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9月6日
“你却仍舊在那裏。”(來1:11直譯)
許多時候,我們獨自坐在爐旁烤火,會感覺非常寂寞。望見空著的座位,常會禁不住掉下泪來。但是親愛的讀者啊,你要知道:有一位看不見的,正在你面前啊!只是你不覺得就是了。覺得果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覺得是憑依心境,憑依感覺的。覺得也是憑依天氣和身體的狀况的。下雨,下霧,睡眠不足,痛苦難當,都會影響我們的心境,叫它們不能覺得。有一件東西比覺得更高超,更幸福。這件東西是不隨外面的情形轉變的。這件東西是什麽呢?就是承認,承認那看不見的正和我同在——這樣奇妙、安靜、溫和、鎮定,和熱切!
親愛的讀者啊,主在這裏,正在你旁邊;他的同在是真實的。承認能幫助感覺,但是承認不憑依感覺。親愛的讀者啊,有這樣一位熱情的朋友,全能的恩主,和你同在,縱使有什麽事情叫你流泪,也是能叫你悲痛的心喜樂了。——戈登
《曠野的筵席》9月6日
「你們要住在我裏面,我也住在你們裏面。枝子若不住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住在我裏面,也是這樣。」(約15:4)
上面所引那些很熟悉的話提醒我們,叫我們記得,是神將我們放在基督裏。我們是在基督裏了,神又告訴我們要居留在祂裏面!這是神自己的法令,又是我們該履行的。「你們要住在我裏面,我也住在你們裏面。」這是雙關語——是一個帶著應許的命令。換句話說,這是神工作的兩方面,那主觀的經歷,是根據著那客觀的事實。「我也住在你們裏面,」是「你們住在我裏面」的結果。我們要預防太過牽掛主觀方面的經歷,正如葡萄樹的枝子,努力去憑著自己結出某種大小、或某種顏色的果子。我們只需要注意客觀這一方面——「住在主裏面」——而讓神負其結果的責任就夠了,因祂已經保證這件事。至於果子的品質,乃是常常決定於葡萄樹的本身,而不是枝子可以自行取決的。
《竭誠為主》 9月6日
生命的擴散力
活水……江河。(約七38)
河流所到之處,是源頭無法可知的。耶穌說我們若領受了他的豐盛,不管我們的生命多微小,也能像活水江河,造福地極。這湧流不是我們的功勞——[信……這就是神的工作……]。神很少讓一個人知道自己給別人帶來多大的祝福。河流是百折不撓的,能克服一切障礙。它順流而下,遇到障礙物,停滯一下,不一會又會繞過它繼續湧流。有時河流好像突然消失好幾里,但一下子又再複現,變得又大又寬闊。你看見神在使用很多人的生命,但你的生命卻出現了障礙物,你覺得自己毫無用處。這時要注目源頭,神會帶你繞道而行,或是把障礙挪開。不要注目在難處上,只要對準源頭,難處對於從你裏面流出的江河,是毫無辦法的。不要讓任何事物,包括感情與經歷,介入你與主耶穌之間;不要讓任何事物,使你與那最高的總源頭隔開。
想想你裏頭孕育著何等光遠而又具醫治力的河流!神向我們敞開他奇妙的真理,每一個敞開處,都表示他要把江河更大的能力透過我們湧流,你若相信主耶穌,就必發現神正在你裏面培育強而有力的水流,要成為別人的祝福。
祈禱◆[你不要怕他們,因那為你爭戰的是耶和華——你的神。]主啊,今早當我讀經,這句話一直浮現在我腦海中。我何等完全地仰賴你!
《靈命日糧》 9月6日
「種」人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35-53節
金句: 「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章51節)
一個八歲小男孩在學校學到植物生長的過程。那一粒小小的種子竟能發出胚芽,並衝破層層土壤成為一株植物,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在此同時,小男孩隨著父母參加一位親戚的葬禮。在追思禮拜中,牧師提到人死後的身體,在審判日那天都將復活。
過了幾天,小男孩一家人出遊,開車經過一個墓園時,小男孩說:「啊!那就是種人的地方。」原來在他小小的心靈裏,他把種子撒在土裏和把死人埋在土裏的兩件事聯繫到一起了。
使徒保羅向哥林多教會講道時也用過相同的比喻(哥林多前書15章)。他說信徒死後雖然被埋在土裏,但總有一天會再復活(42)。他說我們原來的肉體是軟弱的,但復活後成為靈性的身體,這靈性身體是不會生病、不會朽壞的,而且會像耶穌復活後的身體一樣有榮耀、有力量(43-44節)。
我們期盼號角響起,到那時,已過世的弟兄姐妹就會復活、被 神改變(52節)。在我們等候那一天來臨之際,讓我們努力向世人傳揚這個福音:藉著主耶穌,我們都可以戰勝死亡的權勢(56-57)。AMC
救主為人捨性命,
我們能夠進天庭;
必朽身體被改變,
像主一樣入永恆。Spicer
基督死而復活是我們死後復活的保證。
《聖經研讀》9月6日
林後 9:1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
林後 9:2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豫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林後 9:3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豫備妥當.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林後 9:4 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豫備、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林後 9:5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裏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豫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林後 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林後 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
林後 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林後 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林後 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喫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林後 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 神。
林後 9:1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 神。
林後 9: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 神.
林後 9:14 他們也因 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裏、就切切的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
林後 9:15 感謝 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 樂意奉獻蒙福之路
一、對哥林多教會的誇講與勸勉(1-5)
(一)對馬其頓人誇講亞該亞人
1. 論到供給聖徒的事、我不必寫信給你們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
2. 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
-亞該亞人(指該省的哥林多信徒)豫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
-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二)勸勉他們將從前所應許的捐貲豫備妥當
1.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豫備妥當
-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2. 萬一(恐怕)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見你們沒有豫備
-就叫我們所確信的、反成了羞愧.你們羞愧、更不用說了
3.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裏去
-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豫備妥當
-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羅
15:25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
羅
15:26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
二、奉獻之道(6-11)
(一)樂意的奉獻是神所喜愛的
1.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這是基督徒理財的原則之一。錢是種子。你如果盼望你的錢長,你就得拿出去種。錢握在自己手裏越牢的人,那一個人越得不著。要讓神把你的錢拿出去種。─ 倪柝聲)
路
6:38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2.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照心裏所決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
-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
(二)奉獻的來源是神的恩典
1.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每一種的恩典)、多多的加給你們
-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2.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詩
112:9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他的角必被高舉、大有榮耀。
3.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喫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
-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 積存的義果必要增添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 - 行善的能力必要加多
箴
11:24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
箴
11:25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代上 29:14 我算甚麼、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三、樂捐蒙福之道(11-15)
(一)使感謝歸於神
1. 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 神
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 神
(二)將榮耀歸與神
1.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
2. 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 神
(三)極大的恩賜與說不盡的恩賜
1. 他們也因神極大的恩賜(grace)、顯在你們心裏、就切切的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
2. 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gift)
問題討論:
一、保羅為何對哥林多人稱讚馬其頓人(八1~2),又對馬其頓人誇獎哥林多人?
二、請試述錢財奉獻實行的原則?
三、請試述錢財奉獻產生的功效?
四、請分享您在施或受上蒙恩的經歷?
H113 哈利路亞,祂已復活
一 哈利路亞,“祂已復活!”基督已經高天升!
死亡門閂已經斷開,天使歡呼,人響應;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祂今活著作生命,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祂今活著作生命。
二 哈利路亞,祂已復活!作我高舉的元首!
賜下聖靈來作見証,將祂一切向我授;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使我稱義蒙拯救,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使我稱義蒙拯救。
三 哈利路亞,祂已復活!死亡永遠失權勢!
基督自己就是復活,要救我們脫離死;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一直活著作恩賜,
祂已復活,祂已復活,一直活著作恩賜
這首詩的詞曲都是白利士(Philip P.. Bliss, 1838-1876)作的,他是美國教會聖詩史上不可泯沒的功臣之一。 他所作的福音詩歌,文字簡潔,音樂單純,韻律輕鬆,和以前的呆滯刻板的教會聖詩截然不同。
白利士出生於美國賓斯凡尼州的山林地區,家境貧寒,幼時曾用蘆葦製成粗糙的笛子,吹出悅耳的音樂來。 十九歲時,聽到白德瑞(William B. Bradbury)的演講,決心獻身寫作聖詩。 廿五歲時他試作一首,寄給當時著名的音樂家盧德(George F. Root)請他指正,附言他的作品如蒙採用,請贈一笛子為酬,因他無力購買。 盧德賞識他的天份,寄贈笛子以示鼓勵。
1869年白利士在芝加哥遇到慕迪(D. L. Moody),使他的生命起了大轉變。 白利士身壯英俊,歌喉洪亮,音域廣闊,表情深刻,吐字清晰。 慕迪為白利士低沉有力的歌聲所吸引。 傾談後,彼此都深信講章固能引人歸主,聖樂也能激勵人心。 不久他遇到了另一位佈道家韋德(Maj. D. W. Whittle),便結伴到處巡迴佈道。
1876年聖誕節,白利士與家人歡渡佳節後,與妻同搭火車返芝加哥,中途火車失事,焚燒墜河,白利士已逃出;但折回營救其妻時,卻一同葬身火窟中。 他的生命如一顆流星,雖短促,卻有強烈的光芒。
H113 哈利路亞,祂已復活 |
HALLELUJAH, HE IS RISEN |
[Mi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