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7月18日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代下16章9節)
親愛的,神正在尋找一個人——一個肯全心傾向他的人,一個肯完全順服他的人。神切望在這個人身上動一件重要的工程——他要重用祝福這個人,比以前靈界上一切的偉人更甚;因爲這世代的鍾已經瞄準在十一點上了。
莫勒在九十歲那年,對一班教師和工人所發表的一篇演說裏面,有一段講到他自己的見證說:“我是在一八二五年十一月裏得救的,但是一直到四年以後,七月裏才完全順服。那時候,愛錢財的心沒有了,愛都市的心沒有了,愛地位的心沒有了,愛屬世的娛樂的心也沒有了。神,惟有神,是我所愛的。我在他裏面找到了一切,所以我不再需要其他的東西了。感謝神,靠著他的恩典,這傾向一直存留到今天,使我終身得成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極其快樂的人;這傾向也叫我只愛慕屬天的事物。現在,我親愛的弟兄們啊,讓我誠誠懇懇地問你們一句話,你們有沒有完全順服神呢?你們所做的是不是還有這件或者那件沒有顧到神的心呢?我以前只讀一點點聖經,我寧願多讀些別的書籍;但是自從那時候起,神的話對于我便成了說不盡的福樂,我能够從心坎中發出喊聲來說,神真可愛極了。弟兄們啊,你們不要自滿自足,我真希望在你們心的最深處也能够喊叫說,神真可愛極了!”
《曠野的筵席》7月18日
「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29)
神是一位有目的的神,整個宇宙的被造都不是出於偶然的,創造乃是神明確目的的表現。以弗所書第一章那段偉大的經文,曾說到祂對我們的選召,是「按著祂的旨意所喜悅的」;又告訴我們,按著祂的旨意「叫祂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裏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當我們想起亞當的墮落和我們自己的罪,並我們對那位「因著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的救主耶穌的微弱反應(感恩讚美)時,我們不禁大大驚嘆。我們甚至要問自己,怎能有這些事臨到我們身上呢?所以,讓我們再一次被提醒,甚至一隻麻雀的死,我們以為是不足為意的小事,但是神卻注意它。整個宇宙的創造者,對於一隻小小的麻雀,也有祂所安排的旨意。所以主耶穌說:「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10:31)「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竭誠為主》7月18日
信的奧秘
他說,主啊,你是誰?(徒九5)
救贖的奇跡,使大數的掃羅由一個認真、意志堅強的法利賽人,一刻之間變成主耶穌謙卑的忠仆。可以解釋的事根本就無奇妙可言。可以解釋的事便能控制,所以我們要求解釋是極自然的。順服並非自然的事;不順服也並不一定有罪。除非我承認有一更高的權威指揮一切,否則順服不算甚麼德行。對別人而言,不順服可能是一種解放。一個人若對另一個人說:[你一定要這樣。]他就傷害了那人的靈,這樣的靈並不合神用。順服的背後必須承認有一位聖潔的神,否則,只淪為順服的奴隸。許多人要擺脫宗教的外殼,才能真正來到神面前。因為心裏只有一位主人,這不是宗教,而是耶穌基督。倘若我見他,卻對他說:[我不肯。]我就有禍了。他不會強求,但我已在心裏神兒子的死亡證上簽了字。我面對主耶穌,卻對他說:[我不願意。]他斷不會堅持,但這樣我就從救恩的再造大能中退後了。我若肯來就光,不管我怎樣可惡,神的恩典總不會計較;我若不肯來到光中,就有禍了(參約三19-21)。
祈禱◆[看啊!這些不過是他的道路顯而易見的部分,至於他能力的響聲誰能明白呢?]那許多無根的思緒在我的腦海中浮過,除非我的黑暗蒙你光照,否則對於屬你的東西,我全無智慧和知識。
《靈命日糧》 7月18日
不算什麼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6-9節
金句: 「神注目觀看人的道路,看明人的腳步。」(約伯記34章21節)
第一次去阿拉斯加,我欣喜地得知我們會住在麥金萊山旅館。在櫃檯登記時,透過巨大的窗戶瞥見大片的岩石。我急忙走到門外直接面對大山的陽台。「哇!」眼前情景使我不禁讚嘆不已。離我咫呎之遠的一位男士說「喔!那不算什麼!」那天我發現,到阿拉斯加的旅客常常錯失「大山的全貌」。這座大山以6200米的高度聳立著,絕大部分都隱藏在雲霧裡,我實際上看到的只是巨山一角而已。
我們對生活的認知有限,但卻常常滿足現狀。但耶利米書29章11節提醒我們:「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無所不知的神遍察全地,能看到他希望我們去幫助的人,他希望我們去做的事,以及他希望我們長進的品格。
箴言16章9節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我們對生活的視野受到人性的局限,但是我們可以將自己交託給全察全知的那一位。
我的眼目太昏暗,
許多事物看不真;
但是我要單純信,
完全交託給真神。
神高瞻遠矚,人類鼠目寸光。
神的靈藉著聖經來改變他的子民。
《聖經研讀》7月18日
徒 28:1 我們既已得救、纔知道那島名叫米利大。
徒 28:2 土人看待我們、有非常的情分、因為當時下雨、天氣又冷、就生火、接待我們眾人。
徒 28:3 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有一條毒蛇、因為熱了出來、咬住他的手。
徒 28:4 土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從海裏救上來、天理還不容他活著。
徒 28:5 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裏、並沒有受傷。
徒 28:6 土人想他必要腫起來、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看了多時、見他無害、就轉念說、他是個神。
徒 28:7 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
徒 28:8 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
徒 28:9 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
徒 28:10 他們又多方的尊敬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徒 28:11 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力山太的船、往前行.這船以丟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
徒 28:12 到了敘拉古、我們停泊三日。
徒 28:13 又從那裏繞行、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
徒 28:14 在那裏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
徒 28:15 那裏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到亞比烏市、和三館地方迎接我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 神、放心壯膽。
徒 28:16 進了羅馬城、〔有古卷在此有百夫長把眾囚犯交給御營的統領惟有〕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
使徒行傳第二十八章 神的國永無止境
一、服事眾人生命的顯出 (28:1-16)
﹙一﹚保羅與毒蛇 – 得勝的見證
1.
我們既已得救,才知道那島名叫米利大(馬爾他島,距義大利西西里島南方約八十多公里)
2.
土人看待我們,有非常的情分;因為當下雨,天氣又冷,就生火接待我們眾人
3.
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保羅一路上顯出作王的生命並救了眾人,在此又顯出僕人的生命)
4.
有一條毒蛇,因為熱了出來,咬住他的手;土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
-「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從海裏救上來,天理還不容他活著。」
5.
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裏,並沒有受傷
6.
土人想他必要腫起來,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看了多時,見他無害,就轉念,說:「他是個神。」
﹙二﹚在米利大島服事眾人
1.
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
2.
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
-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保羅是藉著按手禱告,而醫生路加可能藉著醫藥)
可 16:17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18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3.
他們又多方的尊敬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保羅在海上航程中,他成了全船上人的祝福;現今在米利大島上,他更是成了全島上人的祝福。)
﹙三﹚到羅馬 – 結束第四次的行程
1.
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歷山大的船往前行;這船以「丟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
2.
到了敘拉古,我們停泊三日;又從那裏繞行,來到利基翁(義大利半島的西南尖端)
3.
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在羅馬南方約一百二十多公里的大海港)
4.
在那裏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
羅 1:13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保羅三年前寫羅馬書, 現在終於來到羅馬)
5.
那裏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到亞比烏巿和三館地方(離羅馬城約五十多公里)迎接我們
-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神,放心壯膽(生命老練成熟的保羅仍受到弟兄們的激勵)
6. 進了羅馬城,〔百夫長把眾囚犯交給御營的統領,惟有〕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
(可能是因為巡撫非斯都在解送保羅的奏書上,陳明他並沒有犯下甚麼該死的罪,為此能自由傳講神國的道。)
H273進深,進深
一 進深,進深,進入耶穌大愛,每日更進深;
登高,登高,在主智慧學校經歷主恩深。
(副)求主助我進深!我願登峰造極!
使我悟性更新,領我進入真理。
二 進深,進深,藉著全能聖靈,不斷的進深;
直到生命消失在基督裏,溶於祂旨意。
三 進深,進深,雖經艱難試煉,仍不斷進深;
根深蒂固在主神聖愛中,結果好收成。
四 進深,登高,每日活在主裏,直到爭戰過;
靠主得勝,長成基督形像,豐富進天國。
仲斯(Charles P. Jones, 1865~949)出生的那年,正值美國憲法通過第十三次修訂,廢止奴隸制度;但非裔美人仍需面對貧窮,被歧視等殘酷無情的現實。他母親早逝,仲斯體弱多病,一切靠自己照料。十七歲時,他離開喬治亞州的家鄉,一路旅經田納西州,到阿肯色州。仲斯在1884年信主,翌年開始傳講福音,不久成為出色的佈道家。他受人歡迎,也遭人排擠。1887年,在他講道時,有人持槍襲擊,有五人受傷。數月後,他在另一城市講以賽亞書32:1~「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必有首領藉公平掌權。必有一人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當他邀請決志者來台前跪下禱告時,有一白人一連對他開了六槍,幸未受傷,次日,那狙擊者遭人暗殺。仲斯牧會一個有1200會友的教會,他們在山的斜坡上造一教堂,但被一群暴徒縱火焚毀,後由白人及黑人捐款重建。
仲斯不但在身體的安全上常受威脅,在靈命上也倍受挑戰。他覺得自己需要有進一步的屬靈經驗,以得更大的能力。他禁食禱告了三天,感到被神的大愛潔淨,真實地與聖靈同在,自己更感不配受此祝福,他的靈裏充滿了屬天的喜樂,覺得他的每一日都是奇異的恩典。 因此他鼓勵教友們追求這屬靈的確據,讓聖靈的火來煉純心田。 1897年,他成立了一個有色人種的聖潔研習會,有八州人士前來參加,以後每年開會時,有各不同宗派的人參與。有一次他在禱告時,一再受聖靈感動囑他寫聖詩,他推辭了五、六次,最後他走到琴旁寫下了他第一首詩歌「讚美主」(Praise the Lord)。嗣後,他一共寫了一千多首聖詩。 這首詩歌是他在默想約翰14:12「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他領會到自己才幹的有限,必需有更大的恩典,更深的智慧,更完全順服 神的旨意。 於是他矢志向 神求靈命增長,而 神賜給了他這首詩歌。
H273 進深,進深 |
DEEPER, DEEPER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