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616

“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625節)

  我們禱告了以後,常不關心神的答應是否來到,這就表明我們的禱告幷不誠懇。農夫的注意力集中于收穫;醫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藥的功效;討錢的兒子注意力集中于父母的應許;一個禱告的基督徒豈可漠不關心神的答應呢?
  基督徒每一次的禱告,若有信心,符合神的旨意和應許,奉主名祈求,沒有不被神答應的。
  神答應我們的禱告,有兩個分不開的目的:榮耀自己的名和祝福他的兒女。當初人到主面前來求憐憫,他從未拒絕過;今天奉他的名到神前來,也决不會拒絕的。
  禱告的答應或許就要來了,雖然我們看不見它的來到。種子埋在土中抽根,在上面看來,一點沒有動靜,好似死了一般。——別克司蒂(Bickerstetch)
  禱告的答應耽延,不單是信心的試煉,也是我們用堅信來尊重神的機會。——司布真(C.H. Spurgeon)

 

 

《曠野的筵席》 616

「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4:23

    十誡一開始,神就要求那獨一無二的敬拜。神在這誡命所顯示的旨意,不僅是祂的命令,也是祂的心願。但如果十條誡命告訴我們什麼才能使神喜樂,那麼,魔鬼在曠野裏的試探,也說出什麼能帶給撒但以喜樂。這兩件事,都是關系到敬拜。所以,我們看見了有一個東西(敬拜),是神和撒但都要得著的。藉著這件事(敬拜),我們可以滿足天,或滿足地獄。敬拜的價值是無比的。撒但的全盤計劃,乃是要引誘神的子民進入一些崇拜偶像的網羅裏,藉此奪去神的敬拜。崇拜偶像,就是在神以外,還要尋求另一位配得敬拜的對象。我們的特權乃是:藉著堅守對神的獨一敬拜,來拒絕對偶像的崇拜。

 

 

《竭誠為主》616

你怎樣對這事?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我乃稱你們為朋友。(約十五1315

    耶穌雖然沒有叫我為他死,卻要我為他把生命放下。彼得說:[我願意為你捨命。]他說的是真心話,他的英雄意識是偉大的。若不能像彼得那樣宣告,實在太差勁了。我們的責任感只有藉著英雄意識,發揮出來。主曾否問你說:[你不願意為我捨命麼?]在平凡的生活中,因不忘從上而來的呼召而放下生命,比一死了之困難得多。人生不是為壯烈的一刻而活,乃是在平凡的路上,行在啟示的光中。耶穌一生中,也只有一個壯烈的時刻,就是在登山變像的時候;後來他再度從榮耀中倒空自己,下到鬼附的山谷裏。三十年之久,耶穌擺上自己的生命來遵行父神的旨意。

    約翰說:[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這樣行是違反人性的。我若是耶穌的朋友,就要定意為他放下自己的生命。難是難的,感謝神,難並不要緊!救恩是易得的,因為神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要在我生命中彰顯出來,卻是困難重重。神救了一個人,把聖靈賜給他,然後認真的對他說:[好了,要忠於我,即使周遭的事物會令你不忠。][我乃稱你們為朋友。]要忠於你的朋友,要緊記你肉身的生命,是神尊榮得失之所系。

祈禱◆噢,主啊,為著你所賜的救恩,為著聖徒的禱告所帶來的好處和祝福,我讚美你。可是,我是那樣悄悄地領受了你的恩惠,很久才開始思想自己是否配得領受,或是表現得好像自己配得領受一樣。主啊,赦免我。

 

 

 

《靈命日糧》616

風箏線

讀經: 雅各書41-10

金句: 「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雅各書410節)

    雷.柏賀(Ray Bethell)是世界放風箏冠軍。他能讓幾個風箏一起翻轉起舞,協調一致,看上去如同一個整體。我在觀看雷.柏賀的錄影帶時,對他同時放三隻風箏的技巧讚嘆不已,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讀過的一首詩。

    在豪爾牧師的藏書中,我碰巧看到一本破舊的書,是約翰.紐頓的作品集。有一首詩名叫《風箏或驕者必敗》。這首詩描述一隻想要掙斷線而自由飛翔的風箏,它說:「若得自由,我要乘風而去,衝破雲霄,無影無蹤。但是無奈,風箏線束我如同牢囚。」最後這隻風箏終於掙斷了風箏線,它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由,只是這隻風箏不僅沒能飛入雲霄,反而一頭栽入海裡。

    這個比喻讓我們重新思考那些使我們感到受束縛的「線」。誓言、承諾、委身和責任,諸如此類的事讓我們覺得受牽制,但 神用它們來托住我們。正如雅各教導說,我們若願意謙卑(或被束縛), 神就使我們升高(雅各書410節)。

   在剪斷你的任何「線」之前,要先弄清楚它是不是托住你的「風箏線」。JAL

雖是主羊,我仍偏行,

他因愛我,賜下苦難;

痛苦深淵,賜下功課,

教我再次,跟隨主蹤。

靠著 神,基督徒能逆風而行。

 

 

《聖經研讀》616

8: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8: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

8:28      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8: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

8:30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麼。

8:31      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8:32      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8: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8: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8:35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8: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

8: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 神的兒子〕

8: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8:39      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

8: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使徒行傳第八章    腓利跟隨聖靈行動傳講耶穌

三、腓利在迦薩傳講耶穌(8:26-40)

﹙一﹚絕對跟隨聖靈的腓利

    1.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

        腓利起身去了(腓利是一個對於聖靈有敏銳感覺的人;是一個絕對跟隨聖靈而沒有一點自己揀選的人)

    2. 不料(看哪)有一個埃提阿伯〔就是衣索匹亞也就是以賽亞十八章一節的古實〕人

        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財政大臣)

    3. 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在主那穌前七百年,古實已自立為一國,改稱埃提阿伯,許多猶太人在該國有會堂,誦讀舊約聖經。總管銀庫的那位太監,可能是具有理財智識,臣服女王入宮掌權的一個猶太人。埃提阿伯也是非洲最古的基督教國家。)

    4. 聖靈對腓利說(聖靈的聲音在直覺裏是可以聽得見的):「你去!貼近那車走。」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

﹙二﹚腓利從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向太監傳講耶穌

    1. 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2. 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

        他也是這樣不開口(預言主耶穌在公會和巡撫面前,默然無聲,不為自己表白)

    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是他的審判被奪去(預言主耶穌在人手中受冤屈被定罪)

        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預言無人能數算主捨命所得著的屬靈後代)

    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5.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基督是聖經的中心內容)

﹙三﹚太監受浸 福音傳入非洲

    1.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

    2. 〔有古卷加: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全心相信believe with all your heart)就可以。」

        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主耶穌職分的稱呼)是神的兒子(主耶穌身份的稱呼)。」〕

    3.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

68:31     埃及的公侯要出來朝見 神‧古實人要急忙舉手禱告

    4.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舊約的「亞實突)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Hymnary

 H390眾人湧進主的國度

 

  眾人湧進主的國度,十架少人負;

眾人爭奪主的賞賜,世界有誰辭?

人雖無心走主道賂,仍想主祝福,

人雖無心走主道路,仍想主祝福。

 

  眾人都慕得主榮耀,羞辱少人要;

眾人都愛同主掌權,損失有誰願?

幾乎無人因主緣故,看萬事如土。

幾乎無人因主緣故,看萬事如土。

 

  多人都貪享主甘旨,少有願禁食;

多人都喜登主寶座,少有願飄泊。

同祂唱詩雖然有人,儆醒卻不能。

同祂唱詩雖然有人,儆醒卻不能。

 

  眾人都想同主高貴,卑賤卻都畏。

當主凡事為他豫備,他就大讚美;

當主稍微求他一點,就立發怨言。

當主稍微求他一點,就立發怨言。

 

  但那誠實愛主的人,禍福都不問;

就是他們寶貴心血,也願為主捨。

求主給我這樣心志,赤忠忘生死。

求主給我這樣心志,赤忠忘生死。

 

肯培(Thomas Kempis, 1380-1471)是以編寫《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而聞名於世。他生於德國,活了九十多歲,一生與主交通、寫作、抄寫。他把聖經重頭到尾抄寫,一共抄寫了四遍。他的《效法基督》很幫助人,詩人牛頓在奴隸船上,飄洋過海工作的時候,就是讀了這本書而得救。這首詩歌是效法《效法基督》的結果。原來有人根據書中第二冊《內在的生命》第十一章「少有願意愛主十架」中的片段,重新用英文詩的體裁發表;最後倪柝聲將這首詩歌(《聖徒诗歌》第390)介紹到中文世界來。這首英文詩是「印度之兵」艾梅可(Amy Carmichael)的最愛。茲將書中之片段抄錄並翻譯如下:

JESUS has always many who love His heavenly kingdom, but few who bear His cross. He has many who desire consolation, but few who care for trial. He finds many to share His table, but few to take part in His fasting. All desire to be happy with Him; few wish to suffer anything for Him. Many follow Him to the breaking of bread, but few to the drinking of the chalice of His passion. Many revere His miracles; few approach the shame of the Cross. Many love Him as long as they encounter no hardship; many praise and bless Him as long as they receive some comfort from Him. But if Jesus hides Himself and leaves them for a while, they fall either into complaints or into deep dejection. Those, on the contrary, who love Him for His own sake and not for any comfort of their own, bless Him in all trial and anguish of heart as well as in the bliss of consolation. Even if He should never give them consolation, yet they would continue to praise Him and wish always to give Him thanks. What power there is in pure love for Jesus ? love that is flee from all self-interest and self-love! ―摘自《詩歌寶藏》

 

H390 眾人湧進主的國度

 MANY CROWD THE SAVIOUR’S KINGDOM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