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5月2
日
“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國統管萬有”(詩篇103篇19節)。
有一次,在初春的早晨,我剛開門出外,一陣殘酷,無情的冷風,吹著一陣灰沙,向我撲來。
我急躁地埋怨道:“我巴不得這風…”——我意思要說“不再有”;可是這三個字在我喉間擱住了,說不出來。
在我途中,這件事繼續縈繞在我腦海中。我把它演繹成了一段寓言故事:
一個天使來了,手中執著一把鑰匙;他說:“我的主人吩咐我把這一把鑰匙給你。”
我帶著驚奇的口吻問道,“這是甚麽?”天使說,“掌管風的鑰匙”,說罷便不見了。
現在我應該非常快樂了。從此可以隨我的心願,隨便對付我所厭惡的風了。我急忙跑到山上,風的庫房就在我前面。“我無論如何必先解决寒冷的東風,使它不再爲害人間”,我這樣說,于是把無情的東風叫了來,關入岩穴,聽它在裏面咆哮。我勝利地旋上鑰匙,得意地說:“問題就此解决了”。
我又去開啓了南風的門。我頂得意地說:“世上再沒有殘酷,無情的冷風欺人了。從此植物月月開花,季季結果;年初到年終,都是和暖、可愛的氣候…”言未畢,一股熱氣從門裏沖出來,把我的手灼得痛徹肺腑。
地上的青草一刹那間都轉黃了,我的得意之作摧殘了全世界的生命。我發急喊道:“我闖了多大的禍啊!我沒有想到它們的需要!我多麽愚蠢!”
又惆悵,又羞愧,我求主再差遣他的天使來把鑰匙拿去;我同時應許說我以後决不敢再掌管風的鑰匙了。
看哪,主自己站在我旁邊。他伸出有釘痕的手來把鑰匙拿去,把其餘三扇門都打開;空氣中調劑了許多冷風,頓時覺得滿身凉快了。
我這時就想到:我是誰,竟敢埋怨主所安排的呢?他把鑰匙挂在腰間。
我問道:“主啊,這風的鑰匙是你經管的麽?”
他答道:“是的,我的孩子。”
看哪,我又看見我生活中所有的鑰匙都挂在那裏。他看見我臉上帶著驚奇之色,就問我說:“我的孩子,你豈不知道我的國統管萬有麽?”
我回答說:“主啊,是的。既是你有釘痕的手——滿有愛的手——使用那些鑰匙,叫我遭遇平安或患難,喜樂或憂愁,順境或逆境,從此以後,無論甚麽事情,我就不再埋怨;都要信靠,安息,讚美了。”——披而斯(Mark
Guy Pearse)
《曠野的筵席》 5月2日
「這樣,他使耶和華的約櫃繞城。」(書6:11)
這處經文單獨題到約櫃,似乎作者不理會以色列全群的子民,曾如何憑信心圍繞著耶利哥城而步行。因為一切重大的關鍵都在乎約櫃。這個堅固的堡壘——耶利哥城,絕不是單單因著以色列民的繞行而被毀滅的。如所周知,我們可以圍繞我們自己的耶利哥城一千次,可是果效全無。以色列民的力量,乃因著約櫃是在他們中間這一榮耀的事實。約櫃在他們中間一向總是帶著神信實的證據。他們面對仇敵不是憑著他們當時一下的努力,而是因著神為他們已做成的事實。今天與我們同在的約櫃,就是祂復活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要以祂為中心,要出去宣揚祂的復活,神就會使那些城牆塌陷了。
《竭誠為主》 5月2日
忍耐的情操
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哈二3)
忍耐不是置之不理;忍耐是一座極其堅強的磐石,受得起一切的打擊。忍耐的根源,是看見了神的異象;因為看見神,就帶來品德上的啟示。摩西之所以能堅忍,不是因為他對正義與責任的理想,而是因為看見了神。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一個有神異象的人,不是投身於一件工作或某一項任務,而是獻身於神自己。異象是否出於神,是看得出來的,只要看所帶來的啟示便可知;生命會變得廣大和滋潤,因為一切由神發動。神若在屬靈上給你一段曠野試探的時期,像他兒子所經歷的,完全沒他的話語,你就要忍耐;恒心忍耐,是因為你看見神。
[雖然遲延,還要等候。]要證明我們的確看見了異象,是要伸手去抓住那超乎我們所能抓住的(意即竭力追求)。屬靈的自滿是不好的。詩人說:[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我要舉起救恩的杯。]我們很容易自滿自足——[現在我得著了;現在我完全聖潔了;現在我能夠忍受了。]這樣我們馬上就會跌倒。我們的目標必須超越實際的。[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們有的若只是經歷,就一無所有了;但我們若有神異象的啟示,那所有的就遠超過所經歷的了。要當心屬靈懈怠的危險。
祈禱◆噢,主啊,在我自覺的生活中,但願能流露更多的愛、憐憫、敬虔和對你的熱愛。求你使我對周圍的人,能有善意的表現,並以忍耐和溫柔去待他們。
《靈命日糧》 5月2日
善行惡報
讀經: 撒母耳記上25章32-39節
金句: 「應當稱頌耶和華,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撒母耳記上25章39節)
美國劇作家兼國會女議員盧斯(Clare
Boothe Luce
1903–1987)曾經說過:「善行也會有惡報。」可悲的是,現實有時正是如此。
大衛即將成為以色列的國王之際,曾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他在躲避掃羅時,和手下的人為有錢的地主拿八看守產業。後來大衛請拿八幫助時,卻遭他嘲弄。大衛說:「我在曠野為那人看守所有的,以致他一樣不失落,實在是徒然了!他向我以惡報善」(撒母耳記上25章21節)。
在大衛動手報仇之前,拿八的妻子及時介入,勸阻大衛不要輕率行事。但不久,拿八被 神擊殺(38節)。之後大衛讚美耶和華使他免於行惡,也使「拿八的惡歸到拿八的頭上」(39節)。
或許你有過這樣的經驗,行善得惡報,慷慨送禮被視為理所當然,仁慈行徑被看作另有企圖,或是忠言遭鄙視。
大衛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我們行善得惡報,也不必自己伸冤,卻要將結果交給 神。JAL
這是天父世界,
叫我不可遺忘,
黑暗勢力雖然猖狂,
天父卻仍作王。
神最終會撥亂反正。
《聖經研讀》5月2日
約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裏。
約 2:2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約 2:3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約 2:4 耶穌說、母親、〔原文作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約 2:5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
約 2:6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約 2:7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約 2:8 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約 2:9 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裏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約 2:10 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纔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約 2:11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約 2:12 這事以後、耶穌與他的母親弟兄和門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裏住了不多幾日。
約 2:13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約 2:14 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
約 2:15 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約 2:16 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約 2:17 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約 2:18 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呢。
約 2:19 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約 2:20 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纔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麼。
約 2:21 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約 2:22 所以到他從死裏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
約 2:23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
約 2:24 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
約 2:25 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裏所存的。
約翰福音第二章
內容綱要: 生命的原則與生命的目的
一、生命的原則 - 變死亡為生命 (2:1-11)
﹙一﹚迦拿娶親的筵席
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蘆葦之地-象徵脆弱的人生)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裏
2.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二﹚酒用盡了-人的盡頭乃是神的起頭
1. 酒用盡了、 耶穌的母親對他說、 他們沒有酒了(在婚筵中供應短缺是新郎新娘的莫大恥辱)
(娶親的筵席,本來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但是這快樂是短暫的,不久酒用盡了。酒用盡了,表徵生命到了盡頭,一切快樂都會消失。他們沒有酒了─這是禱告,向主陳明人生的實況和需要。)
2. 耶穌說、母親﹙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這和我與和妳有什麼相干?﹚
- 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主在道成肉身的日子,祂只受父神使令,只被聖靈推動。﹚
3.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耶穌是作主不是作客﹚
4.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三﹚基督將死亡變為生命
1.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2. 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僕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沒有一點聲音,只是聽命;他們最知道這是水不是酒,因為是他們親手作的。他們沒有懷疑,沒有猶豫,不顧後果,就送了去,這是何等順從、何等絕對的僕人的靈。)
﹙四﹚倒把好酒留到如今-天然生命的次序和屬靈生命的次序的不同
1. 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裏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
2. 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對他說、
- 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纔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天然生命的次序是一上來擺出來是最好的,然後是次好的,往下去到最後是「用盡了」。屬靈生命的次序完全不是這樣,一上來是好的,然後是更好的,最後是最好的。)
﹙五﹚兆頭的意義和目的 - 顯出祂的榮耀來
1.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
2. 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約翰福音的「神蹟」原意為「兆頭sign」,是因每一個神蹟他的意義一點不在神蹟本身,而是藉著這一個神蹟的象徵,來說到道成肉身者最寶貴的生命,並說到這一個生命如何建造在我們身上。)
二、生命的目的 - 建造神的家 (2:12-25)
﹙一﹚耶穌潔淨聖殿 - 不要將神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1. 這事以後、耶穌與他的母親弟兄和門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裏住了不多幾日
2.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3. 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
(當時聖殿的祭司允許商人在聖殿的外邦人院作買賣,並兌換繳納殿稅或奉獻須用的希伯來錢幣。)
4. 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
- 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
5. 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他們在最神聖的事上為自己謀利益而污染聖殿﹚
6. 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詩 69:9 因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二﹚拆毀與建造 - 基督的死與復活
1. 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呢
2. 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3. 猶太人便說、這殿(大希律所建)是四十六年纔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麼
4. 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豫言祂自己將會在死後三日內復活﹚
(基督三日所建的「殿」,就是祂的「身體」;但這身體不僅指祂個人的身體,更是指祂那奧秘的身體,就是祂的豐滿─教會。所以基督死而復活的最高意義,乃在教會被建造達到祂的豐滿。)
5. 所以到他從死裏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
(門徒在主復活之後,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和婚筵兆頭末了一樣結束,「祂的門徒就信祂了」。)
﹙三﹚主不因神蹟交託乃因生命交託
1. 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
2. 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交託」和前節「信」同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
(主不將自己交託給只根據外表的神蹟而有浮淺的信心的人,祂知道萬人─他們的心思、動機。)
3. 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裏所存的
(真實的信心,不是用言語來表明,乃是向著主的存心;人的存心如何,主都清楚知道。)
H519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一 主耶穌回來時候,必要高聲吹起號筒,
那時候何等光明、美麗、莊重;
凡世上得救的人,一同相會在主明宮,
在那邊點名我亦必在其中。
二 凡信主而死的人,都必在那早晨復活,
和活人一同被提直到天空;
凡蒙選、得勝的人,都必同得榮耀快樂,
在那邊點名我亦必在其中。
三 現今我們應當傳揚神的奇妙大救恩,
不肯止息,從早到晚勤作工;
直等到走完應走路程,盡了應盡職分,
在那邊點名我亦必在其中。
(副)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我亦必在其中。
這首感情豐富、說服力強的詩歌,是近代福音詩歌的作者巴萊克(James M. Black,1856~1938)所作。他是美國賓州衛理公會的詩班指揮
及青年輔導,曾被委為全美衛理公會聖詩委員會委員,編纂「衛理聖詩」。
有一天巴萊克赴郵局時,走一條捷徑,經過一陋巷時,看到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在打掃陽台,她是一個貧窮的女孩,父親是個醉鬼,靠母親替人縫洗衣服維生。巴萊克邀她參加少年團契,女孩表示想去,但無合適的衣服,自慚形穢。 於是巴太太和兩位朋友,替她置備了一些衣帽鞋襪。 自此那女孩成了教會團契契友,並熱心參與各項事工。 該團契每次聚會時循例點名,每一契友被點到時,就要背誦一節經句。 有一次點到那女孩時,三次無人回應,一個念頭閃過巴萊克的腦海,莫非她生病了?要是她死了,永遠不能應聲! 他感慨地想:「人生最遺憾的事,就是當羔羊生命冊被展開點名時,我的名字不在其中。」於是他禱告說:「主啊!在那點名的時候,求你讓我也在其中,聽見自己的名字。」 巴萊克習慣在團契散會時,唱一首切合當天主題的歌。 那天卻偏找不著,他在歸途中一直思索著,抵達家門時,突然興起一個念頭,為什麼不自己寫一首? 詞句開始湧出,十五分鐘內,寫了三節,接著他撫琴以彈,音符也如行雲流水而來!他深信這是神自己在動工,因此毫未更改,詞曲就一直流傳至今。隨後,巴萊克得悉該女孩患了急性肺炎不治而逝。 但這首因她而引起靈感的詩歌,卻傳誦不衰。
有一位牧師見證說:有一次佈道會結束時唱這首歌後,有一位衣著華貴的婦人前來對他說:「剛才唱歌時,我一直在反省自己的一生,似乎一無可取。 廿年來祇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基督徒。 從今天起,我決志全心奉獻為主,但願當那邊點名的時候,我也必在其中。」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威爾斯軍隊出征開赴前線時,在路途中有人率先唱起這首歌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夥紛紛加入,眾口一聲,步伐一致地勇往邁進。 這些勇士們雖知很多人會一去不回,但他們已準備妥當;不單準備了部隊的點名,也準備好了天堂的點名。 無論何往,他們都要在其中。
H519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
WHEN THE ROLL IS CALL UP
YONDER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