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3月5日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希伯來書三章14節)。
勝利是堅持到最後一步獲得的。在天路歷程一書中描述的危機四伏,越靠近天門,難關越多,那裏有迷樓,疑寨,及溫柔蠱惑之處,把疲倦的旅客誘入致命的夢鄉。旅伴啊!天堂高閣連雲,歷歷在望,正當這個時候,地獄之門却大開,同時那地獄之門却最富有吸引力,成了旅客的最大危機。“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侯,就要收成。”(加拉太書六章九節)“所以你們當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九章二十四節,直譯)。——選
《曠野的筵席》 3月5日
「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事。」(可14:9)
為什麼主耶穌這樣說呢?因為福音是應該產生這種奉獻的行動的,這就是福音的目的。福音不單是要滿足罪人,讚美神,罪人在福音裏,有他所應得的部份,神應付他的需要並厚賜祝福。但我們可以這樣說:這不過是福音的副產品,卻不是福音的正鵠。傳福音的首要目的,在於讓主得到滿足。但我們必須牢記,我們若不把自己「枉費」在祂身上,祂就永遠得不到滿足。你是否在對主奉獻上做得太多了呢?可否讓我告訴你一件事?在神聖的事奉上,「枉費」的原則就是得能力的原則。你在神手中真實的屬靈用處,其大小乃根據你在祂身上「枉費」了多少。我們為主所做的工,乃是源於我們對祂的服事;工作的效果,也基於此。
《竭誠為主》
3月5日
祂真是主麼?
只要([喜樂地]),英文譯本)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徒二十24)
喜樂的意思,是我能圓滿地完成被造和重生的目的,而不是因為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我們主的喜樂,就是在於遵行父神的旨意,他說:[我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我又從主接受職事麼?若有,我必須忠於所托,將生命的價值完全放在達成那使命上面。想想當主對你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會何等的心滿意足,因已完成主差你去做的事。我們必須尋找人生的崗位,在屬靈上說,就是尋找主託付你的是什麼。要達成所托,就必須與主同行;要更深認識他,不單是把他作為個人的救主。[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你愛我麼?]然後,[你餵養我的羊。]事奉是不容你取捨的,只有絕對效忠於主;效忠於你最貼近神時所領受的。若你從耶穌接受了一項事奉,就會知道需要並不等於呼召,需要乃是機會,呼召則是忠於你與主相交時所領受的。這並不是說,從此有無數的事奉要劃分出來給你,而是你要撇開其他方面事奉的需求。
祈禱◆噢,主啊,懇求你繼續賜下力量和純真的喜樂。讓我的動機和心思,都能夠保持謙卑,不會自以為是優越的人。
《靈命日糧》 3月5日
「跳」的衝動
讀經: 約書亞記22章10-16,21-29節
金句: 「你若聽人說,有些匪類從你們中間的一座城出來勾引本城的居民……你就要探聽,查究,細細地訪問。」(申命記13章12-14節)
在2006年4月,一名特技演員試圖從紐約的帝國大廈頂樓往下跳,但在即將跳下的那一刻被有關當局制止,並依公共危險罪將他移送法辦。法官詳閱了相關資料後,將該項指控駁回,理由是這名被告當時早已做好能保證他人安全的措施。這位名叫捷柏‧寇理司的特技員將降落傘緊繫在背上,已毫髮無傷地跳了3,000次之多,其中包括吉隆坡市內高達1,483英呎的雙子星大廈,以及艾菲爾鐵塔等。
寇理司從高處往下跳的運動雖然危險,但比起約書亞記22章所述那件差點發生的事件,卻是安全得多了。在以色列人打完征服迦南地的七年之戰後,因一個謠言的散播,而差點釀成內戰。這謠言是說,約旦河東的家族築了一座拜偶像的祭壇(10節)。
後來有人前往了解真相,並聽取雙方的說法,才免除了這場大災難(16-29節)。以色列民不但澄清了一場可怕的誤會, 神的智慧也被高舉(31節)。這是慈愛 神的教導,祂要我們知道,認真聆聽所付出的代價,並不比直接「跳」到錯誤結論所要付出的代價高。
避免以錯誤結論做判斷,
要明辨世俗真相與虛浮;
世上充斥著謬誤與攪擾,
要單單依靠主聖靈引導。Mollon
世上最危險的事,莫過於妄下定論。
《聖經研讀》3月5日
可 13:1 耶穌從殿裏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
可 13:2 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大殿宇麼.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可 13:3 耶穌在橄欖山上對聖殿而坐.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暗暗的問他說、
可 13:4 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豫兆呢。
可 13:5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可 13:6 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可 13:7 你們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不要驚慌.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可 13:8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地震、饑荒.這都是災難的起頭。〔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可 13:9 但你們要謹慎.因為人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並且你們在會堂裏要受鞭打.又為我的緣故、站在諸侯與君王面前、對他們作見證.
可 13:10 然而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
可 13:11 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豫先思慮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
可 13:12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可 13:13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可 13:14 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不當站的地方.(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
可 13:15 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也不要進去拿家裏的東西.
可 13:16 在田裏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可 13:17 當那些日子、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
可 13:18 你們應當祈求、叫這些事不在冬天臨到。
可 13:19 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 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
可 13:20 若不是主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主的選民、他將那日子減少了。
可 13:21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裏.或說、基督在那裏.你們不要信。
可 13:22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選民迷惑了。
可 13:23 你們要謹慎.看哪、凡事我都豫先告訴你們了。
可 13:24 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
可 13:25 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
可 13:26 那時他們〔馬太二十四章三十節作地上的萬族〕要看見人子有大能力、大榮耀、駕雲降臨。
可 13:27 他要差遣天使、把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地極直到天邊、都招聚了來。〔方原文作風〕
可 13:28 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
可 13:29 這樣、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成就、也該知道人子近了〔人子或作 神的國〕正在門口了。
可 13:30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
可
13:31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可 13:32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
可 13:33 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
可 13:34 這事正如一個人離開本家、寄居外邦、把權柄交給僕人、分派各人當作的工、又吩咐看門的儆醒。
可 13:35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辸叫或早晨。
可 13:36 恐怕他忽然來到、看見你們睡著了。
可 13:37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儆醒。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
內容綱要:
末世的預言與主再來的警告
(這預言是應驗在主後七十年羅馬太子提多領兵攻打耶路撒冷,把猶太人認為信仰中心的聖殿拆毀。)
(主的回答以聖殿將遭受之浩劫的豫兆,同時說明末日大災難和主再來時所將發生之事。)
彼後 1:19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豫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豫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裏出現的時候、纔是好的。
太 24:14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
(這裡的「得救」不是指得著救贖,而是指被拯救脫離災難,進入國度。)
提後 4:17 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裏被救出來。18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帖後 2:3 人不拘用甚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4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 神的殿裏、自稱是 神。
(因為仇敵就在他們中間,故他們的逃避是非常急切的,所以他們寧可捨棄一切東西,以保存生命。)
(神限定大災難的時期為一七之半,總共三年半,即四十二個月,或一千二百六十天。)
但 9:27 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如飛而來。
帖後 2:9 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
帖後 2:8 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
(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復國,滅亡了二千多年的無花果樹,突然又復活,樹枝發嫩長葉了。只要一看見以色列復國的事發生,便知主的再來和國度的實現已經臨近了。)
(主不要我們知道主來是那一日,那一時刻,但是主要我們知道兆頭,看見這些兆頭發生,就知道主來的日子已經非常近了。因為不知道那一天會來,所以必須天天儆醒。)
(羅馬晚六時至晨六時的四更天分法,『晚上』即指一更,『半夜』即指二更,『雞叫』即指三更,『早晨』即指四更。)
H037 亞伯拉罕的神
一 亞伯拉罕的神!亙古沒有年代;
高踞寶座掌權為尊,但也是愛!
大哉,主,耶和華,天地所認主宰;
我向聖名只能驚訝,永遠敬拜。
二 亞伯拉罕的神!遵照祂的旨意,
我已決心離家而奔,往尋福地:
撇棄吾珥一切,權勢、名聲、私財;
惟求神作我的產業、堡壘、盾牌。
三 亞伯拉罕的神!我能完全信託;
祂無限愛,祂夠用恩一路領我。
祂稱微蟲為友,自認祂是我神;
藉主寶血,祂施拯救,永施大恩。
四 祂指自己起誓,所許決不落空;
我將附於飛鷹雙翅,直升天空;
我必親見祂面,讚美祂的大權,
歌頌祂的奇妙恩典,直到永遠。
五 所有得勝人丁,都向高處稱謝:
“大哉,聖父、聖子、聖靈,”永遠和諧;
亞伯拉罕的神,也是我的主宰,
我來加入讚美之陣,一同伏拜。
這是一首由希伯來文的「三一頌」(Doxology),經歐列伐譯成英文,曲調也是由朗昂自希伯來古調改編而成的聖詩。
歐列伐(Thomas Olives,
1725~1799)出生在英國的威爾斯,四歲時父母雙亡,由親戚輪流撫養,沒有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教育;經常流浪街頭,成為眾所厭惡的頑童。 十八歲時隨一鞋匠作學徒,但因行為不檢而被開除。三十年來他過著放蕩流浪的生活。 有一天在一佈道會中,他聽到撒迦利亞書3:2 「 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麼。」講到人的得救,如同火中取薪,需要立刻的果斷和勇氣。歐列伐深受感動,他以實際的行動來悔改自新,他重作鞋匠,還清欠債,然後為福音奔走。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發覺歐列伐有潛在的恩賜,就邀他加入其佈道團為同工,他隨衛斯理二十多年,騎馬佈道十萬英里,遭遇到許多阻力。 嗣後,在神學的思想上他偏向加爾文(John Calvin)觀點,否認羅馬教會的權威,認為人的得救與否,貧窮富貴,由神預定。衛斯理兄弟則認為得救雖靠基督的恩典,但也取決各人的自由選擇,視其接受救恩悔改重生與否。他們神學的觀點雖有分歧,但無損於他們真摯的友誼。
約在1770年,有一天歐列伐在倫敦的一個猶太人會堂,參加他們的節日崇拜,聽到猶太人的拉比朗昂(Meyer Lyon,1751~1797)唱猶太教的信經。這是猶太會堂每晨、節日及安息日前夕誦唱的傳統古調;相傳這曲調是1404年猶太拉比根據摩西十三經改編而成,詩韻優雅莊嚴。歐列伐聽了深受感動,向朗昂要了詩曲,他根據猶太人的信條,加上基督教的觀點,寫成了這首「亞伯拉罕的神」。
聖詩作家蒙哥馬利(James Montgomery)對這首詩的評論說:「作者具有想像力、最好的聽覺。只有對音樂與詩兼備欣賞力的人,才能在本詩中看到它的和諧。」
H037 亞伯拉罕的神 |
THE GOD OF ABRAHAM PRAISE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