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18

“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他們看見耶穌的榮光”(路928-2932直譯)
  “我如今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出3330

  耶穌帶著這三個門徒,暗暗地上了高山,和他們在那裏有一個極親密的交通。他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啊!他們在那裏真好!
  凡與主同在山上的人,天離他們不遠了。
  有多少人在默想禱告的時候,看見天開了。有多少人,在密室裏與神交通的時候,感覺一陣汹涌的波濤突然進來。這些都是在預嘗天上的快樂。
  主耶穌在世的時候,常和他的門徒到安靜的山上去談話。今天我們呢?我們的生活多麽急促——從早到晚過著極其紛亂的生活。在這惡勢力之下,安靜默想,讀經祈禱,與主交通的機會多麽少啊!
  但以理在巴比倫的怒吼、迷信之下,仍不忽略他的密室生活。彼得在密室是在約伯的一個房頂上;馬丁路得的密室是在韋登伯(Wittenburg)的一間上房裏。——譯自己失去的默想藝術
  信徒啊,來親近主!也許主今天要帶你上山頂去;不要想只有彼得、約翰、雅各,是配去的;彼得是一個最會闖禍的人,雅各和約翰是火氣最大的人,他們曾一再誤會他們的主和主的使命;所以沒有理由可以叫主不帶你去。你不要自暴自弃地說:“啊,這些奇异的經歷是只有最少數的屬靈人能得到的!”也許你今天就能得到呢!——馬克乃爾

 

 

《曠野的筵席》 118

「王女在宮裏,極其榮華,她的衣服是用金線繡的。」(詩45:13

   新婦要穿上那苦心精製的線繡結婚禮服,被帶到王的面前。有一件外衣是不需精製,是立時可得的恩賜,那就是公義的外袍。但新婦的服裝不僅是金的(金指一切都出乎神),並且是用「金線繡的」,意即必須很有耐心的將金線繡進衣料的編織裏去。這豈不是在向我們指示,聖靈正在繼續不斷的,將各各他十字架的實際果效,織進她(新婦)的經歷裏去,好叫基督的榮美,能夠從她身上顯示出來麼?在此,她必須甘心樂意的與聖靈同工合作,「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21:2

   什麼叫做繡呢?意思就是本來是空白的,沒有東西的,後來用線把東西繡上,繡好之後,繡上去的東西和本來的東西就成為一個了。這就是說,神的靈做工在我們身上,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身上,這一個是繡的。繡不是一次的,乃是一針一線繡出來的。聖靈所繡的衣服,就是把基督組織在我們裏面,要從我們身上彰顯基督。

 

 

《竭誠為主》 118

禱告無比的能力

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八26

    我們都知道聖靈是禱告的能源,我們也知道什麼叫做在聖靈裏禱告;但我們不大領會聖靈在我們裏面,說出我們所說不出來的禱告。當我們在神裏面重生,聖靈就住進我們裏面,為我們表達那些說不出來的話。聖靈在你裏面,[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神鑒察你的心,不是要知道你表面的禱告是什麼,乃是要知道聖靈的禱告。

    神的靈需要信徒獻上自己,作為代禱的聖地。[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耶穌基督潔淨聖殿時,[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裏經過]。神的靈不容你為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身體。主耶穌毫不留情地趕出殿裏作買賣的人,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我們真體會身體是聖靈的殿麼?若然,就要小心為主保持不玷污。記得要把我們的生命,即使只是人格中的一小部分,看作聖靈的聖地。他會管理我們所不知的部分,至於可知覺的部分,就得當心,因為我們負責任。

祈禱◆噢,主啊,願你賜下聖靈的能力,讓我更完全地敬拜你。讓我的靈被你的聖靈耀目地貫注,因而滿有能力,以致主耶穌和他的完全,可以在我這必死的身體得以彰顯。

 

 

 

《靈命日糧》 118

擴張

讀經: 哥林多後書61-13

金句: 「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哥林多後書611節)

    一本報導遊艇的雜誌載文說,人們為遊艇命名,最常用的名稱是「晴空萬里號」、「休憩號」、「珍奇號」,以及「輕快號」。不久前,我在密西根州一個碼頭看到一艘名為「擴張號」的遊艇。我不知道這個名字對遊艇主人有什麼特殊的涵義,但對大部分人而言,這樣的名稱意味著擁有最好的財物、享受最有情趣的休假、買任何想要的東西,或過奢華無度的生活。

    然而,這樣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也不能帶給人真正的滿足。基督徒以不同的方式活出更寬廣的境界,就像保羅和他的同工提摩太一樣。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哥林多後書611節)。英文欽定本聖經(KJV)譯為「我們的心界是擴張的。」保羅和提摩太全心全意愛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就像父親把兒女抱在懷裏。現在,他們也希望哥林多教會能以真誠的心對待使徒,所以保羅要求他們:「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13節)

    胸懷寬廣的人用言行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愛。身為基督徒,讓我們能做胸懷寬廣的人,真心的向人表達善意,用愛的雙臂去擁抱他人。AMC

我原不知何為愛,

神愛讓我也能愛;

愛之光將你我照,

          永恆不變常燃燒。Carmichael

不示愛的人不懂真愛。──莎士比亞

 

 

《聖經研讀》118

11: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11:2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11:3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 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11:4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11:5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 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 神喜悅他的明證。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11:7      挪亞因著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豫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11:8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裏去。

11:9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11:10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11:11    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他以為那應許他的是可信的.

11:12    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11: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11: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

11: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

11: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豫備了一座城。

11:17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

11:18    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

11:19    他以為 神還能叫人從死裏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    信心的見證

一、信心是一切經歷的基本原則-信心的定義(1-3)

﹙一﹚信心是屬靈事物的實質與確據

  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實質Substance,實現Substantiating)

  2.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憑證Evidence)

(甚麼叫作信心呢?信心不是叫沒有的東西變作有,信心是叫有的東西實現為有。甚麼叫作信呢?信的功用就是把屬靈的東西實現出來。就像眼睛把形色現出來,耳朵把聲音現出來一樣。)

﹙二﹚看不見的事控制著一切看的見的事

  1.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藉著信得了讚許的證言)

  2. 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

  3. 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林後 4:18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林後 5:7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二、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信心的見證(4-38)

﹙一﹚亞伯-揀選羔羊作他的一切

  1.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

    -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

1.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亞伯代表屬靈的人,而該隱代表天然的人。該隱事奉神是憑著他自己的工作和勞苦,並且把這些收穫獻給神。但是亞伯卻只有一件事:就是羔羊,羔羊就是他的工作;羔羊就是他的生活;羔羊就是他的依靠;羔羊就是他的中心。「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 4:4-5)

﹙二﹚以諾-信神是而與神同行

  1.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

    -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

    -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5:22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 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

5:23            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

5:24            以諾與 神同行、 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2.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信神是﹚

    -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神是尋求祂之人的賞賜﹚

(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主耶穌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這裏的「我是」,與出埃及記第三章神告訴摩西的那一個名字─「自有永有」的「我是」是一樣的意思。我們與主同行的秘訣乃在於信主「是」;並且相信我們尋求祂,祂就要以祂自己作賞賜來報答我們。)

 ﹙三﹚挪亞-以建造基督豐滿的見證作他生活的中心

  1. 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

    -豫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

2.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6:14 你要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的造、裏外抹上松香。

6:22  挪亞就這樣行.凡 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

7:1   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

﹙四﹚亞伯拉罕-等候那座神所經營所建造有根基的城

  1.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

    -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

  2.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

    -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亞伯拉罕所看見的這一個偉大的啟示,神在永世所計劃所建造的「那一座有根基的城」,也就是神兒子豐滿的見證的擴大出現,亦即新耶路撒冷所代表的屬靈意義。)

  3. 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

    -因他以為那應許他的是可信的

    -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

    -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撒拉的經歷說出十字架的一個偉大的原則:就是神的豐滿乃是要建造在人的無有上面。為此,當聖靈要帶領我們進入並達到基督的豐滿時,祂必須先作一個工作:就是來拆毀我們這個舊人,把我們的天然生命帶到死地。以撒是神所要的,他乃是從死亡裏出來的豐盛生命。)

  4. 亞伯拉罕因著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藉著基督的死而復活達到豐滿﹚

    -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

    -論到這兒子曾有話說、『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後裔.』

    -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他也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亞伯拉罕把以撒獻上的時候「彷彿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他認識神是父,看見神不只是創造的神,神並且也是叫死人復活的神。他相信他的兒子以撒就是死了,神也要叫他復活。)

 

 

 H485我用眼睛引導你

 

  從地去天疲倦客旅,半途停頓思安息;

神曾賜下寶貴應許:“我用眼睛引導你。”

 

(副)“我要引導,我要引導,

我用眼睛引導你;

從地去天疲倦客旅,

我用眼睛引導你。”

 

  雖然心中常是紛亂,情緒擾人欲昏迷;

但有應許排解萬難:“我用眼睛引導你。”

 

  雖然試探幾乎得勝,可靠親友也遠離;

但這應許發出微聲:“我用眼睛引導你。”

 

  你的暗中盼望消逝,埋在年日墳墓裏;

讓這應許將你支持:“我用眼睛引導你。”

 

  生命陰影逐漸加深,要穿榮耀的身體;

神這應許顯為更真:“我用眼睛引導你。”

 

  但願我靈以神為樂,我心以祂為至寶;

與祂交通一無間隔,常得眼睛的引導。

 

當我們遭遇到凶險的試煉時,祗要想到詩篇33:18-20「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他們在饑荒中存活。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就有盼望,因為這是神寶貴的應許。

 

奈爾斯(Nathaniel Niles, 1835 - ?)出生在美國羅得島,他是紐約市的一名律師,但家住新澤西州,經常搭火車通勤。 奈爾斯是一位熱心的教友,常在教會做義工,並應邀講道,為主作見證。 1871年某日,他在坐火車赴紐約的途中,想到人生如旅程,一生的道路上需要神不時的看顧,根據上述的經文,他隨手在報紙空白的邊緣寫成了這首詩。

 

這首詩經白利士(Philip P. Bliss)譜曲後,1874年被編入聖詩集。這首詩也是慕迪佈道團常唱的詩歌,據孫基回憶,每逢慕迪講到神的應許時,就請大家唱這首聖詩。

 

白利士出身寒微,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十歲時,有一天他經過一座大廈,為屋內傳出的琴聲所吸引,他貿然走入,要求那衣著華貴的女士再奏一曲,因他衣衫襤褸而被驅逐;但此遭遇並未稍減他對音樂的愛好。 少年時,他在一木刻鏡框店做學徒,自學歌唱作曲,後來考上了紐約音樂師範學校。

 

白利士在教會中編曲並教詩班,他所寫的聖詩,特點是:主題廣泛,靈感豐富,詞曲并茂,通俗易懂,就地取材。 一件偶然的事故、一篇感人的講章、一節經文的啟發,都是他的題材,且歌詞、旋律能同時在腦中形成。

 

H485 我用眼睛引導你

 I WILL GUIDE THEE WITH MY EY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