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  58

 “在火中游行”(但以理書三章25節)。

  火幷沒有制服他們;他們倒在火中游行。那裏他們看見了神大能的异迹。神的拯救,不是免去患難的拯救,乃是經過患難的拯救。
  哦,我的神啊,當黑暗罩住我的時候,求你教導我知道:我不過是暫時在隧道中,不久就會重見天日的。
  他們告訴我:有一天我將站在橄欖山頂享受復活的榮耀。但是,父啊,我還要向你討一件東西——我要十字架一步一步領我上去。我要知道這世界的患難是一條進路——一條進入父家的路。求你叫我知道爬山的一段力氣是必須花的,因爲你的家是在山上!我既能在火中游行,患難怎能傷害我呢?——馬得勝(George Matheson

 

 

《曠野的筵席》58

「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

    掃羅身材出眾,「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撒上10:23)。難怪以色列民向他歡呼,因他們都能看見他的頭。然而,人的頭是何等容易時常攔阻神的旨意!大衛似乎懂得這一點,因而這位合乎神心意的人,再三地把屬人的理由放棄,只憑著簡單的信心而行動。當他要面對歌利亞時(歌利亞的頭,比掃羅的頭更加特出),他拒絕戴頭盔,穿鎧甲,只帶著杖和五塊光滑的石子,以及一個甩石的機弦出去。那塊瞄準的石子一發出,射進了巨人的額裏,那巨人就倒下來了,那一天,大衛便顯為是未來的以色列君王。

    從歷史來看,我們的歌利亞(撒但),已經在各各他被毀滅了,但從屬靈方面來看,掃羅(老舊的己)卻仍在我們裏面生存著。今日許多基督徒,難處就是受他們自己的頭所管理,然而,我們不要轉向裏面專看自己,因掃羅並非我們的敵人,而他的日子已被數算定了,如果這位具有牧者心腸的大衛要在我們中間設立寶座,我們對於那個沒有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撒但),就必須有一種明確的態度。在屬靈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必會遇到那非利士人,而我們一定要勝過他。

 

 

《竭誠為主》  58

信心的忍耐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啟三10

    忍耐不單是忍受。聖徒的生命在神手中,有如弓箭在射箭者的手上。神正瞄準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在用力拉開弓;聖徒卻說:[我再也受不了。]神不加理會,反而繼續拉緊,直至目標在望,才鬆手讓箭射出。放心把自己放在神手中。你現在正要忍耐什麼呢?只要用忍耐的信心,保持你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他雖然殺我,我仍要等候他。]

    信心不是悲觀的情緒,乃是強而有力的信任,是建造在神聖潔的愛上。你如今看不見他,也不明白他在做什麼,但你是認識他的。我們心靈的平穩,在乎我們是否建立在神至聖的愛這永恆的真理上;否則,信心必如船觸礁而覆沒。信心是你人生中最英勇的奮鬥,是不顧一切的把自己交托神,一心投靠他。

    神在耶穌基督裏已赴湯蹈火,不顧一切地救了我們;如今他要我們不惜犧牲一切,全心信靠他。我們裏面還有許多地方,是信心尚未耕耘過的,就是神的生命尚未觸摸到的。在耶穌基督的生命裏,卻沒有這樣的光景,我們也不該有。[認識你……這就是永生。]永生的真正意義,就是一種面對任何事情而不動搖的生命。我們若有這種看見,人生就成為一頁羅曼史,能夠每時每刻經歷到奇妙的事。神一直在操練我們,好使我們進入這能力的中心裏去。

祈禱◆主啊,我理應成為何等樣的人!我那充滿恩典的生命在你的掌管下是那麼奇妙;然而,我仍發覺自己是那麼氣量狹小。主啊,我還可以說什麼呢!

 

 

 

靈命日糧 58

情緒藝術品

讀經: 彼得前書38-12

金句: 「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38節)

    英美兩國的電腦專家合力打造了一幅藝術品,可隨觀看者的情緒而改變色彩。電腦程式先分析觀看者的嘴型、眉毛的角度、眼睛睜開的程度,以及其他五種面部特徵,來確定觀看者的情緒狀態。接著,藝術品會根據觀看者的心情改變色彩,若觀看者的臉上喜悅,藝術品的色彩就會明亮;若是觀看者悶悶不樂,藝術品就會變得暗淡無光。

    同樣的,我們的心情也會影響周遭的人,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及其他認識的人。我們的生活會影響身邊的人,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決定他們自己對我們的反應,但我們的行為會改變別人的生命。

    使徒彼得鼓勵我們,要彼此體恤、彼此相愛,存慈憐謙卑的心,不要以惡報惡,倒要祝福(彼得前書38-9節)。我們若情緒低落,要遵守這樣的教導也許不容易,但靠著聖靈,也許我們所做的只是微笑或是傾聽,就可以給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今天,就為我們的世界添一道明亮的色彩吧!AMC

每天我都會遇見人,

無論我對人好或壞;

我都有一天的時光,

來寫生命的成績單。

心被恩感,樂由心生。

 

 

Bible Study 

《聖經研讀》58

6:1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6:2        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

6:3        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裏。

6:4        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6:5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裏買餅叫這些人喫呢。

6:6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6:7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喫一點、也是不彀的。

6:8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6:9        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

6:10      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

6:11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6:12      他們喫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蹧蹋的。

6:13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喫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6:14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6:15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6:16      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

6:17      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裏。

6:18      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

6:19      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

6:20      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

6:21      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

 

約翰福音第六章﹙一﹚

內容綱要:                          耶穌基督是生命的真糧                    

一、無窮生命供應無限饑餓群眾 (6:1-14)

﹙一﹚主顧念饑餓群眾的需要

  1.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民卅四11:基尼烈湖, 路五1:革尼撒勒湖)

    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

  2. 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裏。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

  3.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裏買餅叫這些人喫呢

(那天主看見的是整個飢餓的人類。餵飽五千人的兆頭,是以「逾越節」為背景,表明釘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逾越節的羊羔(林前五7)為我們被殺流血,成為世人的生命之糧,使吃祂的人得以存活)

﹙二﹚對門徒的試驗

  1. 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

    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喫一點、也是不彀的

  2. 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五是責任的數字;二是見證的數字)

    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五餅二魚極其有限,只要交在主手,就成了一個極大的兆頭)

(神要行一個小神蹟,就把我們擺在艱難的情形中;神要行一個大神蹟,就把我們擺在一個不可能的情形中。只有當我們不再靠自己,乃是在單純的信心中仰望,主才能成就祂的工作。)

﹙三﹚祝謝、擘開、分給生命的糧

  1. 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

  2.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 14:19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當主為餅祝謝時,祂的感覺是何等神聖,面對這飢餓的群眾,面對神的家更大的需要,惟一的真糧就是祂自己。主必須在十架上身體被擘開,才能流出無窮的生命,供應無限的需要。)

﹙四﹚豐滿的十二籃零碎

  1. 他們喫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蹧蹋的

  2. 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喫了剩下的、收拾起來

    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十二」代表完滿,祂的供應完滿無缺)

  3. 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

二、平安生命勝過風浪  (6:15-21)

﹙一﹚翻騰的世界與懼怕的門徒

  1. 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

  2. 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

    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裏

  3. 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

    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

(主耶穌雖然獨自退到山上,作永遠的代禱者,但祂並沒有忘記在黑夜的海中艱難搖櫓的門徒,走在海面上前來幫助他們。這一位為教會禱告、看顧教會的主,是走在風浪之上的主。)

﹙二﹚是主‧不要怕

  1. 耶穌對他們說、是我(直譯「我是神的名字)不要怕

  2. 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

(主無論是從卑微中而來,無論是在祂大能中而來,祂對我們永遠是恩典。只要有主在船上,一切的風浪就都要過去,也要立時到達目的地)

 

Hymnary

 H029 穩踏磐石 THE SOLID ROCK

  我的所有希望根基,

在於基督公義、寶血;

我不敢靠最好的義,

我只敢靠祂的名牒。

 

(副)

基督磐石,我所穩踏,

其他地位都是流沙,

其他地位都是流沙!

 

  即有黑雲掩祂的臉,

祂心不變,祂恩不移;

每次風浪雖欲漫淹,

信心的錨拋牢幔裏。

 

   祂血,祂約何等可靠,

我名已經刻在祂手;

四圍雖然都能傾倒,

祂仍存在永不棄守。

 

  當祂再來,號筒吹響,

那時我在祂內出現;

只穿祂的公義衣裳,

無可指責被獻座前。

 

作者是英國慕特牧師(Edward Mote 1797-1874)一首他稱為罪人希望的穩固根基。也被人稱為偉大信仰聖歌。據他自述年青時常在街上遊蕩,十六歲時聽海阿特牧師(Rev. John Hyatt) 講道後,才悔改信主。在倫敦附近浸信會忠心侍奉主,為主建新教堂,會眾將地契送給他,他拒絕接受而選擇在講壇服侍主。這詩是他想寫一首信徒蒙恩的詩。在經過哈波山(Holborn Hill)得到靈感寫了副歌和四節,後來去探訪會眾家人的病,需要唱詩,他拿出這詩和信徒同唱,後來寫下其他兩節,送給那患病的姊妹。這詩就成為多人的幫助,我們唱這詩是否也確信,我的主是磐石,是山寨,我要向衪歡呼和感謝。

 

我們的信仰必須建立在堅固磐石上,而基督是那磐石。 基督是教會的磐石,因此我們也必須效主作為一顆活石,建造祂的靈宮。


穆特(Edward Mote, 1797-1874)出生在英國倫敦,成長在貧寒,無宗教信仰的家庭。 少年時,他星期天都消磨在街頭遊蕩,與不良少年為伍。當他在一傢俱店做學徒時,就開始去教會,聽了海德(John Hyatt)牧師的講道後,悔改信主,成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並參與事奉。 穆特靠著他的勤奮和努力,成年後,自己開設一家傢俱店,並且開始為刊物寫稿。


1852
年,穆特在55歲時,實現了他畢生的願望,他放棄了經商,而成為浸信會的牧師。 他在英國Sussex Horsham 建立了一間大教堂,建築費多出自他的私囊。 在他事奉廿一年後,教友擬贈送教堂的產權以表謝意,但他婉拒了。他說:「這是屬於基督的產業,我不要教堂,我祗要講台;一旦我停止傳揚基督,就該叫我離開。」


1834
年,有一天早上穆特去一山上的教會交換講台,路上想作一首「基督徒蒙恩經歷」的詩。 從路旁的石頭,他得到了靈感,先有副歌的詞句,回家後作了四節詩。 下一個主日,有一位弟兄請穆特去探望他病重的妻子。抵他家後,主人告訴穆特,他們通常先唱詩,然後讀經禱告。穆特一時找不到一首合適的詩歌,就取出口袋中的草稿說:「我這裏有幾節,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試唱。」病人聽了,十分喜愛。

 

回家後,穆特又寫了兩節,描繪垂死者的心情。 事後印了一千份分發。 1836年這首歌被收集在聖詩集中,當時的歌名是「我心所望別無根基」(My Hope Is Built on Nothing Less)。 今日仍有若干詩本引用此歌首句作為索引。目前我們所用的曲譜是1863年白德瑞(William B. Bradbury)的配曲。

  

 

H029 穩踏磐石

 THE SOLID ROCK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