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11月15日
“被壓太重,力不能勝”(林後1:8)
“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雅各在昆努伊勒,初次經歷了一個以前未經歷的秘訣——抓住神;從那一次以後,雅各的信心有了長進,他對神有了更深的認識,他的生活也有新的得勝的能力了。
對待大衛,神必須讓他經過長期痛苦的訓練,叫他知道神的全能與信實,好使他的信心和敬畏神的心得以增長,因爲這些美德對于他將來作王是極其緊要的。
沒有別的,只有保羅所不斷經歷的困難,痛苦,危險,能叫保羅學到,能叫全教會學到,“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林後12:9)這偉大應許的完全意義。
今天能帶領我們認識主,信靠主,向主支取無限恩典的,不是別的,乃是我們的試煉和危險。
神給我們困難和障礙,爲的是要對付我們的信心。我們在日常的道路上,如果遭遇什麽障礙,我們就該認識它們死裝信心的器皿,立刻拿主的豐富和 “够用”去裝滿它們;當我們前進,簡簡單單,完完全全信靠的時候,我們也許還會受到試驗,我們也許還需要忍耐等候;但是無論如何,到了最後,我們一定會看見石頭滾開,主耶穌等著賜恩給我們的。——宣信
《曠野的筵席》 11月15日
「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有一種安息是神所賜給的:「我就賜給你們安息。」(太11:28另譯)但還有一種安息,是要我們尋找的。第一種只需來到神面前,接受祂生命的恩賜就可以得著。這意思不只是僅僅相信一篇講得動聽的福音資訊,更是要人認識自己是勞苦擔重擔的罪人,來到主面前,與主耶穌基督本身發生活的個人接觸。這種接觸,必然會帶來安息。感謝神,每一個祂的兒女,都已得著這種基本的恩賜(安息)了。
但既達到這一步,我們便發覺自己又踏進另一種安息的門口。我們跟著主學,我們對主的認識日有增加,在此就會得著深深的滿足。最要緊的,我們要學習祂心裏柔和謙卑。如果我們肯如此跟著祂而學,我們就必得安息。這一種的安息,不是一項恩賜,而是特為著門徒所預備的,門徒的意思,就是那些跟著主學習的人。請記得,學習是需要時間的,但它所獲致的賞賜也是無可限量的。
《竭誠為主》 11月15日
與你何干?
主啊,這人將來如何?……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約二十一21-22)
我們最難學的功課之一,就是放棄對別人生命的干涉。我們要經很長的時間才明白,干涉神在別人生命中的吩咐,是很危險的。你看見人家受苦,你就說:[他不該受苦,我要設法使他不受苦。]那你便是阻撓神容許的旨意。神說:[與你何干?]若你的靈性停滯不前,不可聽其自然,必須到神面前尋出根源。很可能是因為你在干擾別人的生命;或提供你無權提供的;或指點你無權指點的。要是神真要你勸勉別人,他必定叫你的勸勉,直接有聖靈感動。你的責任是保持
與神有正確良好的關係,以致他的智慧,能隨時隨地透過你叫他人得福。
我們多半活在意識的邊境上——自覺是在事奉神,自覺愛神。這都是不成熟的,並不屬於那真正的生命。成熟的表現是不再憑觀感知覺;我們對神完全的歸服,以致不再意識到自己被神使用。我們若仍意識到被神用作劈開的餅何澆奠的酒,那麼,就得追求另一個境界,就是把自覺的意識,以及神透過我們工作的意識,都同時消除。聖徒是從不自覺是聖徒,他們只知依靠神。
祈禱◆噢,願我藉著你內住的聖靈,將我與敬拜、美善和聖潔連合起來。主啊,感動我的身體和心靈,直至它們能為著你而融合為一。
《靈命日糧》 11月15日
不需自助
讀經: 耶利米書17章1-8節
金句: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裏倚靠他,就得幫助。」(詩篇28篇7節)
在我剛擔任福音出版社編輯時,我負責編輯一系列「自我幫助」的書籍。這樣的選題讓我很困惑,因為它似乎和基督教信仰相牴觸。然而,這種自助的觀念很受歡迎,因為它主張一種我們可以掌控一切的信念。「不敗」這首詩就說:「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我是自己靈魂的主宰。」
但事實並非如此!生命中不斷發生的一些事件,會讓我們明白「天有不測風雲」,而那些「自助」的書籍根本無法幫助我們改變狀況。
值得感恩的是,基督徒無須自助。相反,要成為基督徒,首先就要承認我們無能為力,需要全然倚靠 神。「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從前以色列人依賴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信靠 神,結果他們遇到很多麻煩(耶利米書17章5節)。然而,在他們經歷許多失敗後, 神仍然對他們說:「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7節)
當我們的生命面臨極大的誘惑或陷入艱難的處境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但是我們可以全然地信靠 神,因為他無所不能,他會為我們排憂解難。JAL
非己力量,非己善良,
全然信靠,耶穌聖名;
神是力量,他必預備,
他是我的,避難港灣。Newton
沒有和 神同行為始,我們必一敗塗地告終。
《聖經研讀》11月15日
雅 2:1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雅 2:2 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
雅 2:3 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裏、或坐在我腳凳下邊.
雅 2:4 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麼。
雅 2:5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 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麼。
雅 2:6 你們反倒羞辱貧窮人。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麼。
雅 2:7 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麼。〔所敬奉或作被稱〕
雅 2:8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纔是好的.
雅 2:9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雅 2:10 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雅 2:11 原來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你就是不姦淫、卻殺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雅 2:12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雅 2:13 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雅各書第二章 信心的行為
一、因信待人的原則﹙既已相信榮耀的主耶穌﹚ (1-13)
﹙一﹚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1.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2.
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
-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
3.
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
-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裏、或坐在我腳凳下邊
4.
這豈不是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
﹙二﹚神揀選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
1.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
-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麼
2.
你們反倒羞辱貧窮人
3.
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
-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麼﹙那在你們身上被稱呼的尊名﹚
﹙三﹚成全以愛待人君尊的律法
1.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royal law)纔是好的
太22:37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38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40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羅 13:9 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2.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3.
原來那說不可姦淫的、也說不可殺人
-你就是不姦淫、卻殺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4.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
-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
5.
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路 6:36 你們要慈悲(有憐憫的心)、像你們的父慈悲(merciful)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釋放〕.
H621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一 你若願意脫離罪的苦情,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你若渴慕得著新的人生,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副)現在,將疑惑拋棄;現在,將救主投倚;
現在,將心門開啟;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二 若覺惡性自己不能治服,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若感虛空世界不能滿足,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三 若要黑暗變成無上光明,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若要病痛轉為永久康寧,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四 若要心中充滿快樂歡喜,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若要全人進入平靜安息,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莫里斯(Lelia Naylor Morris )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出生時適值南北戰爭,父親出外征戰,戰爭結束後,舉家定居在俄亥俄州的McConnelsville,萊利婭終身幾乎都在這裡度過的。
孩童時期,萊利婭學會了彈鋼琴,並且在她的家人參加衛理公會聚會時經常在合唱團演唱。1881年,她嫁給查爾斯‧莫里斯,她與丈夫繼續在衛理公會服事,多年來,她一直是聖三一衛理公會的管風琴手。
在她年齡30歲時,聖潔運動在馬里蘭州興旺,她參加了帳篷聚會,在那裡她也得到復興,她後來回憶說:“我打開我的心,讓聖靈進來”。在此之後,她得到一份恩賜與人分享,她開始創作福音歌曲,無論是文字和音律,她都表現得十分優秀。聖三一教堂合唱團的總監鼓勵她要會見出名的作曲家和出版商紀而摩(H. L. Gilmore),以幫助莫里斯出版歌曲,這首詩歌『讓耶穌來進入你心』是在1903年出版發行的。
她很快就相當成功,她的歌曲出現在許多讚美詩詩集裡。萊利婭‧莫里斯在51歲開始失去她的視力,她的兒子造了28英尺寬的黑板與音樂壁,這樣她可以繼續她寫歌。直至她完全失明,她一生至少寫了1000首歌曲和讚美詩,有些歌曲至今仍然傳唱。現在McConnelsville的衛理公會教堂外,有一個紀念碑表彰她。
H621 讓耶穌來進入你心 |
LET JESUS COME INTO YOUR
HEART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