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3月16日
“身生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唯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十二章10節)
康諾氏所寫的書中,說有一個山野少女葛文的故事。葛文頑皮任性,她在某一日遇到了一場意外,成了殘廢。臥病在床第中,性情更加暴躁,當她在怨尤人的時候,“天的響導”來看她,所謂“天的響導”,是山中居民對傳教士的尊敬稱呼. 傳教士給她講了一個峽谷的預言,他說: 地球最初的時候,只有一望無際的原野,幷沒有峽谷。原野的主人,有一天外出散步,看見大地上只長著青草,就問原野道: “你的花在那裏? ”,原野回答說:“主人,我沒有種子。”. 于是主人吩咐禽鳥把各類花的種子帶來,四處播種。不久原野上就開出了番紅玫瑰,水豆花,毛莨花,向日葵,紅今蘭,以及一些耐熱的夏季花卉。主人看了很高興,但他找不到最心愛的幾種花,于是他對原野說:“還有鐵綫蓮,鬥菜,紫羅蘭,白頭翁,各種風尾草和開花的灌木在那裏呢?” 他又吩咐禽鳥把所有的種子帶來,四處播種。但主人再來的時候,還是找不到他最心愛的幾種花,于是他說:“那些最可愛的花在哪里?” 原野悲哀的說:“主人,我無法保存這些花,因爲狂風拼命的吹刮,烈陽炙烤著我的胸膛,這些花忍不住原野的氣候,它們都零落雕萎了。” 于是主人吩咐閃電劈開原野的胸懷.原野在劇痛中顫抖哀號,爲那黝黑而凹凸不平的列口,悲痛呻吟了許多日子. 由于河水涌進了裂口,把深黑色的泥土帶了進來,禽鳥再把種子帶來,在那峽谷中播種。過了一段長的時間之後,粗糙的岩石上,鋪滿了柔軟的青苔和綿延的藤蔓,各處角落,都垂挂著鐵綫蓮和鬥菜,碩壯的榆樹,仰起粗大枝幹,升向高空的陽光,樹根附近盤屈著矮杉和風仙花,到處都有紫羅蘭,白頭翁和孔雀草在生長開花,峽谷終于成了主人所尋求的安息,平安和快樂的心愛之地了. 傳教士講完故事之後,就對她說:“聖靈所節的果子,也可以之謂聖靈之花,包括愛,喜樂,和平安,堅忍,溫和等等,其中有些只能在峽谷生長。” “只能在峽谷裏生長的是什麽花呢? ”葛文輕聲問。傳教士答道:“溫和,謙卑,忍耐,其如愛,喜樂,和平安,雖能在原野開放,但若生長在峽谷裏,它們將更美麗,更芬芳。” 葛文默默躺了好一會,然後嘴唇顫抖地自言自語道:“在我的峽谷裏沒有花,只有粗陋的岩石。” “親愛的葛文,總有一天它們會開出花來,主會發現,我們也會看見到。” 親愛的,當你淪入你的峽谷時,請記著這句話!
《曠野的筵席》 3月16日
「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1:38)
如果神預定和安排的計劃要獲得成就,那麼,祂借著天使向馬利亞所說那活潑的話語,就必須先在她身上得著自由的通路。神一說話,馬利亞的信心就響應,因而神跡便實現了。但可憐得很,我們許多人以為只要信仰純正,並在心思裏無條件贊同真理的話,就感到已經夠了。可是,除非真理在我們的深處產生果效,不然,無論是贊同或不贊同,事實上可能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有當真理開始在人的生命裏產生重大而又改變的工作時,區別才會顯現。人若有大量的聖經知識,而仍缺少真理作工的內在經歷,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如果我們要在神偉大的計劃中給神使用,基要的原則乃是:當神的話一臨到我們個人身上時,我們不僅以頭腦,更要以內心來響應。我們是否能像馬利亞那樣禱告來回答神呢?
《竭誠為主》 3月16日
主的審判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林後五10)
保羅說,我不論是傳道人,還是平信徒,[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你若隨時隨地活在基督聖潔的光中,審判將使你因神在你身上的工作而歡樂。使自己可以面對基督的審判台;盡力行在最聖潔的光中。不管你如何聖潔,若對別人存有一絲惡意,至終必帶進魔鬼的靈。只要你下一個屬血氣的論斷,你就嘗到地獄的苦味。要立即去到主的光中,對主說:[我的神阿,我在這事上有罪了。]要不然剛硬的心,就會充滿全人。罪的刑罰,就是罪的本身。神不但要刑罰罪,罪在人身上的結果,也已證實了。無論怎樣掙扎禱告,都不能停止做那些事;那罪的刑罰就是要你漸漸習慣,不再覺得這是罪,除了聖靈的能力,沒有其他辦法改變罪所帶來的後果。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我們不少人認為行在光中,就是行在我對別人要求的標準中。今日最致命的法利賽主義,不是假冒為善,乃是與現實脫節而不自覺。
祈禱◆噢,主啊,為著你的恩典,並你在我的內心和動機上所作的工,我感謝你,可是,在我現實的生活中,我能否在世人面前表達你的平安呢?
《靈命日糧》 3月16日
大起大落
讀經: 馬太福音21章1-11節
金句: 「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馬太福音21章5節)
主耶穌把歡慶的氣氛搞砸了。星期日,祂像一位得勝的君王進入耶路撒冷,眾人大聲呼喊:「和散那!」揮舞著棕樹枝歡迎祂,這位醫治者、賜人大智慧者到了,眾人都崇敬榮耀祂。
那週出了什麼差錯?是什麼把「和散那」變成了「釘他十字架」?主耶穌說了眾人不願聽的話時,情況就開始惡化了。我們來看看祂做了什麼。祂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馬太福音21章12節)。祂說稅吏和娼妓要比那些看似虔誠的人先進 神的國(21章31節)。祂告訴人們要納稅(22章21節)。在這之後,祂宣告宗教領袖有一連串的禍事:「你們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23章13-31節)。
這正是主耶穌,公義的救主,唯一完全的人,是 神成了肉身。祂不是在城裡跟人比聲望,祂的任務是宣揚真理施行救恩,這使祂付上生命的代價。
讓我們思想主耶穌在耶路撒冷這大起大落的一週,並稱頌祂的完全和慈愛,這愛讓祂走上十字架。JDB
耶穌你是我公義,
是你為我把罪擔;
讓神永駐我心田,
你死帶來真平安。Anon.
神的慈愛從主耶穌的釘痕手流出。
《聖經研讀》3月16日
路 2:21 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割禮、與他起名叫耶穌、這就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路 2:22 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獻與主.
路 2: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
路 2: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班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路 2:25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路 2:26 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路 2:27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路 2:28 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稱頌 神說、
路 2:29 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
路 2:30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路 2: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豫備的.
路 2: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路 2: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路 2:34 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路 2:35 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路 2: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年紀已經老邁、從作童女出嫁的時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路 2:37 現在已經八十四歲、〔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 神。
路 2:38 正當那時、他進前來稱謝 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
路 2:39 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路 2:40 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路 2:41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路 2:42 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
路 2:43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
路 2:44 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
路 2:45 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路 2:46 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
路 2:47 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
路 2:48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路 2:49 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裏麼〕
路 2:50 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
路 2:51 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
路 2:52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紀〕並 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三、受割禮和奉獻 (2:21-24)
﹙一﹚行割禮與起名
1. 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割禮
創 17:12 你們世世代代的男子、無論是家裏生的、是在你後裔之外用銀子從外人買的、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
2. 與他起名叫耶穌(耶和華救主)、這就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二﹚奉獻給神
1. 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產後滿四十天)、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
―要把他獻與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
出 13:15 那時法老幾乎不容我們去、耶和華就把埃及地所有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殺了、因此我把一切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但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
2.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班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利 12:6 滿了潔淨的日子、無論是為男孩、是為女孩、他要把一歲的羊羔為燔祭、一隻雛鴿、或是一隻斑鳩為贖罪祭、帶到會幕門口、交給祭司.7 祭司要獻在耶和華面前、為他贖罪、他的血源就潔淨了.這條例是為生育的婦人、無論是生男生女。
四、西面的稱頌 (2:25-35)
﹙一﹚西面在有生之年看見彌賽亞
1.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意思是神聽見)
―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2. 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The Lord’s Christ)
3.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
―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聖靈對西面的工作:聖靈在他身上(25節);他得了聖靈的啟示(26節);他受了聖靈的感動(27節)。)
4. 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稱頌神說、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
5.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基督自己就是我們的救恩)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豫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西面是在聖靈啟示的光中,才能說出救恩不限於以色列,救恩要臨到萬邦。)
﹙二﹚西面的祝福與預言
1.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2. 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
―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人跌倒或興起,取決於信或不信)
―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人譏笑、毀謗主,顯明人心中的情形)
3. 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約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 . . . )
五、亞拿的稱頌 (2:36-38)
﹙一﹚亞拿的生活與事奉
1. 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意思是蒙恩與施恩)、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
―年紀已經老邁、從作童女出嫁的時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2. 現在已經八十四歲、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
﹙二﹚亞拿的稱謝與講說
1. 正當那時、他進前來稱謝 神
2. 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暗中的得勝群眾都先得著了信息)
(西面(25節)代表律法;亞拿(36節)代表先知。他們兩位加起來正好代表整個舊約時代。)
六、人子的成長 (2:39-52)
﹙一﹚長於拿撒勒
1. 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2. 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二﹚主十二歲上耶路撒冷在殿裏的應對
1.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這是記念以色列人被拯救出埃及為期七天的節期)
2. 當他十二歲的時候(猶太人稱年滿十二歲的男孩為律法之子)、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
3. 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
―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
―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4. 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裏、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
―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
﹙三﹚三十年中唯一的一句話
1. 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
―我兒、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
2. 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天上的父神)的事為念麼
3. 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
4. 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
﹙四﹚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主作為一個人的正常成長:1.祂心智的成長─智慧增長。2.祂身體的成長─身量增長。
3.祂屬靈的成長─神喜愛他。4.祂性格的成長─人喜愛祂。)
H130 何等權柄- 耶穌尊名
一 何等權柄- 耶穌尊名!天使全數俯伏;
獻上冠冕,同心尊敬 祂作萬有之主!
二 你們歷代殉道眾聖,要從祭壇歡呼;
同聲高舉,耶西的根,祂作萬有之主!
三 你們被贖亞當後代,出身“墮落”聖徒,
蒙恩得救,應當敬拜 祂作萬有之主!
四 罪人的心、永不能忘葦子、苦膽、酸醋;
今當到祂,面前瞻望 祂這萬有之主!
五 但願地上萬族萬民 都向救主歡呼;
榮耀、尊貴,都歸祂名,祂是萬有之主!
榮耀、尊歸,都歸祂名,祂是萬有之主!
六 億萬群眾擁擠之中,我也一同俯伏;
參加他們永遠歌頌 你作萬有之主!
這首詩的原作是柏洛納(Edward Perronet, 1726-1792)。 他的父親是法國的新教徒,逃亡至瑞士,以後移居英國,在聖公會牧會達五十年之久,極力支持衛斯理兄弟。 柏洛納曾隨從衛斯理約翰在英國北部佈道八年,後因主張佈道團團員可主持聖餐和應脫離英國國教兩事,意見分歧而分道揚鑣。 這首詩是他的不朽之作,分兩次作成,刊載於1779年11月及1780年四月份的「福音月刊」上,共有八節。 1787年呂本(John Rippon, 1751-1836)將原詩的第二、三、六節刪除,另作兩節。 今日中文聖詩取自兩者之詩。 呂本,英國人,是浸信會的牧師。
宣教士史各脫(E. P, Scott)有一次赴印度荒山一野蠻部落傳福音。 他隨身帶著一把小提琴獨往山區,被一群土人包圍,他們高舉長予要殺他,他心中默禱,拿起小提琴閉目奏此曲兩遍後,睜眼觀看,土人已放下長矛,他們為這新奇樂器所奏的美妙音樂所感,接受他為朋友並迎為上賓,史各脫把耶穌基督福音的真道介紹給他們。 二年半後,史各脫因健康需返美療養,那些基督徒的土人列隊為他送行四十英哩,在臨別時,史各脫打消了歸意,隨他們回去,終身為他們服務。
本歌有三個曲譜。 英國和加拿大教友慣用施布索(William Shrubsole, 1760-1806)的曲調,調名是Miles Lane。 施布索是聖公會教堂的司琴,也是柏洛納的好友,作此曲時年僅廿歲。
1792年美國的一位木匠作曲家霍登(Olive Holden,1765-1844),在他女兒出生的那一天,他在一台小管風琴上作了一曲,稱之為「加冕」(Coronation)以誌慶賀。翌年,霍登看到了這首詩,就將該曲配上。 美國教會普遍採用此譜。
1838年,英國一位平信徒艾勒(James Ellor, 1819-1899)另譜一曲,調名為Diadem,深受詩班喜愛。 艾勒年青時在製帽工廠工作,一週六天是製帽工,星期天在教會領唱。 十九歲時,為教會的主日學周年作此曲,他先將此曲帶回帽子廠試唱,大受歡迎,嗣後。該地每逢有周年紀念時都唱此歌。 1960年浸信會世界聯會在里約熱內盧召開,閉幕典禮時,在體育場有二十萬人用本調唱此歌。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