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926

“…我們行事爲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57

  神不要我們憑感覺。“己”要我們憑感覺;撒旦要我們憑感覺。但是神要我們憑事實——憑基督已經爲我們完成的事實。我們面對了這些寶貴的事實,而且相信它,因爲神說過這是事實;有了這樣的信心,神就會來支配我們的感覺了。
  神從來不用感覺來吸引我們去信靠他;神也從來不用感覺來鼓勵我們去信靠他。
  那麽,什麽時候神才給我們一些感覺呢?當神看見我們已經能不憑感覺來信靠他,安息在他的話語、信實、應許上的時候,他就給我們一些感覺。
  不到那時候,感覺是不會來的;但是神知道該給我們的分量和時間,因爲他知道各人的情形和需要。
  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究竟願意憑依我們的感覺呢?還是憑依神的事實?我們的感覺像海沙那般不可靠。神的事實像永久的磐石那般穩固,因爲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曠野的筵席》926

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的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太11:25

    我剛得救不久,就到鄉村去傳道。我受了良好的教育,對聖經也很熟悉,所以我自以為很夠資格去教導那些鄉民,因他們中間有許多是不識字的鄉村婦女。經過了多次探訪之後,我發現這些婦女雖然是文盲,但她們對主卻有一個內在親切的認識。我雖認識那本她們十分吃力去閱讀的聖經,但她們卻認識那位聖經裏所宣講的主耶穌。我在自己裏面有許多知識道理,但她們卻在靈裏有許多屬靈認識。那時候,我還沒有開始領會,若未經過十字架的管治,凡我自己所有的,都不過成為聖靈工作的攔阻。今日有多少基督徒的教師,也好像我當日那樣,憑著肉體裝備的力量去教導別人!但感謝神,祂將祂自己向嬰孩就顯出來。

 

 

《竭誠為主》 926

無可指摘的態度

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太五23

    當你來到祭壇前,想起弟兄向你懷怨,若這不是病態地、敏感地翻出來的事,而是[想起],那就是說神的靈在提醒你,那麼就要[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聖靈要徹底教導你的時候,千萬不要拒絕他在你裏面那種極度的敏感性。

    [先去同弟兄和好……]主的吩咐是簡明的:[先和好。]從原路回去,依從祭壇所得的指示回去。對那向你懷怨的人,要有正確的態度,以致和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耶穌並沒有提到另外那個人,他只說——你去。不必考慮自己的主權。聖徒的印記就是放棄自己的主權,順服主耶穌。

    [然後來獻禮物。]過程很清楚。首先,是放下英雄氣概;然後被聖靈敏銳的查察,在服罪中停下來;接著向神的話順服,對那懷怨的,在心志與心性上,建立無可指摘的態度;最後是快樂的、單純的、無阻攔的向神獻上禮物。

祈禱◆[我們的主為大,最有能力;他的智慧無法測度。]所有能力和智慧肯定是屬於你,而我又肯定地渴望著你,並藉著你的恩典,叫你的道路能在我身上通行無阻。

 

 

 

靈命日糧 926

耶穌釋放我們

讀經: 加拉太書51-6

金句: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節)

        自使徒保羅之後,關於屬靈捆綁的描述,恐怕無人勝過偉大的神學家奧古斯丁(公元前354-430)。儘管他蒙福擁有偉大才智,但是他在年輕時卻是極盡放蕩。

    反觀過去,奧古斯丁這樣描述自己的掙扎:「我被自我意志的鎖鍊綑綁,落入不由自主的苦難中,而不是一個自由行動者。惡習在我身上如同全副武裝的敵人,因我願意做的,我根本做不到!」

    我們有許多人也經歷過類似的掙扎,我們想從罪中得釋放,卻發現自己無力甩掉惡習的鎖鍊。但當我們轉而信靠主耶穌後,便得到釋放,就能與查爾斯·衛斯里(Charles Wesley)一同歌唱:「我靈受困,多年在牢獄中,被罪包圍,黑暗重重;主眼發出復活榮光,我靈甦醒,滿室光明!枷鎖脫落,心靈獲釋,我就起來跟隨主行。」

    惟有主耶穌可以斷開你生命中的鎖鍊。現在接受他作你的救主,「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節)。VCG

脫離捆綁、憂愁與黑暗,
耶穌,我來!耶穌,我來!
進入自由、喜樂與光明,
耶穌,我來就你。

真正的自由來自事奉基督。

 

 

《聖經研讀》926

2:19      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裏就得著安慰。

2:20      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

2:21      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

2:22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

2: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

2:24      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2:25      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裏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作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

2:26      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

2:27      他實在是病了、幾乎要死.然而 神憐恤他、不但憐恤他、也憐恤我、免得我憂上加憂。

2:28      所以我越發急速打發他去、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

2:29      故此你們要在主裏歡歡樂樂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

2:30      因他為作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

 

腓立比書第二章    以基督的心為心

四、打發及介紹同工(19-30)

﹙一﹚同工提摩太

        1. 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

            -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裡就得著安慰

        2. 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真心關懷)你們的事

            -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

        3.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

            -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

        4.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

        5. 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林前 4:17因此我已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裏去.他在主裏面、是我所親愛有忠心的兒子.他必題醒你們、記念我在基督裏怎樣行事、在各處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

﹙二﹚同工以巴弗提

        1. 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裏去

            -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作工、一同當兵

            -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

(這裏保羅提到以巴弗提和他有五重的關係:(1)「我的兄弟,」指靈命上的關係;(2)「一同作工,」指事奉上的關係;(3)「一同當兵,」指靈界爭戰上的關係;(4)「你們所差遣的,」指因奉教會差派而發生的聯結關係;(5)「供給我需用的,」指在物質上的支援關係。)

        2. 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

            -他實在是病了、幾乎要死

        3. 然而神憐恤他、不但憐恤他、也憐恤我、免得我憂上加憂

            -所以我越發急速打發他去、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

        4. 故此你們要在主裡歡歡樂樂的接待他. 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

            -因他為作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

            -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

 

 問題討論:

一、信徒同心合一應有怎樣的表現?同心實行的路為何?

二、請試述基督耶穌的心和主耶穌的降卑與高升?

三、基督耶穌的榜樣重點是什麼?與合一有何關聯?

四、「作成得救的工夫」,要怎樣解釋?這和「神的恩典」有衝突嗎?

五、請試述保羅喜樂的原因為何?我們當如何一同喜樂?

六、請試述提摩太與保羅同心合意的榜樣?

七、請試述以巴弗提與保羅的關係與事奉的榜樣?

 

Hymnary

  H636要忠心

 

從基督學校我們今要出發,回想曾坐在主腳前;

我們暢飲於神聖真理活泉,嘗其味有如蜜甘甜。

如今要見證我們親愛救主,在這陌生的世界;

祂差遣我捫,用此神聖指引,無論何代價要忠心。

 

從禱告小樓我們今正出發,五旬能力如火焚燒;

我們獻自己向主完全降服,並且被聖靈來充滿。

我們今往前正如主的活信,要傳播基督馨香;

一舉一動要將我主來流露,一生一世都要忠心。

 

從榮耀使命我們今正出發,有如天國所遣使者;

我們奉差遣傳揚救主慈祥,在全世界每一角落。

奉派去拯救黑暗憂傷靈魂,消除罪惡與咒詛;

哦,這是如此神聖嚴肅託付,怎能不為主盡忠心!

 

副歌:要忠心!忠心!讓此聲四面回響;

忠心!要忠心!忠於你的榮耀王。

要忠心!忠心!縱然伴侶都失敗;

無論何境況;必站主一邊,讓主常見你忠心。

 

本詩歌的作者宣信(Albert B. Simpson, 1843-1919)出生於英屬小島。 他的父親是牧師,對兒女管教嚴格。 宣信自幼體弱多病,對每晨要讀經禱告,感到枯燥乏味。

 

在他十四歲時,因長期受壓力又勤學過度,神經系統受損,有生命之虞。他知道自己尚未得救,因此十分害怕。有一天他在父親的書房看「救恩的福音奧秘」(Gospel Mystery of Salvation),其中有一段話為他開啟了永生之門:「凡你們能作的第一件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主耶穌基督。不然,你所有的行為、禱告、眼淚以及一切的立志都是徒然的。相信主耶穌,就是信祂、照祂的話而行。 此時此地,祂說收留你、拯救你,因祂曾說過『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丟棄他。』」於是他跪下接受主,並且他的病也得醫治。這是他生命中第一個轉機。

 

自此他確定蒙呼召,幼年所受的屬靈教育,在他靈裡茁長。 十七歲時開始講道,以後他完全憑信心,靠獎學金讀畢神學院。

 

1881年夏,宣信參加慕迪的同工退修會,聽到一位兄弟見證說:「我本想得著慕迪先生的幫助,但昨夜,我見到主耶穌,我定睛仰望祂,我感到今後一生,除主之外,別無他求。」這些話深深感動他。 回家後,他跪在主前,直到主充滿他心,他感謝地說:「我已經看見主了,我心得喜樂平安滿足,一切得供應,主是我一切。」這是他生命中第三個轉機。 他辭去優薪的教會牧師之職,成立宣道會(Christian and the Missionary Alliance),以重生、聖潔、靈性與主的再臨,為基本教義;著重宣教工作後,又在美國成立遠東宣教會、加拿大平民中傳福音。

1897年,他策動北美洲的宣教士往普天下傳主福音。

 

H636 要忠心

 BE TRUE

 [Midi]

 

信息分享

聖經研讀

詩歌欣賞

與你相隨

 

回首頁

Bookmark This Page