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69

“以他的信實爲糧”(詩373

  我認識一位黑種婦人,她是做傭工的,生活很艱難;然而她是一個頂喜樂的基督徒。有一天,一個善于憂鬱的姊妹問她說:“南茜,現在你固然快樂;可是我替你擔心將來的前途;說來或許會使你傷心。
  “假若你生病了,不能工作了;假若你的東家辭退你了,沒有別人雇傭你了,假若…”“够了,太太!”她打岔說:“我從來不“假若”的。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你有了這許多 “假若”,自然不會喜樂了。丟弃它們罷,信靠你的神。”
  只消兩節聖經,就可以使我們丟弃一切難丟弃的 “假若”,如果我們用孩子般簡單的信去接受它們。請讀希伯來書十三章五節六節: “要以自己所有的爲足。因爲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弃你。所有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樣呢?”信徒只要以單純的信心接受這段經文,讓神的話在你裏面發生效力,就能除去所有的 “假若”了。
  高飛天空的蒼鷹,從不挂慮它將怎樣渡過江河。——選

 

 

《曠野的筵席》 69

「祂的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㨗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啟1:14-15

    在啟示錄這本書裏,神向我們顯示祂兒子的一方面,是與在福音書裏所表明的各有不同。在福音書中,祂是救主,在啟示錄裏,祂是君王。前者流露祂的慈愛,後者彰顯祂的威嚴。在大樓上,耶穌以手巾束腰,為著服事,在拔摩島上,祂是束上腰帶,為著爭戰。在福音書裏,祂那柔和的眼目,溶化了彼得;在啟示錄裏,祂的眼目卻如同火焰。在福音書那裏,祂的聲音是溫柔的,按著名字呼召祂自己的羊,並從祂口裏發出柔愛的恩言,在啟示錄裏,祂的聲音可畏如同眾水的聲音,而祂的口裏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為要擊殺祂的仇敵。我們若僅僅認識耶穌是神的羔羊和世人的救主,還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認識祂是神的君王和神的審判官。當我們看見祂是救主時,我們讚嘆:「何等可愛!」並挨著祂的胸懷,當我們看見祂是執政者時,我們卻呼喊:「何等可畏!」並在祂的腳前俯伏敬拜!

 

 

《竭誠為主》 69

第二步妙法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路十一10

    沒有一件事比祈求更難的了。我們會渴望、愛慕,甚至受煎熬;但非等到山窮水盡,無路可走,我們決不會祈求。只有一種不現實的感覺才催使我們去祈求。你有沒有從德性貧乏的深坑中向神祈求?[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可以向神求……]但千萬要弄清楚你是真的缺少智慧,你無法照自己的意思隨時面對實際的事物。你若覺得沒有屬靈的實在,第二步最佳的辦法就是照主的話求聖靈(參路十一13)。聖靈的工作就是把耶穌為你所成就的一切,變成真實。

    [凡祈求的就得著。]這不是說,你不求就得不著(比較太五45),而是說你未去到求的地方,就始終不能從神領受什麼。領受的意思就是已與神建立父子的關係,在理智上、精神上,以及屬靈的悟性上,都知道是從神而來的。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你知道自己的缺乏,因為你摸著了屬靈的實際。請勿把你理智的閃燈亮起。人們會說:[傳簡單的福音給我們吧;不用叫我們成為聖潔,因為這使人覺得自己一貧如洗,這感覺並不好受。][]就是乞求的意思。有些人家徒四壁而安於貧窮,我們中間一些人在屬靈上也是如此。心目中若有目的去求,就永不會從神獲得;因為是出於情欲,而不是由於貧窮。乞丐求乞,除了一貧如洗的理由之外,便沒有別的理由。因此他並不恥於求乞——靈裏貧窮的人有福了。

祈禱◆主啊,為著這教會,我稱頌你,因為她正證明你是[窮乏人的力量、是急難中困苦人的力量,是波浪中的避難所、是熱氣下的庇蔭]

 

 

 

《靈命日糧》69

得自由的真理

讀經: 以弗所書13-10

金句: 「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以弗所書16節)

    有位未婚的宣教士姊妹,一向自視甚低。她不但覺得自己一生乏善可陳,更不喜歡自己靈命低落的光景。

    有一天早晨,她仔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接著,她輕輕地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就是我,不用做別人。」

    就在那一刻,她接納了自己,得到了釋放。她終於明白:是 神把她造得這麼獨一無二,是 神讓她得蒙基督救贖,是 神讓她無可取代。

    而你呢?你會因為不夠屬靈而自慚形穢嗎?你會因為沒有恩賜,又缺乏愛心,更不像別人那樣會禱告、能作見證、肯服事、處處可以作榜樣,就覺得自己是次等門徒嗎?千萬不要這麼想。把自己交給耶穌吧!他犧牲的愛,能讓你勝過自我棄絕的感受,進而滿心感恩,真正接納自我。因為「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以弗所書17節)。所以,是 神接納了我們,揀選了我們(4-6節)。

    既然 神都已經接納我們了,我們當然可以接納自己!這就是叫人得自由的真理!VCG

讚美歸羔羊,接納我本相,

信靠我救主,他名配頌揚;

因他流寶血,因他受鞭傷,

痛苦為我嚐,生命為我喪。

凡接受耶穌白白救恩的人,都能接納自己。

 

 

《聖經研讀》69

5:12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他們〔或作信的人〕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羅門的廊下。

5:13      其餘的人、沒有一個敢貼近他們.百姓卻尊重他們。

5:14      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

5:15      甚至有人將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甚麼人身上。

5:16      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

5:17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

5:18      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監。

5:19      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

5:20      說、你們去站在殿裏、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

5:21      使徒聽了這話、天將亮的時候、就進殿裏去教訓人。大祭司和他的同人來了、叫齊公會的人、和以色列族的眾長老、就差人到監裏去、要把使徒提出來。

5:22      但差役到了、不見他們在監裏、就回來稟報說、

5:23      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及至開了門、裏面一個人都不見。

5:24      守殿官和祭司長聽見這話、心裏犯難、不知這事將來如何。

5:25      有一個人來稟報說、你們收在監裏的人、現在站在殿裏教訓百姓。

5:26      於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帶使徒來、並沒有用強暴.因為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

5:27      帶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會前、大祭司問他們說、

5:28      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訓人麼.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

5:29      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 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5:30      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 神已經叫他復活。

5:31       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或作他就是 神高舉在自己的右邊〕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

5:32      我們為這事作見證. 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

 

使徒行傳第五章    教會的審判與教會的增長

二、初期教會的能力 (5:12-16)

﹙一﹚使徒行神蹟奇事 得百姓敬信主的人增添

    1. 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他們〔信的人〕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羅門的廊下

    2. 其餘的人(不信的人)沒有一個敢貼近他們,百姓卻尊重他們

    3. 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

(神蹟奇事」用來證實使徒所傳講的信息,絕對是出於神,不是出於人。讓人敬畏神,也相信主)

﹙二﹚醫病恩賜的顯明

    1. 甚至有人將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

        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甚麼人身上

1.  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

2:3         我們若忽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4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

三、初期教會受的逼迫 配為主名受 (5:17-42)

﹙一﹚使徒的被捕與出監

    1.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使徒們傳主道、行神蹟)

        就下手拿住使徒(眾使徒)收在外監(指暫時性的看守所)

    2. 但主的使者(指天使)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說

        「你們去站在殿裏,把這生命的道(應時的話rhema)都講給百姓聽。」

    3. 使徒聽了這話,天將亮的時候就進殿裏去教訓人

﹙二﹚大祭司和議會人的驚訝與為難

    1. 大祭司和他的同人來了,叫齊公會的人,和以色列族的眾長老

        就差人到監裏去,要把使徒提出來(「公會」為猶太人的最高法院,由祭司長、文士、長老所組成)

    2. 但差役到了,不見他們在監裏,就回來稟報說:

    「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及至開了門,裏面一個人都不見。」

    3. 守殿官和祭司長聽見這話,心裏犯難,不知這事將來如何(後果難料,不知如何是好)

﹙三﹚使徒不顧禁令在殿裏教訓人

    1. 有一個人來稟報說:「你們收在監裏的人,現在站在殿裏教訓百姓。」

        於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帶使徒來,並沒有用強暴,因為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

    2. 帶到了,便叫使徒站在公會前;大祭司問他們說:

        「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訓人嗎?

        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

27:24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25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2:23       他既按 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

 ﹙四﹚使徒的見證

    1. 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我們必須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順服是裏面的存心的問題,順從是外面的行為的問題;順服是絕對的、無限的,順從是相對的、有限的)

    2. 你們掛在木頭(十字架)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他復活

    3. 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他就是神高舉在自己的右邊〕

        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

(主作君王,管理並引導人悔改;主作救主,完成赦罪所必須的工作。悔改和赦罪都是神賜給的)

    4. 我們為這事作見證;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

(彼得在辯護中肯定三件有關神的事:神叫耶穌復活;神將耶穌高舉在祂右邊;神賜聖靈給順服祂的人。就是這三件偉大的事實,使他們完全順從神。儘管人逼迫,恐嚇,將他們下在監裏,但「我們必須順從神」。)

 

 H302你的靈豈非與祂會過?

 

  你的靈豈非與祂會過?你的心曾否被祂所奪?

是否認祂為人中第一人,歡喜揀選那上好福分?

 

(副)你是千萬人中之第一人!

哦,求你開我眼,並奪我心;

摔碎眾偶像,並歡然加冠—

你為千萬人中之第一人!

 

  世界的一切虛榮、珍寶,盡都是偶像,使人顛倒;

鍍過金,使人不容易淡泊,浸過蜜,使人真難超脫。

 

  是甚麼會使地上偶像,失去它那美麗的模樣?

並不是灰心、失望或勸勉,乃是“無價之寶”的一現!

 

  並不是甚麼本分催促,就會使偶像化成灰土;

乃是祂榮耀、美麗的噴吐,並祂慈愛、溫柔的流露。

 

  有誰願熄滅他的燈光,若非早晨的日已在望?

又有誰願意收藏他寒衣、若非炎夏的風已興起?

 

  惟有彼得所見的淚眼,司提反所仰望的榮臉,

陪著馬利亞同哭的慈心,會使我脫離屬地吸引。

 

  哦,求你大愛將我吸引,直到你自己充滿這心;

我們蒙救贖,是你的同伴,與偶像還有甚麼相干?

 

這是一首很好的奉獻詩歌。作者奧薇羅汶 (Ora Rowan 1834-1879) 是弟兄會中的一個姊妹。我們對她的一生所知不多,只知道她留下一本詩集,裏面有許多非常好的詩歌。從中文看,許多人都以為它是中文創作的詩歌,因為譯得很美,唱的時候,根本不會覺得它是一首翻譯詩歌,原來這首詩歌是倪柝聲弟兄翻譯的。由於原文格律窄小,能填寫的字數不多,所以倪弟兄就改另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曲調,再根據原文填詞。

 

當救恩臨到我們,每個得救的基督徒都有在靈裏見到主的感覺,也都會覺得主的寶貴:耶穌降世為人,祂就是那“人中第一人”。可是,作者又感嘆,世界的虛榮和珍寶,又常使人顛倒,難以超脫。我們是否真的已摔掉這些偶像了呢?我們是否真的全心尊主為大呢?

哦,墮落的人是那樣的執著的追求這世界。但是,當主的光照到我們的時候,當主向我們顯現的時候,哦,那無價之寶的一現,一切的偶像都化成了灰土。是主那在榮光中的愛深深地吸引了我們的心,讓我們覺得主是那麼美好,那麼有價值。追求主,跟隨主的路途也許不平坦,但我們裏面卻可以一直喜樂,因為我們得著了宇宙中最有價值的一位,那就是我們的主耶穌。這就是為何倪柝聲弟兄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在那麼惡劣,困苦的外界環境中,卻能始終在心中一直喜樂。弟兄姊妹們,願主不斷地讓我們摸著他,能不斷地在靈裏享受主自己。

 

當我們來享受主的時候,你會覺得主的確是你的早晨之日,炎夏之風,我們也不再需要我們的燈光,不再需要那寒衣。世上的一切都變得那麼渺小,沒有價值,我們所有的就是主自己。

 

再下來,作者有了一個對主的愛非常感性的發表。“彼得所見的淚眼”,指的是他三次否認主之后,滿心羞愧地看主時,主回看他的那一眼。那一眼是滿了主的堅定的愛。雖然彼得三次否認主,主仍然那麼堅定地愛他。“司提反所仰望的榮臉”是說出神的儿子站在神的右邊。面對即將殉道的主的僕人,我們的主也是與他一致的。“陪著瑪利亞同哭的慈心”指的是當愛主的人也不能認識主的時候,主所流露出的愛是陪著他們同懮同哭。哦,正是這一切會叫我們脫離那屬地的引力。

 

最后,作者宣告“主啊,我現在是你的同伴!” 我不要錢了,我不要權了,我也不要名和利了,世上的一切對我都不重要了。 這個人在主的愛的激勵裏,享受了主,也產生了一個屬天的,高超的生活。哦,願主憐憫我們,使我們能夠把自己奉獻給主,過那屬天的生活。——參考《你不可不唱的歌》

 

H302 你的靈豈非與祂會過?

 HAST THOU HEARD HIM, SEEN HIM, KNOW HIM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