊,喜樂深厚,稱頌祂作「自永有。」
現今新造何等滿足、安息、穩固並喜樂;
因著祂的救恩受福,不再受苦,不受縛。
聽哪!天上又發歌聲,讚美聲音又四震;
穹蒼之中滿了「阿們!」「阿們!」因是同蒙恩。
十九世紀初期,神為祂自己的恢復,在英國興起了一班高舉主耶穌且彼此相愛的信徒。他們撇棄傳統教會中的階級制度,互相稱呼為弟兄,這就是習稱的『弟兄會』(Brethren)。因為他們愛主,也愛基督身體上的肢體,神的話語就向他們大大的開啟,倪柝聲與李常受兩位弟兄早年也承受了弟兄會在真理上的教導,受益匪淺。而當年弟兄會的一位主要帶領人約翰‧尼爾遜‧達秘 ( John Nelson Darby )不僅在真理的啟示上有凸顯的貢獻,更在活出基督那愛與光的生命上,叫所有與他接觸的人都得益處。
這首詩原來有十三節,但是在1881年,達秘收集編彙詩歌時,將這首詩刪去了六節,只剩下我們手中有的七節,我們先看第一節:
一 聽哪!千萬聲音雷嗚,同聲高舉神羔羊;
萬萬千千立即響應,和聲爆發勢無量。
這首詩一開始就能讓人感覺到啟示錄第四章、第五章所描述的光景,我們似乎置身於一個宇宙的大集合,那裏有千千萬萬的信徒與天使,同著四活物一起圍繞著神的寶座,眾口同聲的讚美神羔羊,喜樂滿懷,不禁興奮的拉著身邊的聖徒,題醒他說,『聽哪!』是的,聽哪!千萬聲音如同巨雷齊鳴!聲聲都在敘述同一件事,就是「高舉神羔羊」。這一邊正頌讚,那一邊立即有響應。千萬的聲音都在大聲訴說,那『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能力、豐富、智慧、力量、尊貴、榮耀、頌讚的!』(啟五12。)這一個頌讚還沒有終了,又聽見萬萬的聲音,千千的歌頌,『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裏、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啟五13。)都合聲讚美。只要有人高舉神羔羊,立即有萬萬千千的聲音響應、再響應,和聲衝爆出來,如同山洪爆發一樣,氣勢無量。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在歌頌,整個宇宙同聲頌揚。千萬聲音雷鳴,萬千回聲響應,如波濤洶湧,如海浪澎湃。何等雄偉壯闊的景象!我們這渺小微不足道的人居然能有分於這一個宇宙榮耀的聚集,能有幸一同讚美,一起高舉神羔羊,這是何等的抬舉,怎不令我們振奮,手舞足蹈呢?
接下來的每一節都契合嚴密,一氣呵成:
二 讚美羔羊!聲音四合,全天會集來歌頌;
萬口承認,響亮協和,宇宙滿溢無窮頌。
四面八方都是『讚美羔羊!』的聲音,大家都在『讚美羔羊!』你也『讚美羔羊!』,他也『讚美羔羊!』,到處都在『讚美羔羊!』,如同處在一個『讚美羔羊!』的大瀑布之中,『讚美羔羊!』的聲音衝盪我們的所在。整個天都聚集在這裏,會集在一起作什麼呢?就是來歌誦,就是來讚美。有千千萬萬的口都在大聲響亮的『讚美羔羊!』雖然有千萬張口,卻是和諧一致,從這千萬群眾的讚美歌頌當中,奏出了一首讚美耶穌救主的雄壯熱烈交響曲。這首救主頌充滿了整個宇宙,沒有別的聲音,沒有別的題目,沒有別的詩歌,只有這首興奮激昂的救主頌-『讚美羔羊!』
三 『這樣感激心香如縷, 永向父的寶座去;
萬膝莫不向子屈曲, 天上心意真一律。』
不光有如眾水澎湃的讚美聲,還有湧自千萬信徒內心的感激謝恩,如同縷縷馨香,嫋嫋上升,直往父神寶座升去。我們不只口在頌揚,心裏面的感激也往神那裏去,感謝父神的計畫和旨意,使我們蒙了父神的揀選,羔羊的救贖才與我們有關係,能在我們身上發生效力。作為羔羊的子總是將我們帶到父神面前,我們讚美羔羊,自然而然就感激父。敬拜感激之心,如同馨香縷縷,升往父的寶座。雖然我們的口在讚美,心存感激,這還不夠,在子面前,我們的雙膝都不覺屈曲跪拜下來。這位降卑的羔羊,父神將祂升為至高,我們看見祂的高升,不能不向祂屈曲跪拜,從萬口的頌揚、萬心的感激,到萬膝的跪拜,這實在是蒙恩信徒自然的表現。一邊感謝父,一邊俯伏在主腳前。我們真是歡喜下一句的發表:『天上心意真一律。』任何人一被帶到這個地步,看見萬口齊讚、萬膝齊跪的景象,自己也身在其中時,無不讚嘆:『天上心意真一律!』,從心裏的感覺到外面的行動一點不勉強,沒有一絲不自然,如同一首美麗和諧的交響曲,那麼的『一律』。
有了子,就有了父,我們讚美子,這個讚美就將我們帶到父的面前,所以下一節就一起題到子與父,一起讚美了:
四 『子所有的一切光輝, 使父榮耀得發揮;
父所有的一切智慧, 宣明子是同尊貴。』
榮耀是裏面的,光輝是外面的;父神所有的是榮耀,卻是隱藏的,我們看不見:可是父的榮耀在子身上就變作光輝,就彰顯出來,發揮出來。所以,子的光輝就是父榮耀的發表。我們可以說,榮耀是屬於父的,這榮耀到了子的身上,就有了發揮、顯現。這就是希伯來書一章所說的:『子是神榮耀的光輝』(3)。父神以祂的智慧制訂了祂神聖永遠的計畫,即為『經綸』;而這經綸的每一步、每一階段,直到最終的完成,都在宣告一件事,就是子與父神同等的尊貴,享有同樣的榮耀。所以在約翰十七章,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禱告,說,『父阿,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父阿,現在求你使我與你同得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與你同有的榮耀。』(1, 5)父神的智慧、計畫就是要顯明給人,給全宇宙看見,子是與祂一樣的尊貴。
第三節達秘弟兄帶領我們的心香向著父去,然後引到萬膝向子屈曲;而在第四節,我們看見他從子的光輝,講到父的榮耀;然後又從父的智慧,講到對子的宣告。在這兩節中,從父講到子,又從子回到父,再由父講到子,有了子就有了父,父與子是不可分的。達秘根據聖經的啟示來講說父與子的關係,不但真理清楚,還以詩歌的形式發表出來,他對父與子的認識真是透徹。父與子二者雖有分別,卻又互相不可分,也同享一樣的尊貴。阿們!
我們摸著父,又摸著子,自然會摸到聖靈,因為這位獨一的神是三一神。所以,達秘就跟著唱說:
五 『藉著聖靈無往不透, 天人無數都無求,
圍著羔羊,喜樂深厚, 稱頌祂作「自永有。」』
達秘於此稱頌聖靈無所不透,滲入萬有,充滿萬有,使整個宇宙都充滿了聖靈。天上的使者、天上的四活物、世間所有的人因著被聖靈充滿,不再有任何的要求,只有讚美。除了讚美,還是讚美。人若不滿足,就會有所要求;有要求時,就無法讚美,只能禱告祈求。在這首詩歌裏,達秘弟兄帶領我們眾人到了一個境界,圍繞著神的寶座,與天上使者、四活物、千萬得贖的聖徒一同讚美稱頌,個個都滿足,個個都無求。每個都圍著羔羊,俯伏拜叩,稱頌祂就是那位『自永有』的耶和華救主。
此時環望四周,舊造已經不見了,所見皆是新造。
六 『現今新造何等滿足、 安息、穩固並喜樂,
因著祂的救恩受福, 不再受苦,不受縛。』
達秘弟兄用了四個形容詞來描述此時新造的蒙恩光景:每一個既是滿足、又有安息,不但喜樂滿懷,並且這個光景是何等穩固,永遠不再改變,蒙福直到永世。個個都因為得到羔羊的救恩,不再受罪惡的束縛,也不再感覺痛苦,只有滿足、安息、喜樂並穩固。哈利路亞!所有的問題、所有的難處都成了歷史,都過去了,都消失了。我們浸沈於此一有福滿足的意境,似乎忘了時間,也忘了一切……
突然,在旁邊同蒙恩的聖徒題醒我們,
七 『聽哪,天上又發歌聲, 讚美聲音又四震,
穹蒼之中滿了阿們! 『阿們』因是同蒙恩。』
眾天使、四活物與我們這蒙恩的新造,又爆發出讚美歌頌,聽見嗎?讚美聲音又從四面八方震耳而來,整個宇宙穹蒼之中,到處都滿了讚美,到處都在阿們。為什麼大家都在阿們呢?因為我們都是同蒙恩的新造。末了這個『阿們』用得非常巧妙,用的非常有詩意,一般人以為『阿們』是禱告完了,才說的。但是達秘不把『阿們』兩個字擺在這首歌的最末了;而是委婉的說,我們眾人都在說『阿們』,因為我們都是同蒙恩!對同蒙恩,感覺滿足、安息、喜樂並穩固的新造,自然會阿們所有的讚美,也阿們所有的稱頌,我們除了讚美歌頌之外,就只能阿們別人所發的讚美。阿們!阿們!阿們!穹蒼之中滿了阿們!
這首詩歌帶我們進入了一個蒙了救贖,新造已成的宇宙,也進入永世,這是啟示錄第四章、五章和腓立比書第二章中所描述的景象。達秘弟兄藉著詩歌將這情景發表出來,給我們預嘗。然而,你知道達秘弟兄是在什麼樣的光景中,寫出這首詩的嗎?
這首詩寫於1835年。這時達秘生了一種慢性且嚴重的病,眼睛還患了痛風,不能睜開,無法見光,也不能見風,只好躺在一間密不通風的暗室裏養病。他雖然受病痛纏累,卻在靈中與主聯合,心中譜出了這首讚美詩。因為他眼睛無法睜開,只好請一位弟兄坐在床前,他唸出了這首詩歌,由這位弟兄記載下來。他的經歷給我們極大的鼓勵。我們並非只能在環境順利、身體安康時,才能發出讚美。不是的,當我們在病痛之時,或處逆境之刻,只要我們聯於主,都能藉著我們轉入靈,而置身於天上的寶座前,預嘗新造的滿足與喜樂。我們不但在順境中高聲讚美,不光在擘餅聚會中昂首唱這首詩,就是在極端的難處與痛苦中,也能藉著這首詩發出讚美,同聲阿們。
達秘寶愛每一位信徒,常常跋涉於山野崎嶇小路間,去看望教導他們。貧苦的信徒雖然無法好好招待他,但這並沒有減低達秘對他們牧養的熱忱。在他年老體衰時,還樂此不疲。有一回,他夜宿於一間簡陋的客棧,終日未進食,眼前只是一枚一位信徒給他的水煮蛋,與一杯白水。他將疲倦且風霜滿面的臉埋在斑駁起繭的手裏,輕聲的禱告說,『主阿!我還是愛你,我真愛你。』達秘弟兄的確看見,這些他今日所服事牧養的信徒,有一天都要與他一同站在寶座前,齊聲讚美神羔羊。到那時,所有這些短暫的疲累、苦楚都要過去,一切都要變成新的。穹蒼之中都要滿了阿們!『阿們』因是同蒙恩!
H131 聽哪!千萬聲音雷鳴 |
HARK! TEN THOUSAND VOICES
CRYING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